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从剥削论到调节论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研究
从剥削论到调节论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研究

从剥削论到调节论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国梁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3543166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资本论》作者所撰写的一部理论学术专著,得到市委党校科研资助出版。该书在分析《资本论》苏联版和西方有关《资本论》评述著作基础上,系统对照《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以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全新的视角加以解读。全书有新意,有价值,值得关注。
《从剥削论到调节论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教科书和工具书对《资本论》的片面解读 5

一 关于完整性——三卷本和第一卷都不完整 6

二 关于研究对象——经济学原本是“节约”学 7

三 关于出发点——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利己的人和价值一般出发 9

四关于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区别不同的经济时期 10

五 关于前提和假定——长期忽视的部分 12

六 关于价值——一种调节劳动的社会工具 19

七 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未必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43

八 关于劳动和服务——两者都可以成为商品 45

九 关于价值的保存和创造——保存和创造的都只是“非价值” 47

十 关于劳动力的价值——要区分社会的人和非社会的人 48

十一 关于剩余价值论——注意既要“剩余”,又要有“价值”的条件 51

十二 关于利润——生产要素的调节工具 68

十三 关于劳动的“自乘”——注意与有机构成论和平均利润下降论的自洽 70

十四 关于利息——货币资源的调节工具 74

十五 关于地租——土地资源的调节工具 74

十六 关于剥削——要区分剥削活劳动和剥削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76

十七 关于资本——要区分以“过度劳动”为源泉的资本和以“节约人力和费用”为源泉的资本 84

十八 关于有机构成论——注意与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的自洽 93

十九 关于平均利润率下降论——注意与劳资对立说的自洽 96

二十 关于转型论——是一个已经被马克思放弃的假定 98

二十一 关于分配——只有一种按社会需要的内在比例进行的有效分配 105

二十二 关于所有制——要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 107

二十三 关于斯密——调节论的鼻祖 113

二十四 关于李嘉图——实际上他把劳动只是当做价值量的尺度来考察 115

二十五 关于阶级和阶级性——人类社会有共同的思维、目的、任务、利益、特性和事业 123

二十六 关于革命——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 132

二十七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切自发性的消除 136

第二章 马克思的经济分期方法 145

一 生产资料的发展程度 146

二 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47

三 劳动二重性的相等与否 148

四 劳动对资本形式上从属,还是实质上从属 151

五 生产方式是保守的,还是不断革新的 152

六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轴心,还是要素 153

七 直接劳动是不是生产的基础 154

八 劳动是不是可以分为为自己的劳动与为别人的劳动 155

九 生产的目的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 155

十 是简单流通,还是资本流通 157

十一 剥削活劳动,还是剥削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159

十二 分工是否凝固 159

十三 人自身的发展程度 161

十四 人对生产的控制程度 164

十五 财富的尺度 168

第三章 价值一般 171

一 价值既是交换的尺度,又是调节劳动的尺度 176

二 价值的要素是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难度 189

三 价值规律是社会自然规律 191

四 人的全面发展是价值规律的目的 193

五 价值要靠第三物来表征和计量 194

六 价值与财富不是一回事 197

第四章 简单商品社会(含“第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中的价值 200

一 简单商品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 200

二 简单商品社会中价值规律实现的形式 201

三 简单商品社会中的剥削 205

第五章 商品社会(含“第二种”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中的价值 207

一 商品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 207

二 商品社会价值规律实现的形式 208

第六章 论剩余价值 229

一 剩余价值是什么 229

二 剩余价值的源泉 253

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重农学派“纯产品论”的比较 267

四 古典学派没有剩余价值论 277

五 关于转型论 282

六 重新认识剩余价值论 287

第七章 论有用性 294

一 有用性的含义和分类 294

二 有用性的特性 297

三 历史上关于有用性范畴的探讨 302

第八章 论经济增长 307

一 财富的涵义 307

二 总量财富增长的实质和源泉 309

三 个量财富增长的实质和源泉 312

第九章 论所有制 316

一 所有制与人同在 316

二 所有权的权源在于供求和生产力的不平衡 321

三 所有权只是代理权 325

四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指回到人对物的自觉支配状态 328

第十章 论阶级 334

一 阶级、分工和私有制 334

二 谁是真正的无产阶级 337

三 区分纵横两种类型的阶级斗争 339

四 消灭阶级的途径 345

第十一章 重析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责难 347

一 魁奈“悖论”的再现 347

二 庞巴维克的“片面论”、“矛盾论”和“循环论” 348

三 凯恩斯的“零价值论” 352

四 熊彼特的“不满意论” 353

五 萨缪尔森的“多余论” 356

六 柯亨的“严格学说与通俗学说混淆论” 358

附录一 总纲要(马克思经济理论的32条关键文本) 360

附录二 马克思零星穿插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22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 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