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郝文勉著
  • 出 版 社:郑州:大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4723248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暂缺《书法鉴赏》简介
上一篇:音乐风格演绎指南下一篇:花边图案
《书法鉴赏》目录
标签:鉴赏 书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书法鉴赏的构成系统 1

第二节 书法鉴赏的特点 6

一、书法鉴赏的再创造性 6

二、书法鉴赏的模糊性 11

三、书法鉴赏的差异性 16

(一)崇尚风格的差异 17

(二)崇尚名利的差异 18

(三)崇尚人品的差异 19

第三节 书法鉴赏过程 22

一、宏观把握 24

(一)雄浑 26

(二)秀逸 27

(三)拙朴 28

(四)豪放 29

(五)劲健 30

(六)工整 31

二、微观分析 32

(一)点画 33

(二)结构 36

(三)章法 39

三、综观感受 47

(一)博观比较 48

(二)耐心品味 49

(三)客观评价 50

第四节 书法品第等级划分 52

一、书法品第的历史发展 52

(一)神品 56

二、书法品第等级解释 56

(二)逸品 58

(三)妙品 59

(四)能品 60

(五)佳品 61

第二章 篆书鉴赏 63

第一节 篆书概述 63

一、汉字的起源及构造 63

(一)汉字的起源 63

(二)汉字的构造 65

二、篆书的分类 69

(一)甲骨文 70

(二)金文 71

(三)大篆 74

(四)小篆 75

三、篆书的特征 76

(一)因形立意,意形结合 76

(二)篆书的笔画 77

(三)篆书的结构 77

一、殷商甲骨文 78

第二节 甲骨文 78

二、佳羊佳牛联 80

三、赠友予先生甲骨文轴 83

第三节 金文 85

一、大盂鼎 85

二、散氏盘 85

三、虢季子白盘 86

四、毛公鼎 87

一、石鼓文 88

第四节 大篆 88

二、天发神谶碑 90

三、吴昌硕《临石鼓文》 91

第五节 小篆 92

一、泰山刻石 92

二、琅琊台刻石 94

三、峄山刻石 95

四、会稽刻石 97

五、三坟记 98

七、四赞屏 100

六、栖先茔记 100

八、白氏草堂记 102

九、喜晴诗轴 103

第三章 隶书鉴赏 105

第一节 隶书概述 105

一、隶书的产生及发展 105

二、隶书的特征 110

(一)隶书的笔画 110

(三)隶书章法无行距仅有字距,排列整齐 111

(二)隶书的结构 111

第二节 古隶 112

一、青川战国木牍 112

二、睡虎地秦简《效律》 112

三、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 115

四、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 116

五、居延纪年签 117

六、五凤刻石 118

八、三老讳字忌日刻石 119

七、莱子侯刻石 119

九、开通褒斜道刻石 120

第三节 汉隶 121

一、石门颂 121

二、礼器碑 122

三、杨淮表记 123

四、封龙山颂 124

五、衡方碑 124

六、熹平石经 125

七、张迁碑 127

八、乙瑛碑 128

九、曹全碑 129

十、华山碑 131

十一、史晨碑 132

十二、张景碑 133

十三、孔宙碑 133

十四、尹宙碑 134

十五、裴岑碑 135

十六、鲜于璜碑 135

十七、夏承碑 136

十八、西狭颂 137

十九、郙阁颂 138

第四节 魏晋六朝隶书 138

一、上尊号奏 138

二、孔羡碑 140

三、范式碑 140

四、三体石经 141

五、吕望表 142

六、好大王碑 142

二、大智禅师碑 143

第五节 唐以后隶书 143

一、石台孝经 143

三、荐福寺临坛大德戒律诗碑 144

四、洞玄经语轴 145

五、金农隶书楹联 145

六、伊秉绶隶书楹联 146

第四章 楷书鉴赏 148

第一节 楷书概述 148

一、楷书的含义 148

二、楷书的产生与发展 150

三、楷书的特征 158

(一)楷书的笔画 158

(二)楷书的结构 158

第二节 魏晋六朝楷书 160

一、宣示表 160

二、荐季直表 162

三、昨疏还示帖 162

四、谷朗碑 163

五、乐毅论 164

六、黄庭经 166

七、东方朔画赞 167

八、洛神赋十三行 168

第三节 隋唐楷书 169

一、真草千字文 169

二、董美人墓志 170

三、龙藏寺碑 171

四、苏慈墓志 172

五、九成宫醴泉铭 173

六、化度寺碑 176

八、温彦博碑 177

七、皇甫君碑 177

九、孔子庙堂碑 178

十、雁塔圣教序 180

十一、孟法师碑 182

十二、倪宽赞 183

十三、道因法师碑 184

十四、泉男生墓志 185

十五、信行禅师碑 186

十六、灵飞经 187

十七、多宝塔碑 188

十八、大唐中兴颂 191

十九、颜家庙碑 191

二十、自书告身帖 192

二十一、金刚经 193

二十二、玄秘塔碑 194

二十三、神策军碑 196

第四节 宋元明清楷书 196

一、谢赐御书表 196

二、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 198

三、瘦金书千字文 200

四、汉汲黯传 201

五、胆巴碑 203

六、敬斋箴 204

七、出师表 204

八、顾春潜先生传轴 206

九、王应麟困学纪闻句轴 207

第五章 魏书鉴赏 209

第一节 魏书概述 209

一、魏书的产生与发展 209

(一)魏书的笔画 213

二、魏书的特征 213

(二)魏书的结构 214

三、魏书碑版类别 215

(一)造像题记 215

(二)碑碣 216

(三)墓志 217

(四)摩崖 218

第二节 造像题记 219

一、始平公造像记 219

二、孙秋生造像记 220

三、杨大眼造像记 221

四、魏灵藏造像记 222

五、解伯达造像记 223

六、王史平吴共合曹人造像记 223

七、比丘尼法文法隆造像记 224

八、尹爱姜造像记 225

九、姚伯多造像记 226

十、刘雄合三百人造像记 226

一、爨宝子碑 227

第三节 碑碣 227

二、爨龙颜碑 230

三、中岳嵩高灵庙碑 232

四、吊比干文 233

五、张猛龙碑 234

六、马鸣寺碑 235

七、广武将军碑 236

第四节 墓志 238

一、王兴之夫妇墓志 238

三、元羽墓志 239

二、刘怀民墓志 239

四、许和世墓志 240

五、元怀墓志 241

六、刁遵墓志 242

七、崔敬邕墓志 243

八、司马昞墓志 244

九、张玄墓志 245

十、范思彦砖志 246

十一、大唐故亡宫六品志石 247

一、石门铭 249

第五节 摩崖 249

二、瘗鹤铭 251

三、郑文公碑 253

四、水牛山文殊般若经 256

五、岗山佛说观无量寿经 256

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257

第六章 行书鉴赏 259

第一节 行书概述 259

一、行书的产生及发展 259

二、行书的特征 268

(一)行书的笔画 269

(二)行书的结构 270

第二节 晋代行书 271

一、快雪时晴帖 271

二、姨母帖 272

三、孔侍中帖 272

四、兰亭序 273

五、中秋帖 275

六、地黄汤帖 276

七、伯远帖 277

第三节 唐代行书 278

一、张翰帖 278

二、汝南公主墓志 279

三、晋祠铭 279

四、文赋 280

五、李思训碑 282

六、麓山寺碑 283

七、朱巨川告身 284

八、祭侄文稿 286

九、争座位稿 288

十、刘中使帖 289

十一、张好好诗帖 290

十二、韭花帖 291

十三、土母帖 293

第四节 宋代行书 294

一、离都帖 294

二、黄州寒食诗帖 295

三、一夜帖 298

四、前赤壁赋卷 299

五、松风阁诗卷 300

六、经伏波神祠诗卷 303

七、蜀素帖 304

八、虹县诗 307

九、上清连年帖 309

十、衰迟帖 310

十一、秋清帖 311

十二、赠佛照禅师诗碑 312

十三、城南唱和诗 313

十四、桥畔垂杨七绝诗 314

十五、虎头山诗 315

第五节 元明清行书 317

一、洛神赋卷 317

二、诗赞卷 318

三、倪宽赞跋 319

四、论画册 319

五、李白宫中行乐词轴 321

六、忆游中条语轴 322

七、丹枫阁记 323

八、七言律诗轴 325

九、临米芾诗帖轴 327

十、行书七言联 328

十一、论画语轴 329

十二、请于泰上联 331

第七章 草书鉴赏 333

第一节 草书概述 333

一、草书的产生与发展 333

(一)草书的笔画 338

二、草书的特征 338

(二)草书的章法 339

第二节 章草 340

一、急就章 340

二、秋凉平善帖 343

三、月仪帖 345

四、平复帖 346

第三节 今草 348

一、十七帖 348

二、送梨帖 349

三、书谐 350

四、孝经 351

五、上阳台帖 353

六、草书千字文 354

七、神仙起居法 356

八、李白独坐敬亭山诗轴 356

九、孟浩然诗卷 357

十、海为龙世界草书联 358

一、古诗四帖 359

第四节 狂草 359

二、肚痛帖 362

三、自叙帖 363

四、苦笋帖 366

五、诸上座帖 366

六、李白忆旧游诗卷 368

七、洛神赋 369

八、试墨帖 370

九、金山顶鸿飞阁 370

后记 3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