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养生宝典  第2版  下
中国养生宝典  第2版  下

中国养生宝典 第2版 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6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茂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6718251
  • 页数:303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养生宝典 第2版 下》目录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1335

目录 1507

第十二卷 达观 1507

缺陷世界 1507

人生百年 1507

警世 1509

智顗两愿 1510

十或问 1511

道者扇 1511

叹世 1511

咏走马灯 1512

三十年吟 1512

一生行路 1512

遇事方知闻道晚 1512

人生迷悟 1513

短歌行 1513

生计何多 1514

真正受用处不过一分 1514

投网恐不深,谁能解其缚? 151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515

读史 1515

感兴 1516

众生心相 1516

贵贱与贫富,万化同一途 1516

勿以有涯随无涯 1517

勿以有生为累 1518

三惑 1519

五不吉 1519

五不争 1519

外物不可必 1520

心有广狭 1520

虚名无补生之乐 1521

辛酸吟 1522

莫将真气助忧伤 1522

勿怨尤 1522

事之变,命之行,不可入于灵府 1523

遇而应迹,不遇不愠 1523

是非毁誉,不入于心 1524

排遣横逆十法 1524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炉锤 1525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立身行己是我主张 1525

心气和平 1526

何须恩怨苦分明 1526

平为福 1527

省了闲是非、闲烦恼,便快活自在 1527

进取休太疾 1529

珠多叶倾覆 1529

身安为乐,无忧为福 1530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1530

名利得丧俱为害 1530

权门要路是身灾 1531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1531

勿汲汲于贵贱 1531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1533

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 1533

无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 1534

世原不尘,海本不苦 1534

进亦乐,退亦乐 1534

布袋和尚笑呵呵 1535

死生之辨 1537

庄子鼓盆 1537

勿萦怀于生死 1537

巢林不过一枝 1538

忘得失心,无喜忧色 1539

不滞心于物,不系念于事 1539

忧苦出于多求 1539

巧者焦劳智者愁 1539

形迹不拘,念虑不入 1540

达穷通理,忘得失心 1540

顺违无不空,忙闲无不可 1541

静中观动,忙里偷闲 1541

履乎平易,践乎恬愉 1541

醒 1542

闲卧有所思 1542

自勉 1543

述怀 1543

戒财 1543

日用铭 1544

观物吟 1544

格言 1544

半半歌 1545

醒世歌 1546

醒世词 1547

钱塘梦小词 1551

醒世词 1551

无题 1552

食卧 1552

牵车图歌 1553

利名吟 1553

随境皆安 1554

安时处顺 1554

生日自祝 1554

烦恼场空,营求念绝 1555

随遇而安,无入不得 1555

高子自足论 1556

休虚耗 1556

竞逐听人,恬淡适己 1556

莫营求 1556

身外之物 1558

带些不足,安知非福? 1558

四印 1559

身外无所求 1559

醒世诗 1560

感所见 1560

四休 1560

知足歌 1561

知足 1561

有所息则滞于物而不全于天 1561

达人知止足 1563

知足随缘处处安 1564

内足则外无所慕 1564

知足即为称意 1564

安居吟 1565

浮世多从忙里老 1565

逐物不返丧天真 1565

瓮牖吟 1566

安命歌 1567

解组诗 1569

林类行歌 1571

识分知足 1571

天下无定境亦无定见 1573

事无定势 1574

苦乐无定境,忧喜无定程 1574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 1574

三界惟心 1575

理者是非之窟宅,韵者大解脱之场 1576

委心任穷通 1577

形骸非亲,大地亦幻 1577

遣怀 1578

达理 1578

中隐 1579

往事勿追思,来事勿相迎 1579

穷通生死不惊忙 1579

观物 1580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1580

逍遥物外 1581

啾啾吟 1581

随时 1581

是非无常,色想无常 1582

可左言 1584

吃亏是福 1584

难得糊涂 1584

笑迎疑忌之来 1585

一切付之不较 1585

不以一己之情量与大小争 1585

无题 1586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1586

任尔东西南北风 1586

至贵 1587

破幻 1588

止观 1589

熙神 1589

顿悟 1590

大乘顿悟法要 1591

三学等用 1592

真心安和 1593

清净明了 1593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 1593

心境了然 1593

赘言 1594

情消则身心廓落 1594

即境修行 1594

无我 1595

我境 1595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1597

畅玄 1598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1598

去累 1600

神交 1600

还于本无 1601

同去留,任自然 1601

平物我,合内外 1601

万物变化,固无休息 1602

顺时无阂,即分皆通 1607

与物推移,乘运抚化 1607

不适人所共适 1608

不著于有,不著于无 1608

永愿恣游眺 1609

达者任之 1609

浩然自得 1609

本仁说 1610

定风波 1610

任天而行,修身以俟 1611

逍遥说 1611

放下便是,别无功夫 1613

浮沉自如,乐天知命 1613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1614

逢着便吃,时至则行 1614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1614

机圆身自安 1615

神识独游天地外 1615

道通天地有形外 1615

尽人谋之后,便泰然处之 1616

心在万物上 1616

胸中无滞是神仙 1616

天马无踪自往还 1617

放开此心,直如天空海阔 1617

顺境退一步想,逆境进一步想 1617

养则付命于天,道则责成于己 1618

达人 1618

浩荡襟怀到处开 1618

制命在内 1619

去留一无所系,静躁两不相干 1619

造命回天 1620

大爱其身 1620

能明世相本体,方可负天下重任 1621

要当轩昂奋发,莫自蒙蔽沉埋 1621

和人 1621

出世·谐世·适世 1622

王阳明龙场悟道 1622

收拾精神作主宰 1622

华胥氏之国 1629

第十三卷 闲适 1629

治惟顺其志 1630

人性不可雕琢 1631

适意三种 1632

至美至乐,各有所适 1632

履和适顺 1634

大道随缘 1634

任意自适 1634

忘无可忘 1635

物我两忘 1635

忘日忘年 1635

融化于道者至适 1636

乾坤自在人 1636

识吾真面目,摆脱幻乾坤 1637

天地为衾枕,古今尽蜉蝣 1637

物物见天心,时时观妙道 1637

自由 1638

静中见万物之自得 1638

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 1638

心泰神逸 1639

归去来辞 1640

逍遥一世 1640

心远地自偏 1643

学道 1645

人间自在天 1645

清闲安乐词 1646

淡薄于世味 1646

忘形骸 1648

富贵汤 1648

长生饮 1648

随时取适 1649

自调自养 1649

借境调心 1650

心与天游 1651

遇物陶情 1651

喜事不如省事,多能不若无能 1652

气和春浩荡,心静日舒长 1652

养生有妙理:省事与寡言 1652

忙者自促,卑者自隘 1653

省事吟 1653

洵为烟水山人,不作风浪险客 1653

安步当车,清静自娱 1654

常疑好事皆虚事,方信闲人是福人 1654

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 1654

垄薪井汲,乐有余欢 1656

优哉游哉,聊以永岁 1656

书适 1657

四事吟 1657

何处是仙乡 1658

心宽体长舒 1658

乐志 1659

言志 1659

咏怀 1660

郗愔 1661

陶宗仪之超逸 1662

张忠 1662

王酉山之闲暇 1663

卧雪眠云,吟风弄月 1664

神仙中人 1664

卖花叟 1666

有兴闲垂钓,逢欢醉插花 1666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1666

茶美睡心爽,琴清尘虑醒 1666

闲居 1667

闲居 1667

散仙 1668

闲思 1668

闲适 1668

江村 1669

牧童 1669

闲仙 1669

闲叟 1669

静室 1670

玄关 1670

偶作 1672

绝句 1672

月夕幽居有感 1673

寿翁兴 1673

负冬日 1673

是闲散便胜拘束 1674

园中 1674

晨起 1674

闲来无事不从容 1676

安心是药更无方 1676

平生只要乐清虚 1676

饱饭看山倦即休 1676

天放闲人养太和 1677

逍遥自在,坦荡无拘 1677

清净便是神仙路 1677

太平吟 1678

白云期 1678

饮水读书贫亦乐 1678

山林者之乐 1680

身太平 1680

清夜吟 1680

生涯每在水云中 1682

我爱水与山 1682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1683

空山寂寞道心生 1683

山中何所有 1684

卜居 1684

山静日长 1685

春陵山中 1685

山中问答 1685

岩栖幽事 1686

山林清福 1687

短歌行 1688

浣溪沙 1688

林下吟 1689

游仙诗 1689

梅花 1690

天谷庵 1690

幽居自适 1691

松下纵笔 1691

幽闲自乐 1692

避暑妙法 1693

雨窗随喜 1693

笑指白云去来 1694

闲眠 1694

野坐 1694

美睡 1694

避暑松竹间 1695

独坐幽篁里 1695

太上隐者吟 1695

必有过人之行,而后能抗造化以独立 1696

醉乡 1696

无彼无此的真机,彻上彻下的真境 1696

生活不能空白 1703

第十四卷 雅兴 1703

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 1704

情有所寄 1704

心得活动之地则快乐 1704

美育陶养性灵 1705

艺术:陶养情感的利器 1707

趣味——人生根蒂 1708

难得唯趣 1708

趣味——生活的原动力 1709

趣味——活动的源泉 1709

趣味三形式 1710

“六一居士” 1712

经锄堂五事 1713

齐斋十乐 1713

天地乐事 1713

六爱四爱 1714

四癖 1714

看花解闷,听曲消愁 1715

音声动耳,诗语感心 1715

书室修行法 1715

触物皆有会心处 1716

琴医心,泉医肺 1716

水声养耳,草色养目 1716

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 1717

李约之雅度 1717

得趣不在多,会景不在远 1717

读书养气 1718

读书看诗以导闲适之怀 1719

读书以陶写性情 1719

读书可变化气质 1719

观书有感 1720

书中有真乐 1720

读书乐处 1722

读书无寂寞 1723

涉猎流览,妙门生趣 1723

读书乃非常福事 1723

读书在于采意合心 1724

读书遣闷 1724

涵泳味无穷 1725

诗文之趣 1725

读道经,行道事,遍体 1725

甜美 1725

读书著文之快 1726

但令吾意适,不必卷头多 1726

文章妙在自然有灵气 1727

作文勿忘养性情 1728

记事 1728

吟诗乐性灵 1730

诗歌有裨养寿 1730

读诗法 1731

吟诗以宣畅精神 1731

惟有多吟诗 1731

作诗法 1735

诗有四格 1735

诗有四种高妙 1735

填词胜于博奕 1736

元曲佳处在自然 1736

制曲填词,舒郁解愠 1737

小说为人生独一无二可娱之具 1738

文学的本质是趣味 1738

小说薰陶人的四种力 1739

小说导人性情 1739

美术给我们趣味 1741

艺术美使人忘却物我 1743

艺术美使人超出利害 1743

笔墨之道,本乎性情 1744

书法 1745

书道 1745

书画之士多长年 1745

书法可以陶情调性 1746

学书得静中至乐 1746

执笔法 1747

挥洒笔墨,发抒性灵 1747

书道八法 1748

字法 1750

柳宗元《八法颂》 1750

颜真卿《八法颂》 1750

字以神为精魄,心为筋骨 1751

左图右史,益于身心 1752

乐其心而勿为物累 1752

打得通极困极难之境,便是好汉 1752

山水画的人生意义 1753

画中情 1754

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情性 1754

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身 1755

能令万里近,不觉四时行 1755

画乃高尚之士怡情之物 1756

观画与观山水 1756

观画法 1757

观画别识 1758

韩干、周昉画之优劣 1759

形易神难 1759

披图赏画,得者各以其意 1760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 1760

画之妙处,在雅健、清逸 1760

学画所以养性情 1761

辨古名画 1761

绘画六要 1762

学画妙合天趣之乐 1762

画有三病 1763

画有六法三品 1763

造于理者能尽物之妙 1764

画有十二忌 1764

养欲扩充,览欲淳熟,经欲众多,取欲精粹 1765

注精以一之,恪勤以周之 1765

虚实相生 1770

高濂论画 1770

得其形·得其势·得其韵·得其性 1771

画山水要得山水性情 1771

笔墨之妙,乃画者意中之妙 1772

意贵乎远,境贵乎深 1772

学在骨髓者,自心术得 1773

情景入妙,为画家最上关捩 1773

人生不能无音乐 1774

杨吉老学画 1774

音乐的力量 1776

音乐:合生气之和,导五常之性 1779

声音最能动人心,移人情 1779

音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 1780

音乐:动荡血脉,通畅精神而和正心 1780

乐有性情 1781

音乐:和性情,柔风俗 1781

致乐以治心 1782

乐以适其心 1783

乐以和其性 1785

乐和生万物 1787

乐以致无忧 1787

朱襄氏作五弦琴以定群生 1788

夔典乐 1788

声歌各有其宜 1789

阴康氏编舞以宣导筋骨 1789

琴声歌声,解民之愠 1791

乐有数种 1791

听歌 1792

琴道 1792

琴诀 1793

琴赋 1793

琴韵 1795

琴境 1798

琴室 1798

临水弹琴 1799

弹琴对月 1799

清夜琴兴 1799

七弦为益友 1800

囊琴自适 1800

操琴养心 1800

听琴忘形骸 1801

听琴 1801

声之至者,能和心之不平 1801

听琴观棋 1802

李? 1802

听琴乐 1802

说书移人性情 1803

琴能养性,棋可遣闲 1803

鉴赏之乐 1804

观剧之乐 1804

不为无益之事,安悦有涯之生 1805

卧游 1806

忌排偶 1807

瓶花宜称 1808

贵活变 1808

瓶花之宜 1809

瓶花之法 1810

瓶花之忌 1810

开窗借景 1812

时易新玩,乃是达者 1814

储书 1815

收画 1816

奕棋忘忧 1819

置琴 1819

秋中寄兴 1820

奕棋忘怒 1820

博奕之乐 1820

围棋三十二法 1821

围棋奥义 1823

围棋十诀 1823

棋经 1825

双陆 1828

投壶 1828

博奕劳神过甚伤生 1829

杨大年 1829

诚斋《三三径》诗 1830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830

种植 1830

植赏花木 1831

东坡《与程全父书》 1831

浇灌竹木 1832

周敦颐爱莲 1833

王羲之笃嗜种果 1833

庭饶佳卉有真乐 1833

课花 1834

室置盆花供清玩 1834

菖蒲石 1836

赏花各有妙时妙地 1836

牡丹 1837

梅 1838

桃 1839

李 1840

桃花 1840

梨 1841

杏 1841

海棠 1842

玉兰 1843

辛夷 1843

紫薇 1844

山茶 1844

栀子 1845

紫荆 1845

绣球 1845

木槿 1846

石榴 1846

杜鹃樱桃 1846

合欢 1847

桂 1847

夹竹桃 1848

水芙蓉 1848

茉莉 1849

瑞香 1849

藤本 1850

酴醿 1851

木香 1851

蔷薇 1851

姊妹花 1852

月月红 1852

凌霄 1853

素馨 1853

玫瑰 1853

草本 1854

真珠兰 1854

兰 1855

芍药 1855

蕙 1856

水仙 1857

芙蕖 1858

鸡冠 1859

萱 1859

葵 1859

金钱 1860

风仙 1860

玉簪 1860

蝴蝶花 1861

菊花 1862

甘菊 1863

芭蕉 1866

众卉 1866

书带草 1867

虞美人 1867

翠云 1867

天竹 1868

老少年 1868

萍 1869

苔 1869

虎剌 1869

竹 1870

竹木 1870

松柏 1871

芸香 1872

冬青 1872

棕榈 1872

枫桕 1872

观鱼之乐 1873

养鱼以养童心 1873

茅香 1873

养鸟 1874

养龟 1874

养猫 1875

看花听鸟 1877

钓乐 1878

以物为乐,勿为物病 1879

消遣 1880

四忌 1880

高子游说 1887

游历之道 1887

第十五卷 游览 1887

游山乐 1889

平生三愿 1889

看嵩洛有感 1891

乐在身自由 1891

喜闲 1892

闲游 1892

一生看尽佳风月,不负湖山不负身 1893

君莫厌驰驱 1893

不妨游衍莫忘归 1894

看尽吴山看蜀山 1895

看花南陌复东阡 1895

穿山踏雪觅钟声 1895

未了观山债 1896

老行万里全凭胆 1896

蜀栈吴山兴未穷 1896

游山 1897

登山 1897

莫向空房守寂寥 1897

王羲之 1898

粤中即事 1898

示诸生 1898

羊祜常登岘山 1899

刘歊爱山水 1899

醉翁山水之乐 1900

“水仙”陶岘 1900

登临岳阳楼之乐 1902

司马光优游洛中 1903

刘祁纵游天下形胜 1904

韩持国游西湖 1904

逍遥涧谷,傲睨云林 1905

湖山雅趣 1906

三百年无此乐 1906

王世懋性嗜佳山水 1907

登山有道 1908

会心处不必在远 1908

赵鸥北遨游东南 1908

壶丘子论游 1909

置身画图中 1909

卧游 1909

山川美 1911

目有六清享 1911

天下四妙景 1911

看山乐 1912

看山乐 1912

赏心乐事 1913

林泉契友 1917

四时乐景 1920

四时幽赏 1921

春夏秋冬四季 1921

春时幽赏 1922

夏时幽赏 1926

秋时幽赏 1930

冬时幽赏 1934

观雪庵 1938

听泉 1939

悬泉伟观 1939

春日行 1940

观瀑 1940

郊野之观,养神胜地 1941

春探梅,秋访菊 1941

胜日寻芳 1941

迂叟生涯 1942

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1949

第十六卷 导引 1949

导引乃养生大律 1950

按摩导引宜忌 1950

导引服气,补益先天后天阴阳不足 1951

导其血脉、强其筋骨 1951

导引所宜 1953

导引大要 1953

导引歌诀 1953

按摩 1954

按摩为养生一术 1955

揉积论 1956

内壮论 1958

抚摩诀 1958

十二般导引法 1960

婆罗门导引法 1961

王子乔导引法 1962

赤松子导引法 1965

赤松子坐引法 1966

灵剑子导引势 1967

陶弘景导引法 1969

灵剑子坐引法 1969

紫微太一导引法 1971

千岁沙门导引法 1971

天隐子导引诀 1973

孙思邈导引法 1973

至游子导引法 1974

宁先生导引法 1975

至游子宴坐法 1975

玄鉴导引法 1976

虾蟆行气法 1978

搬运捷法 1979

分行外功诀 1980

运手诀 1984

摆身诀 1984

托踏轻骨术 1984

起脾法 1985

开关法 1985

运足诀 1985

寿人导引功 1986

开郁法 1986

卧功·立功·坐功 1987

四时摄养阴阳法 1987

古法养生十三则阐微 1990

补心脏法 1996

理心火诀 1997

治心气法 1997

养心坐功法 1997

补肝脏法 1998

理肝木诀 1999

治肝气法 1999

养肝坐功法 1999

补脾脏法 2000

理脾土诀 2001

治脾气法 2001

养脾坐功法 2001

治肺气法 2002

养肺坐功法 2002

补肺脏法 2002

补肾脏法 2003

理肺金诀 2003

理肾水诀 2004

治肾气法 2004

养肾坐功法 2004

许真君导引诀 2005

采益下元法 2005

兜肾还丹九转法 2005

吕真人安乐歌 2006

钟离八段锦 2007

吕公安乐歌 2007

曾慥八段锦 2009

立式八段锦 2010

八段锦歌 2015

八段坐功八法 2016

八段锦坐功图诀 2016

十二段锦 2025

合行外功诀歌 2026

十六段锦 2040

寿世外功 2042

太极拳论 2045

太极拳经 2047

太极拳要领 2048

太极拳解 2048

太极行功说 2049

太极拳歌 2050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 2051

行功十要 2052

行功十忌 2052

太极法说 2053

行功十八伤 2053

太极五字诀 2068

太极拳拳经 2070

太极拳经谱 2070

太极拳总论 2073

太极拳体用 2073

太极拳推原解 2074

太极拳发蒙缠丝劲论 2075

太极拳缠经法诗 2076

咏太极拳 2077

陈复元太极拳论 2078

太极拳之要点 2081

太极拳说十要 2082

易筋要旨 2084

炼膜以炼气为主 2086

易筋以炼膜为先, 2086

易筋经十二势 2088

峨嵋十二庄 2094

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 2105

老子按摩法 2141

天竺国按摩法 2143

孙真人按摩法 2144

孙真人养生法 2145

长生导引歌 2146

八段杂锦功 2146

神仙起居法 2146

太上混元按摩法 2147

昆台真人颐生法 2148

河滨丈人按摩法 2149

陈真人床上功法 2151

汪真君雷霆奥旨 2152

汪真君导养法 2153

茹芎子按摩法 2153

反胎按摩法 2155

王氏按摩法 2155

延年九转法 2157

导引保真法 2163

冷谦八法 2164

按摩十术 2165

按摩经 2167

正骨手法 2171

揉法 2173

干浴 2173

闭摩通滞术 2175

小儿按摩手法歌 2175

按摩顶项面目 2176

头面按摩法 2177

内按三素 2178

养目九法 2179

捏目熨睛 2180

手朝三元 2180

对修常居 2181

觉摩鼻边 2181

俯按山源 2182

按摩养耳法 2182

营治城郭 2183

击探天鼓 2183

常摩面目 2184

拭摩神庭 2184

挽耳引发摩面 2184

栉发去风 2185

按脘摇腹法 2185

擦肾俞穴 2186

暖丹田诀 2186

养元大法 2186

运动水土 2186

擦肾腧穴 2187

纯阳子兜肾功 2188

擦肾腧治频诩法 2188

兜囊去疾术 2189

金丹秘诀 2190

健脾胃法 2190

擦涌泉穴令腰足轻快法 2191

擦涌泉穴 2191

脚气按摩法 2192

按摩去痛法 2192

真人起居法 2193

每日功课 2193

恬养一日之法 2194

去风偏枯法 2195

去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法 2196

去身体手足不随法 2196

去风不仁法 2197

去风湿痹法 2197

去偏风法 2197

去风冷法 2198

去头面风法 2199

去风头眩法 2200

去风癫法 2200

去虚劳法 2201

去虚劳体痛法 2202

去虚劳膝冷法 2203

去虚劳口干燥法 2203

去风虚劳法 2204

去腰痛法 2205

去腰痛不得俯仰法 2205

去冷热候法 2206

去上气候法 2206

去病热法 2206

去脚气缓弱法 2207

去腹痛法 2207

去心腹胀法 2208

去疝瘕病法 2208

去腹胀法 2208

止呕吐法 2209

去宿食不消法 2209

去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法 2209

治万病坐功诀 2210

导引却病要诀 2210

导引治滑精法 2214

气者神之命 2219

息者身之机 2219

第十七卷 气功 2219

气息得理,百病不生 2220

神气养形论 2220

养气与炼气 2222

炼气与长生 2222

呼吸常在心肾间 2223

息深精固 2223

玄牝之道 2224

养气之学 2225

息之四相 2227

调息 2228

和气调息 2229

调息要领 2229

调气法 2232

调息三要 2232

关息法 2233

调息吟 2234

调息箴 2235

调息法 2237

真人调气诀 2238

呼吸静功妙诀 2239

小炼形法 2239

元珠修炼法 2240

心肾修真法 2240

闭息益寿法 2240

李博内丹术 2241

苏氏养生诀 2242

蒋氏调气法 2243

汪氏调息法 2245

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 2246

子午运火术 2247

陈朴内丹诀 2248

任督脉修炼法 2249

灵剑子引气法 2251

二关法 2252

周天法 2253

小周天 2254

小周天歌 2255

初乘小周天秘诀 2257

运功规法 2258

静功妙药 2263

陶真人六字诀 2267

胡愔六字诀 2269

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2270

肺脏补泻法 2272

心脏补泻法 2273

脾脏补泻法 2274

肝脏补泻法 2274

肾脏补泻法 2275

四季却病歌 2276

胆脏补泻法 2276

六气歌诀 2277

吹字秘诀 2278

呵字秘诀 2278

嘘字秘诀 2279

呬字秘诀 2279

呼字秘诀 2280

嘻字秘诀 2280

朝朝乐歌 2281

六字行功效验歌 2282

服元气法 2283

墨子闭气行气法 2284

达摩大师妙用诀 2286

蒙山贤者服气法 2288

王说山人服气诀 2290

张果先生服气法 2291

昙鸾法师服气法 2293

太无先生服气法 2295

脱空王老服气法 2296

玄素真人用气诀 2297

李奉时山人服气法 2299

延陵君修养大略 2300

申天师服气要诀 2304

尹真人服元气术 2305

王真人气诀 2307

项子食气法 2308

胎息法 2308

胎息论 2309

胎息铭 2310

《胎息经》注 2311

《胎息经》疏 2314

胎息精微论 2317

玉皇圣胎神用诀 2319

玄葫真人胎息诀 2322

海蟾真人胎息诀 2322

袁天纲胎息诀 2323

于真人胎息诀 2325

徐神公胎息诀 2326

烟萝子胎息诀 2327

达摩禅师胎息诀 2328

李真人胎息诀 2330

抱朴子胎息诀 2330

亢仓子胎息诀 2332

元宪真人胎息诀 2333

何仙姑胎息诀 2334

玉云张果老胎息诀 2336

侯真人胎息诀 2338

鬼谷子胎息诀 2339

黄帝胎息诀 2340

陈希夷胎息诀 2341

逍遥子胎息诀 2342

张天师胎息诀 2343

郭真人胎息诀 2344

中央黄老君胎息诀 2344

柳真人胎息诀 2345

骊山老母胎息诀 2346

李仙姑胎息诀 2347

天台道者胎息诀 2348

刘真人胎息诀 2349

朗然子胎息诀 2350

太无先生胎息诀 2351

百嶂内视胎息诀 2351

曹仙姑胎息诀 2353

孙元君胎息诀 2354

亢龙子胎息诀 2354

张景和胎息诀 2355

赤肚子胎息诀 2355

茹芎子胎息诀 2356

宝冠胎息诀 2356

周密胎息诀 2357

方内散人胎息诀 2358

龟鳖行气法 2359

龟息法 2359

龟息功 2360

葫芦功 2360

肤息功 2362

存想 2362

存思脏象法 2363

存思身形法 2363

内守三田法 2364

存想去疾法 2365

守玄白法 2365

含景内魄法 2365

存五神法 2366

守五神,从四正 2366

老君内观法 2367

涓子内想法 2367

华阳子内观法 2368

孙思邈禅观法 2369

合阴阳顺道法 2369

存思日月法 2370

目想日月法 2370

存日在心法 2370

心有日月法 2371

服日月光芒法 2371

采日月精华法 2372

存白气法 2372

服日气法 2373

噏日精法 2373

服三气法 2373

服雾法 2374

服月精法 2374

《黄庭经》注 2375

五禽戏 2403

京黑先生睡功行气法 2403

华山十二睡功总诀 2404

陈希夷睡功诀 2407

陈希夷左侧睡功 2408

陈希夷右侧睡功 2409

调心 2410

调息 2412

四禅四定 2419

《悟真篇》注 2427

《五篇灵文》注 2451

中派要旨 2467

须知食药之性 2475

至补莫过馔食 2475

第十八卷 食补 2475

服食当药饵 2476

粳米 2477

花生 2478

大麦 2478

面粉 2478

黑大豆 2479

绿豆 2479

赤小豆 2480

服大豆法 2480

葱 2481

米醋 2481

笋 2482

藕 2482

蒜 2482

菠菜 2483

韭菜 2483

萝卜 2483

芫荽 2484

豇豆 2484

苋菜 2484

生姜 2485

服山药法 2485

山药 2485

鸡 2486

服生姜法 2486

牛肉 2487

猪肉 2487

牛乳膏 2488

狗肉 2489

牛骨髓膏 2489

黄鳝 2490

鳗鱼 2490

鲫鱼 2490

龟 2491

蟹 2491

泥鳅 2491

虾 2491

鳖 2492

饮乳汁法 2493

服人乳去痼疾 2493

服人乳致高年 2493

服乳歌 2494

蜂蜜 2495

饮牛奶致高年 2495

牛奶 2495

葡萄 2497

蜂蜜之神妙 2497

龙眼 2498

荔枝 2499

大枣 2500

枇杷 2500

山楂 2501

槟榔 2502

咏金桔 2502

服胡麻赋 2503

服芝麻法 2503

服核桃法 2506

服胡桃法 2506

胡桃 2506

栗 2507

老年常服精力不衰方 2507

冬瓜子 2508

松子 2509

桂丸 2509

食芡法 2510

莲子 2510

服松子法 2510

青脆梅汤 2511

杏汤 2512

桔汤 2512

黄梅汤 2512

凤池汤 2512

食粥 2513

黄芪汤 2513

茴香汤 2513

梅苏汤 2513

食粥益人 2514

五更粥 2515

晨起食粥,一日清爽 2515

粥尤宜老人 2516

莲薏粥 2517

补肾鹿角粥 2517

病中宜淡粥 2517

慈山粥谱 2518

莫为科条所拘 2533

所嗜之物可节不可绝 2533

脾虚不化 2540

脾胃弱乏 2540

第十九卷 食疗 2540

虚赢 2540

虚劳 2540

乳酪不消 2541

肉食不消 2541

腹中痞积 2542

饱胀欲卧 2542

噎食倒食 2542

烦渴 2543

治肝胆病 2543

痢疾初起 2543

感冒 2544

风热攻心 2544

卒然烦热 2544

咳嗽 2545

多年久咳 2546

咳喘 2547

治喘方 2547

生姜丸 2547

凤髓汤 2547

痰喘 2548

多忘喜误 2549

失眠 2549

便秘 2549

心志错乱 2550

风狂愁郁 2550

疟疾 2551

惊怖死 2551

伤寒狂躁 2552

伤寒 2552

寒热疟 2552

水肿 2553

霍乱吐泄 2553

伤寒头痛 2553

妊娠伤寒 2553

滑泄 2554

骨蒸 2554

漏胎下血 2555

胎动不安 2555

难产 2555

精清不孕 2556

生乳 2556

产后虚赢 2556

小肠疝气 2557

石灰酒除宿疾 2558

失血症 2558

鼻血不止 2559

蛴螬明目 2559

癫风 2560

肿毒初起 2560

牙齿肿痛 2560

腮肿 2560

中风 2561

痈疽 2561

无名肿毒 2561

扑打损伤 2562

刀棍伤 2562

失音不语 2562

误吞铜铁之物 2563

溺死急救 2563

疯狗咬伤 2563

脚转筋 2563

蜈蚣入腹 2564

藕解蟹毒 2565

蒜解蟹毒 2565

水解乌喙毒 2565

萝卜解烟熏 2566

豆浆解卤毒 2566

葱白解金银毒 2566

冬瓜解鱼毒 2566

香油解一切饮食毒 2567

麻油解河豚砒石毒 2567

香油解虎毒 2567

蜂蜜入药五功用 2568

解一切药毒 2568

甘草解一切毒 2568

鹅血治噎 2569

酒驱寒湿 2569

服饵 2575

第二十卷 药补 2575

药饵扶护,以培后天 2576

五味补养五脏 2577

补虚为去病之要 2578

常备之食品药物 2579

补药可通融论 2579

温中 2580

平补 2581

滋阴降火论 2582

滋阴之剂不可多用 2583

气血阴阳虚证之治法 2584

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2585

固略 2585

论补法 2589

药补须适证 2592

察四然二反 2592

虚有别,补有宜 2593

用补法须识其经、得其法 2594

通补与守补 2595

清养与峻补 2595

补剂不得滥用 2596

补虚要在扶胃气 2596

虚不受补论 2597

人参 2598

极亏不宜峻补 2598

黄芪 2600

黄精益寿 2601

黄精 2601

食术延年 2602

服五味子法 2602

服黄精法 2602

何首乌 2603

服菟丝法 2605

服枸杞法 2605

服石菖蒲法 2606

服天门冬法 2606

服茯苓法 2607

服蒺藜法 2607

服黄连法 2608

服槐实法 2608

服椒歌 2609

麻子 2610

容颜不老方 2611

养生八神方 2611

服麋角法 2611

神仙定年法 2615

神仙不老丸 2616

不畏寒方 2616

延生药 2616

何首乌丸 2618

菟丝子丸 2619

人参固本丸 2620

益气固精丸 2621

延年益寿不老丹 2621

回春乌龙丸 2622

六味地黄丸 2622

斑龙丸 2623

加味安神丸 2623

松梅丸 2624

萃仙丸 2625

漆叶青粘散 2626

十全大补丸 2626

北平太守八味散 2627

琼玉膏 2628

党参膏 2628

长春益寿丹 2629

加味枇杷膏 2629

延年益寿膏 2629

八仙糕 2630

颐神保命神丹 2631

遐龄万寿丹 2632

四圣不老丹 2633

延龄固本丹 2635

不老丹 2636

长春至宝丹 2636

却老乌须健阳丹 2637

彭祖补阳固蒂长生延寿丹 2637

延寿丹 2638

接命丹 2638

五芝地仙金髓丹 2640

须问汤 2641

辟寒丹 2641

辟暑丹 2641

降气汤 2642

水芝汤 2642

苏合香酒 2643

药酒 2643

麦门冬煎 2643

松苓酒 2644

固本酒 2644

百岁酒 2645

千口一杯酒 2646

饵药能得益亦能致误 2647

顺其自然,勿轻服药 2648

不需药补者勿服补药 2648

“不服药为中医” 2649

人参误服杀人 2650

丹药之害 2652

史圭服药不继而卒 2652

金石不宜过服 2653

养生金丹诀 2655

令发易长方 2661

体肤识小录 2661

第二十一卷 健美 2661

香发散 2662

令发不落方 2662

生眉乌须 2663

髭发黑美,须养气血 2663

眉发再生 2665

乌须核桃油 2667

乌须方 2667

乌须明目方 2667

金主绿云油 2668

乌须麝香油 2668

秘传乌发方 2669

生秃乌云油 2669

乌发 2670

外染乌云膏 2670

黑发乌须方 2671

黄发变黑 2671

乌须黑发返老还童八方 2672

脂桃膏 2674

去粉刺妙方 2675

去雀斑粉刺方 2675

去雀斑 2675

治女人面部黑斑 2676

治面疮粉刺方 2676

美容十九妙方 2677

根除狐臭 2681

狐臭 2681

秘传奇方 2682

狐臭食忌 2683

五香丸 2683

遍体作痒 2684

减肥 2684

治白屑风 2684

慎疾慎医 2691

第二十二卷 慎疾 2691

慎药 2692

致病有天人之分 2694

病可治,人不可治 2694

与其病后勤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 2695

嗜欲多,缺摄养,则疾生 2695

疾病之由 2695

练功者亦须摄养防病 2696

相有病于未病,治已病于无病 2696

一怠生百病 2697

凡病皆自取 2697

病戒 2698

虚证六因 2699

病未至而防之 2701

病已至而退之 2702

病将至而止之 2702

却病要在和心 2703

治病须坚心定志 2703

却病十法 2704

八字金丹 2705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2705

感事吟 2707

耐病解 2708

知病吟 2709

治身以“不药”为药 2710

得友箴规语,如餐续命汤 2710

本性酷好之药 2711

一心钟爱之药 2712

其人急需之药 2712

一生未见之药 2713

平时契慕之药 2714

生平痛恶之药 2715

素常乐为之药 2715

有疾须疗 2716

忽微至大 2717

病家箴 2717

慎隐微之忧 2718

病有十不可治 2720

轻病不须深治 2720

病家十要 2721

病有十失 2722

慎择医药 2723

自习医理 2723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 2724

医病六失 2725

医家病家通病 2726

医僧庸妄,治病速死 2726

服药除病 2728

医贵权变 2729

医有八要 2729

药可通神信不诬 2730

处方贵简 2730

论方药 2731

药戒 2732

论攻补 2734

用药法 2735

攻补适时 2735

攻补对证 2735

用药如用刑 2736

用药如用兵 2737

治疾如治盗 2738

治病须因人而异 2739

服药与存思 2739

欲治萑苻盗,先存姑息心 2739

治疾须因地制宜 2741

谨守禁忌 2743

高年疾患不可攻治太紧 2743

脚气禁忌 2744

服药食忌 2745

服饵宜忌 2745

服药忌例 2746

药食反 2748

十八反 2748

疾病识小录 2749

孙真人五脏对治法 2750

药品识小录 2750

诸风食忌 2751

诸病食忌 2751

五脏病食宜 2751

热病食忌 2752

寒病食忌 2752

泻疾食忌 2753

疟疾食忌 2753

肿胀食忌 2754

呕吐、反胃食忌 2754

霍乱食忌 2754

心腹痛食忌 2755

痰饮食忌 2755

咳嗽、哮喘食忌 2756

气证食忌 2756

血证食忌 2756

腰痛食忌 2757

黄疸食忌 2757

痿痺脚气食忌 2757

怔悸食忌 2758

温症食忌 2758

汗证食忌 2758

淋病食忌 2758

消渴食忌 2759

痼疾食忌 2759

虫病食忌 2759

头风眩晕食忌 2760

癫狂食忌 2760

癥瘕痞块食忌 2760

眼目食忌 2761

颐养食忌 2761

阳痿食忌 2761

崩中带下食忌 2762

妊妇食忌 2762

牙齿食忌 2762

痈疽食忌 2763

小儿食忌 2763

疝气食忌 2764

疮癞食忌 2764

痔疮食忌 2764

无妄之疾勿药,无妄之药勿试 2765

药能活人,亦能害人 2765

药以攻疾,不得已而后用 2766

切莫以身试方 2766

药勿轻服多服 2767

五味不可太过 2767

猛药不可轻尝 2768

服药不宜频换 2768

芎、苦参不可久服 2769

病后须养和待复 2770

滚痰丸不可轻服 2770

养真 2772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2772

养病以宽心定性为主 2772

守中 2773

病室十要卫生歌 2774

养老论 2779

第二十三卷 养老 2779

老态 2781

喜老 2782

老景 2782

龙钟八十翁,期颐还有分 2783

养老之宜 2784

养老之道 2785

养老之法 2786

老人日课 2786

养老大要 2787

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 2788

养老 2788

老人尤当节欲 2790

三化 2791

老人饮食 2791

老人心理 2791

老人六戒 2792

早、烂、热、少 2792

阴阳持衡 2793

扶阳为本 2793

渐老更知闲有味 2794

愈老愈知生有涯 2794

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 2795

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2795

姜黄散 2797

鲙齑散 2797

磨积丸 2798

脾约丸 2798

通利散 2798

治眼昏夜光育神丸 2799

白芷丸 2799

四时养老 2800

春时摄养 2801

夏时摄养 2802

冬时摄养 2803

秋时摄养 2803

春时适用备急妙方 2804

夏时适用备急妙方 2806

秋时适用备急妙方 2810

冬时适用备急妙方 2812

四时通用备急妙方 2813

第二十四卷 寿星谱 2827

太平世多长寿人 2827

彭祖 2829

姜太公 2833

鬻子 2833

老子 2834

卫武公 2834

张苍 2836

窦公 2836

华佗 2837

冷寿光 2837

王真 2837

皇甫隆 2838

吴普 2838

甘陵·左慈·郗俭 2839

鲍靓 2839

公孙永 2839

罗结 2841

菩提达摩 2842

尹通 2843

张元始 2844

顾思远 2845

保志 2846

陶弘景 2850

慧可 2852

王远知 2853

甄权 2855

陈道冲 2855

潘师正 2856

慧安 2857

孙思邈 2858

神秀 2862

孟诜 2865

千岁宝掌和尚 2866

王希夷 2866

许胤宗 2868

李通元 2869

司马承祯 2871

怀海 2875

澄帆 2877

圆修 2877

许仲源 2880

何首乌 2880

华山老父 2881

朱子真与赵颖 2882

日照 2883

李升 2884

志鸿 2884

栖隐 2885

吕岩 2886

钱朗 2888

李觉 2889

任夫人 2889

陈抟 2890

仪晏 2904

陈损之夫妇 2905

丁少微 2905

苏澄隐 2906

蓝方 2907

麻希梦 2907

甄栖真 2909

李昊 2910

唐仲俊 2910

张伯端 2911

石泰 2915

温阳老人 2916

谯定 2917

柴通玄 2917

张无梦 2918

薛道光(1078-1191) 2920

莫道人 2921

张三丰 2922

周寿谊 2927

杨巍母 2928

林春泽 2929

袁履善 2931

河南子 2931

竹鹤老人 2931

南郑老妪 2932

马李二君 2932

黄章 2933

蓝祥 2934

周涣山 2934

周煌祖父 2935

峨嵋山僧 2935

吴云 2936

何烘 2936

齐世南 2937

湖南汤翁 2937

蒲传正 2937

丁皂保 2938

默默和尚 2939

王世芳 2940

刘君 2945

池姓老民 2945

谢启祚 2947

曹庭栋 2948

赵振鲸 2949

秋航和尚 2950

李圜裙 2950

五世同堂 2951

一家上寿 2951

一门四皓 2952

三寿母 2953

兄弟高年 2953

魏君 2954

阮国长 2955

夹板老人 2957

二百五十岁老寿星自述 2958

第二十五卷 方法论深造自得 2965

虚己求师 2966

君子之学 2967

多闻而贵要,博见而择善 2968

古今一道,圣贤同心 2969

圆照之像,务先博观 2969

会群书之长 2970

孙思邈论大医习业 2970

三教法异而旨同 2972

三教参悟 2972

医儒同道 2972

仙佛同旨 2972

殊途同归 2972

道宜参阅《金刚》《心经》说 2973

颂经当知宗趣 2974

藏诗书,修文学,尤当知至论之旨 2974

求六经之实于吾心 2977

六经皆我注脚 2977

求于内,求于本 2977

千经万论,只为明心性 2978

圣人著经为生人 2978

读书须知出入法 2979

以“我”观书 2979

善学者知机 2980

莫将言语坏天常 2980

道不在语言文字 2980

读书不可泥古 2981

读书贵得精要 2981

牵文泥迹,便落苦海 2982

就筏便思舍筏,骑驴不需觅驴 2982

迹用不如神用 2982

善读书不落筌蹄,善观物不泥迹象 2982

融通贯达,方能得精髓于文字言语之外 2983

读书百遍,妙理自见 2984

清寤斋心赏编题词 2985

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2986

言而不能行与行而不能言 2986

学博·知要·行实 2986

韩愈的言与行 2987

与真人游,不如行真人法 2988

虚心应物,真实受用 2988

法本无法,理归自然 2989

学道当得至要 2990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渊海者见蛟龙 2991

九患 2991

三教异同 2992

儒道之别 2992

养生无待多才 2993

学问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 2994

才与学识 2994

心乃法之汤使 2995

功法必取宜者 2995

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妙 2995

检谱对奕奕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 2996

养树术·养人术 2997

技艺通于道乃立 2997

明万法,不着万法 2997

正道旁门辨 2999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3000

得道深者,方能浅言 3000

忘而后能神奇 3000

薄浅近希高远者往往自误 3001

养生家言有愈浅而愈适用者 3001

莫学奇怪 3003

谈龙肉与吃猪肉 3003

心丹歌 3004

极平淡处极神奇 3004

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 3008

术立道消 3009

迷人与悟人 3010

自家宝藏具足,不假外求 3011

蓄疑者乱真知,过思者迷正应 3011

觉迷人之迷易,觉明人之迷难 3011

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012

性天澄彻,不必谈禅 3013

无心得大还 3014

无觉之修为真修 3014

水到渠成,一任天机 3014

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 3015

得诗家真趣,悟禅教玄机 3015

道以拙成 3015

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 3016

才著工夫便起障,能空境界自生明 3016

万法本由人 3016

道妙至简至易 3017

至诚吟 3017

道要心契 3018

修行休向法中求 3018

道贵实悟 3019

心学法门 3020

心常在道 3020

道贵自悟 3020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3021

除心不除事 3022

触境生心者少定 3022

中无主则道不止 3022

丹阳真人十二字真传 3023

累在心,不在境 3023

四易四难 3024

达摩心要 3026

念佛诵经真旨 3027

斋戒妙义 3027

科戒仪范精蕴 3028

天力地力,佛力法力,不如自心之力 3029

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30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