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法院实用管理学
法院实用管理学

法院实用管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少南主编;张洪江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171342
  • 页数:758 页
图书介绍:《法院实用管理学》系《审判与管理科学文库》的第一种。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民法院在实用管理方面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管理,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寻找公正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的成功经验,源于实践,又上升为理论,是一部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法院实用管理的学术专著,具有较大的实用参考价值,适合法院和其他政法部门作管理业务的指导参考书。
《法院实用管理学》目录

第一节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3

一、法院实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一编 导论 3

第一章 概论 3

(二)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学是推进法院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4

(一)管理在建设现代化法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研究法院管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

二、法院实用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4

三、法院使用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5

(三)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学是提高各级法院司法能力的重要方式 5

(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6

(一)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重点从三个方面研究法院实用管理学 6

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7

(三)立足于从法院管理者角度出发研究管理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7

(一)东方传统管理思想的观点 9

一、法院管理的内涵 9

第二节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内涵和本质 9

(二)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观点 10

二、法院管理的本质 13

一、经济学 14

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科基础 14

二、社会学 16

三、心理学 17

一、法院实用管理的重要性 18

第四节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18

(一)法院实用管理使法院发挥正常功能 19

(二)管理的作用还表现在实现组织目标上 20

二、法院实用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21

三、法院实用管理学两个基本假设的推导 22

(一)控制性 26

四、法院实用管理行为的特征 26

(二)过程性 27

(三)动态性 29

五、法院管理职能和管理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30

(一)组织目的处于核心地位 32

六、法院管理要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 32

(二)管理主体起决定作用 33

(四)环境间接影响管理行为 34

(三)管理客体影响管理行为 34

一、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7

第一节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37

第二章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发展 37

(一)战略化趋势 40

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40

(二)信息化趋势 41

(三)人性化趋势 42

(四)弹性化趋势 43

(一)对管理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认识 44

三、管理学理论存在的问题 44

(二)管理的本质认识不清 45

(三)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原理 46

(四)管理方法不能令人满意 47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8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理论 48

第二节 中外主要管理理论及对法院实用管理的影响 48

(四)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49

(三)“利”、“义”观 49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 49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50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50

(五)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50

(二)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51

(一)科学管理理论 52

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52

(二)一般管理理论 53

(三)行政集权组织理论 54

(四)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 55

(一)行为科学学派 56

四、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56

(二)管理过程学派 57

(四)决策理论学派 59

(三)社会系统学派 59

(五)系统理论学派 61

(六)权变管理理论 63

(七)经验主义学派 64

(八)经理角色学派 65

(一)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66

五、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66

(二)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67

(三)戴明与朱兰——质量管理理论双子星座 69

(四)企业再造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71

(五)海尔集团的斜坡球体理论 73

(一)信息管理 75

六、对法院实用管理的影响较大的管理理论 75

(三)人本管理 77

(二)质量管理 77

(一)起源与发展 82

一、中国审判管理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82

第二编 法院实用管理学的内容 82

第三章 审判管理 82

第一节 审判管理概述 82

(二)人民法院审判制度的发展 85

二、两大法系国家审判管理制度的比较 87

一、审判工作宏观管理的主体 89

第二节 审判工作宏观管理 89

(一)确立正确的审判工作指导思想 90

二、审判工作宏观管理的职能 90

(二)构建科学而理性的宏观管理制度,实现审判权的有效而经济的运行 91

(三)审判委员会的职能 93

(一)确定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和基本原则 95

三、审判工作宏观管理的机制设置和运行方式 95

(二)审判委员会工作程序 97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提出和发展 104

第三节 审判流程管理 104

(二)实现审判工作从行政型管理向审判型管理的转变阶段 105

(一)立、审、执、监分离阶段 105

三、审判流程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106

二、审判流程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06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任务和管理范围 107

四、审判流程管理的运行机制 107

(三)审判流程管理工作程序 108

(二)审判流程管理的主体 108

(四)对审判流程管理人员的监督 116

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 117

第四节 审判质量管理 117

(五)审判流程管理的物质保障 117

(三)符合司法改革的方向 118

(二)质量管理完全可以被法院管理所接受 118

(一)质量管理符合审判权的根本要求 118

二、审判质量管理的内容 119

(二)合理设置审判质量指标体系 120

(一)确定审判质量的目标 120

三、审判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120

(三)审判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125

一、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概述 131

第五节 执行工作管理 131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强制执行制度 132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强制执行制度 132

(一)古代强制执行制度特征 132

(二)近代强制执行制度特征 132

(五)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强制执行制度 133

(六)深化改革、快速发展阶段 135

(一)执行工作管理的概念 136

二、执行工作管理的概念和性质 136

(二)执行工作管理的性质 137

(三)执行工作管理的基本职能 138

(一)执行工作管理现状 140

三、执行工作管理的内容 140

(二)执行工作管理的基本思路 146

(三)执行工作管理的措施 149

(四)执行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153

一、法院人事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167

第一节 法院人事管理概述 167

第四章 人事管理 167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168

二、法院人事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168

(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原则 169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169

(一)法院内部人员配置的种类 170

一、法院内部人员配置 170

(四)坚持改革创新和依法办事相结合的原则 170

第二节 我国法院人事管理现状 170

(二)法院内部人员配置的数量及比例 171

二、法院内部现行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172

三、法院内部现行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73

(一)分类管理是法院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175

一、法院实行人员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175

第三节 法院人员的分类管理 175

(三)分类管理是科学的人才观的要求 176

(二)分类管理是法官职业化的要求 176

二、我国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构想 177

(一)法院领导干部的管理 178

(二)审判(执行)法官的管理 179

(三)法官助理的管理 182

(四)司法行政人员的管理 188

(五)专业技能人员的管理 189

(一)加拿大法院法官的管理 191

三、加拿大的法院人员管理模式——一个来自域外的经验 191

(二)加拿大法院辅助人员的分类、职能和作用 192

(三)加拿大法院在人员管理制度上的一些经验 194

(一)目标设定 195

四、人才资源管理 195

(二)选拔条件 196

(三)选拔程序 197

(五)组织管理 198

(四)激励和保障措施 198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199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的管理 199

二、人民陪审员的选任 200

三、人民陪审员的管理 202

四、人民陪审员职责的履行 203

五、人民陪审员的培训 204

一、我国现行的法官惩戒制度 205

第五节 法官惩戒制度 205

(一)惩戒制度的行政化 206

(二)惩戒调查手段简单无力 207

二、我国法官惩戒体制改革的思考 208

(三)惩戒工作的实体性规定并不完善 208

一、法官职业化培训的改革思路 211

第六节 法官培训制度 211

(一)培训教师——法官职业的引导者 214

二、职业化培训的几个环节 214

(二)培训课程——法官职业素质的系统设计 215

(三)培训方式——职业法官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的培养 216

(四)考核评价——法官职业素质的有效甄别 219

(一)人民法院公文的特点 222

一、法院公文管理 222

第五章 综合协调管理和后勤保障管理 222

第一节 综合协调管理 222

(二)人民法院公文的作用 223

(三)人民法院公文的分类 224

(四)人民法院公文的种类 225

(五)人民法院公文的体式 229

(六)人民法院公文处理 230

(一)人民法院档案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235

二、档案管理 235

(二)人民法院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238

(三)人民法院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239

(四)人民法院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 241

(一)接待工作的内涵及类型 243

三、接待管理 243

(二)接待工作的具体事务 245

四、印章管理 248

(二)人民法院印章的管理与使用 249

(一)人民法院印章的作用 249

(一)督查工作的涵义 250

五、督查工作管理 250

(三)督查工作的作用 251

(二)督查工作的特点 251

(四)督查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252

(五)人民法院督查工作的内容 253

(六)人民法院督查工作的程序 254

(一)车辆管理的含义及方式 255

一、车辆管理 255

第二节 后勤保障管理 255

(二)车辆的分类 256

(三)车辆管理的内容 257

(二)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259

(一)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概念 259

二、财务管理 259

(三)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原则和体制 261

(四)人民法院财务管理的内容 263

(五)人民法院经费管理 264

(一)资产管理的涵义 268

三、资产管理 268

(二)低值易耗品管理 269

(一)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的管理 271

四、两庭建设管理 271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271

(二)人民法庭的管理 279

(一)枪械的配备范围与标准 280

五、枪支管理 280

(二)枪械的管理与使用 281

(一)服装管理的现行体制 283

六、服装管理 283

(三)对法官袍配备穿着的管理规定 284

(二)加强服装管理的主要措施 284

(一)决策的概念及涵义 287

一、决策概述 287

第三编 法院实用管理的过程 287

第六章 决策管理 287

第一节 法院决策概述 287

(二)决策的特点 289

(一)法院决策的概念及特征 290

二、法院决策 290

(二)法院决策类型 291

(一)人民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 294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结构 294

第二节 人民法院的决策主体 294

(一)院级决策机构 295

二、人民法院的决策机构 295

(二)人民法院的内部组织结构 295

(二)人民法院的中层决策机构 297

(三)人民法院的基层决策组织 298

(三)可行性原则 299

(二)信息原则 299

第三节 决策原则 299

一、普遍性原则 299

(一)目标原则 299

(一)坚持法院工作规律和审判规律原则 300

二、特殊性原则 300

(四)合法性原则 300

(五)最优化原则 300

(六)实事求是原则 300

(一)信息活动 301

一、一般决策程序 301

(二)法治的原则 301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 301

(四)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 301

第四节 决策程序 301

(二)设计活动 302

(三)抉择活动 304

(四)评审活动 305

(一)涵义 306

二、特殊决策程序 306

(二)应急管理的原则和等级 307

(三)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方法 308

(一)人的需求是能够改变和引导的,由此可以使人们的满足能够达到圆满的程度 310

一、对人的假设的认识 310

第七章 激励与控制 310

第一节 激励机制 310

(二)对人的认识是主管人员为什么要对下属进行激励和怎样激励的前提 311

(一)传统激励理论 312

二、激励理论 312

(三)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激励理论 313

(二)当代激励理论的综合 313

三、对法院人员激励的原则 314

四、人民法院激励的方式与要求 316

(一)计划是控制的依据,管理过程中控制的范围 319

一、人民法院控制机制的涵义 319

第二节 控制机制 319

(三)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法院的组织目标 320

(二)反馈对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320

二、控制的内容 321

(一)控制的作用 323

三、控制的作用和原则 323

(二)控制的原则 324

(一)控制的一般程序 326

四、控制的程序 326

(二)有效控制的设计 328

(一)反馈控制 330

五、控制的类型 330

(三)前馈控制 331

(二)同期控制 331

六、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332

(三)统计资料分析 333

(二)专题报告分析方法 333

(一)现场视察法 333

(六)信息控制法 334

(五)程序控制法 334

(四)预算控制法 334

(二)坚持评价与法院素质、行为相结合 338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法律标准 338

第八章 考核 338

第一节 审判质量考核 338

一、建立质量指标体系的原则 338

(二)指引作用 339

(一)评价作用 339

(三)坚持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与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相结合 339

二、效果评价 339

三、指标设置 340

(五)问责作用 340

(三)监督作用 340

(四)选优作用 340

四、主要指标分析 341

(一)对立案阶段的管理和评价 343

五、对诉讼不同阶段的管理和评价 343

(三)对执行阶段的管理与评价 344

(二)对审判阶段的管理和评价 344

六、数据的采集和汇总 345

(四)对再审阶段的管理与评价 345

(一)可以了解庭室工作质量 346

一、庭室工作考核的必要性 346

第二节 庭室工作考核 346

(二)考核方法要可行 347

(一)考核指标要客观 347

(二)庭室考核是评价庭室负责人工作能力的需要 347

(三)庭室考核是对部门进行奖励的依据 347

二、庭室考核的要求 347

三、考核的内容 348

(四)考核结果要反馈 348

(三)考核时间要适当 348

(三)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 349

(二)投入指标、效果指标和路径指标 349

(一)说明性指标、描述性指标与警示性指标 349

(二)全面细致 351

(一)客观公正原则 351

第三节 人员业绩考评 351

一、考评的原则 351

(一)职业道德 352

二、考评的内容 352

(三)规范严格 352

(三)职业技能 353

(二)职业实绩 353

(四)职业成就 354

(一)考核的方法 355

三、考评的方法和程序 355

(二)测评的程序 357

一、考核内容 358

第四节 对下级法院的监督考核 358

二、奖惩办法 359

(一)法院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363

一、法院文化 363

第四编 法院实用管理的创新方法 363

第九章 法院文化管理 363

第一节 法院文化与法院文化管理 363

(二)法院文化的内容和层次 367

(三)法院文化的功能 370

(一)法院文化管理的提出 371

二、法院文化管理 371

(二)法院文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373

(一)法院精神文化的涵义 375

一、法院精神文化与法院精神文化管理 375

第二节 法院精神文化管理 375

(二)法院精神文化管理的涵义 376

(一)法院群体共同价值观念的确定 377

二、法院精神文化的构建 377

(二)法院发展目标的设置 380

(三)法院管理哲学的提炼 383

(四)法院精神的塑造 384

(五)法官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 387

三、法院精神文化的树立和培育 391

四、法院精神文化管理的方式 395

(一)法院规范文化的涵义 398

一、法院规范文化与法院规范文化管理 398

第三节 法院规范文化管理 398

(二)法院规范文化管理的涵义和原则 399

(一)法院规章制度的构建 401

二、法院规范文化的构建 401

(二)法院行为准则的构建 406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构建 408

(一)柔性管理的提出 412

三、法院规范文化管理的途径 412

(二)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413

(三)柔性管理的实施方式 416

(一)法院物质文化的涵义 417

一、法院物质文化与法院物质文化管理 417

第四节 法院物质文化管理 417

(二)法院物质文化管理的涵义 419

(一)法院物质文化构建的基本要求 421

二、法院物质文化的构建 421

(二)法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 422

(一)法院物质环境建设的现状 426

三、法院物质文化管理的推进 426

(二)法院物质文化管理的推进 427

(一)法院信息化的驱动因素 430

二、法院信息化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水平 430

第十章 信息化管理 430

第一节 人民法院信息化管理概述 430

一、法院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430

(二)法院信息化发展水平 431

(二)国外法院信息化发展情况 433

(一)国内法院信息化发展情况 433

三、国内外法院信息化发展情况 433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435

四、法院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 435

(二)法院信息化的基本对策 436

(一)信息基础设施 439

五、人民法院信息化的要素构成 439

(四)外部供应商 443

(三)社会信息基础设施 443

(二)信息化人员 443

(一)诉讼信息管理系统 444

一、审判管理网络化 444

第二节 人民法院信息化管理内容 444

(二)统计报表数据系统 447

(三)证据展示系统 448

(一)院长决策支持系统 449

二、行政管理智能化 449

(四)庭审录音系统 449

(五)电视直播系统 449

(二)办公信息管理系统 450

(三)视频会议系统 454

(四)IP电话系统 456

(五)法院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457

(六)“一卡通”系统 459

(七)数字综合监控系统 461

(八)数字会议系统 462

(九)公众广播系统 465

(十一)GPS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466

(十)多媒体查询系统 466

(十二)人民法院物资装备管理统计系统 468

(十三)用友财务管理系统 469

(一)法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470

三、人事管理信息化 470

(二)干部考核系统 471

(三)人才测评系统 472

(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73

一、网络安全的理念 475

第三节 人民法院信息化的保障 475

二、网络安全目标 476

(四)可控性 477

(三)可用性 477

(一)保密性 477

(二)完整性 477

(二)访问控制 478

(一)物理安全 478

(五)可审查性 478

三、网络安全主要技术手段 478

(三)实时检测 480

(五)网络防毒 481

(四)安全评估 481

(七)数据备份与恢复 482

(六)网络加密传输与认证 482

(一)什么是ISO 483

一、ISO和ISO9000基本知识 483

第十一章 ISO9001:2000质量管理 483

第一节 ISO9001质量管理与法院管理 483

(二)什么是ISO9000 484

二、认证 485

(一)过程 488

三、法院推行ISO9000的主要过程和作用 488

(二)作用 490

(二)使用 493

(一)批准 493

第二节 ISO9001质量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 493

一、《质量手册》的批准、使用、管理、适用范围 493

(三)管理 494

(一)总要求 495

二、管理体系要求 495

(四)适用范围 495

(一)管理承诺 496

三、管理职责 496

(二)文件要求 496

(三)质量目标和方针 497

(二)以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为关注焦点 497

(四)职责、权限与沟通 498

(一)策划 501

五、审判过程的有效实施 501

四、资源管理 501

(一)人力资源 501

(二)基础设施 501

(二)与诉讼参与人有关的过程 502

(四)审判过程和有关工作的实施 503

(三)采购 503

六、测量分析和改进 504

(五)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504

(二)不合格控制 505

(一)监视和测量 505

(三)改进 506

(二)工作程序 507

(一)目的与范围 507

第三节 ISO9001质量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程序运行 507

一、文件控制程序 507

(一)目的与范围 510

二、记录控制程序 510

(二)工作程序 511

(一)目的与范围 512

(二)工作程序 512

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12

(一)目的与范围 514

四、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14

(二)工作程序 515

(一)目的与范围 516

五、诉讼参与人财产控制程序 516

(二)工作程序 517

(二)工作运行 519

(一)目的和范围 519

六、监视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19

(二)工作程序 520

(一)目的与范围 520

七、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 520

(二)工作程序 522

(一)目的与范围 522

八、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22

(一)目的与范围 524

九、审判和相关过程的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524

(二)工作运行 525

(一)目的和范围 527

十、不合格控制程序 527

(二)工作程序 528

(二)工作程序 529

(一)目的和范围 529

十一、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9

(一)政务工作 531

一、办公室(行装处)作业程序 531

第四节 ISO9001质量管理在法院部门的运行 531

(二)财务工作 534

(三)装备工作 537

(四)信息工作 540

(一)人员录用 543

二、政治部作业程序 543

(五)宣传工作 543

(二)人员培训 546

(三)人员考评 548

(四)人员管理 551

(一)立案管理 555

三、立案庭作业程序 555

(二)信访管理 562

(一)一审刑事诉讼案件审理程序 565

四、刑事审判作业程序 565

(二)二审刑事诉讼案件审理程序 575

(一)民商事一审案件审理程序 581

五、民事审判作业程序 581

(二)民商事二审案件审理程序 583

(三)破产案件审理程序 585

(一)行政诉讼案件审理 589

六、行政审判作业程序 589

(二)非诉执行案件执行 592

七、赔偿委员会办公室作业程序 596

(一)再审案件审理 600

八、审判监督庭作业程序 600

(二)案件评查 601

(一)执行管理 604

九、执行作业程序 604

(二)执行审查 606

(三)案件执行 607

(四)执行监督 610

十、研究室作业程序 614

(一)法医、文检的鉴定 617

十一、技术室作业文件 617

(二)评估、审计、拍卖、鉴定 622

十二、法警支队作业程序 627

十三、监察室作业程序 635

十四、法官学院作业程序 638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641

一、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641

第十二章 ISO14001环境管理 641

第一节 ISO14001环境管理与法院管理 641

(二)严重的环境危机 642

二、什么是ISO14001标准 643

三、推行ISO14001体系认证的社会意义 644

四、法院管理引入ISO14001标准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645

(一)策划(规划) 646

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概述及运行模式 646

第二节 ISO14001环境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 646

(三)检查与纠正措施 647

(二)实施与运行 647

(二)环境方针 648

(一)总要求 648

(四)管理评审 648

二、ISO14001环境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 648

(三)策划(规划) 649

(四)实施与运行 650

(五)检查和纠正措施 652

(六)管理评审 654

(四)程序 655

(三)职责 655

第三节 ISO14001环境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程序运行 655

一、方针目标管理程序 655

(一)目的 655

(二)范围 655

(三)职责 656

(二)范围 656

二、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656

(一)目的 656

(四)程序 657

(四)程序 658

(三)职责 658

三、法律法规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658

(一)目的 658

(二)范围 658

(三)职责 659

(二)范围 659

四、管理评审程序 659

(一)目的 659

(四)程序 660

(四)程序 661

(三)职责 661

五、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 661

(一)目的 661

(二)范围 661

(三)职责 662

(二)范围 662

六、内外沟通管理程序 662

(一)目的 662

(四)程序 663

(四)程序 665

(三)职责 665

七、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665

(一)目的 665

(二)范围 665

(四)程序 667

(三)职责 667

八、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667

(一)目的 667

(二)范围 667

(三)职责 668

(二)范围 668

九、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668

(一)目的 668

(四)程序 669

(四)程序 672

(三)职责 672

十、监测管理程序 672

(一)目的 672

(二)范围 672

(四)程序 673

(三)职责 673

十一、记录控制程序 673

(一)目的 673

(二)范围 673

(四)程序 675

(三)职责 675

第四节 ISO14001在法院管理中的具体运行 675

一、能源管理规定 675

(一)目的 675

(二)范围 675

(三)职责 676

(二)范围 676

二、噪音管理规定 676

(一)目的 676

(四)程序 677

(三)职责 677

(四)程序 677

三、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 677

(一)目的 677

(二)范围 677

(二)范围 678

(一)目的 678

四、污水管理规定 678

(三)定义 679

(二)范围 679

(三)职责 679

(四)程序 679

五、化学品管理规定 679

(一)目的 679

(五)程序 680

(四)职责 680

(四)程序 682

(三)职责 682

六、设备管理规定 682

(一)目的 682

(二)范围 682

(四)程序 684

(三)职责 684

七、新、改建项目环境影响管理规定 684

(一)目的 684

(二)范围 684

(三)职责 686

(二)范围 686

八、相关方环境控制规定 686

(一)目的 686

(四)程序 687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 689

第一节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法院管理 689

第十三章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689

二、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690

三、什么是OHSAS18001标准 692

(二)推行OHSAS18001认证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693

(一)推行OHSAS18001认证为企事业单位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693

四、推行OHSAS18001认证的社会意义 693

(五)推行OHSAS18001认证会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94

(四)推行OHSAS18001认证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 694

(三)推行OHSAS18001认证会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694

五、法院管理引入OHSAS18001认证的现实意义 695

(六)推行OHSAS18001认证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事业单位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695

一、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696

第二节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 696

(三)策划(规划) 697

(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697

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法院管理中的整体运行 697

(一)总要求 697

(四)实施与运行 698

(五)检查和纠正措施 701

(六)管理评审 702

(三)职责 703

(二)范围 703

第三节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程序运行 703

一、方针目标管理程序 703

(一)目的 703

(一)目的 704

二、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704

(四)程序 704

(四)程序 705

(三)职责 705

(二)范围 705

(四)程序 706

(三)职责 706

三、法律法规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706

(一)目的 706

(二)范围 706

(四)程序 708

(三)职责 708

四、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708

(一)目的 708

(二)范围 708

(四)程序 711

(三)职责 711

五、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711

(一)目的 711

(二)范围 711

(一)目的 712

六、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712

(四)程序 713

(三)职责 713

(二)范围 713

(一)目的 714

七、内外沟通管理程序 714

(四)程序 715

(三)职责 715

(二)范围 715

(三)职责 717

(二)范围 717

八、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717

(一)目的 717

(四)程序 718

(四)程序 719

(三)职责 719

九、管理评审程序 719

(一)目的 719

(二)范围 719

(四)程序 721

(三)职责 721

十、紧急应变与响应管理程序 721

(一)目的 721

(二)范围 721

(四)程序 724

(三)职责 724

十一、监测管理程序 724

(一)目的 724

(二)范围 724

(三)职责 725

(二)范围 725

十二、纠正预防管理程序 725

(一)目的 725

(四)程序 726

(三)职责 727

(二)范围 727

十三、记录控制程序 727

(一)目的 727

(四)程序 728

(四)程序 729

(三)职责 729

第四节 OHSAS18001在法院管理中的具体运行 729

一、审判活动安全管理规定 729

(一)目的 729

(二)范围 729

(四)程序 732

(三)职责 732

二、执行活动安全管理规定 732

(一)目的 732

(二)范围 732

(一)目的 734

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734

(四)程序 735

(三)职责 735

(二)范围 735

(四)程序 736

(三)职责 736

四、健康体检管理规定 736

(一)目的 736

(二)范围 736

(三)职责 737

(二)范围 737

五、信访安全管理规定 737

(一)目的 737

(四)程序 738

(四)程序 739

(三)职责 739

六、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739

(一)目的 739

(二)范围 739

(二)范围 740

(一)目的 740

七、机关工作人员休养休假管理规定 740

(四)程序 741

(三)职责 741

(四)程序 742

(三)职责 742

八、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742

(一)目的 742

(二)范围 742

(四)程序 744

(三)职责 744

九、车辆管理规定 744

(一)目的 744

(二)范围 744

(一)目的 745

十、消防管理规定 745

(四)程序 746

(三)职责 746

(二)范围 746

(三)职责 748

(二)范围 748

十一、相关方安全控制规定 748

(一)目的 748

(四)程序 749

参考书目 751

后记 7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