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为群,苗尤凤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15045072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河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统编教材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本书从时代与发展的开扩视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现时代的关系、观点的中国化,以及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和原理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5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1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2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发展 2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及其实质 27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1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35

第二节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38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38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42

三、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46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49

一、实践及其特点 49

二、实践的结构及其功能 52

三、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57

四、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 59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2

一、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62

二、意识的结构和作用 65

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69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75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75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75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78

三、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81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88

一、矛盾是对立的统一 88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3

四、矛盾论与系统论的相互关系 9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 101

一、原因和结果 101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0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06

四、内容和形式 109

五、本质和现象 111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15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15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15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18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1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 124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28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 128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131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33

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36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138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和辩证性 138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42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45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50

一、辩证思维方法 150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55

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157

第一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60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60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60

二、历史唯心主义及其局限性 162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164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演变 167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 167

二、劳动是联结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纽带 169

三、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171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3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173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5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7

四、交往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8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181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81

二、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183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86

一、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 189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 189

第六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189

二、生产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194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97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 200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200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201

三、国家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203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05

第三节 社会观念结构与要素 205

二、观念结构及其构成 208

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211

四、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213

第四节 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218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涵 218

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221

三、文明进步推动着社会全面发展 223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26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动力 226

第一节 社会发展规律和根本动力 22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30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235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237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41

一、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 241

二、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现状 243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 245

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247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24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49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 250

第四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杠杆 252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252

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256

三、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现代化 260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 262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62

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66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72

第八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276

第一节 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76

一、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276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279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81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284

一、人的本质 284

二、人的价值 287

三、正确对待人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290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293

一、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293

二、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296

三、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00

后记 3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