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邓小平理论教程
邓小平理论教程

邓小平理论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卫学主编;闫世武,王长海,邹孔华编者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911686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十三个章节,概括地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外交、民主与法制、一国两制等问题,是司法院校学生通用的邓小平理论教材。
《邓小平理论教程》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7

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7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体 8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9

第三节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12

一、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12

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方法 13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6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 16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问题 16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要的历史教训 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21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21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内涵 23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意义 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7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7

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0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3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3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过程 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3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4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4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4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 48

第三节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5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2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长期不动摇 54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58

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不平凡历程 58

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6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64

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4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4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67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68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68

二、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70

三、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72

第三节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75

一、抓住机遇,讲求效益 75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78

第四节 坚持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81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1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83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 8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87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7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87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89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4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94

二、国有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95

三、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98

四、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00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102

一、个体经济 102

二、私营经济 103

三、外资经济 10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08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8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0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111

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12

第二节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14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114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17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19

一、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19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途径 12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框架 126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12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13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36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8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8

二、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44

三、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 15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157

第一节 时代主题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157

一、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157

二、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 161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开放 163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63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169

第九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7

第一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7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性质 177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立足点 179

三、新时期对外关系 179

第二节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81

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1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183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83

一、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184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85

第十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 18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89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 18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91

第二节 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5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95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98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3

第三节 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5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05

二、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7

三、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21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和地位 21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 21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1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2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内容 22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2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25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230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232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241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 241

一、“一国两制”构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4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44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 248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250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253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与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 253

二、“一国两制”构想与两岸关系的发展 25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6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 261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64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71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271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73

三、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275

四、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2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