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软件评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水平  考试用书
软件评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水平  考试用书

软件评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水平 考试用书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友生主编;中国系统分析员顾问团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21018295
  • 页数:644 页
图书介绍:
《软件评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水平 考试用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1

1.1 中央处理器 1

1.1.1 中央处理器 1

1.1.2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3

1.2 输入/输出及其控制 4

1.2.1 输入/输出设备一览 4

1.2.2 输入/输出控制器 5

1.2.3 外设的识别 5

1.2.4 外设的访问 6

1.2.5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 11

1.2.6 联机、脱机和假脱机 12

1.3 总线结构、指令流和数据流 12

1.3.1 三态门 12

1.3.2 总线 13

1.3.3 常见的个人计算机系统总线的比较 14

1.3.4 总线仲裁 15

1.3.5 指令流、数据流和计算机的分类 17

1.4 存储器系统 18

1.4.1 主存储器 19

1.4.2 辅助存储器 19

1.4.3 Cache存储器 22

1.5 例题分析 23

第2章 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33

2.1 汇编系统基本原理 33

2.1.1 汇编程序 34

2.1.2 装配程序 36

2.1.3 宏指令 36

2.2 编译系统基本原理 37

2.2.1 形式语言基本知识 38

2.2.2 词法分析 40

2.2.3 语法分析 44

2.2.4 语法制导翻译 49

2.2.5 代码生成 53

2.3 解释系统基本原理 55

2.4 程序语言的数据类型 56

2.4.1 基本数据类型 57

2.4.2 结构化数据类型 59

2.4.3 抽象的数据类型 61

2.4.4 类型和错误检查 62

2.5 程序语言的控制结构 63

2.5.1 表达式 64

2.5.2 语句间的顺序控制 65

2.5.3 过程控制 67

2.6 程序语言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70

2.7 例题分析 73

第3章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81

3.1 操作系统概述 81

3.1.1 操作系统的定义 81

3.1.2 操作系统分类和功能 82

3.1.3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式 82

3.2 处理机管理 82

3.2.1 进程的概念 83

3.2.2 进程的状态转换与控制 83

3.2.3 进程互斥与同步及P,V操作 84

3.2.4 进程通信与管程 86

3.2.5 进程调度与死锁 86

3.2.6 线程 87

3.3 存储管理 87

3.4.1 设备管理的概念 90

3.4 设备管理 90

3.4.2 数据传输控制方式 91

3.4.3 设备的分配 91

3.4.4 磁盘调度算法 91

3.4.5 虚设备与Spooling技术 92

3.5 文件管理 92

3.5.1 文件和文件系统的概念 92

3.5.2 文件的结构和存取方式 93

3.5.3 文件存储设备管理 93

3.5.4 文件控制块和文件目录 93

3.5.5 文件的操作与使用 94

3.6 作业管理 94

3.6.1 作业状态与作业管理 94

3.7 网络操作系统 96

3.7.1 UNIX系统 96

3.6.3 用户接口 96

3.6.2 作业调度及其常用调度算法 96

3.7.2 Windows NT系统 98

3.8 嵌入式操作系统 98

3.8.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99

3.8.2 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100

3.9 例题分析 103

第4章 数据库系统 119

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119

4.2 数据库模型 120

4.2.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 120

4.2.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21

4.2.3 数据库系统两级独立性 122

4.3 数据模型 122

4.3.1 数据模型的分类 122

4.3.2 关系模型 123

4.3.3 关系规范化理论 124

4.4 数据操作 126

4.4.1 集合运算 127

4.4.2 关系运算 128

4.5 数据库语言 130

4.5.1 数据定义 131

4.5.2 数据查询 132

4.5.3 数据更新 135

4.5.4 视图 136

4.5.5 数据控制 137

4.6 例题分析 138

第5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47

5.1 网络的功能、分类与组成 147

5.1.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7

5.1.2 按工作模式分类 149

5.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51

5.2 网络协议与标准 156

5.2.1 OSI网络层次模型 157

5.2.2 局域网协议 162

5.2.3 广域网协议 165

5.2.4 互联网协议 168

5.3 网络结构与通信 168

5.3.1 总线型拓扑结构 168

5.3.2 星型拓扑结构 169

5.3.3 环型拓扑结构 170

5.3.4 其他拓扑结构 170

5.3.5 拓扑结构的选择 171

5.4 三层结构 171

5.4.1 主机模式 171

5.4.2 客户/服务器模式 171

5.4.3 三层结构与B/S模式 172

5.5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174

5.5.1 Internet网络协议 174

5.5.2 Internet应用 178

5.5.3 Intranet初步 180

5.6 网络管理初步 180

5.6.1 网络管理标准 180

5.6.2 网络管理系统 181

5.7 例题分析 182

第6章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189

6.1 软件工程与软件生存周期 189

6.1.1 软件工程概念 190

6.1.2 软件生存周期 191

6.2 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195

6.2.1 结构化开发方法 195

6.2.2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203

6.2.3 软件开发模型 212

6.3 软件质量管理 214

6.3.1 软件质量 214

6.3.2 软件质量管理 215

6.3.3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217

6.4 软件过程管理 218

6.4.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218

6.4.2 软件过程与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 219

6.4.3 软件过程改进 220

6.5 软件配置管理 222

6.5.1 软件配置的基本概念 222

6.5.2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223

6.6 软件开发风险基础知识 224

6.7 例题分析 225

7.1 构件模型及实现 239

第7章 软件构件与中间件 239

7.2 构件获取 240

7.3 构件管理 241

7.3.1 构件描述 242

7.3.2 构件分类与组织 242

7.3.3 人员及权限管理 245

7.4 构件重用 245

7.4.1 检索与提取构件 245

7.4.2 理解与评价构件 246

7.4.3 修改构件 247

7.4.4 构件组装 247

7.5 常用构件标准 250

7.5.1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250

7.5.2 EJB基础知识 253

7.5.3 DCOM基础知识 253

7.6 中间件技术 254

7.6.1 中间件的定义 255

7.6.2 中间件的功能 255

7.6.3 中间件的分类 256

7.6.4 中间件技术在集成中的应用 258

7.6.5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 258

7.7 例题分析 259

第8章 信息安全知识 261

8.1 保密性和完整性 261

8.1.1 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 261

8.1.2 认证 264

8.1.3 完整性 266

8.1.4 访问控制 267

8.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 269

8.2.1 防火墙 269

8.2.2 入侵检测 271

8.2.3 安全协议 272

8.2.4 硬件安全性 279

8.2.5 计算机病毒保护 280

8.3 安全保护 282

8.3.1 个人信息控制 282

8.3.2 匿名 283

8.3.3 不可跟踪性 284

8.4 例题分析 285

第9章 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293

9.1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 293

9.1.1 著作权法客体 293

9.1.2 著作权法主体 294

9.1.3 著作权 294

9.2.2 著作权人确定 296

9.2.1 条例保护对象 296

9.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296

9.2.3 软件著作权 297

9.3 商标法及实施条例 298

9.3.1 注册商标 298

9.3.2 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 299

9.3.3 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299

9.4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 299

9.4.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 299

9.4.2 确定专利权人 300

9.4.3 专利权 301

9.5 反不正当竞争法 301

9.5.1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302

9.5.2 商业秘密 303

9.6 例题分析 303

10.1.1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307

第10章 标准化基础知识 307

10.1 标准化概述 307

10.1.2 标准化的发展 309

10.1.3 标准化机构 311

10.1.4 标准的层次 315

10.1.5 标准的类别 317

10.1.6 标准的生命周期 318

10.2 软件评测标准 318

10.2.1 软件产品质量标准 318

10.2.2 软件产品评价标准 321

10.3 软件工程标准 322

10.3.1 软件工程标准综述 322

10.3.2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324

10.3.3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325

10.3.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328

10.3.5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31

10.3.6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333

10.3.7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335

10.3.8 软件工程的其他标准 339

10.4 例题分析 343

第11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347

11.1 信息与信息化 347

11.1.1 信息的定义及其特性 347

11.1.2 信息化 348

11.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350

11.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义 350

11.2.2 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历程和策略 351

11.2.3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354

11.2.4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 357

11.2.5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357

11.3.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 361

11.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361

11.3.2 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和功能 364

11.3.3 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367

11.3.4 企业门户 370

11.3.5 企业应用集成 373

11.3.6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375

11.3.7 商业智能 377

11.3.8 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 380

11.4 信息资源管理 382

11.5 信息化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385

11.6 例题分析 386

第12章 专业英语 389

12.1 综述 389

12.3 例题详解 390

12.2 试卷分析 390

第13章 软件评测师职业素质要求 395

13.1 软件评测师的目标和任务 395

13.2 软件评测师的职业特点 396

13.3 软件评测师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要求 398

13.3.1 公共行为准则 398

13.3.2 职业行为准则 399

13.3.3 软件评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399

13.4 软件评测师的能力要求 400

13.4.1 基本能力 400

13.4.2 沟通能力 400

13.4.3 技术能力 400

13.4.4 管理能力 401

13.4.5 文档能力 402

14.1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403

14.1.1 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 403

第14章 软件评测基础知识 403

14.1.2 软件测试的目的 405

14.1.3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405

14.1.4 软件测试的对象 406

14.1.5 软件测试的过程 407

14.2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409

14.2.1 V模型 409

14.2.2 W模型 410

14.2.3 H模型 411

14.2.4 X模型 412

14.2.5 前置测试模型 413

14.2.6 测试模型的使用 415

14.3 软件测试类型 416

14.3.1 按开发阶段划分 416

14.3.2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 416

14.3.3 按照测试方式划分 417

14.3.4 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418

14.4 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418

14.4.1 软件测试策略概述 418

14.4.2 软件定义与设计阶段的评审 422

14.4.3 软件开发阶段的测试策略 425

14.5 软件问题的分类与管理 431

14.5.1 软件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431

14.5.2 软件缺陷与错误的分布 433

14.5.3 软件错误的跟踪管理 434

第15章 软件评测现状与发展 439

15.1 国内外现状 439

15.1.1 国内软件评测逐步受到重视,国外基本形成市场 439

15.1.2 评测技术不断提高 441

15.1.3 第三方评测方兴未艾 442

15.2.1 测试与质量保证体系的融合 444

15.2 软件评测发展趋势 444

15.2.2 测试技术会细分 445

15.2.3 测试工具和测试自动化 446

15.2.4 测试将走向专业化道路 447

第16章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49

16.1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49

16.1.1 白盒测试基本技术 449

16.1.2 白盒测试方法 464

16.2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70

16.2.1 等价类划分法 471

16.2.2 边值分析法 472

16.2.3 错误猜测法 473

16.2.4 因果图法 473

16.2.5 判定表驱动法 476

16.2.6 正交试验法 477

16.2.7 功能图法 482

16.2.8 场景法 483

16.3 面向对象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84

16.3.1 基于故障的测试 485

16.3.2 基于场景的测试 485

16.3.3 OO类的随机测试 486

16.3.4 类层次的分割测试 486

16.3.5 由行为模型导出的测试 487

16.4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选择策略 487

16.4.1 白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487

16.4.2 黑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490

16.4.3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策略 491

16.5 测试用例的编写 491

16.5.1 测试用例的计划 491

16.5.3 测试用例的格式 492

16.5.2 测试设计的说明 492

16.5.4 测试程序的说明 495

16.5.5 测试用例的产生方法 495

16.5.6 测试用例编写时的注意事项 496

16.6 例题分析 496

第17章 软件自动化测试 505

17.1 软件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 505

17.2 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 506

17.3 分析自动化 507

17.4 功能自动化测试 508

17.4.1 模拟工具 508

17.4.2 单元测试框架 510

17.5 负载压力自动化测试 510

17.6 例题分析 512

18.1.1 面向对象的概念 513

18.1.2 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型 513

18.1 面向对象的开发简介 513

第18章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513

18.1.3 统一建模语言 514

18.2 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515

18.2.1 测试模型的划分 515

18.2.2 面向对象测试的过程 516

18.3 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 517

18.3.1 面向对象的分析 517

18.3.2 OOA测试的范围 517

18.4 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 518

18.4.1 面向对象的设计 518

18.4.2 OOD测试的范围 519

18.4.3 OOD测试的方法 520

18.5 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 520

18.6.2 面向对象单元测试 521

18.6.1 单元测试介绍 521

18.6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521

18.6.3 类测试 522

18.6.4 构造测试驱动 522

18.6.5 单元测试自动化 522

18.7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 523

18.7.1 集成测试的工作模式 523

18.7.2 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策略 524

18.8 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 524

18.8.1 面向对象系统测试的目的 524

18.8.2 面向对象系统测试的范围 524

第19章 负载压力测试 527

19.1 压力测试目标 527

19.2 压力测试基本内容 527

20.1.1 Web应用软件测试概述 529

20.1.2 Web应用软件的特点 529

第20章 Web应用测试 529

20.1 Web应用测试概述 529

20.1.3 Web应用软件测试技术 530

20.2 Web应用的测试策略 534

20.2.1 测试策略 534

20.2.2 测试策略原则 535

20.2.3 Web测试策略 535

20.2.4 测试策略文档 537

20.3 Web应用设计测试 538

20.3.1 计划测试 538

20.3.2 测试需求 540

20.4 Web应用开发测试 541

20.4.1 静态测试 541

20.4.3 Web应用性能测试 542

20.4.2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542

20.4.4 测试工具介绍 544

20.5 Web应用运行测试 544

20.5.1 Web应用压力测试 545

20.5.2 压力测试工具 547

20.5.3 测试结果的度量和分析 548

第21章 网络测试 551

21.1 网络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551

21.1.1 网络规划设计阶段的测试 551

21.1.2 网络实施阶段的测试 551

21.1.3 网络与应用系统集成阶段的测试 552

21.2 网络仿真技术 552

21.2.1 网络仿真的流模型和包模型 552

21.2.2 网络仿真在网络测试中的应用 553

21.2.3 网络仿真软件 553

21.3.1 网络性能测试的主要内容 557

21.3 网络性能测试 557

21.3.2 网络性能测试分类 558

21.3.3 网络性能测试的对象 558

21.4 网络应用测试 559

21.4.1 网络应用测试的主要内容 559

21.4.2 网络应用性能与负载测试工具 560

第22章 安全测试 563

22.1 测试内容 563

22.1.1 用户认证机制 563

22.1.2 加密机制 564

22.1.3 安全防护策略 565

22.1.4 数据备份与恢复 566

22.1.5 防病毒系统 566

22.2 测试策略 567

22.2.1 安全防护体系 567

22.2.2 安全保护国家标准 568

22.2.3 基本安全防护系统测试 569

22.3 测试方法 571

22.3.1 功能验证 571

22.3.2 漏洞扫描 572

22.3.3 模拟攻击 573

22.3.4 侦听技术 579

22.4 例题分析 580

第23章 兼容性测试 583

23.1 硬件兼容性测试 583

23.1.1 主机兼容性测试 583

23.1.2 板卡、配件及外设的兼容性测试 584

23.2 软件兼容性测试 584

23.2.1 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 585

23.2.2 数据库兼容性测试 586

23.2.3 中间件兼容性测试 587

23.3.1 编码体系测试 588

23.2.4 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测试 588

23.3 数据兼容性测试 588

23.3.2 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 591

23.3.3 新旧系统数据兼容和数据迁移测试 592

23.4 平台软件兼容性测试 594

23.4.1 平台软件的硬件兼容性测试 594

23.4.2 平台软件的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 594

23.4.3 平台软件的数据库兼容性测试 595

23.4.4 平台软件的数据兼容性测试 595

23.4.5 平台软件的文种兼容性测试 595

第24章 易用性测试 597

24.1 概述 597

24.1.1 易用性概念 597

24.1.2 易用性测试 597

24.2 安装测试 599

24.1.3 易用性与其他质量特性的关系 599

24.3 功能易用性测试 600

24.4 用户界面测试 601

24.4.1 界面整体测试 601

24.4.2 界面元素测试 603

24.5 图形用户界面(GUI)测试用例 604

24.5.1 遵从窗口标准 604

24.5.2 屏幕元素确认列表 607

第25章 文档测试 613

25.1 软件项目文档 613

25.2 用户文档 615

25.2.1 用户文档分类 615

25.2.2 用户文档的作用 615

25.3 用户文档测试 616

25.3.1 测试方法 616

25.3.2 测试要点 617

25.3.3 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的测试 618

25.3.4 联机帮助的测试 618

第26章 测试项目管理 621

26.1 软件测试与配置管理 621

26.1.1 软件配置管理的作用 621

26.1.2 配置管理内容 622

26.1.3 单元测试管理活动 622

26.2 测试的组织与管理 624

26.3 测试文档 625

26.4 软件测试风险分析 626

26.4.1 软件风险分析 626

26.4.2 软件测试风险 632

软件评测师考试大纲 635

主要参考文献 6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