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伟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534117
- 页数:316 页
序言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重要思想 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基本观点 2
(一)从农业基础地位和工农联盟重要性的高度,强调正确处理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2
(二)在研究农业发展道路过程中,总结农业发展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4
(三)对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工农差别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的分析探讨 8
(四)工人阶级政党处理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五)对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 17
二、毛泽东中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20
(一)强调农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二)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2
(三)主张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机械化 23
(四)主张改造小农,实现农业社会化 24
(五)关于农村问题的思想 25
三、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27
(一)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27
(二)农业是根本,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28
(三)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28
(四)发展农业要有“两个飞跃” 29
(五)工业应该支援农业,工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农业 29
(六)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 30
四、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 31
(一)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31
(二)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32
(三)强调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2
(四)主张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 33
(五)主张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34
(六)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35
(七)提出要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 36
(一)完整、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36
(二)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37
(三)提出了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存在“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38
(四)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任务 38
(五)强调城乡共同繁荣,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9
(六)强调农业现代化既要靠政策、靠改革、靠调动农民积极性,又要靠科学技术 40
(七)强调保护农业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0
(八)强调增加农民收入 41
第二章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思想与农政演变 43
一、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及其历史局限 43
(一)国富论与民富论 44
(二)“上下俱富论” 45
(三)政府控制的“轻重论”和市场调节的“善因论” 47
(四)农业“三才”论 50
(五)重农思想的历史局限 52
二、中国历代行政体系中的乡里制度 55
(一)西周到隋朝的“乡亭制” 56
(二)隋朝至北宋中期的“乡里职役制” 58
(三)北宋中期至清代后期的“皇权不下县”的“保甲制” 58
(四)清末至民国的“乡村自治制度” 60
三、封建社会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62
(一)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扶持 62
(二)“税赋役制度”规定的农民义务 69
(三)农民与封建国家的矛盾及封建王朝的周期性更替 73
四、晚清的兴农思潮与民国的乡村实验 76
(一)晚清兴农风气的形成 77
(二)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实验 79
第三章发达国家关于农村建设的经验及其教训 85
一、韩国的新农村运动与农村地区开发 85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 85
(二)农村地区综合开发 91
(三)农村定居生活圈开发与农村生活环境改善 96
(一)日本战前的农村建设运动 100
二、日本的农村振兴政策与运动 100
(四)对韩国农村地区开发政策的一点思考 100
(二)日本战后的农业、农村建设 102
三、欧盟的农村振兴政策 109
(一)推动欧盟农村建设及地区开发的主体 109
(二)欧盟的农业农村政策与地区开发政策 111
(三)最优先目的与相关的农业及农村政策 112
(四)建设农村及援助地区开发的其他项目和政策 115
第四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农村发展道路 119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体化的形成 119
(一)选择农业集体化道路的主要原因 120
(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及政策调整 123
(三)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和实际效果 125
二、工农关系的定位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 128
(一)“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总方针的提出 129
(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 133
三、农民的收入分配及对工业化的贡献 139
(一)农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和特点 139
(二)农业剩余和农民对国家工业化的贡献 144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 158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纲领的提出 158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160
(三)对建国初期新农村建设的评价 164
第五章逐步打破二元结构的农村改革及发展趋势 166
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 166
(一)家庭承包经营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167
(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成功的主要绩效 169
二、突破“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二元格局的改革 173
(一)农村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73
(二)小城镇的发展及战略意义 177
(三)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及就业政策的调整 181
三、城乡关系的调整及财税制度改革 186
(一)改革城乡二元税制,推进城乡税制统一 188
(二)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189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 192
(一)小康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尝试 194
(二)经济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196
(三)中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 198
五、“三农”问题依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难点和重点 199
(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重点在“三农” 199
(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难点在“三农” 202
第六章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05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上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205
(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206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 207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 212
导思想的深化和方针政策的完善(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212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14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215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215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 217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219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221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221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223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227
第七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230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 230
(一)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31
(二)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233
(三)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235
(四)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237
(五)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239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240
(一)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241
(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242
(三)坚持以人为本 244
(四)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245
(五)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246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24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248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制保障 253
(三)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256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257
(一)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57
(三)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 258
(二)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 258
(四)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 259
(五)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260
第八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261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61
(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262
(二)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63
(三)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265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66
(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267
(二)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268
(三)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269
(四)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 270
三、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271
(一)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272
(二)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274
(三)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275
(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275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276
(一)加强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77
(二)加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79
(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81
五、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81
(二)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284
(三)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285
(四)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86
六、繁荣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88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县城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 289
(二)改善农民就业环境,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努力拓展农村外部增收空间 290
(三)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支持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291
结束语 294
后记 316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彼得·布鲁克导演实践研究》邓小玲著 2019
- 《反思性实践》胡红梅, 2019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高含硫气藏开发腐蚀控制技术与实践》唐永帆,张强 2018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