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岳川夫主编;沈济时,李波副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2812012
- 页数:384 页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3
三、邓小平同志在创立邓小平理论中的历史性贡献 1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1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8
二、党的十二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20
三、党的十三大与邓小平理论的轮廓构成 21
四、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科学概括 22
五、党的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2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25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5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7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9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9
二、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31
第五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33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33
二、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5
一、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9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39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9
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42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4
四、党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45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6
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思考的成果 46
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9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51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1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3
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4
四、“三个代表”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57
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0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6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6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开辟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6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67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0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70
一、毛泽东提出并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70
二、邓小平重新恢复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74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 80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82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82
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88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89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92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92
二、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的基本要求 93
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95
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97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101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1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109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和意义 1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24
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124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25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13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36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 140
三、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143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145
二、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149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50
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52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56
一、基本纲领的内容 156
二、基本纲领的意义 157
一、十三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160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60
二、正确认识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65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69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70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17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71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 173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74
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174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178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84
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86
五、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88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93
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193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7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203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2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 212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2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22
二、公有制经济及其多种实现形式 225
三、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各种表现形态 229
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32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 233
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分配原则 235
三、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37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4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241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41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5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7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1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53
一、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253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256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57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260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62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62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264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66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6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268
三、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 270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72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7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7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27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 278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8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85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85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29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29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296
第四节 以德治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99
一、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创新和完善 299
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01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06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306
一、祖国统一问题首先是个民族问题 30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发展 308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14
四、“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316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320
一、“一国两制”构想第一次成功实践是解决香港问题 320
二、澳门的回归 322
第三节 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 323
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 323
二、《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发表 325
三、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328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330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 330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30
二、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335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39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39
二、新世纪中国国际战略主张 341
三、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任务 346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49
一、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349
二、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 351
三、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352
四、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354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35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360
一、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360
二、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 364
三、依靠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6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68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68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370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72
一、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总目标 373
二、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具体任务 376
后记 383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研究》樊春燕主编 2019
- 《口译理论研究》王斌华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