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比较与借鉴  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比较与借鉴  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比较与借鉴 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建华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0731309
  • 页数:4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专题对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与借鉴。
《比较与借鉴 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目录

总论 3

第一章 文明与文明观 3

一、文明的内涵 3

二、关于文明的主要理论 6

三、文明的走势 13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东西方的实践 17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构想 17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预测 21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东西方的实践之比较 25

第三章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37

一、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37

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40

三、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41

四、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 45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48

一、新科技革命的特质和演进 48

二、新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促动 52

三、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发展的行程 55

第五章 世界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百年关系的演变 60

一、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关系的渊源 60

二、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的分裂 63

三、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66

四、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关系的曲折演进 73

五、冷战后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关系的新变化 80

六、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 83

第六章 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论”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的不同步性变奏 88

一、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论”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的一定程度的剥离 88

二、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论”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的短暂统一 92

三、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论”与共产国际作为“世界共产党”的不同步性变奏 94

上篇 社会主义在东方的理论与实践 101

第七章 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01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开拓性探索 101

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6

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109

第八章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思想 114

一、列宁与民粹派关于俄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原则分歧 114

二、俄国:整个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117

三、列宁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普遍意义 118

第九章 列宁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 122

一、预防腐败:加强教育是基础 122

二、反对腐败:健全制度是根本 125

三、惩治腐败:严刑峻法是关键 130

第十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 132

一、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战略性 132

二、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求实性 135

三、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主体性 137

四、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性 141

第十一章 列宁的国民教育思想 143

一、列宁国民教育思想的基础和前提 143

二、国民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145

三、国民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 148

四、发展国民教育必须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150

第十二章 列宁、斯大林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154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之争的历史背景 154

二、斯大林对自己“陈旧的公式”的修改 156

三、列宁一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原意 159

四、斯大林与列宁思想的相异之处 161

五、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内意义 165

六、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影响 167

第十三章 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期提出的“两个口号” 171

一、“两个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 172

二、“两个口号”的内涵 175

三、“两个口号”的历史作用 179

四、“两个口号”的启迪 183

第十四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问题:以“苏芬冬战”为例 186

一、苏芬冲突的缘由 186

二、芬兰冲突的升级 188

三、苏芬战争的爆发 190

四、苏芬在战争中的往来 192

五、苏芬和约的签订 194

第十五章 关于“斯大林模式”问题 196

一、关于“斯大林模式” 197

二、关于“模式” 202

第十六章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与价值评判 204

一、对于苏联东欧剧变原因的再认识 205

二、对于苏联东欧剧变教训的再认识 213

三、对于苏联东欧剧变的价值评判 216

第十七章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与初步实践 223

一、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世界视野 223

二、根据地时期“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 225

三、延安时期“对外开放”思想的进一步系统化 227

四、新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 232

第十八章 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和意义 236

一、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 237

二、“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时代的主题 239

第十九章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244

一、尚未彻底完成的历史任务 244

二、社会主义民主及其在我国实现的程度 245

三、实现民主的出路何在? 247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观念冲突与新的观念体系的构建 25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观念冲突的客观必然性 25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观念冲突的主要表现 25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观念冲突的评判 256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的观念体系的构建 258

第二十一章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 260

一、宗教的演变和特点 260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 263

三、对当前我国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看法 264

第二十二章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建设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266

一、党风建设至关重要 267

二、重视党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点 270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建设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274

第二十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界共运中的地位和意义 27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27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 28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经验教训的新思索、新总结 284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科学指南 288

第二十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论”及其辩证关系 291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292

二、关于“和平崛起论” 303

三、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311

下篇 社会主义在西方的理论与实践 315

第二十五章 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 315

一、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初始内涵 315

二、社会民主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趋近 317

三、社会民主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野 319

四、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逐步成熟和初步实践 323

第二十六章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326

一、问题的提出 326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328

三、两点结论 340

第二十七章 当代社会民主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342

一、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原则性分歧 342

二、当代社会民主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差异 344

第二十八章 当代社会民主党人的宗教观 351

一、教会对社会民主党态度的演变 351

二、社会民主党对教会态度的演变 355

第二十九章 社会党国际的妇女观 367

一、承认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 367

二、支持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369

三、妇女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370

第三十章 法国共产党与社会党“法国式的社会主义”之比较 374

一、两党社会主义理论的异同 374

二、两党社会主义理论异同的背景因素 378

三、两党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效果 381

第三十一章 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嬗变 384

一、工会是工党的阶级基础,工党是工会的政治代言人 384

二、工党与工会之间关系的裂痕 386

三、工党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疏离 389

第三十二章 风雨五十年:社会党国际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394

一、社会党国际的渊源和特质 394

二、社会党国际的演进 396

三、社会党国际的主体——西欧社会民主党在20世纪90年代的沉浮 398

四、社会民主党人的反思和新“第三条道路” 401

五、正确认识、跟踪研究社会党国际和社会民主党 406

第三十三章 冷战后欧盟诸国社会民主党在政坛上的沉浮 410

一、社会民主党在政坛上的沉浮 410

二、社会民主党在政坛上沉浮的因素分析 414

三、思考与启迪 429

结语 439

第三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本土化 439

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440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442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45

第三十五章 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模式创新,百态纷呈” 449

一、社会主义有模式,但无固定的模式 449

二、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模式创新,百态纷呈”的世纪 455

三、必须创新社会主义研究的方法论 458

附录 463

世界共运要重新搞起才能重新振兴——世界共运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463

后记 4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