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及其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建远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025588
  • 页数:163 页
图书介绍: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及其应用》目录

绪论 1

1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 5

1.1 目的与意义 5

1.1.1 建立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的必要性 5

1.1.2 建立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的重要性 6

1.2 系统需求分析 6

1.2.1 用户分析 6

1.2.2 系统分析 7

1.3 系统总体设计 7

1.3.1 总体目标分解 7

1.3.2 系统设计思路 9

1.3.3 设计原则 13

1.3.4 设计流程 13

2.1.2 矿井地质信息的采集 15

2.1.1 矿井地质信息的分类 15

2.1 矿井基础地质信息提取 15

2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的提取方法 15

2.1.3 矿井地质信息的整理 16

2.2 三维地震属性信息的提取 17

2.2.1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17

2.2.2 地震属性参数的提取种类 22

2.2.3 地震属性参数的提取方法 23

2.3.1 矿井物探信息的特点与分类 30

2.3 矿井物探数据信息提取 30

2.3.2 矿井无线电坑透信息的提取 32

3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33

3.1 关系数据库技术概述 33

3.2 系统组成与模块结构 34

3.3 地质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36

3.3.1 结构设计 36

3.3.2 主要功能 43

3.4.2 地震属性数据表字段定义 46

3.4.1 地震属性数据表结构设计 46

3.4 地震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46

3.4.3 系统功能 50

3.5 图形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52

3.5.1 图形图像的分类 52

3.5.2 图形图像的生成 53

3.5.3 图形图像的管理与操作 54

3.6.1 井下工程 55

3.6.2 地面工程 55

3.6 标准地质图例管理子系统 55

4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 56

4.1 矿井地质信息的数据处理 56

4.1.1 矿井地质数据的栅格化 56

4.1.2 矿井地质数据的多元统计 60

4.1.3 矿井地质数据的分析预测 63

4.2 三维地震信息的数据处理 64

4.2.1 三维地震信息的预处理 64

4.3.1 假彩色合成 67

4.2.2 三维地震属性的优选方法 67

4.3 三维地震属性的图像处理 67

4.3.2 图像增强 68

4.3.3 图像运算 71

4.3.4 图像滤波 72

4.3.5 图像合成 72

4.3.6 图像检测 75

4.4 矿井物探数据的处理方法 75

4.4.1 层析成像的常规算法 75

4.4.2 层析成像的改进算法 76

4.4.3 某工作面无线电坑透应用实例 78

5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智能化预测预报技术 81

5.1 概述 81

5.2 煤层底板深度的智能化计算 82

5.2.1 煤层底板深度的智能化计算方法 82

5.2.2 任意形状地质平、剖面的自动化切割 83

5.2.3 平、剖面图坐标系统的自动转换 84

5.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85

5.3.1 基本原理 85

5.3.2 BP网络的学习算法 87

5.3.3 BP网络的标准测试 89

5.3.4 BP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90

5.4 煤层厚度的预测预报 98

5.4.1 煤层厚度的简易预报 98

5.4.2 煤层厚度的神经网络预测 99

5.5 工作面内煤层储量的自动计算 100

5.6 小断层的神经网络预测预报 101

6 三维数据可视化与地质绘图 104

6.1 三维地震成果数据体的可视化 104

6.1.1 三维地震成果可视化的必要性 104

6.1.2 三维地震数据体微机可视化方法 105

6.1.3 三维地震成果的微机可视化功能 108

6.2.1 总体结构设计 112

6.2 矿井三维地质成果可视化 112

6.2.2 软件详细设计 113

6.2.3 主要功能 115

6.3 矿井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 118

6.4 矿井地质平面图自动绘制 119

7.1.1 模块化原则 121

7.1.3 重用化原则 121

7.1.2 数据共享原则 121

7.1 软件设计原则 121

7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的软件开发 121

7.1.4 实用化原则 122

7.2 软件开发环境 122

7.2.1 硬件环境 122

7.2.2 软件环境 122

7.3 程序结构设计 122

7.3.1 程序设计思路 123

7.3.2 面向对象设计 123

7.4.1 主要菜单及功能 125

7.4 系统实现功能简介 125

7.4.3 联机帮助 129

7.4.2 工具栏 129

8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的初步应用 130

8.1 济宁二号煤矿的地质概况 130

8.1.1 全矿井断层统计 131

8.1.2 断层发育规律 132

8.1.3 采区断层地质预测 134

8.2 采区超前地质预报 136

8.2.1 二采区基本情况 136

8.2.2 矿井基础地质信息提取 137

8.2.3 三维地震属性提取与处理 137

8.2.4 二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预测预报 138

8.3 巷道掘进地质预报 143

8.3.1 1308综放工作面简况 143

8.3.2 1308工作面掘进地质预报 143

8.4.2 设计工作面地质预报 145

8.4 设计工作面地质预报 145

8.4.1 三采区概况 145

9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综合解释的误区和陷阱 151

9.1 地震信息的解释“陷阱” 151

9.1.1 野外数据采集的“脚印” 152

9.1.2 地形影响“静校不净” 152

9.1.3 多次波“压制失当” 153

9.1.4 地震解释的“速度陷阱” 153

9.1.5 地震解释的“屏蔽误区” 155

9.2 基础地质信息的可靠性 156

9.3 矿井物探的复杂性 157

10 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地质保障模式 158

10.1 煤矿生产地质保障系统的“木桶效应” 158

10.2 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地质保障模式 159

10.3 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技术的应用前景 161

参考文献 1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