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杂种优势利用原理的方法
杂种优势利用原理的方法

杂种优势利用原理的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泰辰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6196·070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
《杂种优势利用原理的方法》目录

目录 1

一、概述 1

(一)杂种优势研究简史 1

(二)利用杂种优势的概况 3

1.在农作物上利用杂种优势的概况 4

2.在蔬菜上利用杂种优势的概况 14

二、杂种性状优势的表现 18

(一)农作物杂交一代种主要性状表现 18

1.玉米 18

2.油菜 20

3.棉花 21

4.水稻 24

2.萝卜 25

1.大白菜 25

(二)蔬菜杂交一代种主要性状表现 25

3.甘蓝 26

4.茄子 26

5.番茄 27

(三)杂交种的优势率 28

1.小麦杂交一代种的优势率 28

2.玉米杂交一代种的优势率 30

3.大豆杂交一代种的优势率 33

4.水稻杂交一代种的优势率 35

三、杂种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和生物物理学表现 37

(一)杂种优势表现的生理基础 37

1.产量形成中的生理因素 37

2.呼吸作用和光呼吸强度 42

1.吡哆醇和尼古肼胺的合成 46

(二)杂种优势表现的生化代谢特点 46

2.酵母活素物质体系的互补 47

3.线粒体的互补 49

4.叶绿体的互补 54

5.同工酶谱的差异 58

(三)杂种在生物物理学上的表现 60

1.杂种及其亲本对热处理的反应 60

2.杂种细胞核生物电的特性 60

四、杂种优势形成的原因 63

(一)基因理论的解释 63

1.显性学说 63

2.杂结合学说 67

1.亲本遗传的差异 70

(二)亲本遗传的差异与亲本遗传互补的解释 70

2.亲本遗传的互补 71

(三)其他假说 72

1.遗传平衡假说 72

2.生活力学说 74

3.生化集优假说 75

五、杂种优势与配合力 77

(一)配合力的概念与类别 77

1.配合力的概念 77

2.配合力的类别 77

(二)配合力的遗传效应 78

1.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关系 78

2.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遗传效应 79

2.自由授粉法估算亲本配合力 80

1.测交法估算亲本配合力 80

(三)配合力的估测方法 80

3.双列杂交法估算亲本配合力 81

4.双列杂交实例的分析 82

(四)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的配合力育种 90

1.配合力育种的意义 90

2.轮回选择的程序和效果 90

六、利用自交系选配杂交种 95

(一)自交和杂种优势 95

1.自交的遗传效应 95

2.自交和杂种优势 97

(二)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方法 99

1.玉米开花习性与自交、杂交方法 99

2.自交选系的基本方法 104

3.利用辐射和远缘杂交选育自交系 106

4.改良自交系的方法 110

(三)群体改良 117

1.群体改良的意义 117

2.群体改良的理论依据 118

(四)轮回选择的方法 122

1.轮回选择的作用 122

2.轮回选择的方法 123

3.轮回选择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28

(五)选配杂交种的方法 129

1.杂交组合亲本的选择 130

2.组配杂交种的方法 133

(六)配制杂交种的技术 138

1.隔离防杂 138

2.规格播种 139

3.去杂去劣 141

4.彻底去雄 142

5.分收分藏 143

七、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146

(一)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146

1.细胞质遗传 146

2.雄性不育类型的遗传方式 150

3.雄性不育性形成原因的探讨 160

(二)雄性不育类型的细胞学特征和生化反应特性 168

1.雄性不育类型细胞学特征 168

2.雄性不育类型的生化反应特性 175

(三)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方法 177

2.核、质不育系的利用 178

1.三系的概念 178

3.核不育系的利用 179

(四)选育不育系的方法 179

1.杂交、回交转育法 180

2.直接回交转育法 181

3.变种或品种间杂交法 182

4.早代测验转育法 184

5.复式杂交法 184

6.综合杂交法 185

7.人工引变法 187

8.核不育系选育法 187

(五)选育恢复系的方法 190

1.测交筛选恢复系 190

2.利用恢复系和品种杂交(回交)转育新的恢复系 190

3.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转育新的恢复系 191

4.利用恢复系间杂交转育新的恢复系 197

5.选育多型恢复系的方法 198

八、利用雄性不育性选配农作物杂交种 203

(一)异花授粉作物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 203

1.玉米利用三系配制杂交种 203

2.油菜应用两用系配制杂交种 209

(二)自花授粉作物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 213

1.水稻利用三系配制杂交种 213

2.小麦利用三系配制杂交种 226

(三)常异花授粉作物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 229

1.高粱利用三系配制杂交种 229

2.棉花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杂交种 233

2.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39

1.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239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选配洋葱杂交种 239

九、利用雄性不育性选配蔬菜杂交种 239

(二)利用雄性不育系选配番茄杂交种 241

1.番茄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特点 241

2.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242

3.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42

(三)利用雄性不育系选配萝卜杂交种 244

1.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244

2.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47

(四)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选配大白菜杂交种 248

1.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转育 248

2.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 248

3.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51

(一)人工杂交配制烟草杂交种 253

1.烟草杂种优势的表现 253

十、人工杂交配制杂交种 253

2.人工杂交方法 254

3.杂交亲本的选择 256

4.制种方法 257

(二)人工杂交配制棉花杂交种 258

1.人工杂交方法 259

2.亲本的选配 260

3.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61

(三)人工杂交配制番茄杂交种 261

1.番茄杂种优势的表现 262

2.番茄配合力以及杂交一代种与亲本性状的关系 263

3.人工杂交方法 264

4.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67

1.黄瓜杂交一代种生理优势的表现 268

(四)人工杂交配制黄瓜杂交种 268

2.人工杂交方法 270

3.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271

十一、化学杀雄配制杂交种 273

(一)化学杀雄的应用 273

1.化学杀雄剂的种类 273

2.化学杀雄的方法和效果 274

(二)化学杀雄原理的探讨 276

1.化学杀雄剂引起的植物花粉细胞形态的变化 276

2.化学杀雄利对植物体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278

十二、利用自交不亲和性配制杂交种 283

(一)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生理原因 284

1.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原因 284

2.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理原因 285

2.授粉方式对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的影响 288

(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288

1.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物学意义 288

3.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 289

4.经济性状和蕾期授粉特性的选择 293

(三)组配杂交一代种的有关问题 295

1.亲本的选择 295

2.育种程序 297

(四)制种方法 299

1.利用两区两系配制杂交一代种 300

2.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 300

3.父本系(品种)的繁殖 301

十三、利用其他途径配制杂交种 303

(一)利用标志性状配制杂交种 303

1.棉花利用标志性状配制杂交种 303

2.萝卜利用标志性状配制杂交种 306

(二)雌性系的利用 307

1.黄瓜雌性系的来源 307

2.黄瓜雌性系的遗传特点 307

3.利用雌性系配制黄瓜杂突一代种的方法 309

(三)利用染色体三级三体配制杂交种 310

1.利用大麦三级三体与不抗DDT显性基因连锁特性配制杂交种 310

2.平衡三级三体大麦的利用 312

(四)孤雌生殖的利用 313

1.诱导油菜孤雌生殖的方法 313

2.油菜诱导的孤雌生殖单倍体及其后代的特征 315

3.利用孤雌生殖油菜配制杂交种 317

(五)核质杂种的利用 319

1.核质杂种的概念 319

2.核置换的方法 320

十四、固定杂种优势的方法与途径 321

(一)杂种优势衰退的原因 321

1.杂种优势衰退的现象 321

2.基因理论的解释 323

(二)固定杂种优势的方法与途径 324

1.选择 324

2.无性繁殖 327

3.无融合生殖 329

4.多倍体的利用 330

5.染色体易位的利用 331

十五、染色体工程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334

(一)应用染色体工程配制玉米杂交种 334

1.利用玉米核不育系育种的细胞学原理 334

2.利用核不育系育种的方法 339

3.利用核不育系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342

(二)利用X、Y、Z体系配制小麦杂交种 343

1.X、Y、Z体系的特征 344

2.Z系和X系的来源 344

3.创造X系的方法 346

4.配制小麦杂交一代种的方法 348

附录 350

一、玉米主要杂交一代种以及自交系的特征、特性 350

二、水稻主要杂交一代种以及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特征、特性 373

三、全国水稻不育系研究调查记载项目试行标准(初稿) 379

四、杂交水稻命名试行方案 381

五、花粉育性的鉴定 383

参考文献 3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