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颜晓峰主编;李建平,朱光泽,赵小芒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10052573
- 页数:376 页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结晶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 2
(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6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与时俱进 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13
(一)开辟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 14
(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和民族化 18
(三)创立了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 20
(四)提供了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方法 27
(一)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智慧和哲学财富 30
三、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方法论 30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结晶 31
(三)研究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哲学课题 32
(四)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功能 33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36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37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 37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与确立 39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深化和发展 41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44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44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 45
(三)实事求是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47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 50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及其涵义 51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 52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相互联系与统一 57
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58
(一)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58
(二)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法宝 61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思想力量 62
第二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64
一、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论 6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65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7
(三)从战争学习战争 69
(四)中国革命和战争认识规律的科学总结 72
二、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75
(一)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76
(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80
(三)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83
三、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进一步认识“三大规律” 86
(一)实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统一 87
(二)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 91
(三)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94
第三章 以矛盾分析为核心的辩证法 99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和矛盾分析方法 100
(一)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 101
(二)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02
(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 104
(四)认识事物的矛盾分析方法 106
(五)战争辩证法中的对抗性矛盾 108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规律和矛盾解决方式 109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系统和性质 110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113
(三)非对抗性矛盾对立面的相互协调 114
(四)从对立面结合的思想到和谐思维 116
三、联系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系统辩证法 118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要素相互关系论 11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外部联系与世界眼光 121
(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系统辩证法 123
四、凝结着实践智慧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诸范畴 125
(一)一般性和特殊性 126
(二)渐进性和阶段性 127
(三)原则性和灵活性 129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 131
(五)反“左”和反右 133
(六)必然和自由 134
第四章 革命、改革和创新的社会动力论 138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39
一、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动力 139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41
(三)历史发展的结果取决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合力 142
(四)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143
二、革命是破坏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推动力量 145
(一)革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抉择 145
(二)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147
(三)革命是一场艰巨复杂的社会历史变革 148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0
(一)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有益探索 150
(二)改革动力论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重要成果 152
(三)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深刻革命 155
(四)通过改革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158
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59
(一)创新是人类实践的本质特征 159
(二)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163
(三)创新动力论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内涵 166
(四)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169
第五章 以先进生产力为标志的物质文明论 174
一、不断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175
(一)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175
(二)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176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我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179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 18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3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83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186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187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推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88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89
(二)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不断推动生产关系的改革和完善 192
(三)合理调整影响生产力的各种因素,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195
四、党的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96
(一)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196
(二)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198
(三)始终坚持和贯彻生产力标准 200
第六章 以先进文化为方向的精神文明论 203
一、先进文化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04
(一)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社会范畴 204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206
(三)文化的力量越来越突出 209
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11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211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14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18
(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20
三、创新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源泉 223
(一)在创新中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24
(二)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创新民族文化 225
(三)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文化 228
第七章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文明论 231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232
(一)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进步的成果 232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理念 23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238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38
(二)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241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46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49
(五)尊重和保障人权 251
(一)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 255
三、政治文明建设的兼容并蓄和中国道路 255
(二)自主选择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发展道路 257
(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59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关系论 263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认识过程和基本思路 26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264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过程 27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27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发展 276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276
(二)在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况下,重视利益群体和各个阶层的社会和谐 277
(三)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280
三、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283
(一)坚持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的统一 284
(二)坚持矛盾分析法则和人民主体理论的统一 286
(三)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288
(四)坚持设计任务目标与提供技术手段的统一 290
第九章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93
一、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总目标 294
(一)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认识成果 294
(二)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297
(三)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299
二、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01
(一)推进社会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301
(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03
(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305
(四)保证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 307
三、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 309
(一)正确反思人类中心主义 310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12
(三)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 314
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316
(一)以人为本,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17
(二)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319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 321
第十章 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价值观 324
一、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325
(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一脉相承 326
(二)科学历史观的必然结论 328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新发展 329
二、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333
(一)始终代表人民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333
(二)把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34
(三)把人民利益作为检验和评价党的全部工作的唯一标准 338
三、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339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观的关键 339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实现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341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实现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价值观的根本保证 343
第十一章 坚持科学的领导方法论 346
一、领导方法论的重要作用 347
(一)领导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 347
(二)领导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功能 348
(三)指导全党工作必须重视领导方法论问题 350
二、领导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51
(一)在领导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52
(二)在领导活动中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取向 355
(三)在领导活动中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 359
(四)在领导活动中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 362
(五)在领导活动中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364
参考文献 370
后记 376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2019
- 《《鬼谷子》思想新解 上》林仁政著 2015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龙影 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增补版》何辉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