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长明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1432356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社会学调查出发,全面讨论了中国城市弱势群体的有关思想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定义、类别及组成作了全面探讨,对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有关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城市弱势群体的界定和基本特征 3

第一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界定 3

一、关于弱势群体的界定 3

二、城市弱势群体及其构成 6

第二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 9

一、经济上的贫困性 9

二、社会权利的贫困性 9

三、心理上的高压力和高度敏感性 10

四、社会境况的同质性 11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成因探寻 12

一、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12

二、城市弱势群体出现的具体原因 14

一、当代中国城市贫困的含义与认定标准 19

第二章 城市弱势群体思想现状(上) 19

第一节 因贫困而带来的极为复杂的思想心态 19

二、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规模 22

三、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与社会特征 24

四、城市贫困影响城市弱势人口的群体认同和社会融合 29

五、城市贫困对城市弱势群体思想和心理的影响 37

第二节 对平均主义思想的留恋与对现实贫富差距拉大的不满 53

一、对平均主义的留恋 53

二、对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感到极为不满 58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相对剥夺感强烈 64

一、相对剥夺感解析 64

二、学术界关于相对剥夺感问题的研究 66

三、城市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的调查分析 68

四、城市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透视 71

第四节 因社会权利贫困和社会地位下降而深感失落与不满 73

五、城市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强烈有可能危害社会的稳定运行 73

一、社会权利贫困的内涵 74

二、社会权利贫困的“中国现象” 78

三、城市弱势群体对于社会权利贫困的极度不满 84

第五节 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86

一、单位制的特征 87

二、单位制的弊端 90

三、单位制的解构与变迁是历史的发展必然 92

四、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不适应 94

第六节 对自身弱势形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因偏差 97

一、归因的理论阐释 97

二、城市弱势群体社会归因偏差的主要表现 98

三、因社会归因偏差过大而导致城市弱势群体采取过激行为 100

第七节 对改革的满意度和支持度明显减弱 101

一、改革获得支持的前提:一种理论上的阐释 101

二、当前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对待改革的态度分析 104

第三章 城市弱势群体思想现状(下) 111

第一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下岗职工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111

一、下岗职工的思想和心理现状 111

二、下岗职工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理论分析 115

第二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特点 118

一、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 118

二、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现状 124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现状 131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形成 131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 139

第四节 城市女性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 142

第四章 关于城市弱势群体问题上的认识偏差 153

第一节 不正确归因之一:偏重个人因素而忽视结构性因素 153

一、“个体主义贫困观”及其表现 153

二、“结构主义贫困观”及其表现 156

三、结构主义贫困才是中国当今城市弱势群体的主要成因 157

一、关于“贫困文化” 159

第二节 不正确归因之二:“贫困文化”说 159

二、如何看待当今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与贫困文化 161

第三节 不能正确对待因改革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 164

一、必须辨证地看待改革中的代价问题 165

二、必须注意改革承受力的合理限度 167

三、应当对城市弱势群体给予适当的社会补偿 169

第四节 对弱势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排斥”思想 172

第五节 在农民工问题上存在着较大认识误区 174

一、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认识误区 174

二、必须正确看待当今农民工问题 175

三、必须善待农民工群体 178

第一节 “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 183

一、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183

第五章 关于城市弱势群体认识的几个正确维度 183

二、城市弱势群体与“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 184

第二节 人权——生存权的维度 185

一、人权理论综述 185

二、关于生存权的思想 187

三、必须从人权——生存权的维度去看待当今我国城市弱势群体 189

第三节 社会公平与正义维度 191

一、关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 191

二、当今我国弱势群体与社会公正 192

第四节 现代国家和政府责任的维度 199

一、责任、政府与政府责任 199

二、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 203

三、现代国家或政府应当具备的崭新理念 204

四、在城市弱势群体问题上政府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 205

第五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 210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210

二、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还是实践过程 211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12

第六节 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维度 213

一、关于转型期社会不稳定原因的探讨 213

二、弱势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215

三、必须从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持社会稳定的战略意义 218

第七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维度 223

一、弱势群体问题凸显,表征着当今社会发展已不够和谐 224

二、“和谐社会”的价值意蕴 226

三、关注弱势群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228

第六章 解决城市弱势群体思想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231

第一节 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倾注人文关怀 237

一、坚持“以人为本” 238

二、倾注“人文关怀” 238

第二节 着眼点: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43

第三节 遵循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50

一、主要依据 253

二、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 253

第四节 新视角: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 257

一、充分重视第三部门的社会整合功能 260

二、发挥第三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61

三、通过第三部门将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理性有序的轨道 262

四、发挥第三部门在利益协调、矛盾化解中的优势作用 263

第五节 两大关键环节:促进社会就业加强社会保障 264

一、促进就业,转变就业观念 266

二、促进社会保障的改善,缓解城市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 266

第六节 不可偏废的一面:做好农民工群体的思想工作 269

一、做好农民工群体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275

二、做好“农民工”群体思想工作的几点构思 275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