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  史料荟萃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  史料荟萃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 史料荟萃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新华等整理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2025762
  • 页数:11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材料范围限于清末和民国两个时期的宪政史料。史料主要来源于清末民国各种法规汇编、当时创办之报刊杂志、民国学人编撰之宪政书籍、民国丛书、文史资料等。对这段时期的宪法文本、宪法草案、宪法性文件以及宪政活动进行收集与评述。
《近代中国宪政历程 史料荟萃》目录

第一编 清末 3

第一章 宪政发轫 3

第一节 宪政序幕 3

一、魏源:默觚下·治篇五 3

目录 3

二、洪仁玕:资政新篇·法法类 5

三、郑观应的宪政启蒙思想 11

(一)盛世危言·议院上 11

(二)盛世危言·议院下 14

(一)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6

四、康有为的变法改良主张 16

(二)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六月) 17

五、梁启超论变法与立宪 19

(一)论不变法之害 19

(二)立宪法议 24

(三)各国宪法异同论 28

六、戊戌变法上谕 34

七、变法上谕 35

第二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36

一、派载泽等分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谕 37

二、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请五年为期改行立宪政体折 38

三、设立考察政治馆谕 40

四、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40

五、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 42

第三节 宣布预备立宪 51

一、宣示预备立宪谕 51

二、立宪应如何预备施行准各条举以闻谕 52

三、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谕 53

第四节 再次出洋考察宪政 53

一、直隶总督袁世凯请派大臣赴德日详考宪法并派王公近支赴英德学习政治兵备片 54

二、考察宪政大臣达寿奏考察日本宪政情形折 55

三、出使德国考察宪政大臣于式枚奏立宪不可躁进不必预定年限折 66

第五节 清末预备立宪中内部的论争 68

一、主张立宪之论 70

(一)内阁中书刘坦条陈预备立宪之法呈 70

(二)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福诜奏立宪取法日本应择善而从折 71

(三)资政院总裁世续等奏请本标兼治以救危局折 73

二、反对立宪之言 74

(一)御史刘汝骥奏请张君权折 74

(二)内阁学士文海奏立宪有六大错请查核五大臣所考政治并即裁撤厘定官制馆折 76

(三)御史胡思敬奏立宪之弊折 77

第二章 宪法性文件出台 80

第一节 设资政院、咨议局 80

一、设资政院谕 80

二、着各省速设咨议局谕 80

第二节 资政院章程 81

一、资政院奏拟定资政院章折(并单) 82

二、颁行资政院院章谕 83

三、改订资政院院章两章暨续订八章 84

四、资政院会奏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折 89

五、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 91

六、谕饬资政院总裁、副总裁会同内阁总协理大臣改订资政院院章 102

第三节 咨议局章程 104

一、宪政编查馆会奏各省咨议局章程及案语并选举章程折 104

二、《咨议局章程》 106

三、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112

第四节 钦定宪法大纲 123

一、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谕 123

二、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 124

三、《钦定宪法大纲》 127

四、议院法要领 128

五、选举法要领 129

六、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129

第五节 重申预备立宪 133

一、重申仍以宣统八年为限实行宪政谕 133

二、重申实行预备立宪谕 134

三、宪政编查馆会奏复核各衙门九年筹备未尽事宜折(附复核各衙门九年筹备未尽事宜清单) 134

四、缩改于宣统五年开设议院谕 139

五、宪政编查馆大臣奕劻等拟呈修正宪政逐年筹备事宜折(附:修正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140

六、弼德院官制 143

第六节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十九信条”) 145

一、实行宪政谕 145

二、组织完全内阁并令资政院起草宪法谕 146

三、陆军统制官张绍曾等奏陈请愿意见政纲十二条折 146

四、择期颁布君主立宪重要信条谕 148

五、《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49

第二编 南京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国宪) 153

第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53

第一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53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53

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 155

第二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6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6

二、临时约法之内容及批评 160

第三节 中华民国参议院法 162

第四章 北京政府前期 169

第一节 国会法 169

一、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 169

二、参议院议员选举法 171

三、众议院议员选举法 175

四、议院法 185

第二节 宪法会议规则 191

一、宪法起草委员会规则 191

二、宪法会议规则 192

三、宪法起草委员会议事规则 196

第三节 各政党宪法讨论会及拟案 197

一、各政党宪法讨论会纪事 197

二、各政党对于宪法最近之主张 227

三、国民党之宪法主张 230

(一)国民党宪法主张全案 230

(二)国民党宪法讨论会对于其宪法主张全案之修正 245

四、进步党宪法草案 247

(一)进步党宪法讨论会之通告 247

(二)梁启超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251

第四节 王宠惠:中华民国宪法刍议 264

一、上篇:宪法要义 264

二、下篇:宪法草案 290

三、王君宠惠“宪法刍议”批评 309

第五节 康有为拟宪法草案 318

一、宪法草案 318

二、新中国政府议章 327

第六节 其他私拟宪法草案 329

一、李庆芳拟宪法草案 329

(一)宪法拟案弁言 329

(二)宪法草案正文及王登乂“评论” 330

二、汪荣宝拟宪法草案 340

三、何震彝拟宪法草案 344

四、席聘臣拟宪法草案 350

五、王登乂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354

六、吴贯因拟民国宪法草案 362

七、彭世躬拟民国宪法草案 374

八、姜廷荣拟宪法草案 380

一、古德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387

第七节 袁世凯宪法顾问拟宪法草案 387

二、宪法顾问法儒巴鲁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396

三、毕葛德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408

第八节 天坛宪草 442

一、原案: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442

二、历次修正案 449

一、大总统选举法 463

(一)大总统选举法 463

第九节 中华民国约法及相关法规 463

(二)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464

二、修改“临时约法” 465

(一)大总统袁世凯咨众议院提出增修约法案文 465

(二)增修约法草案 467

三、约法会议组织条例 469

四、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471

(一)《中华民国约法》 471

(二)新约法之内容及批评 476

五、参政院组织法 479

六、国民会议组织法 481

七、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484

第五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后期 486

第一节 国会组织法与选举法 486

一、修正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 486

二、修正参议院议员选举法 488

三、修正众议院议员选举法 492

第二节 民国八年宪法草案 503

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503

二、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 509

一、《中华民国宪法》 521

第三节 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521

二、关于十二年宪法内容之评价 531

第四节 中华民国宪法案 534

第五节 国民党之宪政纲领 548

一、三民主义 548

(一)旧三民主义 548

(二)新三民主义 549

二、五权宪法 582

(一)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 582

(二)叶夏声:五权宪法 590

(一)中国国民党政纲 596

三、建国大纲 596

(二)建国大纲 598

(三)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决议案 600

第三编 省宪 605

第六章 清末民初 605

第一节 鄂州临时约法 605

一、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 605

二、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 607

三、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 609

第二节 其他省宪 613

一、沪军都督府条例 613

二、江苏省宪 616

(一)江苏临时议会章程 616

(二)江苏军政府临时约法 618

三、蜀军政府政纲 619

四、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 623

五、江西省临时约法 626

(一)贵州军政府组织大纲 629

(二)贵州立法院拟定宪法大纲 629

六、贵州省宪 629

七、广西军政府临时约法 631

第七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635

第一节 省宪运动之缘起 635

一、省宪概论 636

二、浙江卢督豪电建议之由来 647

第二节 湘浙省宪 648

一、湖南省宪法 648

(一)熊希龄:湖南省自治法大纲(梁启超代拟) 648

(二)徐明谔:湖南省自治法草案 652

(三)《湖南省宪法》 657

(四)湖南省宪法草案说明书 670

(五)罗敦伟:湖南省宪法批评 675

二、浙江省宪 685

(一)《浙江省宪法》 685

(二)浙江省宪法施行法 697

三、湘浙省宪比较观 699

第三节 其他省宪 710

一、广东省宪法草案 711

二、河南省宪法草案 721

(一)江苏省制宪规程 738

三、江苏省宪 738

(二)江苏省制草案 741

四、陕西省宪法会议组织法 747

第四节 联省宪法 749

一、国是会议宪法草案 749

(一)张君劢草案 750

(二)章太炎草案 760

二、汪馥炎、李祚辉合编:中华民国联省宪法草案 769

第一节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783

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25年7月) 783

第八章 训政约法时期 783

第四编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783

二、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27年3月) 784

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28年2月) 785

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28年10月) 786

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30年11月) 789

六、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31年6月) 790

七、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31年12月) 793

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32年3月) 797

一、立法程序法 800

第二节 立法程序法和法规制定标准法 800

二、法规制定标准法 801

三、立法程序纲领 802

第三节 训政约法 803

一、训政纲领 803

二、确定训政时期党政府人民行使政权治权之分际及方略案 804

三、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施政纲领 805

四、中华民国约法草案(太原扩大会议约法草案) 814

五、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830

(一)《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830

(二)训政约法内容之说明及其批评 835

第四节 国民会议法与国民参政会法 837

一、国民会议法 837

(一)国民会议代表选举法 837

(二)国民会议代表选举法施行法 840

(三)国民会议组织法 845

二、国民参政会法 848

(一)国民参政会组织法 848

(二)国民参政会会员选举法原则 850

第五节 五院组织法 852

一、治权行使之规律案 852

二、立法院组织法 853

三、行政院组织法 855

四、司法院组织法 857

五、考试院组织法 858

六、监察院组织法 859

第九章 “五五宪草”时期 861

第一节 立法启动 861

一、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决议 861

二、宪法草案起草原则与研究程序 862

(一)宪法草案起草原则二十五点 862

(二)宪法草案研究程序表 863

第二节 个人草案 869

一、吴经熊: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试拟稿 869

二、张知本: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886

三、薛毓津: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897

第三节 草案初稿及审查修正案 915

一、草案初稿 915

(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草案 915

(二)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 928

二、草案初稿审查修正案 941

(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审查修正案 941

(二)对于初稿审查修正案之批评 955

第四节 草案及其修正 956

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956

二、国民党中央之审查意见 969

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修正) 970

第五节 五五宪草 980

一、国民党中央之审查意见 980

二、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 982

三、孙科:关于宪草经过及其内容的说明 993

(一)国民大会组织法 999

一、国民大会法 999

第六节 国民大会法与五院组织法 999

(二)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 1001

(三)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施行细则 1007

二、五院组织法 1016

(一)行政院组织法 1016

(二)立法院组织法 1018

(三)司法院组织法 1020

(四)考试院组织法 1021

(五)监察院组织法 1023

(一)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1025

一、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 1025

第十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立宪 1025

第一节 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对五五宪草之修正 1025

(二)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44年9月) 1027

二、“期成宪草” 1030

(一)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对五五宪法草案修正案 1030

(二)“五五宪草”与“修正草案”对照文 1041

(三)“五五宪草”修正理由报告书 1054

三、各方意见 1061

(一)国民党中央之指示 1061

(二)宪政期成会委员之议论 1064

(三)各地宪政座谈会之意见 1076

(四)报社评论 1083

第二节 宪政实施协进会 1088

一、宪政实施协进会组织规则 1088

二、酌提研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各题 1089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对五五宪草之修正 1091

一、政治协商会议修正五五宪草之十二项原则 1091

二、政治协商会议对五五宪草修正案草案 1093

第四节 中华民国宪法及实施准备 1104

一、《中华民国宪法》 1104

(一)宪法实施之准备程序 1118

二、行宪准备法规 1118

(二)宪政实施准备案 1119

(三)训政结束法 1120

第五节 国家机构组成法 1121

一、国民政府组织法 1121

(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43年5月) 1121

(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947年4月) 1125

二、国民大会法 1130

(一)国民大会组织法 1130

(二)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 1131

(三)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施行条例 1136

三、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 1143

四、五院组织法 1144

(一)行政院组织法 1144

(二)立法院组织法 1147

(三)司法院组织法 1150

(四)考试院组织法 1151

(五)监察院组织法 1153

主要参考文献 11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