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历史性的飞跃  列宁后期思想探索  1917-1923年
历史性的飞跃  列宁后期思想探索  1917-1923年

历史性的飞跃 列宁后期思想探索 1917-1923年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承训等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2204748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
《历史性的飞跃 列宁后期思想探索 1917-1923年》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历史性的飞跃 1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从空想到科学 1

二 列宁的伟大贡献——从理论到实践 5

第二节 飞跃的社会历史前提 7

一 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7

二 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实现 12

一 重视实践 15

第三节 飞跃的思想理论基础 15

二 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18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22

第一节 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过若干阶段 2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24

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设想 24

第二节 从短暂到漫长的转变 27

一 对期限估计有“许多错误” 27

二 实际期限比预期的要长得多 29

一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32

第一节 从“消灭商品经济”到发展商品交换的转变 3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期的商品经济 32

二 “把商品交换提到首位” 36

三 探索社会主义生产的基础——市场、商业 41

第二节 “按商业原则办事” 46

一 “按商业原则办事”的提出 46

二 “按商业原则办事”的实质 48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银行的理论 50

一 对社会主义银行的认识过程 50

二 正确发挥银行的杠杆作用 5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期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 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期的多种经济成份 58

一 初期经济制度不是“单一的和高度发达的东西 58

二 多种成份的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 61

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66

一 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的转变 66

二 对“集体企业”的明确界定 67

三 国有经济的多种形式 69

第一节 直接过渡尝试的失败 71

一 过渡道路的最初探寻 71

第五章 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的转变 71

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 74

三 直接过渡的惨痛教训 77

第二节 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79

一 间接过渡的必要和必然 79

二 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入口 88

一 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88

第六章 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的探索 88

二 同一个中间站 91

三 四分之三的社会主义 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形式 93

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93

二 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95

第七章 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转变 99

第一节 共耕制的理论和实践 99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思想的继承 99

二 共耕制的实践及其社会效果 101

一 合作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05

第二节 同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合作制理论 105

二 新经济政策时期合作制思想的发展阶段 106

三 合作社建立在商品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110

第三节 合作制的特点及其实践效果 112

一 合作制的优点:与共耕制的异同 112

二 实践比较:两种形式两种结果 116

第八章 对工农联盟理论的发展 119

第一节 对农民的认识及对策 119

一 最主要的敌人 119

二 把劳动农民和投机农民区分开 122

一 工农联盟是工人同贫苦农民的联盟 124

第二节 工农联盟对象的发展变化 124

二 同不剥削别人的中农结成联盟 126

三 吸收“耐普曼”参加联盟 128

第三节 从军事联盟到经济联盟 131

一 军事联盟是工农联盟的初步形式 131

二 工农联盟首先是经济联盟 132

第九章 对消费品分配理论的贡献 134

第一节 平均分配的教训 134

一 对“劳动平等、工资平等”的理解 134

二 “直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 139

一 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实行奖励制 141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中的分配理论 141

二 同个人利益结合和责任原则 142

三 按劳分配与商品流通相联系 149

第十章 民主与法制理论的发展 153

第一节 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 153

一 专政是铁一般的政权 153

二 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156

第二节 专政与民主的辩证统一 158

一 专政的实质主要不在于暴力 158

二 从就地枪决到法庭审判 162

三 完善法制,保障民主 164

第三节 民主与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 167

一 民主不是单独存在的 167

二 民主建设与经济文化发展要同步进行 170

第十一章 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1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173

一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73

二 租让制——最好的学习形式 177

第二节 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 180

一 利用资产阶级的资本 180

二 学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82

三 同外国资本家做生意 183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体制的理论与实践 187

第一节 高度集权化的教训 187

一 对社会化的理解 187

二 集权管理的实现形式——总管理局制 189

第二节 从集中管理到“专人负责制” 191

一 公有企业的新领导体制——“一长制” 191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环节——经济核算制 193

一 无产阶级专政体系 198

第一节 苏俄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198

第十三章 关于政治体制及其完善 198

二 苏维埃俄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2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完善 205

一 必须改善和改造“我们的机关” 205

二 应该遵循的原则 207

第三节 完善国家机关的内容和措施 209

一 精简机构与选拔培训干部 209

二 加强检查和监督 211

三 改进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 213

一 决不让出苏维埃政权 215

第十四章 反倾向斗争 215

第一节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反倾向斗争 215

二 反对“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的斗争 219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反倾向斗争 224

一 围绕着新经济政策的两个基本点展开 224

二 反倾向斗争的历史经验 228

第三节 对国际共运中“左倾”思潮的批判 230

一 “左倾”思潮成为主要危险 230

二 列宁对“左倾”思潮的批判 232

第十五章 从革命方式到改良方式 236

一 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 237

第一节 革命与改良的辩证关系 237

二 改良与革命的内在同一性 239

第二节 灵活机动的革命战术 240

一 用赤卫队进攻资本的革命方法 240

二 完全不同的办法——改良方式 242

第十六章 文化建设纲领 244

第一节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任务 244

一 “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之一 244

二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248

一 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作用 252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252

二 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254

三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 255

第十七章 执政党的领导与建设 258

第一节 维护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 258

一 必须有一个工人阶级执政党 258

二 工人阶级执政党要善于领导 261

第二节 把执政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266

一 执政党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 266

二 保证执政党队伍的纯洁和统一 268

三 加强党风建设,清除腐败风气 271

第十八章 世界革命战略 273

第一节 世界革命战略思想的演变 273

一 从“加速革命”到“加速革命的准备” 273

二 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指导中心 277

第二节 苏维埃俄国与世界革命 282

一 “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世界革命上”的观点转变 282

二 与世界革命有关的对外政策 284

后记 2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