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防范及犯罪处理实务全书  上
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防范及犯罪处理实务全书  上

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防范及犯罪处理实务全书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宇中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84132173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物权纠纷案例下一篇:医疗官司
《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防范及犯罪处理实务全书 上》目录

第一章 加强素质教育杜绝大学生犯罪 3

第一节 大学生犯罪与素质现状分析 3

一、关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3

二、大学生犯罪与当代大学生素质现状分析 14

第二节 素质教育概论 26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26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28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 29

第三节 开展素质教育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根本措施 30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0

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知法守法的合格人才 31

三、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 35

四、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 36

五、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功利主义教育的需要 37

第四节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使命 38

一、素质教育的目的 38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38

三、素质教育的任务 42

第五节 高等学校改进素质教育的途径 64

一、注重思想政治工作 64

二、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68

三、改善师生关系解放教学思想 73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77

二、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类型 87

一、大学生犯罪的概念 87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87

第二章 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和特征 87

三、大学生犯罪的态势及特点 92

第二节 大学生侵犯财产型犯罪 117

一、盗窃罪与侵犯公私财物行为的概念 117

二、大学生所犯盗窃罪的特征 117

三、大学生盗窃行为罪与非罪的界定 125

四、大学生犯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界定 125

五、盗窃罪的数额计算 129

六、盗窃的既遂与未遂 131

七、关于盗窃的处罚 133

八、大学生财产型犯罪的新趋势 141

一、暴力犯罪的司法界定 147

第三节 大学生暴力犯罪 147

二、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点 150

三、暴力犯罪的主要类型 152

四、刑法中“暴力”的含义 156

五、以“暴力”为手段的犯罪与伤害犯罪的区分原则 161

六、暴力犯罪的对策 162

七、大学生暴力犯罪新趋势 165

第四节 大学生性犯罪 173

一、性犯罪的概念 173

二、性犯罪的危害与现状 174

三、性犯罪的特征 176

四、性犯罪的分类 182

五、我国高校的“性”现状 187

六、性犯罪的处罚 202

七、我国大学生性犯罪的新趋势 216

第五节 大学生计算机犯罪 229

一、计算机时代的大学生网络道德 229

二、计算机犯罪的定义 248

三、计算机犯罪的类型 249

四、计算机犯罪的现状 251

五、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253

六、计算机犯罪的防范 259

七、计算机犯罪的新趋势 262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269

第三章 大学生犯罪的根源 269

第一节 大学生犯罪的构成 269

二、犯罪客体 274

三、犯罪客观方面 283

四、犯罪主体 293

五、犯罪主观方面 316

第二节 大学生犯罪原因 326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和特征 326

二、犯罪原因研究的理论体系 328

三、犯罪原因系统的构成 330

四、研究犯罪原因的意义 334

五、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336

六、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338

七、我国当前的犯罪态势 344

八、犯罪的组织形式特征 356

第三节 大学生犯罪根源 359

一、犯罪根源的概念 35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犯罪根源 363

三、我国当前普遍性的犯罪心理 365

第四节 社会环境与大学生犯罪 371

一、社会环境的概念 371

二、政治因素与大学生犯罪 374

三、社会环境与大学生犯罪 379

四、社区环境与大学生犯罪 384

五、社会的动态和静态环境与大学生犯罪 391

第五节 经济与大学生犯罪 395

一、经济因素与大学生犯罪 395

二、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犯罪 403

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犯罪 409

四、经济发展与大学生犯罪 412

第六节 文化与大学生犯罪 420

一、文化的概念 420

二、文化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422

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428

四、都市文化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430

五、现代文化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434

六、亚文化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441

七、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443

八、价值观念对大学犯罪的影响 445

第七节 学校教育与大学生犯罪 449

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449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缺陷与大学生犯罪 455

三、加强学校教育减少大学生犯罪 462

第八节 家庭教育与大学生犯罪 464

一、家庭与家庭的功能 464

二、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 466

三、家庭影响与大学生犯罪 470

第九节 婚恋与大学生犯罪 478

一、婚姻、恋爱是大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 478

二、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问题 489

三、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恋爱 498

四、大学生恋爱的道德 508

五、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 510

六、恋爱与大学生犯罪 512

七、大学生在恋爱与婚姻中犯罪的特点 524

第十节 女大学生违法犯罪分析 526

一、性别对犯罪的影响 526

二、我国女大学生犯罪现状 533

三、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性 534

四、女大学生犯罪的成因 542

第十一节 自然环境与大学生犯罪 548

一、时间因素与大学生犯罪 548

二、地理环境与大学生犯罪 552

第十二节 大学生犯罪的个体原因 559

一、犯罪个体原因的概念、内容、特征 559

二、犯罪个体原因与社会原因的关系 563

三、研究犯罪个体原因的意义 564

四、大学生犯罪的生理原因 565

五、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 570

六、人格异常与大学生犯罪 592

第四章 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 603

第一节 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在因素 603

一、时间因素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603

二、地域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606

三、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607

四、学校教育因素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610

五、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615

六、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因素的影响 618

第二节 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在因素 636

一、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 636

二、大学生犯罪的需要 643

三、大学生犯罪的动机 647

四、物欲型动机大学生犯罪 661

五、性欲型动机大学生犯罪 671

六、情绪型动机大学生犯罪 676

七、几种主要的情绪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681

八、信仰型动机犯罪 682

九、集合型动机大学生犯罪 686

十、犯罪者的智力特征 690

十一、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犯罪 694

十二、激情与犯罪 696

十三、变态人格与大学生犯罪 700

第三节 大学生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707

一、大学生过失犯罪心理 707

二、大学生故意犯罪心理分析 740

三、个性心理结构与大学生犯罪 755

第四节 人格与大学生犯罪 759

一、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759

二、犯罪人格解析 767

三、人格障碍与大学生犯罪 776

四、犯罪人格的矫正 783

第五节 女大学生犯罪心理解析 787

一、性别差异与女大学生犯罪 787

二、我国女性犯罪概况 792

三、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特征分析 799

四、女大学生犯罪原因 808

五、女大学生财产型犯罪心理 811

六、女大学生杀人犯罪心理 815

七、女大学生性犯罪心理 817

八、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与教育 819

第六节 不同犯罪经历的大学生犯罪心理 824

一、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概述 824

二、初犯和偶犯的心理 827

三、累犯心理 834

四、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838

五、职业犯心理 842

第七节 几种多发大学生犯罪类型心理分析 845

一、财产型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 845

二、智能型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 852

三、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864

第五章 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881

第一节 大学生犯罪预防概述 881

一、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概念 881

二、犯罪预防的分类 888

三、犯罪预防的方法和手段 896

四、预防大学生犯罪战略方针 899

五、预防犯罪的体系 901

第二节 大学生犯罪预测 904

一、大学生犯罪预测的概念 904

二、大学生犯罪预测的意义 910

三、大学生犯罪预测的重要性 913

四、犯罪行为预测的依据 916

五、犯罪行为预测的指导思想 918

六、犯罪行为预测的内容 921

七、犯罪预测的条件 923

八、大学生犯罪预测的方法和步骤 926

第三节 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940

一、大学生犯罪预防的罪情观念与防卫体系 940

二、综合治理的犯罪预防方针 956

三、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方式和方法 958

四、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960

五、大学生罪错预防分类 965

第四节 大学生犯罪预防的价值 974

一、制裁的不充分性与有害性 975

二、刑罚与预防大学生犯罪 977

三、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982

第五节 大学生犯罪防治的决策 987

一、大学生犯罪防治决策概述 987

二、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战略措施 990

三、犯罪防治决策的程序 999

四、预防犯罪的策略 1005

五、犯罪防治决策的信息系统 1010

六、犯罪防治决策的分析方法 1013

七、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决策 1014

第六节 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实施 1024

一、犯罪行为惩处 1024

二、犯罪预防的实施步骤 1031

三、大学生犯罪的宏观预防 1034

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具体措施 1040

五、大学生犯罪的预防主体 1044

第七节 大学生犯罪心理预防 1064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面面观 1064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069

三、大学生自杀为何越来越多 1072

四、大学生抑郁寡欢为哪般 1088

五、新生入校问题一箩筐 1090

六、成熟的性机能与不成熟的性心理 1096

七、正视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大学生犯罪 1105

八、大学生犯罪心理预测 1120

九、犯罪心理预测表的制作 1125

十、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 1127

十一、犯罪心理预测的适用范围 1131

十二、大学生犯罪心理预防概述 1139

十三、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 1146

十四、犯罪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1153

十五、大学生犯罪的个体预防 1164

第八节 大学生犯罪的综合治理 1171

一、大学生犯罪综合治理概述 1171

二、综合治理方针的依据 1191

三、大学生犯罪综合治理手段 1197

第六章 大学生犯罪的防范与对策 1221

第一节 被害人概述 1221

一、被害人的概念 1221

二、提出被害人问题的意义 1222

三、被害人的分类 1224

四、被害人与加害人 1226

五、被害性与被害原因 1229

一、侥幸 1232

第二节 被害人心理 1232

二、疏忽 1234

三、惧怕 1235

四、应急 1236

五、严惩 1237

第三节 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 1239

一、被害人的权利 1240

二、被害人的义务 1251

第四节 被害人的补偿 1254

一、被害人的被害损失 1254

二、被害人的补偿立法 1255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 1263

第五节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1263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1264

三、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1271

四、大学生防卫术概述 1273

五、大学生防身自卫的实用技术 1276

六、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 1280

七、紧急避险的条件 1280

八、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 1284

第六节 被害预防 1285

一、被害预防的概念 1285

二、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1286

三、被害预防的特点 1290

四、被害预防的意义 1291

五、被害预防的作用 1292

六、被害预防的类型 1296

七、被害预防的内容 1296

八、被害预防阶段 1299

九、被害预防的途径 1301

十、被害预防的关键 1302

第七节 各类被害防范的具体对策 1306

一、暴力犯罪的被害防范 1306

二、抢劫与防抢劫 1311

三、滋扰与防滋扰 1316

四、性犯罪被害防范 1320

五、侵财犯罪的被害防范 1343

一、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时代 1377

第七章 完善自我修养预防大学生犯罪 1377

第一节 肩负使命 立志成才 1377

二、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1381

三、当代大学生修养的指导思想 1383

四、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1393

五、当代大学生素质的目标要求 1397

第二节 加强修养 完善人格 1402

一、人格的含义和特征 1402

二、人格的表现和本质 1404

三、人格的形成和时代要求 1409

四、人格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413

五、人格修养的意义 1422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珍贵的院校生活 1424

一、走进全新的生活天地 1426

二、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 1428

第四节 更新道德 培养情操 1438

一、道德的含义、本质和功能 1438

二、道德品质的含义、特征和要求 1441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特征 1447

四、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 1453

五、大学生道德品质 1460

第五节 加强道德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 1470

一、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高校道德教育 1470

二、面向21世纪振兴大学道德教育 1474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作用 1480

第六节 树立理想 塑造人生 1480

二、大学生应有的理想 1496

三、大学生应有的政治信念 1501

第七节 人生目标 人生价值 1506

一、科学的人生观 1506

二、正确的价值观 1518

第八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543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1543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1543

二、健康的标志 1544

三、心理健康标准 1545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547

五、亚心理健康状态 1549

六、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1550

七、心理健康评价 1552

八、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553

九、心理矛盾与冲突 1554

十、心理障碍 1556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559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56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563

三、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1581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583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585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589

七、培养健康的心理 1590

八、心理教育工作 1591

九、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1607

十、大学生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1614

第三节 心理挫折与调适 1616

一、挫折含义、起因及作用 1616

二、挫折反应与心理防御 1620

三、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1624

四、大学生的心理挫折与调适 1628

第四节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1634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概述 1634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规律 1637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其调整 1643

四、塑造健全的自我 1648

第五节 情绪与心理健康 1652

一、情绪及其特征 1652

二、大学生情绪活动特征与情绪健康 1655

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与调适 1657

四、情绪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1664

五、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与情绪的调节 1668

六、良好情绪的维护与培养 1677

第六节 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1682

一、人格概述 1682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与矫正 1693

三、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1697

第七节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1702

一、人际交往 1702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708

三、培养成功交往的能力 1712

第八节 学习与心理健康 1718

一、学习心理 1718

二、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1723

三、考试心理卫生 1733

第九节 心理咨询 1736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1736

二、心理咨询的分类 1737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738

四、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的特色 1744

第九章 相关文件法规汇编 17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7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7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76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7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7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7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7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823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8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8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84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18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865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部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当场处罚决定书》式样的通知 1873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 1877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1880

公安部关于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883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8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8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903

婚姻登记条例 19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9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