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学
针灸学

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117021802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神经病学 第2版下一篇:临床麻醉学
《针灸学》目录

1.1 针灸的起源 1

1.1.1 灸法及拔罐法的由来 1

1.绪论 1

1.1.2 从砭到九针 2

1.2 针灸理论的形成 3

1.2.1 《黄帝内经》的记载 3

1.2.2 《内经》以前的记载 3

1.2.3 《内经》以后的记载 4

1.3 针灸学术的历史发展 4

1.3.1 魏晋及唐、五代 4

1.3.3 明及清代 5

1.3.2 宋及金、元 5

1.4 针灸的国际交流和近代发展 6

1.4.1 早期的交流 6

1.4.2 近代的发展 7

2.经络腧穴总论 8

2.1 经络概说 8

2.1.1 经络的基本概念 8

2.1.1.1 经络概念的来源 8

2.1.1.2 经络系统的组成 9

2.1.2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10

2.1.2.2 经脉的分布概况 11

2.1.2.1 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含义 11

2.1.2.3 经脉的表裹和流注关系 14

2.1.2.4 奇经八脉的名义、分布和作用特点 15

2.1.3 经络的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16

2.1.3.1 经络的功能 16

2.1.3.2 经络的临床应用 17

2.2 十二经脉 19

2.2.1 手太阴肺经 19

2.2.1.1 循行和联系 19

2.2.2.2 所主病候 20

2.2.2.1 循行和联系 20

2.2.2 手阳明大肠经 20

2.2.1.2 所主病候 20

2.2.3 足阳明胃经 21

2.2.3.1 循行和联系 21

2.2.3.2所主病候 23

2.2.4 足太阴脾经 23

2.2.4.1 循行和联系 23

2.2.4.2 所主病候 23

2.2.5 手少阴心经 24

2.2.5.1 循行和联系 24

2.2.6 手太阳小肠经 25

2.2.6.1 循行和联系 25

2.2.5.2 所主病候 25

2.2.6.2 所主病候 26

2.2.7 足太阳膀胱经 27

2.2.7.1 循行和联系 27

2.2.7.2 所主病候 27

2.2.8 足少阳肾经 28

2.2.8.1 循行和联系 28

2.2.8.2 主要病候 29

2.2.9.2 所主病候 30

2.2.10.1 循行和联系 30

2.2.10 手少阳三焦经 30

2.2.9.1 循行和联系 30

2.2.9 手厥阴心包经 30

2.2.10.2 所主病候 32

2.2.11 足少阳胆经 32

2.2.11.1 循行和联系 32

2.2.11.2 所主病候 33

2.2.12 足厥阴肝经 34

2.2.12.1 循行和联系 34

2.2.12.2 所主病候 35

2.3 奇经八脉 35

2.3.1督脉 35

2.3.1.1 循行和联系 35

2.3.2.1 循行和联系 36

2.3.1.2 所主病候 36

2.3.2 任脉 36

2.3.2.2 所主病候 37

2.3.3 冲脉 37

2.3.3.1 循行和联系 37

2.3.3.2 所主病候 38

2.3.4 带脉 39

2.3.4.1 循行和联系 39

2.3.4.2 所主病候 39

2.3.5 阳跷脉和阴跷脉 39

2.3.5.1 循行和联系 39

2.3.6.1 循行和联系 40

2.3.5.2 所主病候 40

2.3.6 阳维脉和阴维脉 40

2.3.6.2 所主病候 42

2.3.7总括 42

2.4 络脉、经别、经筋和皮部 43

2.4.1 十五络脉 43

2.4.1.1 分布概况 43

2.4.1.2 作用 44

2.4.2 十二经别 44

2.4.2.1 分布概况 45

2.4.3十二经筋 48

2.4.3.1 分布概况 48

2.4.2.2 作用 48

2.4.3.2 作用 55

2.4.4 十二皮部 55

2.4.4.1 分布概况 55

2.4.4.2 作用 56

2.5 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 57

2.5.1 根结 57

2.5.1.1 根结的含义 57

2.5.1.2 根结的部位 57

2.5.2.1 标本的含义 58

2.5.2.2 标本的部位 58

2.5.2 标本 58

2.5.2.3 标本理论的临床应用 59

2.5.3 气街 60

2.5.3.1 气街的含义 60

2.5.3.2 气街的部位 60

2.5.4 四海 61

2.5.4.1 四海的含义 61

2.5.4.2 四海的部位和功能 61

2.6 腧穴概说 62

2.6.1 腧穴的基本概念 62

2.6.1.1 腧穴的发展 62

2.6.2 腧穴的作用 63

2.6.1.3 腧穴的命名 63

2.6.1.2 腧穴的分类 63

2.6.2.1 诊断方面 64

2.6.2.2 治疗方面 64

2.6.3 十四经腧穴主治纲要 65

2.6.3.1 分经主治 65

2.6.3.2 分部主治 66

2.6.3.3 分经与分部主治图解 67

2.6.4 特定穴的分类概念 68

2.6.4.1 五输穴和六腑下合穴 69

2.6.4.2 原穴、络穴和郄穴 71

2.6.4.3 脏腑俞穴和募穴 72

2.6.5.1 体位标准 73

2.6.5.2 定位方法 73

2.6.4.4 各经交会穴、八会穴及八脉八穴 73

2.6.5 经穴定位的标准和方法 73

3 经络腧穴各论 79

3.1手太阴肺经穴 79

3.1.1中府 79

3.1.2云门 80

3.1.3天府 80

3.1.4侠白 80

3.1.5尺泽 80

3.1.8经渠 81

3.1.7列缺 81

3.1.6孔最 81

3.1.9太渊 82

3.1.10鱼际 82

3.1.11少商 82

3.2手阳明大肠经穴 82

3.2.1商阳 83

3.2.2二间 83

3.2.3三间 83

3.2.4合谷 84

3.2.5阳溪 84

3.2.6偏历* 84

3.2.10手三里 85

3.2.11曲池 85

3.2.7温溜 85

3.2.9上廉 85

3.2.8下廉 85

3.2.12肘臑 86

3.2.13手五里 86

3.2.14臂臑 86

3.2.15肩髃 86

3.2.16巨骨 87

3.2.17天鼎 87

3.2.18扶突 87

3.3足阳明胃经穴 88

3.2.19口禾髎 88

3.2.20迎香 88

3.3.1承泣 89

3.3.2四白 89

3.3.3巨髎 90

3.3.4地仓 90

3.3.5大迎 90

3.3.6颊车 90

3.3.7下关 90

3.3.9人迎 91

3.3.10水突 91

3.3.8头维 91

3.3.11气舍 92

3.3.12缺盆 92

3.3.13气户 92

3.3.14库房 92

3.3.15屋翳 92

3.3.16膺窗 93

3.3.17乳中 93

3.3.18乳根 93

3.3.19不容 93

3.3.24滑肉门 94

3.3.22关门 94

3.3.23太乙 94

3.3.20承满 94

3.3.21梁门 94

3.3.25天枢 95

3.3.26外陵 95

3.3.27大巨 95

3.3.28水道 95

3.3.29归来 95

3.3.30气冲 96

3.3.31髀关 96

3.3.32伏兔 96

3.3.33阴市 96

3.3.36足三里 97

3.3.34梁丘 97

3.3.35犊鼻 97

3.3.37上巨虚 98

3.3.38条口 98

3.3.39下巨虚 98

3.3.40丰隆 98

3.3.41解溪 99

3.3.42冲阳 99

3.3.43陷谷 99

3.3.44内庭 99

3.4.1隐白 100

3.4足太阳脾经穴 100

3.3.45厉兑 100

3.4.2大都 101

3.4.3太白 101

3.4.4公孙 101

3.4.5商丘 102

3.4.6三阴交 102

3.4.7漏谷 102

3.4.8地机 103

3.4.9阴陵泉 103

3.4.10血海 103

3.4.11箕门 103

3.4.14腹结 104

3.4.15大横 104

3.4.12冲门 104

3.4.13府舍 104

3.4.16腹哀 105

3.4.17食实 105

3.4.18天溪 105

3.4.19胸乡 105

3.4.20周荣 106

3.4.21 大包 106

3.5 手少阳心经穴 106

3.5.1 极泉 106

3.5.4灵道 107

3.5.2 青灵 107

3.5.3 少海 107

3.5.5 通里 108

3.5.6 阳郄 108

3.5.7 神门 108

3.5.8 少府 108

3.5.9 少冲 109

3.6 手太阳小肠经穴 109

3.6.1 少泽 109

3.6.2 前谷 110

3.6.3 后溪 110

3.6.6 养老 111

3.6.7 支正 111

3.6.5 阳谷 111

3.6.4 腕骨 111

3.6.8 小海 112

3.6.9 肩贞 112

3.6.10 臑俞 112

3.6.11 天宗 112

3.6.12 秉风 113

3.6.13 曲坦 113

3.6.14 肩外俞 113

3.6.15 肩中俞 113

3.6.16 天窗 113

3.6.19 听宫 114

3.6.17 天容 114

3.6.18 颧髎 114

3.7 足太阳膀胱经穴 115

3.7.1 晴明 116

3.7.2 攒竹 116

3.7.3 眉冲 116

3.7.4 曲差 116

3.7.5 五处 117

3.7.6 承光 117

3.7.7 通天 117

3.7.8 络却 117

3.7.11 大杼 118

3.7.9 玉枕 118

3.7.10 天柱 118

3.7.12 风门 119

3.7.13 肺俞 119

3.7.14 厥阴俞 119

3.7.15 心俞 119

3.7.16 督俞 120

3.7.17 膈俞 120

3.7.18 肝俞 120

3.7.23 肾俞 121

3.7.22 三焦俞 121

3.7.20 脾俞 121

3.7.19胆俞 121

3.7.21 胃俞 121

3.7.24 气海俞 122

3.7.25 大肠俞 122

3.7.26 关元俞 122

3.7.27小肠俞 123

3.7.28 膀胱俞 123

3.7.29 中膂俞 123

3.7.30 白环俞 123

3.7.31 上髎 123

3.7.35 会阳 124

3.7.36 承扶 124

3.7.33 中髎 124

3.7.34 下髎 124

3.7.32 次髎 124

3.7.37 殷门 125

3.7.38 浮郄 125

3.7.39 委阳 125

3.7.40 委中 125

3.7.41 附分 126

3.7.42 魄户 126

3.7.43 膏肓 126

3.7.44 神堂 126

3.7.49 意舍 127

3.7.48 阳纲 127

3.7.45 譩譆 127

3.7.46 膈关 127

3.7.47 魂门 127

3.7.50 胃仓 128

3.7.51 盲门 128

3.7.52 志室 128

3.7.53 胞肓 128

3.7.54 秩边 128

3.7.57 承山 129

3.7.58 飞扬 129

3.7.56 承筋 129

3.7.55 合阳 129

3.7.59 跗阳 130

3.7.60 昆仑 130

3.7.61 仆参 130

3.7.62 申脉 130

3.7.63 金门 131

3.7.64 京骨 131

3.7.65 束骨 131

3.7.66 通谷 131

3.7.67 至阴 131

3.8.1 涌泉 132

3.8 足少阴肾经穴 132

3.8.2 然谷 133

3.8.3 太溪 134

3.8.4 大钟 134

3.8.5 水泉 134

3.8.6 照海 134

3.8.7 复溜 135

3.8.8 交信 135

3.8.9 巩宾 135

3.8.10 阴谷 135

3.8.13 气穴 136

3.8.14 四满 136

3.8.11 横骨 136

3.8.12 大赫 136

3.8.15 中注 137

3.8.16 肓俞 137

3.8.17 商曲 137

3.8.18 石关 137

3.8.19 阴都 137

3.8.23 神封 138

3.8.22 步廊 138

3.8.24 灵墟 138

3.8.21 幽门 138

3.8.20 通谷 138

3.8.25 神藏 139

3.8.26 或中 139

3.8.27 俞府 139

3.9 手厥阴心包经穴 139

3.9.1 天池 140

3.9.2 天泉 140

3.9.3 曲泽 140

3.9.4 郄门 141

3.9.5 间使 141

3.9.8 劳宫 142

3.9.7 大陵 142

3.9.6 内关 142

3.9.9 中冲 143

3.10 手少阳三焦经穴 143

3.10.1 关冲 143

3.10.2 液门 143

3.10.3 中渚 144

3.10.4 阳池 144

3.10.5 外关 145

3.10.6 支沟 145

3.10.7 会宗 145

3.10.12 消? 146

3.10.10 天井 146

3.10.11 清冷渊 146

3.10.9 四渎 146

3.10.8 三阳络 146

3.10.13 臑会 147

3.10.14 肩髎 147

3.10.15 天髎 147

3.10.16 天牖 147

3.10.17 翳风 147

3.10.18瘈脉 148

3.10.19 ?息 148

3.10.20 角孙 148

3.10.23 丝竹空 149

3.10.22 和髎 149

3.10.21 耳门 149

3.11 足少阳胆经穴 150

3.11.1 瞳子髎 150

3.11.2 听会 150

3.11.3上关 151

3.11.4 颔厌 151

3.11.5 ?? 151

3.11.6 ?? 151

3.11.7 曲鬓 151

3.11.12 完骨 152

3.11.11 头?阴 152

3.11.10 浮白 152

3.11.8 率谷 152

3.11.9 天冲 152

3.11.13 本神 153

3.11.14 阳白 153

3.11.15 头临泣 153

3.11.16 目窗 154

3.11.17 正营 154

3.11.18 承灵 154

3.11.19 脑空 154

3.11.20 风池 154

3.11.21 肩井 155

3.11.24 日月 156

3.11.25 京门 156

3.11.22 渊腋 156

3.11.23 辄筋 156

3.11.26 带脉 157

3.11.27 五枢 157

3.11.28 维道 157

3.11.29 居髎 157

3.11.30 环跳 158

3.11.31 风市 158

3.11.32 中渎 158

3.11.33 膝阳关 158

3.11.35 阳交 159

3.11.34 阳陵泉 159

3.11.37 光明 160

3.11.38 阳辅 160

3.11.39 悬钟 160

3.11.40 丘墟 160

3.11.36 外丘 160

3.11.41 足临泣 161

3.11.42 地五会 161

3.11.43 侠溪 161

3.11.44 足?阴 162

3.12 足厥阳肝经穴 162

3.12.3 太冲 163

3.12.1 大敦 163

3.12.2 行间 163

3.12.4 中封 164

3.12.5 蠡沟 164

3.12.6 中都 164

3.12.7 膝关 164

3.12.8 曲泉 165

3.12.9 阳包 165

3.12.10 足五里 165

3.12.13 章门 166

3.12.14 期门 166

3.12.11 阴廉 166

3.12.12 急脉 166

3.13 督脉经穴 167

3.13.1 长强 167

3.13.2 腰俞 168

3.13.3 腰阳关 168

3.13.4 命门 169

3.13.5 悬枢 169

3.13.6 脊中 169

3.13.7 中枢 169

3.13.8 筋缩 169

3.13.12 身柱 170

3.13.13 陶道 170

3.13.10 ?? 170

3.13.11 神道 170

3.13.9 至阴 170

3.13.14 大椎 171

3.13.15 哑门 171

3.13.16 风府 172

3.13.17 脑户 172

3.13.18强间 172

3.13.19 后顶 172

3.13.20 百会 172

3.13.24 神庭 173

3.13.23 上星 173

3.13.22 ?会 173

3.13.21 前顶 173

3.13.25 素髎 174

3.13.26 水沟 174

3.13.27 兑端 174

3.13.28 龈交 174

3.14 任脉经穴 175

3.14.1 会阴 175

3.14.2 曲骨 175

3.14.3 中极 175

3.14.4 关元 176

3.14.7 阴交 177

3.14.8 神阙 177

3.14.6 气海 177

3.14.5 石门 177

3.14.9 水分 178

3.14.10 下脘 178

3.14.11 建里 178

3.14.12 中脘 178

3.14.13 上脘 179

3.14.14 巨阙 179

3.14.15 鸠尾 179

3.14.16 中庭 179

3.14.20 华盖 180

3.14.19 紫宫 180

3.14.17 膻中 180

3.14.18 主堂 180

3.14.21 璇玑 181

3.14.22 天突 181

3.14.23 廉泉 181

3.14.24 承浆 181

3.15 经外奇穴 182

3.15.1 头颈部 182

3.15.1.1 四神聪 182

3.15.1.5 球后 183

3.15.1.4 耳尖 183

3.15.1.3 太阳 183

3.15.1.2 印堂 183

3.15.1.6上迎香 184

3.15.1.7 内迎香 184

3.15.1.8 聚泉 184

3.15.1.9 金津、玉液 185

3.15.1.10 翳明 185

3.15.1.11颈百劳 185

3.15.2 胸腹部 185

3.15.2.1 子宫 185

3.15.3.2 夹脊 186

3.15.3.1 定喘 186

3.15.3 背腰部 186

3.15.3.3 胃脘下俞 187

3.15.3.4 痞根 187

3.15.3.5 下极俞 187

3.15.3.6 腰眼 187

3.15.3.7 十七椎 188

3.15.3.8 腰奇 188

3.15.4 上肢 188

3.15.4.1 肘尖 188

3.15.4.2 二白 188

3.15.4.5 大骨空 189

3.15.4.4 中魁 189

3.15.4.3 中泉 189

3.15.4.6 小骨空 190

3.15.4.7 腰痛点 190

3.15.4.8 外劳宫 190

3.15.4.9 八邪 190

3.15.4.10 四缝 191

3.15.4.11十宣 191

3.15.5 下肢 191

3.15.5.1 鹤顶 191

3.15.5.6 八风 192

3.15.5.5 阑尾 192

3.15.5.4 胆囊 192

3.15.5.3 膝眼 192

3.15.5.2 百虫窝 192

3.15.5.7 独阴 193

3.15.5.8 气端 193

4 针灸治法总论 194

4.1 毫针刺法 194

4.1.1 毫针刺法在针灸中的重要地位 194

4.1.2 毫针的结构与规格 194

4.1.2.1 毫针的结构与种类 194

4.1.3.1 消毒目的 196

4.1.3 消毒 196

4.1.2.3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 196

4.1.2.2 毫针的质量与规格 196

4.1.3.2 消毒方法 197

4.1.4 进针手法 197

4.1.4.1 术前指力与针法练习 197

4.1.4.2 针刺的体位选择 198

4.1.4.3 刺手压手与持针姿势 199

4.1.4.4 进针手法的种类与操作 199

4.1.5 进针角度、方向、深度 201

4.1.5.1 进针角度、方向和深度的临床意义 201

4.1.5.2 进针角度、方向、深度与人体部位的关系 201

4.1.6.1 行针手法的意义 202

4.1.6 行针基本手法 202

4.1.7 行针辅助手法 203

4.1.7.1 辅助手法的意义 203

4.1.6.2 行针基本手法的操作 203

4.1.7.2 行针辅助手法的操作 204

4.1.8 得气 205

4.1.8.1 得气的概念 205

4.1.8.2 得气的临床意义 206

4.1.9 针刺补泻 206

4.1.9.1 针刺补泻法的基本概念 206

4.1.9.2 常用针刺补泻手法 207

4.1.10.2 出针的方法 211

4.1.11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预防与针刺注意事项 211

4.1.10.1 留针的目的 211

4.1.10 留针和出针 211

4.1.11.1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212

4.1.11.2 针刺注意事项 213

4.2 灸法和拔罐法 214

4.2.1 灸法的作用 215

4.2.2 灸法的种类 215

4.2.2.1 艾炷灸 215

4.2.2.2 艾卷灸 217

4.2.2.3 温针 218

4.2.2.6 药物灸 219

4.2.2.5 灯火灸 219

4.2.2.4 温灸器灸 219

4.2.3 灸法的补泻、禁忌和注意事项 220

4.2.3.1 施灸的补泻方法 220

4.2.3.2 施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220

4.2.3.3 灸后的处理 221

4.2.4 火罐的种类与拔罐的方法 221

4.2.4.1 火罐的种类 221

4.2.4.2 拔罐的方法 221

4.2.4.5 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224

4.3 三?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刺法 224

4.2.4.4 罐法的适应范围 224

4.2.4.3 起罐法 224

4.3.1 三棱针刺法 225

4.3.1.1 三棱针刺法的作用 225

4.3.1.2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 225

4.3.1.3 三棱针刺法适应范围 226

4.3.1.4 三棱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227

4.3.2 皮肤针刺法 227

4.3.2.1 皮肤针刺法的作用 227

4.3.2.2 皮肤针的操作方法 228

4.3.2.3 皮肤针刺法的适应范围 228

4.3.3.2 皮内针的操作方法 230

4.3.3.1 皮内针刺法的作用 230

4.3.3 皮内针刺法 230

4.3.2.4 皮肤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230

4.3.3.3 皮内针刺法的适应范围 231

4.3.3.4 皮内针刺法注意事项 231

4.3.4 电针刺法 231

4.3.4.1 电针脉冲电流的作用 232

4.3.4.2 电针的操作方法 232

4.3.4.3 电针刺法的适应范围 233

4.3.4.4 电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233

4.4 耳针疗法 234

4.4.1.2 耳廓的表面解剖 235

4.4.1.1 耳廓的组织结构 235

4.4.1 耳廓的结构与解剖 235

4.4.2 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 236

4.4.2.1 耳穴的分布 236

4.4.2.2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238

4.4.3 耳针的作用 245

4.4.4 耳针治疗方法 245

4.4.4.1 耳穴探查方法 245

4.4.4.2 耳针选穴方法 246

4.4.4.3 耳针操作方法 246

4.4.5.1 耳针的适应范围 248

4.4.5.2 耳针注意事项 248

4.4.5 耳针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248

4.5 头针疗法 249

4.5.1 头皮与头穴 249

4.5.1.1 头皮与脏腑、经络、脑的关系 249

4.5.1.2 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249

4.5.2 头针的作用 254

4.5.3 头针的治疗方法 255

4.5.3.1 头针的选穴方法 255

4.5.3.2 头针的操作方法 255

4.6.1 八纲辨证及治疗原则 256

4.6 针灸的临床辨证和施治 256

4.5.4.2 头针的注意事项 256

4.5.4.1 头针的适应范围 256

4.5.4 头针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256

4.6.1.1 阴阳 257

4.6.1.2 表裹 257

4.6.1.3 寒热 257

4.6.1.4 虚实 258

4.6.2 脏腑辨证有治疗原则 258

4.6.2.1 肺与大肠 258

4.6.2.2 脾与胃 259

4.6.2.3 心与小肠 260

4.6.2.4 肾与膀胱 261

4.6.2.6 肝与胆 262

4.6.2.5 心包与三焦 262

4.6.3 经络辨证及治疗原则 263

4.6.3.1 十四经证候 263

4.6.3.2 分经选穴总则 265

4.6.4 针灸处方及配穴 266

4.6.4.1 针灸处方组成规律 266

4.6.4.2 常用配穴方法 266

4.6.5 特定穴的应用 267

4.6.5.1 五输穴的应用 267

4.6.5.2 原、络穴的应用 269

4.6.5.4 六腑下合穴的应用 270

4.6.5.3 郄穴的应用 270

4.6.5.5 脏腑俞、募穴的应用 271

4.6.5.6 八会穴的应用 272

4.6.5.7 八脉八穴的应用 272

5 针灸治法各论 274

5.1 内科病证 274

5.1.1 中风 274

5.1.2 眩晕(附:高血压) 276

5.1.3 头痛(附:三叉神经痛) 279

5.1.4 面瘫 282

5.1.5 痹证(附:肩关节周围炎) 283

5.1.6 腰痛(附:坐骨神经痛) 286

5.1.7胁痛 289

5.1.8痿证 290

5.1.9痫证 292

5.1.10癫狂 294

5.1.11不寐 296

5.1.12?证 297

5.1.13心悸(?悸、怔忡) 299

5.1.14疟疾 300

5.1.15感冒 301

5.1.16咳嗽 303

5.1.17哮喘 305

5.1.18呕吐 307

5.1.19胃痛 308

5.1.20腹痛 310

5.1.21泄泻 312

5.1.22痢疾 315

5.1.23黄疸 317

5.1.24脚气 318

5.1.25便秘 320

5.1.26脱肛 322

5.1.27癃闭 323

5.1.28水肿 325

5.1.29消渴 326

5.1.30遗精 328

5.1.31阳萎 330

5.1.32疝气 331

5.2 妇儿科病证 333

5.2.1月经不调 333

5.2.2痛经 337

5.2.3闭经 338

5.2.4崩漏 340

5.2.5带下 341

5.2.6胎位不正 343

5.2.7滞产 343

5.2.8乳少 344

5.2.9阴挺 345

5.2.10不孕 346

5.2.11急?风 348

5.2.12遗尿 349

5.2.13疳积 350

5.2.14小儿痿? 351

5.3外科病证 353

5.3.1风疹 353

5.3.2痄腮 354

5.3.3乳?(附:乳癖) 354

5.3.4痔疾 356

5.3.5丹毒 358

5.3.6蛇丹 359

5.3.8急性扭伤(附:落枕) 360

5.3.7腱鞘囊肿 360

5.3.9肘劳 362

5.3.10红丝疔 363

5.3.11扁平疣 364

5.3.12斑秃 365

5.4五官病证 367

5.4.1目赤肿痛 367

5.4.2麦粒肿 368

5.4.3聤耳 369

5.4.4耳鸣 耳聋 370

5.4.5鼻渊 371

5.4.6牙痛 372

5.4.7咽喉肿痛 373

5.4.8近视 374

5.4.9眼睑下垂 375

5.5急症 376

5.5.1晕厥 376

5.5.2高热 377

5.5.3抽搐 380

5.5.4急痛 381

5.5.5出血 382

国际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针灸学》考试大纲(试用) 386

国际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针灸学》试卷 389

国际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针灸学》例卷 3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