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
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

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靖洋等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4307015
  • 页数:663 页
图书介绍:
《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目录

序:小说--自由的形式 钱中文 1

第一编 思潮与走向 1

导论:二十世纪小说的宏观走向 1

前言 7

一 小说发展的历史轮廓 11

(一)中外小说演进的大体趋向 11

(二)西方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现代主义小说美学原则的演变 15

(三)西方最基本的两条艺术源流 25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29

(一)现实主义的实质及其形象塑造原则的新观点 29

(二)现实主义的新认识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 33

(三)社会现实主义与心理现实主义 39

(四)现代派发展的历史根源 43

(五)现代派与现代化、文学传统的关系 45

(六)现代派文学的艺术表现特点 46

三 总趋向与多元化态势 48

(一)两大思潮的差异与冲突 48

(二)两大思潮渗透与互补趋向 56

(三)新时期小说的本质特征与面貌格式 59

(四)多元化的趋势 68

(五)内倾化与全景性趋势 71

(六)哲理化与纪实性趋势 74

(七)走向世界文学的双向交流 83

第二编 特性·要素·功能 87

导论:小说的艺术本性 87

一 小说观念的更新 87

(一)新时期文学的变革 97

(二)传统规范的突破 103

(三)当代西方小说定义 107

(四)小说观念的丰富与拓展 110

(五)小说的本体性:故事性 117

二 小说构成的要素 122

(一)中西小说要素论 122

(二)西方小说要素的演变及其原因 129

(三)主题的多重性、多义性与多种形态 137

三 功能的多重性 143

(一)文学的功能 143

(二)显功能与潜功能 145

(三)小说的劝惩作用 147

(四)多功能与本职功能 149

(五)小说的审美超越性 150

(六)什么是审美? 153

第三编 再现与表现 157

导论:小说的创作意识 157

一 再现与表现的辩证法 165

(一)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165

(二)审美反映的结构 168

(三)审美反映与心理现实 170

(四)新时期小说的意境创造 173

二 当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历史意识 182

(一)当代意识是什么? 182

(二)小说创作怎样表现当代意识 184

(三)文学之根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 188

(四)当代小说,以当代生活为土壤 192

(五)当代文学趋向转换期的重大标志 194

三 生活、学识:创作参照系 198

(一)生活是文学最大参照系 198

(二)小说家与知识 199

(三)创作需要时代气息与新知 202

四 理想的内涵与表现 205

(一)社会主义文艺审美理想的规定性 205

(二)社会主义文艺审美理想的多层面性 209

(三)追求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 212

第四编 体裁与形态(上) 219

导论:形态的变异性与稳定性 219

一 长篇小说的趋向 231

(一)新的发展趋势 231

(二)史诗的美感要素 232

(三)新的美学追求 237

(一)崛起与时代思潮 243

二 中篇小说的崛起 243

(二)创作的三股潮流 244

(三)中篇的审美属性 247

(四)叙述方式的变革 251

三 短篇小说的走向 254

(一)西方短篇小说观念 254

(二)起源与发展 257

(三)性质与作用 265

(四)观念从开放走向放大 267

(一)时代的产物 273

四 微型小说的特征 275

(二)“微型”的特征 279

(三)不拘一格 284

(四)选材与立意 287

第五编 体裁与形态(下) 289

一 意识流小说与心态小说 289

(一)“意识流”是形式、 流派还是手法? 289

(二)意识流小说与心态小说的区别 293

(三)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的区别 297

(四)心态小说:意识流的东方化 298

二 纪实小说的浪潮 302

(一)一股浪潮与基本特征 302

(二)独特的审美特性 303

(三)值得注意的倾向与问题 308

(一)当代的哲理小说 310

三 哲理小说的新态势 310

(二)哲理小说的思想特征 313

(三)哲理小说的审美嬗变 315

四 文化小说的探索 324

(一)文化寻根意识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324

(二)文化意识的追求及其类别 331

(三)文化小说与寻“根”之作的区别 335

五 抒情小说及其它 339

(一)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 339

(二)氛围小说的艺术特征 343

(三)荒诞小说的艺术特征 346

第六编 情节与结构 349

导论:情节的淡化与心理结构的兴起 349

一 小说的情节及其淡化 357

(一)小说与情节 357

(二)情节的淡化 360

(三)反情节违背小说的基本法测 365

(四)强化或淡化情节都不是目的 372

二 心理结构的兴起 375

(一)从情节化结构到非情节化结构 375

(二)心理结构的本质属性与审美功能 380

(三)心理结构的表现形态 385

(一)节奏与节奏的加快 389

三 节奏与时空观念 389

(二)时空的多元形态 390

(三)时空规律的制约作用 398

第七编 人物·性格·形象 403

导论:性格观念与形象观念的拓展 403

一 人物观念的拓展 412

(一)人物是具有自主意识与自身价值的 412

(二)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417

(三)典型在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424

二 性格观念的拓展 428

(一)性格的表层观念与深层观念 428

(二)关于性格的复杂性 430

(三)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 434

三 性格组合问题 438

(一)性格的二重组合 438

(二)性格二重组合不是艺术典型的普遍形态 443

(三)一个新的公式 445

四 形象观念的拓展 448

(一)情感形象 448

(二)形象的诗化 453

(三)人物形象的审美符号化 455

第八编 视点·复调·语言 459

导论:视点,小说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459

一 视点问题的探讨 467

(一)视点概念须作精确的界定 467

(二)视点的基本类型 470

(三)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 478

(四)关于“作家退出小说” 482

二 复调小说理论的引进与发展 489

(一)“复调小说”的涵义 489

(二)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确立及其特征 491

(三)对白:“复调小说”的理论基础 497

(四)“复调小说”中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 501

三 语言问题的新探讨 506

(一)叙述语言的丰富与更新 506

(二)综合性语言的视角美感 513

(三)语言情绪在小说中的投射 519

导论:技巧的创新与小说的发展 529

第九编 技巧与手法 529

一 象征手法的创新与发展 537

(一)象征的艺术品格 537

(二)象征:小说的诗化倾向 538

(三)象征的类别 541

(四)新象征主义思潮的特征,与西方象征主义的差异 547

(五)小说创作中新象征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550

二 意识流手法的借鉴与革新 553

(一)意识流手法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 553

(二)意识流技巧的运用 555

(三)意识流手法与传统的心理描写方法的异同 562

(四)东方化意识流的主要特征 565

(一)怪诞、变形的内涵 568

三 怪诞艺术与神话模式 568

(二)怪诞的艺术品格 570

(三)新时期小说神话形态的内涵及其审美效果 573

(四)神话形态的三种类型 575

(一)节奏的艺术处理 576

四 节奏的艺术处理及其它 579

(二)空灵感的创造 588

(三)小说思维与反讽形式 593

第十编 鉴赏与评论 598

导论:评论向纵深开掘 598

(一)文学欣赏过程中的心理对位效应 606

一 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 606

(二)鉴赏应具有的基本修养 610

(三)批评的创造特性 616

(四)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 618

二 批评方法的优选与综合 623

(一)社会学派的基本理论与批评原则 623

(二)美学--历史批评 627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文学批评 632

(四)形式主义批评的特点、意义与局限 642

(五)原型批评理论及其在小说研究中的运用 649

(六)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654

(七)批评方法的优选与综合 6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