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日本汉方医学
日本汉方医学

日本汉方医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桂娟,樊正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891380
  • 页数:676 页
图书介绍:
《日本汉方医学》目录

上 篇 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公元562年~1868年) 3

第一章 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 3

第一节 中日医药学者的往来 3

一、赴日本的中国医药学者 3

二、来中国的日本医药学者 6

第二节 中医药文献传日概观 8

一、日本书目中著录的中医药学著作 8

二、日本现存的卷子本中医药学著作 14

三、日本早期医药学著作中的引用书目 15

第三节 中国医学教育制度传日及其影响 23

一、中国唐代的医学教育制度 23

二、日本奈良和平安时代的医学教育制度 24

第四节 中医药学术传日及其影响 27

一、日本奈良时代以前的医学 27

二、隋唐医学传日及其影响 29

三、宋医学传日及其影响 31

四、金元医学传日及其影响 33

第二章 近世汉方医学的兴起及共学术流派 37

第一节 后世派 37

一、后世派的兴起及代表人物 37

二、后世派的著名医家 39

三、后世派的学术特点 42

第二节 古方派 46

一、古方派的兴起及代表人物 46

二、古方派的著名医家 51

三、古方派的学术特点 57

第三节 折衷派 60

一、折衷派的兴起及代表人物 60

二、折衷派的著名医家 61

三、折衷派的学术特点 68

一、后世派医家的诊疗与著述 70

第一节 内科学 70

第三章 近世汉方医学各学科的主要进展 70

二、古方派医家的诊疗与著述 82

三、折衷派医家的诊疗与著述 99

第二节 外科学 116

一、外科学发展概观 116

二、华冈青洲的主要学术成就 117

三、华冈流派外科的主要传人 119

第三节 妇产科学 121

一、妇产科学发展概观 121

二、贺川玄悦的主要学术成就 122

三、贺川流派产科的主要传人 124

第四节 针灸学 125

一、针灸学发展概观 125

二、杉山和一的主要学术成就 127

一、继承研究中医学的传统诊法 129

第五节 诊法学 129

二、开创独具特色的汉方医学“伤寒派腹诊” 131

第四章 药物学的发展 139

第一节 早期的药物学研究概况 139

一、中国药物学文献的最初发传入 139

二、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的药物学研究 140

第二节 近世的药物学研究 142

一、中国药物学著作的刊行及传入 142

二、安土桃山时代的药物学研究 143

三、江户时代的药物学研究 144

第五章 近世汉方医学的考证学成就与医书刊刻事业 159

第一节 江户时代双方医学考证学的成就 159

一、汉医考证学的兴起及著名学者 159

二、汉医考证学的主要业绩 162

第二节 近世汉方医学的医书刊刻事业 171

一、中国医书的刊刻 171

二、日本汉医著作的刊刻 172

第一节 幕府医学馆 174

一、医学馆的创建 174

二、医学馆的设施、机构及教学 174

第六章 近世的汉方医学教育 174

三、医学馆的规则 175

第二节 地方医学馆(所)及医学部 178

一、地方医学教育概况 178

二、几所地方医学馆 180

第三节 私立医学馆(所) 183

一、曲直濑家族的“启迪院” 183

二、?家族的“医学院” 184

三、华冈家族的“春林轩” 184

四、村井琴山的“原诊馆” 185

第四节 津田玄仙与长泽道寿的医学教育设想 188

一、津田玄仙与《劝学治体》 188

五、杉山和一的“针治学问所” 188

二、长泽道寿论“医学进修课程” 189

中 篇 日本近代汉方医学的沉落与救亡(1868年~1945年) 193

第一章 明治初期医事制度的变革 193

第一节 医事制度变革的历史根源 193

一、安土桃山时代西方医术的传人 193

二、江户时代西方医学的传播与发展 194

一、明治维新及其三大方针 199

第二节 医事制度变革的社会背景 199

二、明治初期的“文明开化” 200

第三节 医事制度变革的目的与步骤 202

一、确定西方医学为正统医学 202

二、任用西医掌管医政机构 202

三、迅速发展西方医学教育 205

四、压制排挤汉医队伍 205

二、汉医界提出“汉方六科” 207

一、扼杀汉医的开端 207

第一节 汉医救亡斗争的兴起 207

第二章 明治时代的汉医救亡斗争 207

三、汉医界开辟治疗战线 208

四、汉洋脚气“相扑” 210

第二节 汉医救亡斗争的高潮 212

一、“灭汉兴洋”势力的步步紧逼 212

二、创建汉医救亡社团 214

三、汉医界再倡“汉方七科” 224

四、汉医请愿斗争的蕴酿和准备 229

五、温知社的第一场请愿斗争 236

六、汉医救亡斗争部署的调整与实施 239

七、温知社的第二场请愿斗争 247

八、汉医治疗战线的全面展开 249

九、明治政府“灭汉兴洋”的决策 253

第三节 汉医救亡斗争陷入低谷 257

一、温知社调整汉医救亡斗争方针 257

二、陷入困境的汉方医界 260

三、温知社解散 261

四、筹建“帝国和汉医总会” 262

第四节 汉医救亡斗争的决战 263

一、创立“帝国和汉医总会” 263

二、准备向议会请愿 265

三、向议会请愿 268

四、石黑忠德作消灭汉医的演说 274

五、帝国和汉医总会成立“特别有志团体” 280

六、议会否决“医师执照规则修改法律案” 281

第三章 日本汉医发展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283

第一节 汉方医界的衰落 283

一、汉医队伍解体 283

二、汉医刊物停办 283

三、汉医学术衰落 284

一、汉医救亡的战斗檄文 285

第二节 浅井国干的不屈斗志和坚定信念 285

二、温知社遗品 289

第三节 冈正吉在困境中奋斗 290

一、创办“跻寿文库”和“敏求医馆” 290

二、编集发行《继兴医报》 292

第四节 和田启十郎的无畏气魄和科学真知 293

一、《医界之铁椎》 293

二、驳石黑军医总监的演说 299

第五节 和汉药近代药理学研究的开端 300

一、长井长义的研究 300

二、猪子吉人的研究 300

三、其他研究 301

第一节 揭开对汉方医学再认识的序幕 303

一、森道伯为存续汉医誓死抗争 303

第四章 昭和初期复燃的汉医救亡之火 303

二、中山忠直倡导重新认识汉方医学 304

三、朝比奈泰彦倡导和汉药研究新方向 305

四、汤本求真弘扬汉方医学 306

五、深川晨堂编纂《汉洋医学斗争史》 307

第二节 汉医团体的重新崛起 310

一、东洋和汉医学研究会 310

二、东洋医道会 310

三、皇汉医道会 311

四、东洋古医学研究会 311

五、日本汉方医学会 311

六、日本医学研究会 312

七、东亚医学协会 312

八、T-叶大学东洋医学研究会 314

第三节 争取汉医合法地位的请愿运动 315

十一、日本汉方药剂师会 315

一、要求认定汉医专科名称的请愿 315

九、近畿汉法医学会 315

十、近畿汉方医学会 315

二、要求在医制改革方案中对汉医及其疗法作出专门规定的请愿 317

第四节 汉医学术研究的进展 317

一、汉方一贯堂医学的创立 317

二、针灸疗法的进展 320

三、和汉药药理研究的新方向 322

四、汉医学术著作的出版 324

第一节 汉方医学复苏的促进因素和不利背景 329

一、汉方医学复苏的促进因素 329

下 篇 日本现代汉方医学的复苏与振兴(1945年~1990年) 329

第一章 日本现代振兴汉方医学的事业 329

二、汉方医学复苏的不利背景 332

第二节 汉方医学学术队伍的形成与壮大 333

一、昭和中期汉医学术队伍的形成 333

二、昭和后期汉医学术队伍的壮大 338

一、倡导社会各界重新认识汉字医学 340

第三节 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和普及汉方医学 340

二、广泛普及汉方医学 344

三、自发性的汉方医学讲座 345

第四节 振兴汉方医学事业的突出进展 355

一、昭和中期汉方医学起步的突破点 355

二、昭和后期振兴汉医事业的重要突破 358

第五节 汉方医学获得日本现代社会、学术界、政府和民众的支持 361

一、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 361

二、来自现代医学界的支持 363

三、来自政府的支持 365

四、民众对汉方医学的积极需求 375

第六节 汉方医学发展中的国际学术交流 391

一、昭和中期的交流活动 391

二、昭和后期的交流活动 391

三、桑木崇秀博士论“中日传统医学走向世界” 393

一、出版的学术著作 397

第七节 学术著作的出版和学术刊物的发行 397

二、发行的学术刊物 402

第二章 现代汉方医学的学术研究 406

第一节 证的研究 406

一、对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研究 406

二、对方证的研究 408

第二节 瘀血证的研究 416

一、瘀血概念与成因的研究 416

二、瘀血证的病态与病机研究 421

三、瘀血证的诊断标准研究 425

四、瘀血证的实验研究 431

五、瘀血证的临床治疗研究 441

六、瘀血证研究的展望 446

第三节 经穴与针灸研究 448

一、经络与穴位研究 448

二、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 453

第四节 生药与复方研究 456

一、生药研究 456

二、复方研究 478

第五节 汉方制剂技术研究 487

一、组织落实情况 487

二、生产工艺及剂型改革 488

三、汉方制剂的质量管理 493

四、汉方制剂应用概况 498

第六节 诊法研究 499

一、四诊研究 499

二、其它诊法的研究 507

第七节 张仲景学术研究 509

一、《伤寒论》学术理论研究 509

二、张仲景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515

一、汉方医学史研究 517

第八节 医史文献学研究 517

二、中医药学及汉方医学文献研究 534

第三章 现代汉方医学的临床诊疗 544

第一节 诊法 544

一、四诊 544

二、腹诊 548

第二节 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 553

一、内科疾病 553

二、外科疾病 572

三、妇产科疾病 574

四、儿科疾病 578

五、五官科疾病 579

第三节 现代难治疾病研究 583

一、关于难治疾病的调查 583

二、难治疾病治疗举要 585

第一节 临床常用和汉药 597

第四章 现代汉方医学常用药物与方剂 597

第二节 临床常用处方 630

一、张仲景方 630

二、中国后世医方 644

三、日本汉医经验方 659

第五章 现代汉方医学的发展趋势和现存主要问题 665

第一节 现代汉方医学的发展趋势 665

一、继续谋求汉方医学从根本上振兴 665

二、努力建立东西医学融合的新医学 665

三、贯彻实施“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的科研方针 666

四、加强学术研究、组织、行动和派别上的统一 667

第二节 影响现代汉方医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668

一、汉医尚未恢复合法地位 668

二、忽视基本理论的倾向 669

附录1.日本历史分期简表 673

2.主要参考文献 6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