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3  辽河油田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3  辽河油田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3 辽河油田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2107983
  • 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3 辽河油田》目录

第一篇 下辽河坳陷 3

第一章 概况 3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3

第二节 油气勘探概况 4

第二章 勘探历程 7

第一节 勘探的几个主要阶段 7

第二节 勘探主导思想发展过程 20

第三节 几点经验 22

第三章 地层 31

第二节 新生代地层特征 34

第一节 前第三纪地层简述 37

第三节 新生代地层对比与划分 46

第四节 第三系研究简况 49

第一节 研究概况 56

第四章 构造 56

第二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前第三系基底结构特征 59

第三节 新生代构造特征 63

第四节 构造单元划分 69

第五节 构造类型、成因及分布规律 76

第六节 火山岩 80

第七节 下辽河坳陷形成机理及其演化 83

第八节 构造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89

第五章 下第三系沉积相 91

第一节 沉积相研究工作概况 91

第二节 早第三纪沉积演化史 96

第三节 主要沉积体系及相标志 110

第四节 沉积模式 119

第六章 油气生成 124

第一节 原油性质及分布特征 124

第二节 生油层 138

第三节 生油岩的演化特征 153

第四节 油源对比 167

第七章 储集层 175

第一节 储集层研究概况 175

第二节 下第三系储集层 177

第三节 前第三系储集层 198

第八章 油田水 210

第一节 油田水性质及其变化特征 210

第二节 成因及控制因素分析 215

第九章 油气藏形成条件、类型及分布规律 218

第一节 形成条件的认识过程 218

第二节 形成条件 223

第三节 类型及实例 237

第四节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分布规律 244

第一节 勘探阶段划分 253

第十章 天然气 253

第二节 地质特征 267

第十一章 油气田各论 280

第二节 黄金带油田 285

第一节 热河台油田 287

第三节 于楼油田 291

第四节 兴隆台油田 296

第五节 曙光油田 312

第六节 高升油田 323

第七节 欢喜岭油田 330

第八节 双台子油田 341

第九节 牛居油田 347

第十节 青龙台油田 355

第十一节 前进(大民屯)油田 367

第十二节 法哈牛油田 369

第十三节 静安堡油田 375

第十四节 大洼油田 391

第十二章 下辽河坳陷含油气评价 398

第一节 不同时期油气评价概况 398

第二节 下辽河坳陷油气资源预测 414

第十三章 油气潜力及勘探方向 419

第一节 石油潜力及勘探方向 419

第二节 天然气的勘探方向及潜力分析 434

参考文献 438

第二章 开鲁盆地 444

第一节 勘探历程 445

第二节 地层和沉积相 446

第二篇 下辽河坳陷外围盆地 447

第一章 概况 447

第三节 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史 449

第四节 生油层 454

第五节 储集层和生储盖组合 465

第六节 油气显示 470

第七节 油气早期评价 470

第八节 勘探方向 472

第三章 阜新—义县盆地 474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474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史 477

第三节 生油层 481

第四节 储集层 487

第五节 含油气情况 488

第六节 生储盖组合及圈闭类型 490

第七节 油气资源评价 492

第四章 铁岭—昌图盆地 495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495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发育史 497

第三节 生油层 505

第四节 储集层和生储盖组合 510

第六节 油气显示 513

第七节 凹陷评价及勘探方向 513

第五节 圈闭 513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517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史 518

第三节 盆地初步评价 519

第六章 朝阳—北票盆地 520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520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发展史 522

第三节 生油层及其演化 525

第四节 储集层和生储盖组合 530

第五节 含油气情况 532

第六节 油气资源初步评价 533

第七章 金岭寺—羊山盆地 535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535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史 536

第三节 含油气情况及盆地成油条件分析 536

第八章 建昌—喀左盆地 538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538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史 539

第三节 含油气情况及成油地质条件分析 541

第九章 平庄—马厂盆地 542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542

第二节 构造特征 543

第三节 含油气情况及成油地质条件分析 544

第十章 赤峰—锦山盆地 545

第一节 地层和沉积相 545

第二节 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史 546

第三节 盆地成油条件分析 547

参考文献 549

第五章 彰武—黑山盆地 5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