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楠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05002516
  • 页数:6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上一篇:王羲之与王献之下一篇:制图字体
《艺术心理学》目录

序 言 1

第一部分艺术的心理动力 1

第一章 生命的需要——艺术需要的一般性 1

目 录 1

第一节生命的需要永不魇足 2

第二节 需要的多层次性 7

一、弗洛伊德的本能需要说 8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9

三、艺术需要既具本能又非直关本能 12

第一节 自我的被压抑力量的升华 16

一、艺术——意象活动的物态化 16

第二章艺术需要——追求情感形态的自我实现 16

二、自我实现的需要 19

第二节 自我实现的情感特性 28

第三节 艺术需要的差异性 34

一、艺术需要的类型差异 34

二、艺术需要的时间差异 39

三、艺术需要的强度差异 43

第三章艺术活动的动机 50

第一节 艺术动机的形成条件 50

一、与艺术需要相应的艺术活动的能力 51

二、与艺术需要相应的艺术活动的环境 53

三、与艺术需要相应的艺术活动的对象 56

一、推动艺术活动的动力性 61

第二节 艺术动机的特性 61

二、指导艺术活动的定向性 70

三、对艺术活动的调节性 76

第二部分艺术心理要素 81

第四章艺术知觉(一)唤情结构的捕捉 81

第一节 知觉整体把握对象的能动性 81

第二节 唤情结构——艺术形式的整体依据 85

一、结构的多重性 86

二、静态唤情结构与动态唤情结构 88

第三节 知觉捕捉唤情结构的能动性 94

一、唤情结构的抽象——图一底关系 96

二、捕捉唤情结构的双重依据 98

第一节 艺术知觉的情感特征 114

第五章艺术知觉(二)情感性与恒常性 114

一、情感辉映着艺术知觉 115

二、艺术知觉的情感变形 119

第二节 艺术知觉的稳定与变化 125

一、知觉的艺术趣味的稳定性 127

二、知觉的艺术趣味的调节性 137

第六章表象的塑性形变及分解组合 142

第一节不同的表象类别 142

一、个别表象与概括表象 142

二、回忆的表象与想象的表象 145

三、不同主导性分析器的表象 146

第二节 表象的塑性形变 147

一、表象的分解 151

第三节表象的分解与组合 151

二、表象的组合 152

第七章情感经验及其功能特征 156

第一节对象的情感属性 156

一、对象的情感属性相关于功利属性又不同 157

于功利属性 157

二、情感属性见之于“形象” 159

第二节 主体的情感经验 167

一、情感经验的感性层次 168

二、情感经验的理性层次 171

三、情感经验系统的动态 175

第三节 情感对于艺术创作的功能特征 177

一、情感对于艺术创作的动力性 177

二、情感为想象定向 180

三、情感为想象组织材料 181

四、情感对于表象的变形 183

三、情感属性见之于情感关系 184

第三部分创作心理与欣赏心理 185

第八章表象的潜意识活动及灵感的突现 185

第一节 表象的潜意识活动 185

一、令人神往又令人莫测的谜 185

二、表象的潜意识活动 187

一、来自外部的动因 191

第二节 表象的潜意识活动的动因 191

二、来自内部的动因 194

第三节 表象的潜意识活动与心理定势 200

第四节 灵感的降临 203

第九章艺术想象(一)艺术想象的内在逻辑 205

第一节艺术想象的内在逻辑 205

一、艺术想象的特殊材料 205

二、艺术想象的生活逻辑 207

第二节 艺术想象服从生活逻辑的被动性 212

第十章艺术想象(二)艺术想象的情感特征 222

第一节 生活逻辑的情感扭曲 222

一、改变人物性格的能动性 223

二、改变人物关系的能动性 230

第二节 艺术想象的情感结构 236

一、艺术想象的情感依据 238

二、情感记忆与情感结构 238

第十一章艺术想象(三)艺术想象与艺术 244

趣味的追求 244

第一节 适应于艺术趣味的想象材料加工 244

一、想象材料的集中概括 246

二、想象材料的移植对接 247

三、想象材料的扭曲变形 249

第二节 想象的艺术趣味与生活逻辑 250

一、想象的主导表象与艺术趣味相适宜 251

二、艺术趣味制约着想象内容 253

三、艺术趣味规定着艺术想象的类型 255

第三节 艺术想象的总体规划 258

一、依据人物性格规划情节 260

二、依据人物关系规划情节 262

三、依据艺术表现的需要规划情节 264

第十二章欣赏的心理条件 266

第一节 欣赏经验的积淀 266

一、欣赏的感性经验 267

二、欣赏的理性经验 268

第二节适度的心理距离 272

第三节 必要的情感移入 276

第四节联想与想象 282

第十三章欣赏的动力过程 288

第一节欣赏动力的发动 288

一、欣赏注意的形成 289

二、无关心理活动的停止 290

三、欣赏心理活动的展开 292

第二节 欣赏动力的强化 293

一、欣赏动力的进一步定向 295

二、各心理因素综合活动的充分展开与推向深入 296

第三节欣赏动力的聚发 301

一、各心理因素高强度的综合活动 302

二、高强度心理活动的迅疾完成 305

第四节 欣赏动力的平复 306

一、缓冲 307

二、转向 308

三、反思 310

四、推想 311

第四部分艺术要素的心理依据 314

第十四章神秘的艺术母题——形式 314

第一节形式的心理依据 315

一、生理与心理的活动形态的规律 316

二、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经验的心理依据 327

三、趋新、追随的心理依据 334

第二节 形式中的潜意识内容 338

一、遥远的童年经验 340

二、先天无意识 345

三、后天经验的心理结构 347

第十五章司芬克斯之谜——性格 351

第一节性格概论 351

一、自治与他治 352

二、整合性 358

三、统一性 364

四、策应性 369

五、差异性 373

第二节 性格的系统构成 380

一、不同性格特征在性格系统中的动态统一 380

二、性格系统的不同层次 382

一、人物的活动性 417

第十六章引人入胜的动力过程——情节 417

第一节情节概述 417

二、情节的目的性 420

三、动力性 423

第二节 情节动力性的心理依据 427

一、人物的内驱性 427

二、环境的强迫性 436

三、欣赏的强制性 442

第三节 情节系统的艺术心理学层次 451

一、心理状态的情节系统 452

二、情节的表现系统 468

第十七章诱人的艺术灵气——抒情 496

第一节 情感的积累过程 497

第二节 抒情的强化过程 502

一、顺向强化 503

二、逆向强化 508

第三节 抒情的流转过程 516

一、情感流动的动力性 517

二、情感的流动性 519

第四节 抒情的奔放过程 526

第五部分 意境与形神的艺术心理探索 534

第十八章意境 534

第一节 “意境”概述 534

一、“意境”理论的形成 534

二、“意境”理论的基本内容 538

第二节 “意境”的创作心理与欣赏心理 545

第三节 “写境”与“造境” 555

一、“写境”与“造境”的依据 555

二、“写境”的表现与“造境”的写实 558

第四节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563

一、“有我之境” 563

二、“无我之境” 570

第五节 “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 572

一、“象外之象”——“境”的延展 572

二、“味外之旨”——“意”的流传 578

一、艺术形神论的哲学基础 584

第一节 “形神”论概述 584

第十九章形神 584

二、“形”的理论 588

三、“神”的理论 589

四、“形”、“神”关系的理论 594

第二节 艺术之“神”——合于“类”的 596

经验的“力的图式” 596

第三节 艺术之“形”——“似”与“不 606

似”的感性形态 606

一、务求“形似”的心理依据 606

二、不求“形似”的心理依据 608

后记 6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