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  煤成油研究项目成果之二
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  煤成油研究项目成果之二

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 煤成油研究项目成果之二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第藩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2114238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气候统计下一篇:水文学
《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 煤成油研究项目成果之二》目录

第一章 褐煤中干酪根、腐殖酸、抽提物对成油的作用和贡献 1

第一节 样品的地质背景和基本性质 1

第二节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2

第三节 热模拟实验中各种有机质的相互转化 5

第四节 产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8

第五节 热模拟实验中褐煤的三种有机质对煤成油的贡献 19

参考文献 31

第二章 煤成油生成和运移的热模拟实验研究 33

第一节 样品和实验 33

第二节 气态产物特征及其演化 35

第三节 液态产物的特征及其演化 40

第四节 固体残样的演化特征 42

第五节 模拟样品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44

第六节 热模拟产物的甾、萜标记物特征及其意义 46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煤在水介质下热压模拟的实验研究 55

第一节 概述 55

第二节 气态产物的热演化特征 60

第三节 液态产物的热演化特征 63

第四节 固体产物的热演化特征 71

第五节 煤在水介质下热压模拟的成烃机理 76

参考文献 80

第四章 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研究 83

第一节 实验和样品 83

第二节 化学动力学模型 84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85

参考文献 90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煤成烃研究中的应用 92

第一节 煤的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92

第二节 煤的显微组分的核磁共振波谱特征 113

第三节 煤化过程的核磁共振波谱特征 123

第四节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煤成烃机理 132

参考文献 137

第六章 煤系中的生物标记物和芳香烃类 142

第一节 煤系地层中的生物标记物 142

第二节 煤热模拟产物中的生物标记物 159

第三节 煤系地层中芳烃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177

第四节 褐煤中的芳构化萜烃类 200

第五节 煤成油热压模拟实验芳烃产物特征其意义 204

参考文献 211

第七章 煤成油的运移 214

第一节 石油运移的地球化学现象分析 214

第二节 对煤层中烃类初次运移微观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20

第三节 热模拟实验中的运移效应 222

第四节 煤成烃的初次运移机理 226

参考文献 232

第八章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234

第一节 原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236

第二节 原油组成特征 238

第四节 原油成熟度 241

第三节 原油的同位素组成 241

第五节 原油的地球化学类型 243

第六节 天然气密度和烃类组成 244

第七节 天然气同位素组成 246

第八节 天然气类型综合划分 249

参考文献 251

第九章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地质学、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研究 253

地质部分 253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与基本地质概况 253

第二节 圈闭类型与成油地质条件 253

第三节 侏罗系地层、沉积特征和生储盖配置 256

第四节 油气成藏过程与油气分布规律 257

第五节 煤系地层的有机质丰度 265

有机地球化学部分 265

第六节 源岩的成烃母质类型 271

第七节 烃源岩的时空分布 275

第八节 煤系地层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 279

第九节 油、岩中生物标记化合物组成的基本特征和油源对比 283

有机岩石学部分 291

第十节 有机显微组分特征 291

第十一节 侏罗系煤系的显微组分组成 294

第十二节 木栓质体在演化早期的变化和煤成油的多阶段性 296

第十三节 显微组分热演化的光学参数 298

第十四节 显微组分热演化史和盆地地热史关系 301

第十五节 八道湾组煤的生油演化模式 304

第十六节 八道湾组煤早期生成未成熟-低成熟石油的条件 307

参考文献 309

第十章 铜川煤矿煤成油形成条件剖析 313

第一节 含煤地层及含油情况 314

第二节 含煤岩系古地理和岩相 318

第三节 煤质及有机岩石学特征 322

第四节 煤化阶段确定和有机质演化特征 329

第五节 煤成油的有机岩石学标志和初次运移 331

第六节 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334

第七节 煤中有机质的成烃演化作用 347

参考文献 369

第十一章 北票盆地侏罗系煤成油研究 371

第一节 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371

第二节 烃源岩显微组分剖析 372

第三节 党规地球化学指标 374

第四节 原油烃类组成剖析 375

第五节 油源对比 384

第六节 生源构成及其成烃意义 387

参考文献 389

第十二章 百色州景矿褐煤的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烃意义 391

第一节 地质背景与研究样品 391

第二节 煤岩显微组分剖析 393

第三节 可溶组分族组成分析 401

第四节 饱和烃馏分组成剖析 403

第五节 生物标志物组合的地质意义 413

参考文献 415

图版说明 4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