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中国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中国商品经济运行机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以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1714843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投资学下一篇:现代营销学
《中国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从当前的企业经济效益谈起 18

第一节 成本失控是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核心因素 18

一、企业成本与企业内部效益分析 19

二、企业成本与外部因素变动分析 23

第二节 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弊端 27

一、折旧是成本补偿的要求 27

二、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及其弊端 29

三、改革现行折旧制度与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关系 33

第三节 企业承包制的趋势分析 36

一、企业承包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7

二、从企业的内外利益分配看承包制企业的行为趋向 41

三、企业承包与外部条件的关系 44

四、企业承包制的过渡性质 45

第二章 投资结构与宏观经济运行 48

第一节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的困难 48

一、无效供给增加的原因 49

二、企业合并的阻力 51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增量调整 53

一、增量调整一一现行经济运行机制下的选择 53

二、投资结构调整的意义 55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划分 57

第三节 投资结构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57

二、投资的需求效应 58

三、投资的供给效应 60

四、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供给曲线态势 60

五、发电量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制约 62

六、存量产出率分析 64

七、经济增长与投资需求拉动 66

八、短线产业对经济的约束 67

九、投资结构变动实证分析的含义 72

一、实物性基础部门概念 74

二、实物性基础部门的特点 74

第三章 实物性基础部门的发展问题 74

第一节 实物性基础部门 74

三、影响实物性基础部门发展的因素 75

第二节 实物性基础部门发展状况的分析 76

一、发展速度分析 76

二、与国民经济其它重要指标的关系 78

三、产值比重分析 82

第三节 从实物性基础部门的发展看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84

一、实物性基础部门投资的不足 84

二、政府投资行为分析 86

三、短缺对投资的影响 87

四、实物性基础部门筹集建设资金的困难 88

五、发展我国实物性基础部门的途径 89

第四章 工业中的适用要素比例 90

第一节 研究我国工业中适用要素比例的意义 90

一、工业中就业与效率的冲突 90

二、工业中的资金深化倾向 92

三、工业中要素比例的微观含义 94

四、工业中要素比例的宏观含义 96

一、社会目标:产出与储蓄的加权最大化 99

第二节 确定工业适用要素比例的两部门模型 99

二、约束条件:工农业两部门之间的联系 100

三、适用要素比例模型的说明 102

第三节 我国工业适用要素比例的估算 104

一、模型对我国经济的适用性 104

二、工业生产函数的估计 105

三、社会权数的估计 106

四、其它参数估算的说明 112

五、模型应用估计的结果 117

六、对我国工业要素比例状况的评价 119

七、工业要素比例偏高是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反映 122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概念 124

一、农业与非农产业概念 124

第五章 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研究 124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差距 124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的意义 126

四、农业与非农产业国民收入模型的建立 127

三、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力和积累额的边际产出率分析 127

第二节 影响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弹性分析和边际分析 131

一、农业国民收入对劳动力和积累额的弹性分析 131

二、非农产业国民收入对非农产业劳动力和积累额的弹性分析 134

四、农业和非农产业积累额平均产出率分 140

一、经济改革与国民收入模型的变化 141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差距变化的规律性 141

二、经济关系变化后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 142

三、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及其变化反映了经济运行机制中的问题 150

四、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与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变化趋势 151

第六章 就业的增长与波动 153

第一节 就业的增长 153

一、就业的长期趋势 153

二、就业的增长速度与加速度 162

第二节 就业的波动 166

一、引起就业波动的因素的选择 166

二、就业模型的设计 168

三、第一种形式的投资波动对就业波动的模拟 169

四、第二种形式的投资波动对就业波动的模拟 173

五、对农业劳动力波动的模拟 175

六、关于石油工业的就业波动 178

第三节 从就业增长与波动看经济运行机制中的问题 179

一、就业模型的经济解释 179

二、各个回归系数数值的经济含义 183

三、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扩大就业 188

一、问题的提出 191

第一节 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因素 191

第七章 价格总水平的波动 191

二、正常短缺尺度下的供求缺口 194

三、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缺口 201

四、货币供求的波动缺口 202

第二节 价格总水平模型的设定和估计 203

一、模型的设定 203

二、数据的选取 204

三、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的结果 204

四、从价格总水平波动看经济运行机制的问题 205

第一节 消费状况的经济计量模型 209

一、建模构相 209

第八章 消费状况和消费需求管理 209

二、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211

三、模型的统计说明 214

四、模型的经济意义 216

五、消费状况分析的结论 220

第二节 消费需求管理分析 224

一、消费需求的数量描述与判断 224

二、消费需求判断的结论 226

三、消费需求方程的建立和估计 230

四、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的管理 231

一、财富的增长与社会安定 237

第一节 经济效率与收入分配 237

第九章 在效率提高基础上走向共同富裕 237

二、对贫困地区与贫困户的扶助 241

第二节 个人收入调节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45

一、个人收入调节 245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50

第十章 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与失业保险制度 259

第一节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259

一、适度失业概念 259

二、传统就业制度的重新构造 261

三、失业与失业保险 263

一、失业保险的方式和条件 265

第二节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途径 265

二、“待业保险”实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268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270 270

第十一章 农业的运行机制探讨 275

第一节 农民收入波动分析 275

一、农民收入状况的历史回顾:1949—1984年 275

二、农民收入的再度徘徊:1985—1990年 278

第二节 农业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80

一、农民行为的短期化 280

二、政府对农业的调节方式的缺陷 282

一、农业运行机制转换的必要性 284

第三节 农业运行机制的转换 284

二、农业运行机制转换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85

三、农业运行机制转换的途径 287

第十二章 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292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与创新 292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体制原因 292

二、新型高技术产业的出现 295

三、高技术产业中的技术创新 295

四、高技术产业中的体制创新 297

一、单个企业的创新活力 303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创新主体与经济运行机制转换的关系 303

二、自愿合作组织的创新活动 306

三、由政府进行的创新 308

四、政府进行的创新与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312

五、对高技术产业的有效管理 315

六、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看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的紧迫性 318

结束语 在改革中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320

第一节 企业形态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321

一、产权的规范化 321

二、股份制企业的内部构造 323

一、市场定价制的逐步确立 325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 325

二、资金市场的发展 327

第三节 利税分流与分税制 328

一、利税分流 328

二、分税制 329

第四节 外贸体制改革与汇率制度改革 330

一、外贸体制改革 330

二、汇率制度改革 332

第五节 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下的经济发展 333

一、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333

二、资源配置的新格局 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