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社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201977X
  • 页数:1068 页
图书介绍:本套书是为“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而编写的教材,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组织编写,内容基本涵盖本考试的大纲,适于参加本考试的人员参考。
上一篇:板壳理论下一篇:X射线衍射技术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目录

目录 1

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1

第二章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5

第一章 总则 5

第三章 结构上的作用 6

第五章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7

第四章 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 7

第六章 材料和构件的质量控制 8

附件一 荷载的统计特性、代表值及其效应组合 9

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9

附件二 结构构件抗力的统计特性 15

附件三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17

附件四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其分项系数的确定 20

附件五 结构材料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 24

二、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 27

第二章 通用符号 29

第一章 总则 29

第三章 计量单位 31

第一节 一般术语 32

第四章 基本术语 32

第二节 结构可靠度和设计方法术语 33

第四节 结构的作用效应术语 34

第三节 结构上的作用术语 34

第六节 几何参数术语 35

第五节 材料性能和结构、构件抗力术语 35

第八节 设计表达式和计算公式术语 36

第七节 物理学和数学术语 36

附录一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37

第九节 质量控制和验收术语 37

附录二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 38

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39

第二节 模数数列的幅度 41

第一节 基本模数、导出模数和模数数列 41

第一章 总则 41

第二章 模数 41

第二节 定位平面和模数化高度 42

第一节 定位系列和模数化网格 42

第三节 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42

第三章 模数协调原则 42

第五节 构配件、组合件及其定位 43

第四节 单轴线定位和双轴线定位的选用 43

第三节 几种空间 43

附录二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 44

附录一 名词解释 44

四、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47

第二节 标题栏与会签栏 49

第一节 图纸幅面 49

第一章 总则 49

第二章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 49

第四章 字体 50

第三章 图线 50

第三节 图纸编排顺序 50

第五章 比例 51

第三节 引出线 52

第二节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52

第六章 符号 52

第一节 剖切符号 52

第七章 定位轴线 53

第四节 其他符号 53

第二节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5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54

第八章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54

第三节 断面图与剖面图 55

第二节 图样布置 55

第九章 图样画法 55

第一节 投影法 55

第五节 轴测图 56

第四节 简化画法 56

第一节 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起止符号 57

第十章 尺寸标注 57

第四节 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 58

第三节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 58

第二节 尺寸数字 58

第七节 尺寸的简化标注 59

第六节 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 59

第五节 角度、弧长、弦长的标注 59

附录一 复制图纸的折叠方法 60

第八节 标高 60

附录三 名词解释 61

附录二 圆形、折线形平面的轴线编号方法(示例) 61

附加说明 62

附录四 本标准用词说明 62

五、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5—87) 63

第二章 一般规定 65

第一章 总则 65

第一节 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 66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 66

第二节 钢筋的简化表示方法 67

第一节 型钢标注方法 68

第四章 钢结构 68

第三节 焊缝代号及标注方法 69

第二节 螺栓、孔、电焊铆钉图例 69

第四节 尺寸标注 70

第五章 木结构 71

附加说明 72

附录二 本标准用词说明 72

附录一 常用构件代号 72

六、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73

第二节 荷载效应组合 75

第一节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75

第一章 总则 75

第二章 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 75

第一节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76

第三章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76

第五节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77

第四节 屋面积灰荷载 77

第二节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77

第三节 屋面均布活荷载 77

第一节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78

第五章 雪荷载 78

第六节 动力系数 78

第四章 吊车荷载 78

第一节 吊车竖向和水平荷载 78

第二节 多台吊车的组台 78

第三节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78

第一节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79

第六章 风荷载 79

第二节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79

第四节 土的缩限试验 80

第三节 风荷载体型系数 80

第二节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80

附录一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85

第四节 风振系数 85

附录二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 89

附录三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90

附录四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计算公式(用于风振计算) 91

附加说明 93

附录五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93

附录六 本规范用词说明 93

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95

第一章 总则 97

第二节 砌体的计算指标 98

第二章 材料 98

第一节 材料强度等级 98

第一节 设计原则 99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99

第二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100

第一节 受压构件 101

第四章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01

第二节 局部受压 102

第五节 受剪构件 103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 103

第四节 受弯构件 103

第二节 一般构造要求 104

第五章 构造要求 104

第一节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104

第一节 圈梁 105

第三节 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05

第六章 圈梁、过梁、墙梁、挑梁及筒拱 105

第三节 墙梁 106

第二节 过梁 106

第四节 挑梁 108

第一节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109

第五节 筒拱 109

第七章 配筋砖砌体构件 109

第二节 组合砖砌体构件 110

附录二 各类砌体强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值 111

附录一 石材的规格尺寸及其强度等级的确定方法 111

附录五 影响系数?和? 113

附录三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法 113

附录四 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法 113

附加说明 116

附录六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116

附录七 本标准用词说明 116

八、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 117

第二节 试验步骤 119

第一章 总则 119

第二章 试件砌筑和试验的基本规定 119

第三章 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19

第一节 试件 119

第四章 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120

第三节 结果计算 120

第五章 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21

附加说明 122

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122

九、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5—80) 123

第一节 砌块建筑的静力计算规定 126

第一章 总则 126

第二章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126

第三章 静力计算 126

第一节 受压构件 128

第二节 构件的计算规定 128

第四章 构件的强度计算 128

第二节 局部受压计算 129

第一节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130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 130

第四节 受弯构件 130

第五节 受剪构件 130

第六节 钢筋混凝土过梁 130

第五章 一般构造要求 130

第二节 一般构造要求 131

第一节 抗震强度验算 132

第六章 抗震设计与构造要求 132

第二节 抗震构造要求 133

第四节 冬、雨季施工 134

第七章 施工和质量检验 134

第一节 施工准备 134

第二节 砌块砌筑 134

第三节 安全技术 134

附录二 砌块强度近似计算值 135

第五节 砌体抹灰 135

第六节 砌块质量标准 135

第七节 砌体质量标准 135

附录一 砌块强度的试验方法 135

附录五 刚弹性方案单层单跨砌块建筑的静力计算方法 136

附录三 砌块砌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136

附录四 砌体水平灰缝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136

附录六 具有少量镶砖的砌块墙体的计算 137

附录七 中型砌块砌体抗剪强度验算参考资料一砌块剪力墙结构抗弯强度验算 138

参考资料二砌块构造要求 142

十、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4—82) 143

第一章 总则 145

第一节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146

第二章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146

第三章 基本计算规定 146

第一节 受压构件 147

第二节 构件的强度计算规定 147

第四章 构件的强度计算 147

第二节 砌体局部受压计算 149

第一节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150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 150

第四节 受弯构件 150

第五节 受剪构件 150

第五章 基本构造要求 150

第三节 圈梁和过梁 151

第二节 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51

第一节 抗震强度验算 152

第四节 一般构造措施 152

第六章 抗震强度验算与抗震构造措施 152

第一节 施工准备 153

第二节 抗震构造措施 153

第七章 施工和验收 153

第五节 砌体质量标准 154

第二节 基本施工要求 154

第三节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芯柱 154

第四节 安全措施 154

附录一 小型砌块质量标准 155

第六节 工程验收 155

附录二 砌块与砌体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56

十一、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159

第一节 木材 161

第一章 总则 161

第二章 材料 161

第一节 设计原则 162

第二节 钢材 162

第三节 结构用胶 162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162

第二节 设计指标和容许值 163

第一节 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 164

第四章 木结构构件的计算 164

第一节 齿连接 165

第二节 受弯构件 165

第三节 拉弯和压弯构件 165

第五章 木结构连接的计算 165

第二节 螺栓连接和钉连接 16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67

第六章 木结构的设计和构造 167

第三节 桁架 168

第二节 屋面木基层和木梁 168

第五节 支撑 169

第四节 天窗 169

第七节 胶合木结构 170

第六节 锚固 170

第三节 结构连接的制作和装配 171

第七章 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 171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71

第二节 构件制作 171

第一节 木结构的防腐、防虫 172

第四节 木结构的运输和安装 172

第八章 木结构的防腐、防虫和防火 172

附录一 在承重结构中使用新利用树种木材的设计要求 173

第二节 木结构的防火 173

附录二 承重结构木材的材质标准 174

附录四 胶粘能力检验标准 175

附录三 木结构检查与维护要求 175

附录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176

附录五 本规范采用的木材名称及常用树种木材的主要特征 176

附录八 胶合工艺要求 177

附录七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 177

附录十 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178

附录九 木材防腐、防虫处理要求 178

附加说明 179

附录十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179

十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83

第一节 设计原则 186

第一章 总则 186

第二章 材料 186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186

第二节 设计指标 187

第三节 结构变形的规定 188

第二节 整体稳定 189

第四章 受弯构件的计算 189

第一节 强度 189

第三节 局部稳定 190

第一节 轴心受力构件 192

第五章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192

第二节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193

第三节 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195

第四节 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196

第一节 焊缝连接 197

第六章 疲劳计算 19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97

第二节 疲劳计算 197

第七章 连接计算 197

第二节 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198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00

第三节 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 200

第四节 支座 200

第八章 构造要求 200

第三节 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201

第二节 焊缝连接 201

第四节 结构构件 202

第七节 防锈和隔热 203

第五节 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的梁和桁架)的要求 203

第六节 制作、运输和安装 203

第三节 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 204

第九章 塑性设计 20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04

第二节 构件的计算 204

第十章 钢管结构 20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06

第十一章 圆钢、小角钢的轻型钢结构 206

第十二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206

第三节 构造要求 207

第二节 截面和连接件的计算 207

附录一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208

附录二 梁腹板局部稳定的计算 209

附录三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210

附录四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213

附录六 螺栓的有效面积 217

附录五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217

附加说明 218

附录七 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218

附录八 本规范用词说明 218

十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219

第一章 总则 221

第二节 设计强度 222

第二章 材料 222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222

第一节 设计原则 222

第一节 轴心受拉构件 223

第三节 构造的一般规定 223

第四章 构件和连接的计算 223

第二节 轴心受压构件 224

第四节 压弯构件 225

第三节 拉弯构件 225

第六节 构件中的受压板件 226

第五节 受弯构件 226

第七节 连接 227

第一节 檩条的计算 228

第五章 檩条 228

第二节 屋架的构造 229

第二节 檩条的构造 229

第六章 屋架 229

第一节 屋架的计算 229

第一节 压型钢板的计算 230

第七章 刚架 230

第一节 刚架的计算 230

第二节 刚架的构造 230

第八章 压型钢板 230

第一节 制作和安装 231

第二节 压型钢板的构造 231

第九章 制作、安装和防腐蚀 231

第二节 防腐蚀 232

附录三 计算系数 233

附录一 本规范名词解释 233

附录二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233

附录四 截面特性 238

附录六 侵蚀作用分类和涂料配套 242

附录五 考虑冷弯效应的设计强度的计算方法 242

附加说明 243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243

十四、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245

第二章 设计的一般规定 247

第一章 总则 247

第一节 一般计算原则 248

第三章 网架结构的计算 248

第四节 地震、温度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原则 249

第二节 空间桁架位移法的计算原则 249

第三节 简化计算法 249

第二节 焊接钢板节点 250

第五节 组合网架结构的计算原则 250

第四章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与构造 250

第一节 杆件 250

第三节 焊接空心球节点 251

第四节 螺栓球节点 252

第五节 支座节点 253

第二节 制作与拼装要求 254

第六节 组合网架结构的节点构造 254

第五章 制作与安装 25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54

第五节 高空滑移法 255

第三节 高空散装法 255

第四节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255

第八节 整体顶升法 256

第六节 整体吊装法 256

第七节 整体提升法 256

附录一 常用网架形式 257

第九节 组合网架结构的施工 257

第十节 验收 257

附录二 拟夹层板法的网架杆件内力计算公式及折算刚度 258

附录三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网架拟夹层板法的弯矩和挠度表 259

附录五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261

附录四 网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 261

附录七 组合网架结构节点构造选用图 262

附录六 常用焊接钢板节点构造选用图 262

附录九 本规程用词说明 263

附录八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263

附加说明 264

十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265

第一节 混凝土 268

第一章 总则 268

第二章 材料 268

第二节 钢筋 26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70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270

第三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271

第二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271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规定 272

第一节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75

第四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75

第二节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81

第三节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283

第四节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84

第五节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85

第六节 疲劳强度验算 286

第一节 抗裂验算 288

第五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88

第二节 裂缝宽度验算 289

第三节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29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91

第六章 构造规定 291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规定 293

第一节 板 294

第七章 结构构件的规定 294

第二节 梁 295

第三节 柱 297

第四节 剪力墙 298

第五节 叠合式受弯构件 299

第六节 深梁 301

第七节 牛腿 302

第八节 预埋件 30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04

第九节 预制构件的接头及吊环 304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304

第三节 框架梁 305

第二节 材料 305

第四节 柱 306

第五节 框架节点及预埋件 308

第六节 剪力墙 309

附录二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311

附录一 原《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号与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各项强度指标的换算关系 311

附录三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方法 312

附录五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近似计算方法 313

附录四 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近似计算方法 313

附录八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最大跨高比 315

附录六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 315

附录七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 315

附录十 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316

附录九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 316

附加说明 317

附录十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317

十六、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 319

第二章 结构设计原则 321

第一章 总则 321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22

第三章 内力计算规定 322

第四章 截面强度计算 322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肢及连梁的强度计算 323

第二节 混凝土剪力墙墙肢及连梁的强度计算 323

第五节 装配整体式外墙的强度计算 325

第四节 砖砌外墙墙肢及连梁的强度计算 325

第五章 构造措施 326

第六节 现浇墙体接缝的强度计算 326

第三节 敷设钢筋 328

第六章 基本施工工艺 328

第一节 主要施工工序 328

第二节 抄平放线 328

第八节 外墙板防水 329

第四节 砌筑外墙 329

第五节 模板安装和拆除 329

第六节 外墙板及预制构件的安装 329

第七节 墙体混凝土浇灌及养护 329

第七章 质量要求 330

附录一 可不必进行验算的墙体结构设计要求 331

第八章 若干安全规定 331

附录三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单柱系统简算法 332

附录二 内力计算方法及简化计算的某些原则 332

附录四 组合截面的内力分解 338

附录六 模板设计和制作 339

附录五 扭转影响的近似计算 339

附录七 本规程用词说明 340

附录八 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表参考资料计算实例 341

附加说明 354

十七、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355

第一章 总则 357

第一节 一般要求 358

第二章 材料 358

第三章 建筑设计 358

第一节 结构布置 359

第二节 外墙板 359

第三节 内墙板、隔墙板、楼板 359

第四节 装修、饰面 359

第四章 结构设计 359

第二节 构件设计 360

第五章 结构基本计算 361

第三节 连接构造 361

第四节 变形缝和地基基础 361

第一节 少筋大板结构墙体承载力计算 363

第六章 承载力计算 363

第三节 接缝承载力计算 364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大板结构墙体承载力计算 364

第一节 墙板构造 365

第七章 结构构造 365

第二节 节点、接缝连接 367

第三节 其它构造 368

第三节 工艺要求 369

第八章 构件生产 369

第一节 材料的一般要求 369

第二节 台座及模具要求 369

第四节 质量与检验要求 370

第三节 安装 371

第九章 现场施工 371

第一节 一般要求 371

第二节 运输、堆放 371

第四节 保温和防水 372

附录一 大板建筑的安装工序 373

附加说明 374

附录二 安装墙板相关偏差调整原则 374

附录三 本规程用词说明 374

十八、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82) 375

第二节 钢筋 378

第一章 总则 378

第二章 材料 378

第一节 轻骨料混凝土 378

第二节 强度安全系数 379

第三章 基本计算规定 37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7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80

第三节 变形和裂缝宽度允许值及抗裂安全系数 380

第四章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380

第四节 局部承压 381

第二节 受压构件 381

第三节 受弯构件 381

第一节 强度计算 382

第五章 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382

第二节 变形、抗裂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39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91

第六章 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391

第二节 强度计算 393

第三节 抗裂度和变形验算 396

第四节 施工阶段验算 397

第一节 构造的一般规定 398

第七章 构造和构件的规定 398

第二节 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的构造 399

第三节 板 400

第四节 梁 401

第六节 牛腿 403

第五节 柱 403

附录一 材料的标准强度 404

第七节 预制构件的接头及吊环 404

附录三 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表 405

附录二 截面弹塑性抵抗矩与弹性抵抗矩的比值γ表 405

附录六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406

附录四 钢筋轻骨料混凝土双向小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近似计算方法 406

附录五 刚度与裂缝宽度简便计算公式 406

附录七 本规程用词说明 407

十九、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409

第二节 结构平面布置 412

第一章 总则 412

第二章 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412

第一节 结构体系 412

第三节 结构竖向布置 413

第四节 结构布置的一般要求 414

第二节 风荷载 415

第三章 荷载和地震作用 415

第一节 竖向荷载 415

第三节 地震作用 416

第二节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 418

第四章 结构计算 418

第一节 计算的一般原则 418

第四节 框架结构的计算 419

第三节 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倾覆验算 419

第五节 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420

第七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421

第六节 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421

第九节 高层建筑结构水平位移的限值 422

第八节 筒体结构的计算 422

第二节 框架结构 423

第五章 截面设计和结构构造 42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23

第三节 一般剪力墙结构 428

第四节 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431

第五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 432

第七节 楼板、楼板与剪力墙、框架的连接构造 433

第六节 筒体结构 433

第四节 箱形基础 434

第六章 基础 43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34

第二节 地基土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 434

第三节 筏形基础 434

第五节 桩基础 435

第六节 大直径扩底墩 437

第三节 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 438

第七章 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 438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38

第二节 测量放线 438

第六节 采用大模板工艺的剪力墙结构施工 439

第四节 装配式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 439

第五节 预制梁板现浇柱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 439

第七节 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的液压滑模施工 440

第八节 深基础施工 441

附录一 风荷载体型系数 442

第九节 施工中的安全规定 442

附加说明 443

附录二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443

附录三 本规程用词说明 443

二十、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 447

第二章 设计计算与施工的基本规定 449

第一章 总则 449

第二节 提升阶段计算 450

第三章 板的设计 45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50

第三节 使用阶段计算 451

第四节 构造与配筋 452

第二节 提升阶段验算 453

第四章 柱的设计 45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53

第三节 使用阶段计算 455

第二节 提升环和承重销 456

第五章 板柱节点设计 456

第一节 板柱节点 456

第二节 内力和位移计算 458

第六章 升板结构的抗侧力设计 458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58

第三节 构造要求 459

第三节 现浇混凝土柱的施工 460

第七章 柱的施工 46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60

第二节 预制柱的施工 460

第一节 胎模施工 461

第四节 工具柱的施工 461

第八章 板的制作 461

第三节 提升准备 462

第二节 隔离层 462

第三节 提升环制作与安装 462

第四节 模壳和模板 462

第五节 混凝土施工 462

第九章 板的提升与固定 462

第一节 提升设备 462

第二节 提升单元与程序 46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63

第四节 板的提升 463

第五节 群柱的稳定措施 463

第六节 板的就位与固定 463

第十章 墙体和筒体的施工 463

第一节 质量标准与结构验收 464

第二节 升提、升滑施工 464

第三节 升层施工 464

第十一章 验收 464

附录一 等代梁的升差内力的计算 465

第二节 技术复核与隐蔽工程验收 465

附录四 变刚度等代悬臂柱的截面刚度修正系数ζ 466

附录二 平板配筋构造 466

附录三 格梁板的次梁有效刚度系数a 466

附录五 群柱与内竖筒或剪力墙共同工作时的计算长度系数μ 467

附录七 板柱结构及板柱—壁式框架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468

附录六 板柱节点图 468

附录八 板柱—剪力墙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469

附录九 带刚域杆件的线刚度修正系数 470

附录十 等代框架梁和柱的刚域长度系数表 471

附加说明 472

附录十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472

二十一、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1—84) 473

第三章 设计规定 475

第一章 总则 475

第二章 材料 475

第二节 定位轴线 476

第四章 建筑设计 47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76

第三节 排水、防水 47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78

第四节 建筑热工 478

第五章 折板计算 478

第三节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479

第二节 荷载 479

第四节 折缝处有集中荷载的计算 48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81

第五节 截面计算 481

第六章 结构构造 481

第二节 钢筋配置 482

第三节 联接节点 48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84

第四节 开孔折板 484

第五节 边折及伸缩缝 484

第七章 构件制作 484

第五节 出池堆放 485

第二节 材料规格及要求 485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折板制作 485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折板制作 485

第二节 防水工程 486

第八章 运输安装 486

第一节 运输 486

第二节 安装 486

第三节 灌缝 486

第九章 屋面工程 486

第一节 保温工程 486

第三节 安装工程验收 487

第十章 屋盖工程验收 487

第一节 折板构件验收 487

第二节 折板的荷载检验 487

参考资料一 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计算例题(采用折板法) 488

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488

参考资料二 预应力混凝土V形折板计算例题 489

参考资料三 非均布荷载作用下V形折板的内力分析及计算例题 494

参考资料四 开孔折板计算 497

参考资料五 结构构造示意图 498

参考资料六 常用施工机具简图 500

参考资料七 V形折板适用热寒地区的划分范围 501

参考资料八 安装过程V形折板单折倾翻稳定验算 502

附加说明 503

二十二、钢筋混凝土薄壳顶盖及楼盖结构设计计算规程(BJG16—65) 505

第二节 计算原则 507

第一章 总则 507

第一节 适用范围 507

第三节 壳体的构造与配筋 508

第五节 预应力薄壳结构 509

第四节 装配整体式壳体 509

第七节 温度影响 510

第六节 孔洞 510

第一节 计算方法 512

第二章 圆形底旋转薄壳 512

第二节 法向集中荷载和环形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圆孔的应力集中 519

第三节 雪载、风载及稳定 521

第五节 边缘构件 523

第四节 带肋壳的计算 523

第六节 构造要求 524

第二节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 525

第三章 双曲扁壳 525

第一节 曲面与曲率 525

第三节 在法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计算公式 527

第五节 稳定验算 528

第四节 在半边荷载、填充荷载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的计算 528

第七节 构造要求 529

第六节 边缘构件 529

第二节 边缘构件 530

第四章 圆柱面壳及折板 530

第一节 圆柱面壳的几何尺寸和计算 530

第三节 构造要求 531

第四节 折板结构 532

第三节 边缘构件 533

第五章 双面抛物面扁扭壳 533

第一节 几何尺寸 533

第二节 单块扭壳及组合型扭壳的计算 533

第六章 膜型扁壳 534

第四节 构造要求 534

第二节 计算方法 535

第一节 适用范围及几何尺寸 535

第三节 构造要求 537

表Ⅰ—1 双曲扁壳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薄膜内力系数表 538

附录Ⅰ 双曲扁壳的内力及位移系数表 538

表Ⅰ—2 方形底球面微弯扁壳(微弯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内力及位移系数表 539

表Ⅰ—3 双曲扁壳在填充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 540

一、圆柱面长壳的计算步骤 546

附录Ⅱ 圆柱面壳的计算方法及表格 546

表Ⅱ-1 547

表Ⅱ-3 548

表Ⅱ-2 548

二、圆柱面短壳的计算步骤 549

表Ⅱ-4 圆柱面壳薄膜内力及位移系数表 550

表Ⅱ-5a 圆柱面长壳在对称边缘扰力作用下内力系数表 551

表Ⅱ-5b 圆柱面长壳在对称边缘扰力作用下位移系数表 573

表Ⅱ-6a 圆柱面短壳在单边边缘扰力作用下内力系数表 578

表Ⅱ-6b 圆柱面短壳在单边边缘扰力作用下位移系数表 584

一、折板顶盖的计算公式及步骤 585

附录Ⅲ 两端铰支长折板顶盖的计算方法 585

表Ⅲ-1a 折板方程组系数表 587

表Ⅲ-1b 折板方程组系数表 588

表Ⅲ-2a 折板方程组系数表 589

二、带环肋的折板 589

三、预应力配筋的折板 590

表Ⅲ-2b 折板方程组系数表 590

表Ⅳ-1 四边简支单块双曲抛物面扁扭壳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系数表 591

附录Ⅳ 双曲抛物面扁扭壳的内力及位移系数表 591

表Ⅳ-2 四边简支组合型双曲抛物面扁扭壳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系数表 597

参考文献 612

二十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615

第二章 基本规定 617

第一章 总则 617

第一节 土(岩)的分类 618

第三章 地基土(岩)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618

第二节 冻土地基的基础埋深及处理 619

第二节 工程特性指标 619

第四章 基础埋置深度 61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619

第一节 承载力计算 620

第五章 地基计算 620

第二节 变形计算 62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623

第三节 稳定性计算 623

第六章 山区地基 623

第三节 压实填土地基 624

第二节 土岩组合地基 624

第四节 边坡及挡土墙 625

第五节 滑坡防治 626

第二节 利用与处理 627

第六节 岩溶与土洞 627

第七章 软弱地基 62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627

第五节 大面积地面荷载 628

第三节 建筑措施 628

第四节 结构措施 628

第二节 扩展基础 629

第八章 基础 629

第一节 刚性基础 629

第五节 壳体基础 631

第三节 柱下条形基础 631

第四节 墙下筏板基础 631

第六节 桩基础 632

附录一 沉降观测要点 634

第七节 岩石锚杆基础 634

附录五 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 635

附录二 岩石划分 635

附录三 碎石土野外鉴别 635

附录四 地基土载荷试验要点 635

附录七 抗剪强度指标c·?标准值 637

附录六 标准贯入和轻便触探试验要点 637

附录十 附加应力系数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638

附录八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638

附录九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 638

附录十一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Ka 641

附录十二 大面积地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沉降计算 642

附录十四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643

附录十三 壳体基础的薄膜理论内力公式 643

附加说明 644

附录十五 预制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644

附录十六 规范用词说明 644

二十四、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64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648

第一章 总则 648

第二章 灌注桩基础设计 648

第二节 构造 649

第三节 桩基计算 651

第二节 灌注桩的施工 655

第三章 灌注桩基础施工 655

第一节 施工准备 655

附录一 灌注桩成孔工艺选择参考表 660

第三节 承台施工 660

第四节 灌注桩基础工程验收 660

附录二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力的桩基 661

附录四 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 671

附录三 基桩计算长度和桩身纵向弯曲系数 671

附录五 受地震水平力的一般建筑物桩基设计计算举例 672

附录六 灌注桩基础施工记录表 675

参考资料一 桩的现场试验 676

附录七 本规程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 676

参考资料二 常用灌注桩的成孔机械性能 681

参考资料三 灌注桩施工设备示意图例 682

二十五、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6—80) 687

第二章 勘察要求 689

第一章 总则 689

第四章 基础设计和构造要求 690

第三章 地基计算 690

附录二 基底反力系数 693

第五章 施工要求 693

附录一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x 693

附录四 整体弯矩计算举例 694

附录三 墙体截面剪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694

附录五 本规程用词说明 695

二十六、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69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699

第一章 总则 699

第二章 勘察 69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00

第二节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700

第三节 场地与地基评价 700

第三章 设计 700

第二节 地基计算 701

第四节 坡地 702

第三节 总平面设计 702

第六节 地基处理 703

第五节 基础埋深 703

第八节 管道 704

第七节 建筑与结构 704

附录一 膨胀土工程特性指标室内试验 705

第四章 施工 70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05

第二节 地基和基础施工 705

第三节 建(构)筑物的施工 705

第五章 维护管理 705

附录二 中国部分地区的蒸发力及降水量表 708

附录三 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 709

附录五 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 710

附录四 使用要求严格的地面构造 710

附录六 本规范用词说明 711

附加说明 712

二十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71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15

第一章 总则 715

第二章 工程地质勘察 715

第三节 湿陷性评价 716

第二节 现场勘察 71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17

第三章 设计 717

第二节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718

第三节 建筑设计 719

第五节 给排水、供热与通风设计 720

第四节 结构设计 720

第六节 地基计算 721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22

第四章 地基处理 722

第三节 夯实法 723

第二节 垫层法 723

第六节 预浸水法 724

第四节 挤密法 724

第五节 桩基础 724

第二节 现场防护 725

第七节 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 725

第五章 施工 72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25

第五节 管道和水池的施工 726

第三节 基坑或槽施工 726

第四节 建筑物的施工 726

附录一 名词解释 727

第六章 使用与维护 72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27

第二节 维护和检修 727

第三节 沉降观测和地下水位观测 727

附录二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 728

附录五 钻孔内取原状土样的操作要点 730

附录三 黄土的地层划分 730

附录四 判别新近堆积黄土(Q42)的规定 730

附录七 各类建筑的举例 731

附录六 黄土湿陷性试验 731

附录十 黄土的承载力 732

附录八 水池类构筑物的设计措施 732

附录九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下水位上升时建筑物的设计措施 732

附加说明 733

附录十一 单桩浸水静载荷试验 733

附录十二 规范条文中用词的说明 733

二十八、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 735

第一节 岩石和土的分类 737

第一章 总则 737

第二章 岩石和土的分类及鉴定 737

第二节 岩石和土的鉴定 738

第三节 初步勘察 739

第三章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 73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39

第二节 选择场址勘察 739

第四节 详细勘察 740

第六节 勘察成果 741

第五节 施工勘察 741

第二节 勘探 742

第四章 测绘、勘探及测试 742

第一节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742

第三节 测试 743

第一节 岩溶 745

第四节 长期观测 745

第五章 特殊地质条件勘察 745

第二节 斜坡稳定性 747

第三节 泥石流 748

第四节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749

第二节 红粘土 750

第六章 特殊性土地基勘察 750

第一节 软土 750

第一节 桩基工程 751

第三节 人工填土 751

第七章 专门工程勘察 751

第二节 动力机器基础工程 752

附录二 静力触探试验要点 753

第三节 取水工程 753

附录一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753

附录三 动力触探试验要点 754

附录四 触探指标与土的主要力学指标的关系 755

附录五 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判定方法及标准 756

附录七 工程地质主要图例及符号 757

附录六 地层符号 757

附录八 规范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 759

二十九、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761

第二章 基本规定 763

第一章 总则 763

第一节 天然地基 764

第三章 勘察方案布设 764

第四章 原位测试和监测 765

第二节 桩基 765

第二节 天然地基评价和计算 766

第五章 室内试验 766

第六章 岩土工程评价和计算 766

第一节 场地稳定性评价 766

第三节 桩基评价和计算 769

第七章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70

附录二 平均附加压力系数? 771

附录一 极限承载力Nc、Nq、Nt系数表 771

附录三 按E0计算沉降时的?系数 773

附录五 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表 774

附录四 预制桩竖向承载力表 774

附加说明 775

附录六 深井载荷试验要点 775

附录七 本规程用词说明 775

三十、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77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79

第一章 总则 779

第二章 软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779

第三章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 779

第三节 初步勘察 780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勘察 780

第五节 施工勘察 781

第四节 详细勘察 781

第三节 室内试验 782

第四章 调查、勘探和测试 782

第一节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 782

第二节 勘探和取样 782

第五节 监测 783

第四节 原位测试 783

第三节 地基处理 784

第五章 工程地质评价 784

第一节 建筑场地条件 784

第二节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 784

第三节 施工降水 785

第六章 地下水与基础施工 785

第一节 地下水评价 785

第二节 基坑勘测 785

第八章 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 786

第七章 桩基工程勘察 786

附录一 中国软土主要分布地区的工程地质区划略图及特征表 787

附录六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789

附录二 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789

附录三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的要求 789

附录四 试样质量等级的选择 789

附录五 土粒相对密度和泊松比的经验值 789

附加说明 791

附录七 规范用词说明 791

三十一、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793

第二章 土样和试样制备 795

第一章 总则 795

第三节 灌水法 797

第三章 含水量试验 797

第四章 密度试验 797

第一节 环刀法 797

第二节 蜡封法 797

第三节 浮称法 799

第四节 灌砂法比重试验 799

第五章 79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799

第二节 比重瓶法 799

第一节 筛析法 800

第四节 虹吸筒法 800

第六章 颗粒分析试验 800

第二节 密度计法 801

第一节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803

第三节 移液管法 803

第七章 界限含水量试验 803

第三节 滚搓法 804

第二节 碟式仪法 804

第一节 砂的最小干密度试验 805

第二节 砂的最大干密度试验 805

第八章 砂的相对密实度试验 805

第九章 击实试验 806

第一节 常水头渗透试验 807

第十一章 渗透试验 807

第十章 承载比试验 807

第二节 变水头渗透试验 808

第十二章 固结试验 809

第十三章 黄土湿陷试验 811

第一节 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812

第十四章 三轴压缩试验 812

第二节 固结不排水试验 814

第三节 固结排水试验 815

第十五章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816

第四节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试验 816

第一节 粘性土的慢剪试验 817

第十六章 直接剪切试验 817

第四节 砂性土的直剪试验 818

第三节 粘性土的快剪试验 818

第二节 粘性土的固结快剪试验 818

第十八章 自由膨胀率试验 819

第十七章 反复直剪强度试验 819

第二节 无荷载膨胀率试验 820

第一节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820

第十九章 膨胀率试验 820

第二十一章 收缩试验 821

第二十章 膨胀力试验 821

第二节 易溶盐总量测定 822

第一节 浸出液制取 822

第二十二章 酸碱度试验 822

第二十三章 易溶盐试验 822

第四节 氯根的测定 823

第三节 碳酸根及重碳酸根的测定 823

第五节 硫酸根的测定 824

第八节 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825

第七节 镁离子的测定 825

第六节 钙离子的测定 825

第九节 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测定 826

第二十五章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 827

第二十四章 中溶盐石膏试验 827

第二十七章 土的离心含水当量试验 828

第二十六章 有机质试验 828

附录二 名词解释 829

附录一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829

附加说明 830

附录三 本标准用词说明 830

三十二、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 833

第二章 基本规定 836

第一章 总则 836

第二节 风荷载 838

第一节 荷载分类 838

第三章 荷载 838

第三节 裹冰荷载 841

第二节 钢塔桅结构的内力分析 84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42

第四节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842

第四章 钢塔架和桅杆结构 842

第五节 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 843

第四节 纤绳 843

第三节 钢塔桅结构的变形和整体稳定 843

第六节 偏心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 844

第八节 螺栓连接计算 845

第七节 焊缝连接计算 845

第十节 钢塔桅结构的构造要求 846

第九节 法兰盘连接计算 846

第二节 塔身变形和塔筒截面内力计算 84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47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圆筒形塔 847

第四节 塔筒裂缝宽度计算 848

第三节 塔筒承载能力计算 848

第五节 钢筋混凝土塔筒的构造要求 849

第二节 地基计算 85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50

第六章 地基与基础 850

第三节 刚性基础和板式基础 852

第四节 基础的抗拔稳定和抗滑稳定 853

附录一 钢材及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854

附录二 轴心受压钢构件的稳定系数 855

附录三 塔筒水平截面受压区半角?计算表(正常使用状态时) 857

附录四 圆筒形塔的附加弯矩计算 859

附录五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圆形、环形基础基底部分脱开基土时,基底压力计算系数τ、ξ 860

附录六 基础和锚板基础抗拔稳定计算 861

附加说明 862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862

三十三、烟囱设计规范(GBJ51—83) 863

第一章 总则 865

第二节 混凝土 866

第一节 砖石 866

第二章 材料 86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67

第三章 设计和计算基本规定 867

第三节 钢筋和钢材 867

第四节 材料热工计算指标 867

第二节 筒身受热温度计算 868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68

第二节 受热温度允许值 868

第三节 安全系数 868

第四节 裂缝宽度允许值 868

第五节 地基允许变形值 868

第四章 温度计算 868

第二节 水平截面的强度计算和抗裂度验算 86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69

第五章 砖烟囱筒壁计算 869

第四节 环向钢筋计算 870

第三节 环箍计算 87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71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计算 871

第五节 纵向钢筋计算 871

第二节 附加弯矩计算 872

第三节 强度计算 873

第四节 使用阶段应力计算 874

第五节 裂缝宽度验算 876

第三节 刚性基础计算 877

第二节 地基计算 877

第七章 地基基础计算 87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877

第四节 板式基础计算 878

第五节 壳体基础计算 879

第一节 砖烟囱筒壁 882

第八章 构造 882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 883

第三节 基础 884

第五节 烟囱附件 885

第四节 内衬和隔热层 885

附录二 筒身代表截面处的附加弯矩不经循环计算的公式 886

附录一 钢筋混凝土烟囱考虑地震时的附加弯矩计算 886

第六节 其他 886

附录五 使用阶段应力计算图表 887

附录四 强度计算图表 887

附录三 环形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公式 887

附录六 环形和圆形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和倾斜的计算 888

附录七 组合壳体基础边缘力计算公式 891

附录八 壳体小径边缘和大径边缘处计算参数mja、mjb的计算公式 893

附录九 本规范用词说明 896

三十四、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J77—85) 897

第二节 结构选型 899

第一节 布置原则 899

第一章 总则 899

第二章 布置原则及结构选型 899

第一节 荷载和荷载组合 900

第三章 荷载 900

第二节 贮料压力 901

第一节 圆形筒仓仓壁和筒壁 902

第五章 构造 902

第四章 结构计算 90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02

第二节 仓顶、仓壁及仓底结构 902

第三节 仓下支承结构及基础 902

第二节 矩形筒仓仓壁 903

第三节 洞口 904

第六节 内衬 905

第五节 柱和环梁 905

第四节 漏斗 905

附录二 仓壁、仓底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906

附录一 散料的物理特性参数 906

第七节 抗震构造措施 906

附录三 系数ζ=cos2a+ksin2a,k=tg2(45°-?/2)和λ=(1-e-μκ?/ρ)的值 907

附录四 旋转壳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薄膜内力计算公式 908

附录五 矩形筒仓按平面构件的内力计算 909

附录六 本规范用词说明 911

附加说明 912

三十五、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J127—89) 91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15

第二章 索道设计基本规定 915

第一章 总则 915

第三节 线路选择 916

第二节 风雪荷载 916

第六节 检修设施 917

第五节 支架 917

第四节 净空尺寸 917

第二节 承载索与有关设备 918

第一节 货车 918

第三章 双线循环式货运索道工程设计 918

第四节 牵引计算与驱动装置选择 920

第三节 牵引索与有关设备 920

第五节 线路设计 921

第六节 站房设计 923

第一节 货车 925

第四章 单线循环式货运索道工程设计 925

第七节 电气设计 925

第八节 保护设施 925

第五节 站房设计 926

第四节 线路设计 926

第二节 承载牵引索与有关设备 926

第三节 牵引计算与驱动装置选择 926

第一节 客车 928

第五章 双线往复式客运索道工程设计 928

第六节 电气设计 928

第三节 牵引索与有关设备 929

第二节 承载索与有关设备 929

第五节 线路设计 930

第四节 牵引计算与驱动装置选择 930

第七节 电气设计 931

第六节 站房设计 931

第一节 客车 932

第六章 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工程设计 932

第八节 营救设施 932

第三节 牵引计算与驱动装置选择 933

第二节 承载牵引索与有关设备 933

第六节 站房设计 934

第五节 线路设备 934

第四节 线路设计 93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35

第七章 索道工程施工 935

第七节 电气设计 935

第八节 营救设施 935

第二节 钢结构安装 936

第三节 线路设备安装 937

第四节 钢丝绳安装 938

第五节 站内设备安装 939

第二节 工程验收 942

第一节 试运行 942

第八章 索道工程验收 942

附加说明 943

附录二 本规范用词说明 943

附录一 本规范名词解释 943

三十六、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945

第一章 总则 947

第二节 荷载 948

第一节 材料 948

第二章 基本规定 948

第三节 基本计算 951

第四节 一般构造要求 95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53

第三章 水池 953

第二节 矩形水池的静力计算 954

第三节 圆形水池的静力计算 957

第四节 构造要求 959

第二节 静力计算 96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60

第四章 泵房和取水头部 960

第三节 构造要求 961

第二节 静力计算 96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62

第五章 水塔 962

第三节 构造要求 963

第二节 圆形沉井的静力计算 964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64

第六章 沉井 964

第三节 矩形沉井的静力计算 965

第二节 钢管 96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66

第四节 构造要求 966

第七章 管道 966

第三节 铸铁管道 967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圆形管道 968

第五节 矩形、拱形管道 969

附录一 四边铰支承的双向板在均布、三角形荷载或边缘弯矩作用下的边缘反力系数 970

第六节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圆形管道 970

附录三 双向受力壁板在壁面温差或湿度当量温差作用下的弯矩系数 971

附录二 三边固定、顶端自由的双向板在均布或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边缘反力系数 971

附录四 双向板在非齐顶水(土)压力作用下的弯矩系数和边缘反力系数 972

附录六 圆形刚性管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系数 973

附录五 钢管的弯矩系数、轴力系数和变位系数 973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974

三十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977

第一章 总则 979

第五节 材料与施工 980

第四节 非结构构件 980

第二章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980

第一节 地震影响和场地、地基 980

第二节 平面、立面布置 980

第三节 抗震结构体系 980

第三节 地基抗震措施 981

第二节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981

第三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981

第一节 场地 981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83

第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983

第二节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984

第五节 抗震变形验算 985

第四节 截面抗震验算 985

第三节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98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86

第五章 多层砌体房屋 986

第三节 多层砖房构造措施 987

第二节 计算要点 98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89

第六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989

第四节 多层砌块房屋构造措施 989

第二节 计算要点 990

第三节 框架结构构造措施 99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93

第七章 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 993

第四节 抗震墙结构构造措施 993

第五节 框架-抗震墙结构构造措施 993

第一节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994

第八章 单层工业厂房 994

第二节 计算要点 994

第三节 构造措施 994

第二节 单层砖柱厂房 997

第一节 一般规定 998

第九章 单层空旷房屋 998

第三节 单层钢结构厂房 998

第二节 村镇木结构房屋 999

第一节 村镇生土房屋 999

第二节 计算要点 999

第三节 构造措施 999

第十章 土、木、石结构房屋 999

第一节 烟囱 1000

第十一章 烟囱和水塔 1000

第三节 石结构房屋 1000

第二节 水塔 1001

附录二 框架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1002

附录一 名词解释 1002

附录四 抗震墙结构框支层楼板设计 1003

附录三 砖填充墙框架抗震验算 1003

附录六 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 1004

附录五 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 1004

附加说明 1006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1006

三十八、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 1007

第二章 多层砖房、底层全框架和多层内框架房屋 1009

第一章 总则 1009

第三章 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 1012

第五章 单层空旷砖房和单层砖柱厂房 1014

第四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1014

第六章 旧式木骨架房屋 1015

第七章 砖木房屋和砖墙木骨架房屋 1016

第八章 农村柁木檩架房屋和土石墙房屋 1017

附录一 抗震砖墙面积率的验算方法 1018

第九章 烟囱和水塔 1018

附录二 单层空旷砖房带壁柱墙抗震强度验算例题 1023

附录三 旧式木骨架构件常用截面尺寸表 1024

附录四 砖烟囱加固钢材用量参考表 1026

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说明 1026

三十九、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3—82) 1027

第一章 总则 1029

第二章 设置原则 1029

第三章 材料及构造措施 1030

第一节 材料 1030

第二节 构造措施 1031

第四章 抗震强度验算 1032

第五章 施工技术措施 1032

附录一 抗震强度验算方法 1033

附录二 本规程用词说明 1035

参考资料计算实例 1035

四十、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 1047

第三章 结构抗震验算 1050

第二节 地基 10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