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论
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论

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绍俊,吴飞鹏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4416614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
《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论》目录

第一章 商品货币和市场经济 1

第一节 商品的产生和本质 1

一、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1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

四、使用价值和价值 4

五、商品的本质 5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和职能 6

一、货币的产生过程 7

二、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 10

三、货币的职能 12

第三节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为市场经济 13

一、前资本主义的简单商品经济 13

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15

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8

四、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19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1

第一节 价值规律 21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21

二、商品价值量的计量单位 23

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4

四、商品交换的基础 25

五、价值规律的作用 26

第二节 供求规律 28

一、商品的供给量 28

二、商品的需求量 30

三、供给和需求趋向平衡 31

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可能失衡 33

一、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4

第三节 价格规律 34

二、价格变化的因素 35

三、价格体系 36

四、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 38

第四节 竞争规律 39

一、竞争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39

二、竞争的表现方式 40

三、竞争的作用 41

四、开展竞争的条件 42

第一节 市场的产生及其含义 44

一、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44

第三章 市场 44

二、市场的含义 46

三、市场体系 46

四、市场观念 47

第二节 市场的种类 49

一、商品市场 49

二、资金市场 51

三、技术市场 52

四、劳动力市场 53

五、房地产市场 54

一、现货市场 55

第三节 市场形式的发展 55

二、期货市场 57

第四节 市场机制 62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 62

二、市场机制的特点 63

三、市场机制的作用 64

第五节 市场功能 66

一、交换功能 66

二、信息功能 67

四、价格形成功能 69

三、调节功能 69

五、资源配置功能 70

第四章 商品生产 73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组织形式 73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和地位 73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7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 76

四、生产的组织形式 77

五、生产的经营方式 78

一、个体私有制中的结合方式 80

第二节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80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结合方式 81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结合方式 83

第三节 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84

一、劳动过程的一般特点 84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 85

三、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87

四、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 88

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89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89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91

三、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92

第五章 产业资金的运动 94

第一节 资金的性质和来源 94

一、资金的特性 94

二、不变资金与可变资金 96

三、资金的筹集和时间价值 98

第二节 产业资金的循环 100

一、产业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 100

二、产业资金循环的三种形式 102

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03

第三节 产业资金的周转 104

一、资金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05

二、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不同周转方式 105

三、固定资金的磨损、折旧和维修 107

四、预付资金的总周转和周转周期 110

五、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金周转的影响 111

六、资金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12

第一节 商品生产的成本和利润 115

一、不变资金和可变资金转化为成本 115

第六章 商品生产的利润 115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17

第二节 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 118

一、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18

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20

三、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121

第三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23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23

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24

三、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 125

第四节 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126

一、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 127

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28

三、适度的生产规模 131

第七章 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 133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性质 133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地租 133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及其地租 134

三、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及其地租 135

第二节 级差地租 136

一、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36

二、级差地租Ⅰ 137

三、级差地租Ⅱ 139

四、级差地租量的变化趋势 142

第三节 绝对地租 143

一、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43

二、农业有机构成提高后的绝对地租 145

三、绝对地租量的变化因素 146

第四节 工商业地租和地产交易 146

一、矿山地租 147

二、建筑地段地租 147

三、地产交易 149

四、土地价格 150

第八章 商品流通 152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152

一、商品流通的本质 152

二、商品流通和市场的关系 155

三、商品流通的规律性 156

第二节 商品流通的地位 160

一、商品生产决定商品流通 161

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162

一、纯粹流通劳动 166

第三节 流通劳动的性质 166

二、流通中的生产性劳动 169

第四节 商业 171

一、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171

二、商业的职能和作用 172

三、商业利润 173

四、商业资金周转速度对商业利润的影响 175

第九章 货币流通 179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179

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179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 181

三、货币流通的渠道 185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 186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186

二、纸币流通规律 187

三、两种货币流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189

第三节 通货膨胀 190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90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92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192

四、通货膨胀的危害 193

第十章 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196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及其运动特征 196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96

二、信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性质 197

三、信用的价值运动形式 198

四、利息和利息率 200

第二节 银行及其他信用机构 202

一、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02

三、银行的利润 203

二、银行的职能 203

四、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204

五、其他信用机构 205

第三节 信用的方式 206

一、商业信用 206

二、银行信用 208

三、消费信用 209

四、国家信用 210

五、企业信用 210

一、股份制的产生和发展 212

第一节 股份制 212

第十一章 股份经济 212

二、股份制的基本原则 214

三、股份制的作用 215

第二节 股份公司 217

一、股份公司的类型 217

二、股份公司的设立 219

二、证券市场的类型 22

三、股份公司的管理体制 220

第三节 股票 222

一、股票的含义 222

二、股票与债券的异同 223

三、股票的种类 223

四、股票的价格 224

五、创业利润和虚拟资金 226

第四节 证券市场 227

一、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7

三、证券交易的方式 230

四、证券市场的作用 232

第一节 国际分工 235

一、国际分工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35

第十二章 国际贸易与金融 235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和类型 237

三、国际分工的利益 238

第二节 国际贸易 240

一、国际贸易的类型 240

二、国际市场价格 241

三、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 242

四、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43

一、国际贷款 245

第三节 国际信贷与投资 245

二、其他贷款方式 247

三、国际投资 248

四、国际资金的流向 248

第四节 国际汇兑 249

一、国际货币体系 249

二、汇率风险 252

三、国际收支平衡 253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 255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来源和内容 255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255

二、国民收入的含义 258

三、国民收入的统计与比较 259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60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61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62

三、国民收入分配的构成 263

四、国民收入超分配的可能性 263

第三节 工资的性质和形式 264

一、资本主义的工资 264

二、社会主义的工资 265

三、工资的种类 267

四、衡量工资水平的标准 269

第四节 收入差别及其调节 270

一、衡量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 271

二、收入差别的成因和变化趋势 272

三、收入差别公平合理的标准 274

四、对收入差别的调节 276

第十四章 生活资料消费 278

第一节 消费的地位和性质 278

一、消费的含义 278

二、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279

三、消费的性质 283

第二节 消费水平 284

一、消费水平及其衡量标准 284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285

三、消费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286

第三节 消费结构 287

一、消费结构及其分类 288

二、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288

三、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 291

一、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293

第四节 消费行为 293

二、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295

三、对消费行为的科学引导 296

第十五章 资金积累 298

第一节 资金积累的重要性 298

一、社会再生产的类型 298

二、扩大再生产需要积累资金 300

三、利用其他生产条件要以积累为基础 301

第二节 资金积累的性质 302

一、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 302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积累 303

三、社会主义的积累 304

第三节 资金积累的形式和规模 305

一、资金积累的层次和形式 305

二、资金积累的机制 306

三、积累率和积累量 308

第四节 资金积累的一般规律 310

一、资金的积聚和集中 310

二、资金有机构成的提高 311

三、劳动人口相对过剩 312

四、相对劳动人口过剩的性质 315

第十六章 社会再生产 316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实现的重要性 316

一、企业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 316

二、社会再生产的价值实现和实物补偿 317

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 318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20

一、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图式 320

二、社会总产品的交换 321

三、两大部类的平衡公式 322

四、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 323

五、固定资金的补偿 325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26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326

二、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图式 327

三、两大部类的平衡公式 329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330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 333

一、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333

二、工业和农业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 334

三、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335

四、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比例关系 336

第十七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339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339

一、投资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339

二、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 342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周期 344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346

一、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346

二、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 347

三、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阶段 349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351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51

二、以城市为发展极的增长中心的不平衡 352

三、后发性利益造成的不平衡 353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适度性 355

第十八章 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 358

第一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358

一、社会生产的比例需要国家调节 358

二、社会经济利益的矛盾需要国家协调 359

三、市场经济的秩序需要国家维护 361

四、经济发展的条件需要国家创造 363

一、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 364

第二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 364

二、国家调节市场 367

三、市场引导企业 368

第三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 369

一、计划调节 369

二、财政调节 371

三、金融调节 373

四、价格调节 374

五、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运用 3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