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药散剂
中药散剂

中药散剂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振海,郭成祥著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136973
  • 页数:703 页
图书介绍:
《中药散剂》目录
标签:散剂 中药

概述 1

一、散剂的历史与发展 1

二、散剂的特点和优势 3

三、因药制宜用散 3

1.传统用药不入汤剂 4

2.气味秽浊不宜入煎剂 4

3.贵重药物多用散 5

4.药性毒剧宜用散 5

5.煎煮有损药效的药物宜用散 6

6.可汤可散,以散为主 7

四、因病制宜用散 8

1.病邪轻浅者宜有散剂 8

2.病邪在表、在上当用散剂 8

3.急病多用散剂 8

4.风气湿痹常用散剂 8

5.湿病首选散剂 9

6.火热之病可用散剂 9

7.脾胃疾患莫忘用散 9

8.重病轻治宜用散剂 10

9.久病缓图可用散剂 10

五、因人制宜用散 11

第一章 外感病证 12

一、感冒 12

二、风温 22

三、湿温 27

四、暑温 28

五、四时伤寒温疫 31

六、痢疾 37

七、疟疾 45

第二章 肺系病证 47

一、咳嗽 47

1.风寒卒暴咳嗽 47

2.肺热咳嗽 51

3.久咳嗽 55

4.咳嗽痰多 58

5.诸般咳嗽 62

6.小儿咳嗽 66

二、虚劳咳喘 69

三、哮喘 75

1.冷哮寒喘 75

2.热哮热喘 80

3.痰气哮喘 83

四、肺痈 87

五、肺痿 91

六、失音 94

第三章 脾胃病证 98

一、呃逆 98

二、呕吐 99

三、噎膈、反胃 107

四、腹胀、痞满 111

五、胃痛 120

六、腹痛 124

七、腹泻 128

八、霍乱 139

九、便秘 142

十、调和脾胃 145

十一、口疮 161

第四章 肾系病证 165

一、淋证 165

1.通治诸淋 165

2.热淋 169

3.冷淋 172

4.血淋 174

5.石淋 179

6.气淋 184

7.膏淋 187

8.劳淋 188

二、癃闭 189

三、遗尿、小便不禁 195

四、腰痛、腰酸 202

1.卒腰痛、闪挫腰痛 202

2.外邪腰痛 206

3.肾虚腰痛 211

五、遗精、早泄 214

六、阳萎、阳强 223

七、尿浊 229

八、耳鸣、耳聋 232

第五章 心系病证 239

一、惊悸怔忡 239

二、心痛 247

三、不寐 249

四、多寐 255

五、健忘 256

六、昏迷 261

七、癫狂 265

八、癫痫 274

第六章 肝胆病证 277

一、黄疸 277

1.湿热黄疸 277

2.阴黄 282

3.急黄 285

4.其它黄疸 286

二、膨胀 288

三、痉病 294

四、胁痛 299

五、眩晕 307

六、中风 319

七、疝气 330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340

一、郁证 340

二、瘀血 350

1.活血定痛 350

2.理气活血 351

3.温经活血 352

4.凉血活血 353

5.养血活血 354

6.益气活血 354

7.攻下逐瘀 355

8.活血利水 356

三、水肿 356

四、汗证 365

1.自汗 365

2.盗汗 370

五、痰饮 375

六、消渴 386

七、积聚 390

八、虚劳 397

九、内伤发热 413

1.阴虚发热 413

2.血虚发热 414

3.气虚发热 415

4.阳虚发热 417

5.气郁发热 417

6.瘀血发热 417

十、麻木 418

十一、咳血 422

十二、吐血 430

十三、便血 440

十四、尿血 447

十五、鼻衄 451

十六、诸窍出血、汗血 455

十七、紫斑 460

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462

一、痹证 462

1.痹证通治方 462

2.行痹 464

3.痛痹 467

4.着痹 471

5.热痹 476

6.虚痹、杂治 479

二、头痛 482

1.风寒头痛 482

2.风热头痛 484

3.风湿头痛 487

4.偏正头痛、头风 488

5.痰蚀头痛 495

6.雷头风 497

7.气头痛 497

8.血虚头痛 498

9.少阳头痛 499

10.胃头痛 499

11.头痛鼻治方 499

12.酒毒头痛 501

13.头风外治方 502

三、脚气 502

四、瘾疹 508

五、皮痹 514

第九章 妇科病证 516

一、月经病证 516

1.月经不通 516

2.崩漏 522

3.经行腹痛 532

4.月经先后无定、或多或少 538

二、带下病证 542

三、妊娠病证 548

1.妊娠恶阻 548

2.胎漏 551

3.胎动不安、伤胎、堕胎、惊胎 553

4.妊娠中风 564

5.妊娠水肿 565

6.妊娠子烦 567

7.妊娠子淋 568

8.妊娠小便不通 569

9.妊娠遗尿 570

10.妊娠大便秘涩 570

11.妊娠时疾、伤寒 571

12.妊娠下痢 573

13.习惯性流产 573

14.妊娠腰痛 575

四、临产、产后 575

1.催生、下胎 575

2.产后血晕 578

3.产后语言妄乱 582

4.产后不语 584

5.产后腹痛、恶血未尽 585

6.产后中风 589

7.产后大便不通 591

8.产后小便不通 591

9.产后子宫不收 592

10.产后乳汁不下 593

11.产后回乳 596

12.产后虚烦惊悸 596

13.产后咳嗽 597

14.产后蓐劳 598

15.产后浮肿 600

16.产后头痛 601

17.产后呃逆、满呕 602

18.产后诸疾通治方 603

第十章 儿科病证 606

一、急慢惊风 606

二、疳积 610

三、疮疹 611

四、呕吐、泻痢 615

五、驱虫 618

六、儿科杂证 619

第十一章 外科病证 628

一、痈疽疮疡 628

二、内痈 649

三、跌打损伤 651

四、破伤风 658

第十二章 五官科病证 661

一、口舌病证 661

二、齿痛、牙疳 663

三、咽喉痛 667

四、耳中流脓、耳痔 673

五、鼻科病证 675

六、眼科病证 680

1.眼目昏暗、赤肿 680

2.翳障 687

3.内障 691

4.眼科杂证 6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