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两宋财政史
两宋财政史

两宋财政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圣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101012124
  • 页数:885 页
图书介绍:
《两宋财政史》目录
标签:财政

前言 1

第一编 两宋财政发展史概述 2

第一章 宋朝全盛时期的财政 2

第一节 财制上的高度集权 2

(1)割除唐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 2

(2)三司理财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5

(3)皇帝对财政直接控制的加强 8

第二节 由收支基本平衡到危机初现 11

(1)上升阶段 11

(2)鼎盛阶段 14

(3)危机初现阶段 18

第三节 冗费局面基本形成 22

(1)冗费局面的逐步形成 23

(2)冗费问题的第一要素——冗兵 25

(3)冗费问题的其他要素——冗官、祭祖等 28

第四节 用尽前朝敛财之术 31

(1)唐末五代重额赋税的基本保留 31

(2)禁榷收入的扩大 33

(3)赋税政策上的竭泽而渔的倾向 33

(4)王安石变法以前的改革努力 35

第二章 熙丰改革时期的财政 43

第一节 王安石新法及其所造成的财政增收 43

(1)王安石理财新法 43

(2)新法造成的增收与节支 48

第二节 战争及军事行动对财政的影响 54

(1)战争与军事行动概况 54

(2)西部战争支费 56

(3)其他战争支费及军费、军备对财政的影响 60

第三节 王安石新法的失败和新法以外的增收措施 62

(1)新法的问题与弊病 62

(2)新法以外的增效措施 68

第四节 财政制度上的重大变更 72

(1)三司户部之变 73

(2)财制上更进一步的集权 76

第一节 新法的否定之否定 80

第三章 北宋衰亡时期的财政 80

(1)新法的废而复用 81

(2)新法推行在渡过危机后走向极端 85

第二节 蔡京的理财新法 88

(1)继续推行熙、丰新法 89

(2)盐茶新法 90

(3)变钱币法 95

第三节 弱外以实内的财赋分配 97

(1)弱外以实内的财赋分配走向极端 97

(2)盐法改变使榷盐收入归属朝廷的部分增加 99

(3)御前钱物数量的增加 101

(4)因地方财计困窘而造成的横征暴敛 103

第四节 挥霍无度导致灭亡 105

(1)大兴土木、花石纲之费与崇奉道教之费 106

(2)官吏冗滥禄赐无节之费 109

(3)有增无已的战争支费 112

第四章 南宋“中兴”时期的财政 116

第一节 重建财政时采取的各种措施 116

(1)征调折帛钱和月桩钱 119

(2)征调经制钱与总制钱 121

(3)推行国界法 122

(4)搜刮川蜀财赋以供支用 123

(1)御前、朝廷财赋的新管理体制 127

第二节 御前、朝廷财赋的新体制及总领所的建立 127

(2)四总领所建立对财制的重大影响 131

第三节 财政上的表面的、暂时的缓和 136

(1)财政上表面的、暂时的好转与调整的开展 136

(2)财政上紧张状况的持续与危机的潜伏 142

第四节 地方财政的困窘与人民赋税负担的空前沉重 146

(1)地方财政的困窘 146

(2)人民赋税负担空前沉重 150

第五章 南宋没落衰亡时期的财政 155

第一节 战争重起,军事、财政的进一步恶化与崩溃 155

(1)开禧北伐失败后军事形势的逐渐恶化 155

(2)南宋后期财政的恶化和崩溃 157

(1)四川在南宋财政中地位的转变 163

第二节 财源的枯竭 163

(2)东南地方财计的进一步困窘 165

(3)榷盐收入难以复加 167

(4)人民的贫困、生产的破坏 170

第三节 楮币成灾 175

(1)楮币发行量的剧增 175

(2)楮币泛滥的严重后果 176

(3)封建国家秤提楮币的努力 177

(6)南宋官员俸禄制度 179

(1)回买公田的起因 180

第四节 回买公田 180

(2)回买公田的实行与关会之变 185

第一章 田赋、代役税与人丁税 190

第一节 田赋收入 190

(2)田赋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190

(2)两税正税立额 190

第二编 两宋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190

(3)两税附加税 196

(4)折科、折变与支移 198

第二节 田赋的管理与整顿 204

(1)田赋不均及田赋流失现象的严重存在 204

(2)北宋初期的田赋整顿举措 207

(3)方田均税法的推行 209

(4)南宋经界等法的实施 213

(5)田赋管理上几项重要制度 216

第三节 免役钱 218

(1)北宋役法与免役钱征收概述 218

(2)行免役法后百姓重新负担乡役和免役钱部分调拨他用 221

(3)南宋役法概述 223

(4)百姓免役钱输纳额的确定办法 225

第四节 身丁税(附免夫钱) 228

(1)身丁税概述 228

(2)湖南、两浙地区的身丁税 230

(3)福建、两广地区的身丁税 234

(4)江东、两淮、四川地区的身丁税 238

(5)僧道免丁钱与百姓免夫钱 238

第一节 榷盐收入(上) 243

(1)盐法及榷盐收入述略 243

第二章 禁榷收入 243

(2)解盐区 247

(3)河北区、京东区与河东区 249

第二节 榷盐收入(下) 253

(4)淮浙区 253

(5)四川井盐区 259

(6)广南区与福建区 261

(7)与榷盐相关的蚕盐、食盐等 264

第三节 榷酒收入 265

(1)酒法概述 265

(2)酒坊场立法沿革 270

(3)榷酒收入及其支配 272

第四节 榷茶收入 274

(1)北宋嘉信通商以前茶法概述 275

(2)嘉祐通商后至崇宁复榷东南茶时期茶法概述 279

(3)北宋崇宁年后至南宋时期茶法概述 280

(3)榷香药收入 281

(4)榷茶收入及水磨茶课利 282

第五节 榷香矾及市舶收入 285

(1)矾法概述 285

(2)榷矾课利 286

(2)商税岁入情况 290

(1)商税制度概述 292

第三章 工商税、官工商业及官田收入 292

第一节 商税收入(附免行钱) 292

(3)互市息课、力胜钱、市利钱及河渡钱 299

(4)免行钱 302

第二节 坑冶及其他官工商业收入 303

(1)坑冶业的兴衰 303

(2)坑冶的管理办法及课税制度 304

(3)宋朝坑冶课利收入情况 307

(4)官府市易、回易收入 308

(5)楼店务、官卖药、青苗钱等收入 310

第三节 官田收入 311

(1)宋代屯田与营田及其收入概况 312

(2)宋代屯田、营田不举的原因 314

(3)四川铁钱、钱引、银会及四川会子等 315

(3)其他官田租入 317

第四章 科率、和预买绢、卖官鬻牒及隶于经总制钱的杂收入 321

第一节 科率概述 321

(1)科买军器物料 321

(2)其他科买 323

(3)地方性和临时性杂敛 326

(4)有关科率的制度 327

第二节 科籴 328

(1)北宋的科籴 328

(2)南宋的科籴 331

(3)科籴的摊派 335

(1)和预买的创始及性质变化 338

第三节 和预买■绢丝布(附折帛钱) 338

(2)对和预买的总额、分布和摊派 340

(1)卖度牒 343

(3)折帛钱的征收办法(附四川激发用) 344

(4)和预买布及布估钱、折布钱 345

第四节 卖官鬻牒 348

(2)卖官鬻爵 350

第五节 经总制钱 353

(1)经总制线的性质与地位 353

(2)头子钱 356

(3)钞旁定帖钱与田宅牙契钱 358

第五章 货币与财政(附官便钱) 361

第一节 北宋货币发行概况 361

(1)北宋货币发行概述 361

(2)北宋四川钱法概述 364

(3)陕西、河东钱法概述 366

(4)北宋的交子、钱引与小钞 369

第二节 南宋货币发行概况 371

(1)南宋货币发行概述 371

(2)东南会子及关子 373

(4)两港京湖的铁钱及淮交、湖会 378

第三节 货币发行与财政 381

(1)宋朝铸钱是否有盈利 382

(2)北宋铸行当十钱及在陕西、河东铸行铁钱的财政效果 385

(3)发行楮币对财政的影响 388

第四节 官营便钱与财政 390

(1)宋朝官便钱的规模 390

(2)宋朝官营便钱与财政 392

第六章 军费开支 395

第一节 军费概况 395

(1)军费开支在财政中的特殊地位 395

(2)宋朝的兵制与财政 395

(3)频繁的战争与众多的常备军 398

(4)军费开支的结构 401

(1)北宋军俸 403

(2)南宋军俸 405

第二节 军队俸禄制度(附军赏) 407

(3)各种名目的补助 411

(4)招刺例物与军赏 414

第三节 北宋的边费与南宋的和籴 416

(1)宋朝军队的分布与军需供给 416

(2)北宋河北的边费与边籴 419

(3)北宋陕西的边费与边籴 423

(4)南宋和籴支费 428

第四节 军事装备及民兵支费 429

(1)军马问题在宋代的特殊地位 429

(2)买马支费 431

(3)战马养殖等交费 434

(5)乡兵与保甲支费 438

第七章 皇室及官吏支费 443

第一节 皇室与宗室支费 443

(1)皇室的日常生活支费 444

(2)皇室的婚嫁、丧葬等支费 448

(3)宗室交费 449

第二节 冗官支费(上) 453

(1)两宋冗官及冗官交费概述 453

(2)宋朝官冗的原因 453

第三节 冗官支费(下) 456

(3)元丰改制以前官员俸禄结构 456

(4)元丰改制前官员的俸禄水平 470

(5)北宋元丰改制以后官员俸禄的变化 474

(4)兵器支费 476

(8)对官员的赏赐支出 480

(7)公用钱(公使钱) 482

(9)吏人、公人及役人支费 488

第一节 祭祀、岁币和兴学支费 491

(1)祭祀支费 491

第八章 其他支费 491

(2)岁币 496

(3)兴学支费 497

第三节 农田水利、官工商业及公共工程支费 499

(1)盐茶矾本、坑冶铸铁本、市易市舶本 499

(2)农田水利支费 502

(3)治河及城池桥道支费 506

第四节 蠲放、赈济与其他 510

(1)赈灾 510

(2)常平仓、义仓、广惠仓、社仓等及其与财政的关系 513

(3)蠲放赋税及逋欠 515

(4)转输支费和其他交费 517

第一节 县邑财政 520

第一章 地方财政的地位与作用 520

(2)县邑财政概述 520

第三编 宋朝财政的管理体系与设施 520

(2)月桩、版帐与醋息钱 524

第二节 州郡财政 529

(1)州郡财赋收支概述 530

(3)州郡对赋入的支配权限及平衡财计的手段 533

(2)州郡是重要的财政核算层次 535

(4)州郡财计的主要负责者 543

第三节 各路财政(附总领所) 545

(1)路及路级监司的设置 545

(2)转运使与各路财政 547

(3)提刑司与提举司负责的有关财计的事务 555

(4)总领所的地位及机构设置 557

第一节 水运与陆运 561

(1)财政收支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 561

第二章 财赋的转输 561

(2)宋朝财赋转输概况 564

(3)江浙淮湖的漕运 568

(4)发运司及其他负责转输的官司 572

第二节 地方赋入的上供 575

(1)关于地方赋入上供的规定和制度 575

(2)上供财赋的数量 578

(3)上供财赋在总赋入中比重增加的趋势 582

第一节 三司的组织结构及职权范围 584

(1)三司诸部诸案 584

第三章 三司理财体制 584

(2)三司诸子司 586

(3)三司的官吏 589

(4)三司的职权范围 591

第二节 元丰改制前的内藏管理体制 594

(1)内藏库的收入 595

(2)内藏库的支出 599

(3)内藏库的性质、作用及与三司的关系 601

第三节 三司体制的利弊及时人的议论 605

(1)三司体制的优缺点 605

(2)士大夫对于三司体制的批评 607

第一节 理财首脑机构事权的削减 610

(1)尚书省户部的机构设置 610

第四章 户部理财体制 610

(2)三司事权部分散于五曹寺监 613

(3)户部与太府寺、司农寺 617

(4)户部权限缩小对财政的影响 619

第二节 户部财赋与朝廷财赋、内藏财赋的分立 623

(1)朝廷封柱钱物的出现 624

(2)元丰、元祐等库 625

(3)南宋时的朝廷封桩财赋 628

(4)户部月支与左藏库 632

(5)户部理财体制下的内藏库 634

第五章 会计、监察及审计等制度 637

第一节 会计制度 637

(1)宋朝会计活动和会计制度概况 637

(2)宋朝各时期的会计录 640

(3)编制会计录的目录与会计录的内容 643

(4)宋朝财政收支的预测和先期安排 646

第二节 财政监察和审计制度 649

(1)财政监察如何实现 649

(2)粮料院及其职掌 652

(3)审计司和审计制度 654

第三节 财务行政方面几项重要制度 656

(1)理财官吏的选拔和任用 657

(2)在财政范围内的官吏考课与奖惩 660

(3)对赃吏的惩处(附仓法) 666

附录表格 678

1.宋朝财政收支概况表 678

附专表(1)至道三年宋朝财赋支费情况表 687

附专表(2)至道三年租税收入情况表 688

附专表(3)大中祥符八年两税及茶盐酒税格利收入情况表 688

附专表(4)天禧五年宋朝财政各品类财赋收支情况表 689

附专表(5)天禧五年租税收入情况表 690

附专表(6)治平元年财政主要项目收支及两税、军费情况表 691

附专表(7)熙宁十年二税收入情况表 692

附专表(8)元祐元年财政主要项目收支情况表 692

附专表(9)淳熙年中财赋入出概况表 693

附专表(10)淳熙末年朝省财政货币岁入(不含四川)概况表 694

附专表(11)绍熙元年朝省财政货币支配概况表 694

附专表(12)南宋中叶朝省财政货币收入概况表 695

2.宋朝各盐产区盐产量比较表 695

3.淮浙盐课利岁入情况表 697

4.两宋若干榷盐收入数据分析表 700

5.宋朝榷酒岁入表 705

6.榷酒添价情况表 706

7.宋代榷茶收入统计表 709

8.宋朝榷矾课利收入情况表 718

9.宋朝市舶抽买比率情况表 720

10.宋代市舶课利岁入情况表 723

11.唐宋坑冶岁入数比较表 724

附:南宋坑冶数量及岁课下降情况表 725

12.宋代坑冶岁入表 726

13.宋朝屯营田岁入情况表 729

14.屯营田失利原因分析表 731

15.关于和预买■绢起始时间不同记载简表 734

16,折帛钱折价情况表 735

17.折帛比例情况表 737

18.宋真宗时入粟补官爵价格表 740

19—1.宋朝出卖度牒情况表 741

19—2.宋代度牒官卖价格表 743

20.经制钱窠名细表 746

21.总制钱窠名细表 747

22.宋代商税岁入情况表 748

23.宋代钱币铸造数额表 750

24.宋朝交子、钱引发行情况表 759

25.两宋人关于军费及养兵支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的议论简表 771

28.宋代官员人数情况表 773

26.北宋常备军人数变化情况 774

27.北宋禁军军官支领俸钱情况表 775

29.北宋地方官员数统计表 780

30.北宋元丰改制前文武官员料钱、衣赐数额表 780

(4)市舶收入 789

31.北宋元丰改制以前官吏禄粟情况表 795

32.元丰改制前在京官员添支情况表 798

34.宋朝官员元随傔人衣粮餐钱情况表 802

33.宋朝月支官吏餐钱情况表 803

35.元丰改制前府州军监长官添支情况表 804

36.北宋元丰改制以后官吏职钱情况表 807

37.北宋元丰改制前公用钱数额表 811

38.北宋元丰改制前郊赉数额表 816

39.若干次蠲免赋税数额表 822

40.淳祐年间平江府昆山县财赋入出简表 824

41.宝祐年间平江府常熟县财赋入出简表 827

42.南宋末年福建兴化军仙游县财赋入出情况 829

43.南宋庆元府(明州)宝庆年间财赋收入情况表 832

44.南宋庆元府(明州)宝庆年间向朝廷输送财赋表 837

45.南宋庆元府(明州)宝庆年间向内藏、左藏、转运司、提刑司输送财赋表 839

46.嘉泰年间绍兴府(越州)赋入简表 840

47.淳熙年间浙西路严州赋入简表 843

48.嘉定年间两浙东路台州输出财赋简表 845

49.南宋(淳熙年间)徽(歙)州财赋入出情况表 848

50.南宋淳熙年间福州岁收、岁贡情况表 852

51.南宋末年浙西常州支出财赋略表 856

52.南宋末年浙西常州榷酒收入分隶情况表 859

53.南宋端平至开庆年中福建路汀州财赋收支情况表 860

54.南宋后期广南东路潮州每岁起发纲运情况表 864

55.南宋后期广东路连州财赋岁出情况表 866

56.四川总领所岁入岁出情况表 868

57.押运官物无少欠违程酬奖格 870

58.江淮泝汴漕粮入京情况表 872

59.北宋漕粮入京逐年定额数 875

60.北宋宣和元年诸路上供财赋表 876

61.南宋绍兴末年诸路上供钱银数 877

62.南宋初各路上供■绢丝布等数额表 8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