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克祥,陈争平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13018752
  • 页数:70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保险学下一篇:九十年代推销术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目录

一、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

导论 1

上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初步形成及资本主义的产生(1840~1894年) 3

第一章 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3

第一节 两次鸦片战争及西方入侵者对中国主权的破坏 3

一、中西贸易、鸦片走私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4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的初创 7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西方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扩大 9

二、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和中外经济关系 10

第二节 西方入侵者的海陆掳掠及“苦力贸易” 18

三、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 18

一、西方入侵者的海陆掳掠 19

二、掠卖、骗卖苦力的“贸易” 21

四、农业生产力的停滞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制约 25

第三节 中外贸易的变化 25

一、中外贸易制度的变化和洋行势力的增长 26

二、西方工业品的滞销和鸦片进口的增长 29

三、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 34

四、贸易重心的转移 36

第二章 农民战争和战后时期的农村经济形势 4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与太平天国等农民大起义 40

一、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危机的加深 41

二、抗粮抗租斗争和反清暴动的高涨 45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纲领与财政经济政策 49

一、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纲领 50

二、太平天国的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 53

一、强化国家机器 58

第三节 农民战争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58

二、加强财政搜刮 62

三、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 65

第四节 战后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延续和变化 69

一、豪绅地主的土地兼并和地权分配 69

二、封建租佃关系的延续和变化 75

第五节 农业生产的不平衡发展与资本主义因素的微弱增长 79

一、农业生产的不平衡发展 80

二、资本主义因素的微弱增长 84

第六节 手工业的局部恢复与解体趋势 90

一、战后手工业的局部恢复和发展 90

二、手工业的衰落和解体趋势 93

第一节 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及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99

第三章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99

一、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 100

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104

第二节 外国银行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108

一、外国在华银行组织的迅速扩张 108

二、外国银行纸币在中国的广泛发行 111

三、外国银行对中国钱庄的控制 112

四、外国银行与清政府的外债 114

第三节 中外贸易的发展 120

一、进口贸易的发展与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121

二、丝茶出口的兴衰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125

三、中国进出口价格主动权的丧失 128

第四节 外国资本对中国运输、工矿、电信等部门的渗透 130

一、外国资本在航运业的竞争 130

二、外国资本在工矿业的扩张 132

三、外国资本在电报、铁路等领域的侵略活动 135

第四章 国内市场的扩大与商业、金融业的发展 137

第一节 国内市场的扩大与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137

一、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138

二、国内市场的扩大 143

三、国内商业的发展与变化 147

第二节 商人的买办化和买办商业网的形成 153

一、买办的产生和买办制度的形成及变化 153

二、商人的买办化和买办商业网的形成 157

第三节 钱庄、票号等金融组织的发展与职能变化 162

一、钱庄的变迁 163

二、票号的兴盛 167

一、新式企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174

第一节 资本主义新式企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 174

第五章 资本主义新式企业的产生 174

二、新式企业产生的历史过程 178

第二节 洋务派企业的经营状况 183

一、军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83

二、民用企业的开办和经营概况 187

第三节 民族资本新式企业的产生 195

一、船舶修造业和机器制造业的产生 195

二、缫丝工业和其他制造业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98

三、轮船航运业的兴起 203

第四节 早期的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 206

一、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构成 207

二、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生活与斗争 212

第六章 清末民初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和掠夺的加剧 221

第一节 中国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 221

中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深化及资本主义的发展(1895~1927年) 221

一、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222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帝国主义加强对华控制和掠夺 224

三、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 226

第二节 外国金融资本在华势力的扩张及其对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控制 229

一、清政府的大借款与外国金融资本在中国的新扩张 229

二、北洋政府时期国际银行团对中国财政经济的进一步控制 235

第三节 外国资本在中国工矿业、运输业的投资活动 240

一、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概况 240

二、外国资本在工矿业的投资 244

三、外国资本在运输业的投资 252

第四节 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253

一、外国在华商人资本势力的扩张及买办制度的变化 254

二、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及中国外贸国别比重的变化 261

三、中外贸易的不断增长 267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269

第七章 清季和北洋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变化 274

第一节 晚清财政危机和财政体制的演变 274

一、不断加剧的财政困难与财政危机 275

二、财政自主权的丧失 279

三、财政体制和赋税制度的部分演变 283

第二节 北洋政府财政危机的加深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289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财政的进一步控制 289

二、财政危机与赋税搜刮 295

三、财政和赋税改革 300

第三节 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 307

一、清政府从“重本抑末”到“通商惠工”的经济政策 308

二、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316

一、新式商业的崛起和商业的结构性变化 32

第一节 国内商业和商人资本的发展 324

第八章 清末民初的商业与金融业 324

二、商人资本的积累及其新特点 331

第二节 国内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337

一、国内市场的发展和结构变化 337

二、国内市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44

第三节 票号、钱庄的变化及新式银行业的发生和发展 349

一、钱庄业的波动型发展 350

二、票号业由盛转衰 353

三、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 355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局部改革 362

一、清代杂乱的通货 362

二、银元的统一铸造和流通 366

一、官办军用工业的延续与扩大 370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的洋务派企业及其演变 370

第九章 中国资本主义工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70

二、清政府经营的矿冶业 373

三、清政府经营的各类民用工业 379

四、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经营与发展 382

第二节 民族资本工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 387

一、发展的历史背景 387

二、民族资本工矿业的发展与由盛转衰 391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03

四、民族资本工矿业发展的局限性 412

第三节 手工业的兴衰变化 416

一、传统手工业的继续破坏与衰落 417

二、部分手工业的扩大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421

第一节 农村土地关系状况和变化趋势 429

一、官田旗地的民地化 429

第十章 清末民初的农村经济 429

二、军阀地主的兴起与地权兼并 432

三、地权分配的分散与集中 436

第二节 封建租佃关系及其变化 441

一、租佃关系及其演变 441

二、主佃关系与地租剥削 445

第三节 商业性农业和资本主义经营的发展 451

一、农产品加速商品化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451

二、农业雇佣劳动的演变与扩大 456

三、资本主义农业经营的微弱增长 460

第四节 农业生产及“兴农”主张与措施 465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 466

二、发展近代农业的“兴农”主张 471

二、振兴农业的政策措施 476

一、 土地占有关系 483

第五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 483

二、租佃关系和奴役形式 486

三、农业生产及其缓慢发展 490

下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与成长(1927~1949年) 498

第十一章 1927~1937年国统区经济与苏区经济 498

第一节 危机中的中外经济关系 498

一、3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三大问题 498

二、偿还旧外债及举借新债 501

三、日益恶化的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505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和措施 508

一、国民党政府整顿财政的举措 509

二、“四行两局”及官僚资本金融体系的建立 512

三、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 516

一、国民党政府的工矿交通业政策 520

第三节 国统区的工矿交通业 520

二、国统区的工矿业 522

三、国统区的交通通讯业 528

第四节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 534

一、国民党的农业政策和资产阶级乡村改良运动 535

二、停滞衰退的农业生产和日趋凋敝的农村经济 540

第五节 土地革命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 546

一、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 547

二、根据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550

三、根据地商业与金融的发展 552

第十二章 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侵略与掠夺 557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 557

一、日本对中国东北金融的掠夺和统制 558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工矿交通业的掠夺和统制 563

三、日本对中国东北农业的掠夺和统制 568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对关内经济的破坏和掠夺 577

一、日本对关内工矿交通业的破坏和掠夺 578

二、日本对关内金融和贸易的掠夺和统制 581

三、日本对关内农业的破坏和掠夺 587

第十三章 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 596

第一节 经济体制和政策的调整 596

一、经济形势的严峻化 597

二、战争初期的应变措施 599

三、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 603

四、金融统制和通货膨胀政策 606

五、物价和物资统制 612

第二节 国统区的工矿交通业 614

一、战时交通概况 614

二、公营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618

三、民营工矿业的兴衰 625

第三节 大后方的农村经济 628

一、国民党政府的农业政策和措施 628

二、兴衰互见的后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 632

第四节 国统区的对外经济关系 636

一、外贸管制与进出口贸易 638

二、国民党政府的战时外债 640

第十四章 1945年9月至1949年的国统区经济 647

第一节 敌伪资产的接收及官僚资本的膨胀 647

一、敌伪资产的接收 647

二、官僚资本的膨胀 652

第二节 国统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总崩溃 656

一、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及其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657

二、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危机 661

三、通货膨胀的恶化与货币制度的崩溃 664

四、城乡经济的严重衰退 671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长及其胜利 67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长 674

一、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斗争及其特点 675

二、“减租减息”与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677

三、根据地的财政及党政军学各界的大生产运动 681

四、根据地的工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68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 691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692

二、没收官僚资本与保护民族工商业 696

三、财政金融的统一和发展 699

后记 7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