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简明针灸学
简明针灸学

简明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中医学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9
  • ISBN:14048·1954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
《简明针灸学》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第二篇 刺灸法 3

第一章 刺法总论 3

第一节 什么叫刺法 3

第二节 刺治工具 3

一、古代九针 3

二、现代常用针 4

第三节 刺法的适应证 5

第四节 刺禁 5

一、腧穴部分 5

二、临时情况 6

第二章 刺法各论 6

第一节 针的各部名称与?修法 6

一、针的各部名称 6

二、针的选择法 6

三、针的修理法 7

四、针的保藏法 7

第二节 指力的练习 8

一、指力练习法 8

二、捻针练习法 8

三、提插练习法 8

第三节 刺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8

一、检查工具 8

二、注意消毒 9

三、医者的态度 9

四、酌情施术 9

五、病者的体位 9

第四节 针刺的方向 12

第五节 押手与刺手 13

一、指切押手法 13

二、?指押手法 13

三、舒张押手法 13

四、平掌押手法 13

五、挟持押手法 13

第六节 进针法 15

一、毫针进针法 15

二、三棱针点刺法 16

三、皮肤针扣打法 16

四、燔针淬刺法 16

五、指针 17

第七节 针刺的补泻 17

一、疾涂补泻法 17

二、呼吸补泻法 17

三、开阖补泻法 17

四、迎随补泻法 17

五、捻运与留针 17

第八节 刺针候气 19

第九节 起针法 19

第十节 怎样处理弯针、晕针、折针、出血、遗留感、滞针 20

一、弯针 20

二、晕针 20

三、折针 20

四、出血、遗留感 21

五、滞针 21

第三章 灸法总论 21

第一节 灸法概述 21

第二节 灸治材料--艾 21

一、艾的功用 21

二、艾?的制法 22

三、艾绒的贮藏 22

第三节 灸法的补泻 22

第四节 灸法的适应症 22

第五节 灸法的操作技巧 23

第六节 灸禁 23

第四章 灸法各论 24

第一节 灸的种类及其运用 24

一、艾炷灸 24

二、隔?灸 24

三、隔蒜灸 24

四、隔盐灸 24

五、隔饼灸 24

六、太乙针灸 25

七、雷火针灸法 25

八、艾条灸 25

九、温针灸 25

十、温简灸 26

第二节 施灸的程序与计数标准 26

一、施灸程序 26

二、艾炷灸法的标准 26

三、艾条灸法的标准 26

附:艾炷和艾条的制法 26

一、艾炷的制法 26

二、艾条的制法 27

第三节 施灸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27

第四节 施灸后的征象和处理 27

第五章 拔罐子 28

第一节 拔罐子的适应症 28

第二节 罐子的种类 29

第三节 拔罐的方法 29

一、投火法 29

二、闪火法 29

三、贴棉法 29

第四节 拔罐子应注意事项 30

第三篇 经穴总论 31

第一章 经络 31

第一节 经络的含义 31

第二节 经络在针灸上的作用 31

第二章 腧穴 33

第一节 腧穴的意义 33

第二节 腧穴的命名 33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 34

第四节 腧穴的取法 37

一、骨度分寸折量法 37

二、中指同身寸法 39

三、根据人体自然标志取穴法 39

第四篇 经穴各论 40

第一章 十二经脉 40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40

一、循行部位 40

二、病候 41

三、经穴 41

1.中府 41

2.云门 41

3.天府 42

4.侠白 42

5.尺泽 42

6.孔最 43

7.列缺 43

8.经渠 44

9.太渊 44

10.鱼际 45

11.少商 45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46

一、循行部位 46

二、病候 46

三、经穴 46

1.商阳 46

2.二间 47

3.三间 47

4.合谷 47

5.阳溪 48

6.偏历 48

7.温溜 49

8.下廉 49

9.上廉 50

10.手三里 50

11.曲池 50

12.肘髎 51

13.五里 51

14.肾臑 52

15.肩髃 52

16.巨骨 53

17.天鼎 53

18.扶突 53

19.禾髎 54

20.迎香 54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54

一、循行部位 54

二、病候 55

三、经穴 55

1.承泣 55

2.四白 56

3.巨髎 56

4.地仓 57

5.大迎 57

6.频车 57

7.下关 58

8.头维 58

9.人迎 59

10.水突 59

11.气舍 60

12.缺盆 60

13.气户 60

14.库房 61

15.屋翳 61

16.脐窗 61

17.乳中 62

18.乳根 62

19.不容 62

20.承满 63

21.梁门 63

22.关门 63

23.太乙 63

24.滑肉门 64

25.天枢 64

26.外陵 64

27.大巨 65

28.水道 65

29.归来 65

30.气冲 66

31.髀关 66

32.伏禹 66

33.阴市 67

34.梁丘 67

35.?鼻 67

36.三里 68

37.上苣虚 68

38.条口 69

39.下巨虚 69

40.丰隆 69

41.解溪 70

42.冲阳 70

43.陷谷 71

44.内庭 71

45.厉兑 71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72

一、循行部位 72

二、病候 72

三、经穴 72

1.?白 72

2.大都 73

3.太白 73

4.公孙 73

5.商丘 74

6.三阴交 74

7.漏谷 75

8.地机 75

9.阴陵泉 75

10.血海 76

11.箕门 76

12.冲门 76

13.府舍 77

14.腹结 77

15.大横 77

16.腹哀 78

17.食宝 78

18.天溪 78

19.胸乡 79

20.周荣 79

21.大包 79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80

一、循行部位 80

二、病候 80

三、经穴 80

1.极泉 80

2.青灵 81

3.少海 81

4.灵道 81

5.通里 82

6.阴犁 82

7.神门 83

8.少府 83

9.少冲 83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84

一、循行部位 84

二、病候 84

三、经穴 85

1.少泽 85

2.前谷 85

3.后溪 85

4.腕骨 86

5.阳谷 86

6.养老 87

7.支正 87

8.小海 87

9.肩贞 88

10.臑俞 88

11.天宗 88

12.秉风 89

13.曲垣 89

14.肩外俞 89

15.肩中俞 90

16.天窗 90

17.天容 90

18.颧髎 91

19.听宫 91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92

一、循行部位 92

二、病候 92

三、轻穴 92

1.晴明 92

2.?竹 93

3.眉冲 93

4.曲差 94

5.五处 94

6.承光 94

7.通天 94

8.络却 95

9.玉枕 95

10.天柱 95

11.大杼 96

12.风门 96

13.肺俞 97

14.厥阴俞 97

15.心俞 97

16.督俞 98

17.膈俞 98

18.肝俞 99

19.胆俞 99

10.脾俞 99

21.胃俞 100

22.三焦俞 100

23.肾俞 101

24.气海俞 101

25.大肠俞 101

26.关元俞 102

27.小肠俞 102

28.膀胱俞 103

29.中膂俞 103

30.白环俞 103

31.上髎 104

32.次髎 104

33.中髎 104

34.下髎 105

35.会阳 105

36.承扶 105

37.殷门 106

38.浮郄 106

39.委阳 107

40.委中 107

41.附分 108

42.魄户 108

43.膏肓俞 109

44.神堂 109

45.譩? 109

46.膈关 110

47.魂门 110

48.阳纲 110

49.意舍 111

50.胃仓 111

51.肓门 111

52.志室 112

53.胞肓 112

54.秩边 112

55.合阳 113

56.承筋 113

57.承山 113

58.飞扬 114

59.跗阳 114

60.昆仑 115

61.仆参 115

62.申脉 115

63.金门 116

64.京骨 116

65.束骨 117

66.通谷 117

67.至阴 117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118

一、循行部位 118

二、病候 118

三、经穴 118

1.涌泉 118

2.然谷 119

3.太溪 119

4.大钟 120

5.水泉 120

6.照海 120

7.复溜 121

8.交信 121

9.筑宾 122

10.阴谷 122

11.?骨 122

12.大赫 123

13.气穴 123

14.四满 124

15.中注 124

16.肓俞 124

17.商曲 124

18.石关 125

19.阴都 125

20.通谷 125

21.幽门 126

22.步廊 126

23.神封 126

24.灵墟 127

25.神藏 127

26.彧中 127

27.俞府 127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128

一、循行部位 128

二、病候 128

三、经穴 129

1.天池 129

2.天泉 129

3.曲泽 129

4.郄门 130

5.间使 130

6.内关 131

7.大陵 131

8.劳宫 132

9.中冲 132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133

一、循行部位 133

二、病候 133

三、经穴 133

1.关冲 133

2.液门 134

3.中渚 134

4.阳池 134

5.外关 135

6.支潺 135

7.会宗 136

8.三阳络 136

9.四渎 136

10.天井 137

11.清冷渊 137

12.消泺 137

13.臑会 138

14.肩髎 138

15.天髎 138

16.天? 139

17.翳风 139

18.瘈脉 139

19.颅息 140

20.角孙 140

21.耳门 140

22.和髎 141

23.丝竹空 141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42

一、循行部位 142

二、病候 142

三、经穴 143

1.瞳子髎 143

2.听会 143

3.上关 143

4.领? 144

5.悬颅 144

6.悬厘 144

7.曲鬓 145

8.率谷 145

9.天冲 145

10.浮白 146

11.窍阴 146

12.完骨 146

13.本神 147

14.阳白 147

15.临泣 147

16.目窗 148

17.正营 148

18.承灵 148

19.脑空 148

20.风池 149

21.肩井 149

22.渊腋 150

23.辄筋 150

24.日月 150

25.京门 150

26.带脉 151

27.五枢 151

28.维道 151

29.居髎 152

30.环跳 152

31.风市 153

32.中渎 153

33.阳关 153

34.阳陵泉 154

35.阳交 154

36.外丘 154

37.光明 155

38.阳辅 155

39.悬钟 155

40.丘墟 156

41.临泣 156

42.地五会 157

43.侠溪 157

44.窍阴 157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158

一、循行部位 158

二、病候 158

三、经穴 159

1.大敦 159

2.行间 159

3.太冲 159

4.中封 160

5.? 160

6.中都 161

7.膝关 161

8.曲泉 161

9.阴包 162

10.五里 162

11.阴廉 162

12.急脉 163

13.章门 163

14.期门 163

第二章 奇经八脉 164

第一节 督脉 164

一、循行部位 164

二、病候 164

三、经穴 165

1.长强 165

2.腰俞 165

3.阳关 165

4.命门 166

5.悬枢 166

6.脊中 166

7.中枢 167

8.筋缩 167

9.至阳 167

10.灵台 168

11.神道 168

12.身柱 168

13.陶道 169

14.大椎 169

15.哑门 170

16.风府 170

17.脑户 170

18.强间 171

19.后顶 171

20.百合 171

21.前顶 172

22.囟会 172

23.上星 172

24.神庭 173

25.素髎 173

26.水沟 173

27.兑端 174

28.龈交 174

第二节 任脉 175

一、循行部位 175

二、病候 175

三、经穴 175

1.会阴 175

2.曲骨 175

3.中极 176

4.关元 176

5.石门 177

6.气海 177

7.阴交 178

8.神阙 178

9.水分 178

10.下脘 179

11.建里 179

12.中脘 179

13.上脘 180

14.巨阙 180

15.鸠尾 180

16.中庭 181

17.膻中 181

18.玉堂 182

19.紫宫 182

20.华盖 182

21.璇玑 183

22.天突 183

23.廉泉 183

24.承荥 184

第三节 冲脉 184

第四节 带脉 185

第五节 阳蹻脉 186

第六节 阴蹻脉 186

第七节 阳维脉 187

第八节 阴维脉 188

第三章 十五络脉 189

第一节 手太阴--列缺 189

第二节 手少阴--通里 189

第三节 手厥阴--内关 189

第四节 手太阳--支正 189

第五节 手阳明--偏历 189

第六节 手少阳--外关 190

第七节 足太阳--飞扬 190

第八节 足少阳--光明 190

第九节 足阳明--丰隆 190

第十节 足太阴--公孙 190

第十一节 足少阴--太钟 190

第十二节 足厥阴--蠡沟 191

第十三节 任脉--尾翳 191

第十四节 督脉--长强 191

第十五节 脾之大络--大包 191

第四章 阿是穴与经外奇穴 192

第一节 阿是穴 192

第二节 经外奇穴 192

一、头面部 192

1.四神聪 192

2.翳明 192

3.伴星 193

4.当阳 193

5.插花 193

6.耳尖 193

7.额中 193

8.印堂 194

9.鼻交 194

10.内迎香 194

11.海泉 194

12.金津、玉液 194

13.鱼腰 195

14.太阳 195

二、项背腰部 195

1.百劳 195

2.祟骨 195

3.柱侧 196

4.患门 196

5.背缝 196

6.气喘 196

7.?俞 197

8.四花 197

9.督脊 197

10.痞根 197

11.血愁 197

12.下极俞 198

13.腰眼 198

14.腰奇 198

15.癫痫 198

三、关腹部 199

1.三角炙法 199

2.气门 199

3.肋头 199

四、上肢部 199

1.夺命 199

2.肘尖 199

3.泽前 200

4.肩内陵 200

5.二白 200

6.中泉 200

7.外劳宫 200

8.精灵、威灵 201

9.内阳池 201

10.四缝 201

11.指根 201

12.五虎 201

13.大骨空 202

14.小骨空 202

15.拳尖 202

16.八邪(八关) 202

17.虎口 202

18.中魁 203

19.十王 203

20.十宝 203

21.鬼哭 203

五、下肢部 203

1.新建 203

2.血郄 204

3.鹤顶 204

4.膝眼 204

5.阑尾 204

6.吕细 204

7.八风 205

8.里内庭 205

9.独阴 205

六、其他 205

1.十二井穴 205

2.四关 205

3.灸哮 206

4.灸劳 206

5.骑竹马穴 206

6.囟门不合 207

7.足小趾尖 207

8.华佗侠脊 207

9.六华灸 207

10.经门之六穴、经穴 207

11.脚气八处灸 208

12.十三鬼穴 208

13.中风七穴 208

14.九连环 208

第五篇 治疗篇 221

第一章 治疗总论 221

第一节 辨证论治 221

第二节 八纲运用 221

第三节 十四经腧穴主治纲要 222

第四节 一般的处方规律 224

第五节 几种常用的配穴法 233

一、俞募配穴法 233

二、原络配穴法 233

三、井荥俞肥穴法 233

第六节 子午流注配穴法 234

一、什么叫子午流注 234

二、子午流注的组合 234

三、子午流注的应用 236

1.十二经纳甲法(按日干的子午流注) 236

(一)按时取穴 236

(1)运用的基本规律 236

附:徐氏逐日按时定穴歌 237

(2)著者运用的规律 240

附 241

五虎建元日时歌 241

五子建元法歌 241

(3)一般的运用规律 244

①“子母相生、互相促进”的期律 244

②“相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规律 244

③“阴阳相贯、刚柔相济”的规律 245

④“脏腑相连、表里相通”的规律 245

⑤“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纳包络”的规律 245

⑥使“闭穴”变成“开穴”的规律 246

⑦“阴阳相贯、同气相求”的规律 246

⑧“阳经遇俞过原、阴经以俞代原”的规律 246

⑨开穴之外,配合“病穴”的规律 246

⑩“生长毁灭、质量互变”的规律 246

(二)定时取穴 247

2.十二经纳子法(按地支时辰的子午流注) 247

附:十二经井荥俞经合补泻歌 249

第七节 灵龟八法配穴法 249

一、什么叫灵龟八法 249

二、灵龟八法的组合 249

三、灵龟八法的应用 251

第八节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联合应用 254

一、开过八法与流注纳甲法的“按时取穴”配合应用 254

二、预定开八法与流注纳甲法的“定时取穴”配合应用 255

三、开过八法与流注的“纳子法”配合应用 255

四、开过八法与流注纳甲法的“原”穴配合应用 255

五、开过八法与流注纳甲法井、荥、俞、经、合穴的主病配合应用 256

六、开过八法与流注的“纳”穴配合应用 256

七、开过八法与流注“阴交阳”“阳交阴”规律配合应用 256

八、运用“八法”、“流注”的“按时取穴”再和“病穴”配合应用 257

九、开过八法与流注的“相合穴”配合应用 257

第二章 治疗各论 259

第一节 内科疾病 259

一、中风 259

二、类中风 260

三、肝风、抽搐 260

四、中暑 261

五、感冒 262

六、疟疾 262

七、痢疾 263

八、急性吐泻 263

九、泄泻 264

十、呕吐(附呃逆) 265

十一、噎膈(附反胃) 265

十二、胃脘痛 266

十三、腹痛 266

十四、肠痈 267

十五、便秘 267

十六、痔血 267

十七、脱肛 268

十八、尿闭 268

十九、遗尿 268

二十、淋病 268

二十一、浊病 269

二十二、疝气 269

二十三、阳痿 270

二十四、遗精 270

二十五、痨瘵 270

二十六、咳嗽 272

二十七、哮症 272

二十八、喘症 273

二十九、头痛 273

三十、失眠 274

三十一、癫狂痫 275

三十二、痹症 276

三十三、痿症 276

三十四、腰痛 277

三十五、胁痛 277

三十六、脚气 277

三十七、水肿 278

三十八、黄疸 279

第二节 妇科疾病 279

一、经闭 279

二、痛经 280

三、崩漏 280

四、带下 281

五、阴挺 281

六、脏躁症 281

七、妊娠恶阻 282

八、子痫 282

九、胎水肿满(子肿、子气、子满) 282

十、滞产 283

十一、胞衣不下 283

十二、恶露不下 283

十三、恶露不绝 283

十四、产后血晕 284

十五、产后腹痛(儿枕痛) 284

十六、产后痉病 284

十七、乳汁少 285

第三节 小儿科疾病 285

一、急惊风(附小儿发热) 285

二、慢惊风 285

三、脐风 286

四、疳疾 286

五、小儿吐泻 286

六、小儿痢疾 287

第四节 五官科疾病 287

眼部疾患 287

一、目赤肿痛 287

二、拳毛倒睫 287

三、目昏花 288

四、胬肉攀腈 288

五、迎风流泪 288

六、雀目 288

耳部疾患 288

一、耳鸣 288

二、耳聋 289

三、聋哑 289

四、耳内流脓 289

口腔及咽喉疾患 289

一、牙痛 289

二、口噤 290

三、梅核气 290

四、乳蛾 290

五、喉风 291

鼻部疾患 291

一、鼻塞 291

二、鼻衄 291

三、鼻渊 291

四、鼻? 291

第五节 外科疾病 292

一、疔疮 292

二、乳痈 292

三、瘿 292

四、瘰疬 293

五、湿疹 293

六、鸡眼 293

七、扭伤 293

八、破伤风 294

九、落枕 2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