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儿科学  新理论与新技术
儿科学  新理论与新技术

儿科学 新理论与新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树宝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42814176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
《儿科学 新理论与新技术》目录

第一章 生长、发育与营养 1

第一节 儿童体格生长和心理社会发育的评估 1

一、人体测量在生长评估中的应用 1

二、心理社会发育的评估 4

第二节 发育偏离 12

一、学习障碍 12

二、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症的病因及药物治疗近况 16

三、童年孤独症 21

第三节 硒与小儿健康 26

一、硒的代谢 27

二、硒的生理作用 27

三、硒与临床的关系 28

四、缺硒及硒过量 29

第四节 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29

一、β-胡萝卜素的化学及体内代谢 30

二、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 30

三、β-胡萝卜素的临床应用 31

第五节 锌研究的新进展 32

一、孕妇锌营养与胎儿的生长发育 33

二、锌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33

三、锌与智能发育的关系 34

四、怎样判断人体的锌营养状况 35

第六节 儿童铅中毒研究新进展 37

一、定义及其沿革 38

二、流行学 38

三、病因 39

四、病理生理 40

五、临床表现 42

六、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 43

七、诊断 44

八、处理 44

九、预防 46

第七节 母乳喂养 47

一、母乳喂养概况 47

二、泌乳机制 48

三、哺母乳的优点 49

四、哺乳技术 52

第二章 新生儿疾病 54

第一节 肺表面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54

一、肺表面呼吸物质的组成、功能及代谢特点 54

二、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56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在其他新生儿及儿科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60

第二节 围产期颅内病变的诊治进展 61

一、两种颅内病变的影象诊断及其注意点 62

二、两种颅内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65

三、两种颅内病变临床表现的观察要点 67

四、两种颅内病变的药物预防近况 69

五、对两种颅内病变有效的最新治疗方案 69

第三节 一氧化氮气体吸入疗法与肺动脉高压症和急性呼吸衰竭 71

一、一氧化氮在体内的代谢及作用 71

二、一氧化氮气体吸入疗法 73

三、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75

四、一氧化氮的临床试验应用 76

五、一氧化氮的毒理和安全性 78

第四节 关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若干问题 80

一、概念 80

二、HBV的母婴传播 81

三、关于乙肝疫苗 82

四、HBV的“变异”,机体的“免疫”状态及临床意义 83

五、HBV感染的基因治疗 84

第五节 新生儿黄疸 85

一、胆红素代谢机制的新认识——血红素加氧酶及其同工酶在胆红素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86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生理性黄疸的新观点 87

三、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机制与细胞毒性机制 88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检查与诊断 88

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管理的进展 90

第六节 新生儿低血糖与高血糖 91

一、新生儿低血糖 91

二、新生儿高血糖 95

第七节 体外膜肺的临床应用 98

一、ECMO应用的基本原理与组成装置 98

二、ECMO应用时氧合及转流要求 100

三、ECMO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101

四、应用ECMO时的监测与处理 102

五、ECMO应用的并发症 103

第八节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04

一、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成因 104

二、诊断技术 106

三、鉴别诊断 107

四、治疗 108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111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新进展 111

一、炎性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 111

二、主要炎症介质在哮喘中的作用 112

三、气道高反应性(AHR)与哮喘关系 114

四、咳嗽变异型哮喘发病机制与诊断 115

五、哮喘防治的选择 115

第二节 几种小儿肺部感染性疾病 120

一、支原体肺炎 121

二、衣原体肺炎 122

三、军团菌肺炎 124

四、卡氏肺囊虫肺炎 125

第三节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127

一、呼吸肌疲劳与呼吸衰竭 128

二、呼吸衰竭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影响 129

三、血气分析在呼吸衰竭中的意义 131

四、呼吸衰竭时氧气疗法 133

第四节 机械通气 134

一、机械通气的原理 135

二、机械通气方式 135

三、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 138

四、临床应用适应证 140

五、呼吸机主要工作参数及调节 140

六、呼吸机的撤离 141

七、并发症及处理 141

第五节 小儿结核病的特点及诊断与治疗进展 142

一、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143

二、结核病诊断进展 144

三、结核病治疗的进展 146

第六节 小儿肺弥漫性间质性疾病 149

一、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50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 151

三、肺泡蛋白沉着症 153

四、肺泡微石症 154

五、原发性纤毛功能不全综合征 154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57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无创伤性诊断 157

一、超声心动图 157

二、核素心血管造影 163

三、磁共振影象 166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 167

一、方法 168

二、检查指征 171

三、临床应用 171

四、安全性 173

五、展望 173

第三节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性治疗 174

一、球囊房隔造口术 174

二、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 176

三、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178

四、经导管堵塞术 179

第四节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181

一、新生儿血液循环及过渡循环的特征 182

二、新生儿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182

三、新生儿心脏病急症 184

四、新生儿先心病治疗 186

第五节 小儿心力衰竭诊治的进展 189

一、心功能与心衰 189

二、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发育 190

三、心衰时神经内分泌作用 191

四、婴儿心衰的认识 191

五、治疗进展 193

第六节 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197

一、动态心动图 197

二、电话传送心电图 198

三、运动心电图 199

四、心室晚电位和信号平均心电图 199

五、食管心房调搏术 200

六、心内电生理检查 201

七、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201

八、射频导管消蚀治疗心律失常 202

九、小儿人工心脏起搏器 203

十、过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 204

第九节 心肌病 206

一、心肌病的分类 20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207

三、心肌病的诊断 208

四、心肌病的预后 209

五、心肌病的治疗 209

第八节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进展 212

一、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 212

二、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215

三、危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216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222

第一节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进展 222

一、化脓性脑膜炎 222

二、结核性脑膜炎 224

三、急性病毒性脑炎 226

第二节 癫痫 228

一、患病率 228

二、有关分型问题(癫痫发作、癫痫与癫痫综合征) 228

三、诊断 230

四、有关癫痫患儿的心理问题 231

五、有关治疗问题 231

第三节 智能发育迟缓 233

一、有关患病率与病因 234

二、有关诊断问题 234

三、智迟儿童的教育 235

四、有关预防 236

第四节 脑性瘫痪 236

一、病因 237

二、诊断 237

三、预防与康复治疗 238

第五节 脑电生理检查 239

一、常规脑电图 239

二、脑电地形图 245

三、脑电图监测 246

四 脑诱发电位 248

第六章 血液肿瘤 251

第一节 小儿白血病及肿瘤化疗的新进展 251

一、急性白血病的化疗 251

二、小儿肿瘤的化疗 256

第二节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检测 261

一、免疫双标记分析法 261

二、流式细胞仪核型检测及荧光原位杂交 262

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263

第三节 小儿血友病的理论与治疗进展 269

一、基础理论 269

二、诊断 271

三、治疗的进展 272

第四节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27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74

二、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 276

三、治疗进展 277

第五节 小儿血液肿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基因治疗 281

一、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282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血液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83

三、基因治疗 284

第六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进展 286

一、造血干细胞的特征 287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来源和方式 288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趋势 292

四、临床应用 292

第七节 造血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 295

一、干细胞因子 296

二、白细胞介素-3 296

三、促红细胞生长素 297

四、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97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 300

第一节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儿科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300

一、ANCA的抗原特性及其检测方法 300

二、ANCA与血管炎及肾脏疾病的关系 301

三、发病机制的进展 302

四、治疗新进展 302

第二节 急进性肾炎 303

一、病因及分类新认识 303

二、病理诊断 304

三、临床分型及诊断新认识 305

四、治疗新进展 305

第三节 紫癜性肾炎 307

一、有关诊断的问题 307

二、治疗的进展 311

第四节 复发性肾病 313

一、有关诊断的进展 313

二、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进展 315

第五节 薄基底膜肾病 318

一、诊断及发病机制进展 319

二、薄基底膜肾病与Alport综合征的关系 320

三、薄基底膜肾病与其他肾小球疾病的联系 320

四、治疗及预后 321

第六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活检 321

一、肾活检适应证的新认识 321

二、肾活检时合并症的对策 324

第七节 血液透析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325

一、透析装置 325

二、血管通路 326

三、适应证与并发症 326

四、透析监护 328

第八章 内分泌、代谢、遗传疾病 330

第一节 垂体性侏儒症 330

一、生长激素和生长介质 330

二、GH分泌和调节 331

三、GH缺乏症的病因 331

四、诊断 332

五、鉴别诊断 334

六、治疗 334

第二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336

一、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 336

二、病理生理 338

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 338

四、诊断 339

五、治疗 341

第三节 苯丙酮尿症 342

一、苯丙氨酸和四氢生物蝶呤(BH4)代谢 342

二、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结构和功能 343

三、发病机制 345

四、诊断 345

五、治疗 347

六、预后 348

第四节 性早熟 349

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物调节 349

二、性早熟分类和病因 350

三、诊断 351

四、鉴别诊断 353

五、治疗 354

第五节 基因诊断和治疗 355

一、基因诊断 357

二、基因治疗 359

第六节 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361

一、产前诊断技术 361

二、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 364

三、单基因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365

四、多基因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产前诊断 366

第七节 脆性X综合征 367

一、临床特点 368

二、细胞遗传学 368

三、分子生物学 369

第九章 免疫、感染、消化道疾病 371

第一节 免疫缺陷 371

一、免疫系统功能 371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分类 372

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 379

四、原发性免疫缺陷的治疗 380

五、继发性免疫缺陷 381

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82

第二节 免疫诊断的进展 383

一、吞噬功能的检测 383

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功能检测 385

三、非特殊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的检测 386

四、特异性体液免疫——抗体免疫的检测 387

五、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CMI) 388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391

一、病原学 391

二、发病机制 392

三、诊断 394

四、治疗 396

第四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 399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399

二、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400

三、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 401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 402

第五节 感染性腹泻 407

一、病理生理 407

二、病原学及临床特征 40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11

四、腹泻的治疗 412

第六节 小儿胃食管返流 414

一、发病机制 415

二、临床表现 416

三、诊断 417

四、治疗 419

第七节 小儿消化性溃疡 421

一、发病机制及病因 421

二、病变部位与病理变化 424

三、临床表现 424

四、诊断 425

五、治疗 425

第八节 消化系内镜在儿科的应用及进展 427

一、胃镜检查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427

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430

三、消化系内镜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432

第十章 其他 436

第一节 心肺复苏 436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 436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 437

三、心肺复苏的方法 438

四、复苏后的处理 441

五、脑复苏 441

六、心肺复苏效果的监测 442

七、心肺复苏方法改进的研究 442

第二节 静脉营养在儿科中的应用 443

一、静脉营养途径选择 443

二、全营养混合液(TNA)输液方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444

三、静脉营养制剂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445

四、静脉营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448

五、静脉营养的监测 4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