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公本论  社会主义公本阶段政治经济学概论
公本论  社会主义公本阶段政治经济学概论

公本论 社会主义公本阶段政治经济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仁典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010012016
  • 页数:5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研究社会主义公本阶段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专著。
《公本论 社会主义公本阶段政治经济学概论》目录

第一部 总论 1

第二节 公本条件下的劳动就业制度 102

第三节 中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105

第九章 公本条件下的联合劳动 110

第一节 公本条件下联合劳动的规定性 110

第二节 公本条件下联合劳动的层次性 116

第三节 劳动的谋生手段性质与物质利益关系 119

第五篇 公本生产的商品和计划两重性 123

第十章 公本生产的商品性 123

第一节 公本商品及其生产 123

第二节 公本商品生产的特点和意义 130

第十一章 公本生产的计划性 140

第一节 公本生产的有计划发展 140

第二节 双重规律作用下的计划体制 145

第六篇 公本生产的目的 151

第十二章 社会公本生产目的本身 151

第一节 社会公本的生产目的——公本价值产品(个人价值和公共价值) 151

第二节 公本价值产品的生产和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157

第二节 货币及其向资本的转化 16

第十三章 公本价值产品的现实形态及其矛盾 161

第一节 公本价值产品的现实形态 161

第二节 公本价值产品现实形态中的矛盾 164

第一节 增加社会劳动量 171

第十四章 增加社会公本价值产品的途径 171

第七篇 实现公本生产目的的手段 171

第二节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176

第一节 提高公本生产的经济效益对增加公本价值产品的意义 182

第十五章 提高公本生产的经济效益 182

第二节 公本生产经济效益的层次性 186

第一节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91

第十六章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 191

第二节 社会化生产与企业管理 197

第二章 资本及其积累的历史趋势 20

第一节 资本的生产过程 20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机器大工业为主、工场手工业为辅 203

第一节 机器大工业是公本生产的直接物质基础 203

第二节 公本条件下的机器大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10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214

第十八章 公本价值产品规律 219

第一节 公本价值产品规律是社会主义公本阶段的基本经济规律 219

第二节 公本价值产品规律的作用及其实现 222

第八篇 公本生产的组织结构 227

第十九章 企业是公本生产的细胞 228

第一节 企业在公本生产中的地位 228

第二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 23

第二节 实行两权分离,增强企业活力 231

第一节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组成经济区的客观必然性 237

第二十章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组成经济区 237

第二节 科学组织经济区内的横向联合 240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公本生产的经济职能 2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客观基础 245

第二节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国家的经济职能 249

第三部 公本的流通过程 255

第九篇 企业公本的运动和社会公本的流通 257

第二十二章 企业公本的循环 257

第一节 企业公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258

第二节 企业公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260

第三节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263

第一节 公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266

第二十三章 企业公本的周转 266

第二节 固定公本和流动公本 268

第三节 预付公本的总周转 27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28

第一节 社会公本及其总产品 280

第二十四章 以流通为媒介的社会公本再生产 280

第二节 社会公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82

第一节 公本市场和经济平衡 289

第二十五章 公本市场及其结构 289

第十篇 社会公本再生声体系中的市场 289

第二节 完善公本市场体系 291

第一节 公本商品流通的本质特征 295

第二十六章 公本的商品流通 295

第二节 公本市场的生产资料流通 297

引言 3

第三节 公本市场的消费资料流通 301

第一节 货币流通对社会公本总产品实现的媒介作用 305

第二十七章 公本的货币流通 305

第二节 公本条件下的货币特点及其流通规律 308

第二十八章 公本商品经济中的竞争 315

第一节 两种不同范围的竞争 315

第十一篇 公本商品经济中的竞争和垄断 315

第二节 公本商品经济竞争的本质特征 318

第三节 公本商品经济竞争的必要条件 321

第一节 公本垄断的产生及其意义 323

第二十九章 公本商品经济中的垄断 323

第二节 国内垄断的消极作用及其防范 325

第十二篇 公本经济的调控机制 329

第一节 公本经济调控的内容和层次 329

第三十章 公本经济调控的内容、层次和机制 329

第四节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33

第二节 计划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 334

第三节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控机制 339

第三十一章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条件 348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的几次改革及其经验教训 348

第二节 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创造必要条件 352

第四部 公本生产总过程 357

第十三篇 公共价值的分配 359

第三十二章 公共价值在工业部门之间的分配 360

第一节公本商品价值向公本商品生产价格的转化 360

第二节 公本商品生产价格对公本商品经济的意义 366

第三节 公本平均盈利率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贯彻 370

第三十三章 公共价值在工业和商业部门之间的分配 373

第一节 工业公本与商业公本的职能分工 373

第二节 商业公本参与公本盈利率平均化 375

第三节 商业公本的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377

第一节 借贷公本的来源和平均盈利的分解 381

第三十四章 公共价值在工商与银行部门之间的分配 381

第二节 公本信用和银行盈利 383

第二篇 资本向公本的转化 39

第三十五章 公共价值在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分配 390

第一节 公本条件下的土地所有制和地偿 390

第二节 级差地偿 391

第三节 绝对地偿 397

第一节 资本向公本转化的历史前提 40

第三章 资本向全民公本的转化 40

第四节 矿山地偿和建筑地偿 400

第五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偿状况及其意义 402

第十四篇 个人价值的分配 407

第三十六章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内容 408

第一节 个人价值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408

第二节 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公本阶段的特征 413

第三十七章 工酬的本质和形式 418

第一节 工酬的本质 418

第二节 大资本向全民公本的转化——无偿剥夺 42

第二节 工酬的形式 4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429

第三十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4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432

第十五篇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 439

第三十九 章国民收入的构成和核算 440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生产和构成 44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与比较 443

第四十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用途 446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446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用途 450

第四十一章 国氏收入的消费及其实现 452

第一节 积累基金的消费及其实现 452

第二节 消费基金的实现及其调控 457

第四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消费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 465

第一节 社会总人口与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466

第二节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469

第三节 中小资本向全民公本的转化——和平赎买 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本阶段的人口再生产 474

结束语 479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480

第二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486

第三节 公本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去向 493

后记 498

第四章 小本向集体公本的转化 5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所有制的理论 52

第二节 中国农业小本向集体公本的转化 54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小本向集体公本的转化 57

第三篇 公本的两种形式及其内外关系 61

第五章 全民公本及其内部关系 62

第一节 全民公本的性质 62

第二节 全民公本的国有制形式及其层次结构 67

第一篇 商品、货币、资本 7

第六章 集体公本及其内部关系 72

第一节 集体公本的性质 72

第二节 中国的集体公本及其地位和作用 77

第一节 商品及其向货币的转化 8

第一章 商品、货币及其转比 8

第七章 公本与非公本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本为主体、非公本为补充的经济形式) 80

第一节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 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本经济 83

第二部 公本的生产过程 95

第四篇 劳动者与公本的社会结合 97

第八章 公本条件下的劳动就业 99

第一节 劳动者与公本的直接社会结合 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