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道法天然
道法天然

道法天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见君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111560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磨镜书札”丛书之一。原名《走向原本真实之路》,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首次出版,本书为修订再版。原本的真实,作者指人生和宇宙的本质,佛道都包含对这一本质的探索和认知。这本书主要通过对老子、吕祖及其著作的介绍,带领读者理解道教关于“返朴归真”的认识,从而“悟道而树德”,做一个有德的人。全书约250千字,对自然和真实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道法天然》目录
标签:道法 天然

前言 1

第一部分 老子和《道德经》 3

上篇 经外闲谈 3

一 教与家的区别 3

二 人的品质与修行 7

三 修行的三个阶段 11

中篇 老子和他的道德观 16

一 老子其人 16

二 老子的道观 18

三 老子的德观 22

下篇 经文与释义(一)——《道德经》第一至第二十一章 29

一 道之精华(第一章) 29

二 无为的两个特点(第二章) 32

三 无为而治(第三章) 35

四 道的特点和有道之人的规范(第四章) 37

五 道之用(第五章) 39

六 玄牝之门(第六章) 42

七 合道之德:无私(第七章) 44

八 合道之德:若水(第八章) 45

九 富贵勿骄,功成身退(第九章) 47

十 核心仍是不执着(第十章) 50

十一 论“空”(第十一章) 53

十二 德之本:知足少欲(第十二章) 56

十三 德之相:以身为天下(第十三章) 58

十四 德之相:惚恍(第十四章) 60

十五 得道之人永不自满(第十五章) 62

十六 道法之眼:修、证、行之准则(第十六章) 66

十七 合道之治国方略(第十七章) 73

十八 有为之果(第十八章) 74

十九 合道合德之举(第十九章) 75

二十 有德之人的举止(第二十章) 76

二十一 道之体与相(第二十一章) 79

末篇 经文与释义(二)——《道德经》第二十二至第八十一章 82

一 德之相:不争(第二十二章) 82

二 合道之法:道法自然(第二十三章) 83

三 德之相:不自居(第二十四章) 84

四 道之体与法:体之无边、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84

五 德之相:持重守静(第二十六章) 84

六 入世之道:袭明、要妙(第二十七章) 84

七 道之行:返璞归真(第二十八章) 85

八 治国之道:无为,不涉(第二十九章) 86

九 道之于兵: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章) 86

十 道之于兵:不得已而用之(第三十一章) 87

十一 道之体:无名、朴(第三十二章) 88

十二 修德之基础:自知、自胜(第三十三章) 88

十三 道之用:不自为大(第三十四章) 91

十四 道之相与用:无相而大用(第三十五章) 92

十五 道之用:反其道而行(第三十六章) 92

十六 道之相:自然无为(第三十七章) 93

十七 德之上下:无为与有为之华(第三十八章) 94

十八 道之用:得一为本(第三十九章) 95

十九 道之相:循环往返(第四十章) 98

二十 道之修持:勤而行之(第四十一章) 98

二十一 道之体:二气冲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101

二十二 德之相:无为、至柔(第四十三章) 104

二十三 德之相:知足、知止(第四十四章) 104

二十四 德之相:若缺、清静(第四十五章) 105

二十五 德之相:知足之足(第四十六章) 107

二十六 修道之法:静虑(第四十七章) 111

二十七 修道之法:日损、无为(第四十八章) 112

二十八 德之相:以百姓之民心为心(第四十九章) 117

二十九 养生之道:无死地(第五十章) 119

三十 道与德:道生则德畜(第五十一章) 121

三十一 道与万物:母与子(第五十二章) 128

三十二 非道之相:盗竽(第五十三章) 129

三十三 修行的目的:齐天下(第五十四章) 131

三十四 德之相:赤子(第五十五章) 138

三十五 德之相:玄同(第五十六章) 138

三十六 治国之道:无为无欲(第五十七章) 138

三十七 政之辩证:其无正也(第五十八章) 139

三十八 治国养生之道:如啬(第五十九章) 144

三十九 治国之道:以道莅天下(第六十章) 145

四十 大小国之道:大邦者下流(第六十一章) 146

四十一 道为天下贵(第六十二章) 146

四十二 道之相:无事无味(第六十三章) 146

四十三 道之相:慎终如始(第六十四章) 149

四十四 治国之道:愚之(第六十五章) 149

四十五 德之相:不争(第六十六章) 151

四十六 德之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151

四十七 德之相:不争(第六十八章) 152

四十八 兵之道:居下、哀者胜(第六十九章) 152

四十九 大法难闻、大道难行(第七十章) 153

五十 德之相:知不知(第七十一章) 154

五十一 德之相:自知、自爱(第七十二章) 154

五十二 道之用: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154

五十三 政之道:使民安居、畏死(第七十四章) 156

五十四 政之道:统治者莫奢侈(第七十五章) 156

五十五 道之相:强则死;柔则生(第七十六章) 156

五十六 德之相:为而不恃、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 157

五十七 德之相:上善若水(第七十八章) 157

五十八 道之于人:天道无亲,常于善人(第七十九章) 157

五十九 理想之国(第八十章) 158

六十 天道人道:不害不争(第八十一章) 159

六十一《道德经》小结 160

第二部分 吕祖和《太乙金华宗旨》 165

上篇 吕祖其人及其他 165

一 吕祖其人 165

二 道教的大略情况 167

三 《太乙金华宗旨》其书 169

中篇 经文与释义(一)——《太乙金华宗旨》第一至第四章 175

一 天心(第一章) 175

二 元神、识神(第二章) 189

三 回光守中(第三章) 200

四 回光调息(第四章) 223

五 本篇小结 244

下篇 经文与释义(二)——《太乙金华宗旨》第五至第十三章 249

一 回光差谬(第五章) 249

二 回光证验(第六章) 255

三 回光活法(第七章) 261

四 逍遥诀(第八章) 262

《太乙金华宗旨》第八章小结 272

五 百日筑基(第九章) 273

六 性光、识光(第十章) 276

七 坎离交媾(第十一章) 281

八 周天(第十二章) 282

九 劝世歌(第十三章) 287

末篇 其他 291

一 《阐幽问答》 291

二 《太乙金华宗旨》小结 306

全书结束语 3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