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盛志勇,郭振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30075714
  • 页数:50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国少林禅密功下一篇:性知识百科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目录

第一章 危重烧伤的概念 1

第一节 烧伤原因分类 1

前言 1

第二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2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2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3

三、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5

四、对危重烧伤的理解 5

第三节 危重烧伤的治疗概况 6

一、热力烧伤 10

第二章 急救处理 10

第一节 现场急救 10

二、化学烧伤 11

三、电烧伤 11

四、复合伤 11

第二节 转送 12

一、原则上应以就地治疗为主 12

二、转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12

第一节 病理生理变化 14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4

第三章 烧伤早期损害 14

二、烧伤区病理生理变化 15

三、全身病理生理改变 16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 22

一、烧伤后血流动力学监测 23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26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 36

第四节 胃肠道血供 40

一、烧伤后胃肠道血供异常 41

二、缺血对胃肠粘膜的损害及危害 42

四、胃肠血供的监测 44

三、胃肠粘膜损害机制 44

五、胃肠缺血的防治 46

第五节 氧自由基 48

一、基本概念 48

二、生物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 49

三、损伤作用 50

四、自由基与创、烧伤 52

第四章 烧伤休克 56

第一节 与烧伤休克有关的临床特点 56

一、血容量减少的原因 56

三、红细胞变化 60

二、血管通透性变化规律 60

第二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 62

第三节 烧伤休克期的治疗 64

一、迅速恢复血容量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根本 64

二、常用的复苏液体 67

三、休克期其他治疗 68

第四节 休克期输全血的评价 71

一、临床资料 71

二、实验研究 73

一、深度烧伤创面的危害性 78

第五节 休克期切痂植皮 78

二、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 79

三、休克期切痂的可行性 80

四、休克期切痂的优越性 82

五、选择休克期切痂时机的临床指标 94

第六节 休克期延迟复苏 95

一、烧伤延迟复苏的概念 95

二、延迟复苏的病理生理学 96

三、延迟复苏的治疗 98

第五章 危重伤员的早期处理 101

第一节 入院后的处理程序 101

一、成批烧伤的特点 102

第二节 成批烧伤伤员的救治 102

二、成批烧伤的救治 103

第三节 创面早期处理 104

一、早期清创 104

二、冷疗法 105

三、包扎疗法 106

四、暴露疗法 107

五、半暴露疗法 108

六、创面用药 109

七、深度烧伤焦痂切开减张 114

一、手部解剖 117

第六章 手深度烧伤的处理 117

二、手部烧伤的特点 120

三、手部烧伤深度的分类及深度烧伤的分区 120

四、手部烧伤的处理原则 121

五、手部深度烧伤的手术处理方法 122

六、前臂倒转皮瓣(筋膜瓣)在手指骨烧伤中应用 124

七、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深度烧伤中应用 124

八、手部深度烧伤早期非手术脱痂 125

第七章 烧伤感染 127

第一节 烧伤感染的病原菌 127

一、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128

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129

第二节 烧伤感染的途径 131

一、烧伤创面感染 131

二、吸入性损伤继发肺部感染 131

三、静脉导管感染 132

四、尿路感染 132

五、烧伤后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133

第三节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 135

一、感染的新概念及定义 135

二、创面脓毒症 139

三、烧伤肿毒症的发病机制 140

四、脓毒症时新蝶呤变化的规律及早期诊断价值 148

五、脓毒症干预的可能途径 150

第四节 烧伤真菌感染 152

一、念珠菌感染 152

二、曲霉菌、毛霉菌类感染 155

第五节 烧伤毒素 155

一、概论 155

二、实验研究提示可能有烧伤毒素 156

三、烧伤毒素的分离提炼 157

四、烧伤毒素的理化属性 157

五、烧伤毒素的毒性作用 158

一、内毒素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活性 160

第六节 内毒素血症 160

二、烧伤后内毒素血症及其来源 161

三、烧伤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163

四、烧伤后内毒素血症的防治 166

第七节 细菌外毒素在烧伤毒血症中的地位 168

一、外毒素研究的概况 168

二、烧伤后常见的细菌外毒素 169

第八章 烧伤免疫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二、单核巨噬细胞 175

一、皮肤粘膜屏障 175

第二节 免疫网络平衡失调 175

三、中性粒细胞 176

四、淋巴细胞 177

五、补体及其他血清免疫物质 179

六、细胞因子 180

七、细胞粘附分子 184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的调控 185

一、精神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85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的调控 185

一、休克与免疫功能 186

三、内分泌对免疫的调控 186

第四节 烧伤病程与免疫失衡 186

二、感染与免疫功能 187

三、创面处理与免疫功能 187

四、代谢与免疫功能 188

第五节 免疫治疗 189

一、非特异及特异免疫疗法 189

二、免疫增强剂 189

三、免疫抑制剂 190

四、中药 191

一、应激性溃疡 193

第九章 内脏并发症 193

第一节 消化系统并发症 193

二、急性肝功能不全 196

第二节 泌尿系统并发症 197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197

二、泌尿系统感染 201

第三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 202

一、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02

二、感染性肺炎 205

一、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206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06

二、急性心脏功能不全 207

第五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209

一、脑水肿 209

二、臂丛神经损伤 211

第六节 骨、关节并发症 211

一、化脓性骨髓炎与关节炎 211

二、急性化脓性耳软骨炎 212

第十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14

一、病因 215

二、发病机制 219

三、病理组织学变化 225

四、临床表现 227

五、诊断 230

六、预防与治疗 233

第十一章 合并伤 239

第一节 概述 239

一、烧伤复合伤的临床特点 239

二、烧伤复合伤的诊断要点 240

三、烧伤复合伤的处理原则 240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 240

一、致伤性质 241

三、诊断 242

二、发病机制 242

四、治疗 243

第三节 冲击伤 246

一、冲击伤 246

二、烧冲复合伤 247

第四节 烧伤合并颅脑损伤 249

一、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断 249

二、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治疗 250

一、诊断 252

二、治疗 252

第五节 烧伤合并胸腹部和内脏损伤 252

第六节 烧伤复合骨关节伤 255

一、诊断 255

二、治疗 255

第十二章 特殊原因烧伤 259

第一节 电烧伤 259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及致伤机制 259

二、电流对组织的损伤作用 263

三、危重电烧伤的临床表现 265

四、电烧伤现场急救及早期紧急处理 271

五、严重电烧伤创面的修复 272

一、一般概况 279

第二节 皮肤放射性损伤 279

二、放射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病理变化 280

三、诊断和临床表现 281

四、治疗 283

第三节 磷烧伤 287

一、致伤机制 287

三、影响瘢痕增生的因素 287

二、病理改变 288

三、临床表现 288

二、手热压伤的分类 290

一、手部热压伤的特点 290

第四节 热压伤 290

三、手热压伤的诊断 291

四、手热压伤的治疗 291

第十三章 烧伤后水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95

第一节 烧伤后水与电解质平衡 295

一、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295

二、严重烧伤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99

第二节 烧伤后酸碱平衡紊乱 306

一、概述 306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307

三、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309

四、临床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及其处理 311

第十四章 烧伤后代谢与营养 314

第一节 烧伤后代谢 314

一、能量消耗的有关概念 314

二、能量测定的方法及分类 315

三、烧伤高代谢的研究历程 317

四、环境温度对代谢的影响 318

五、烧伤创面对代谢的影响 319

六、烧伤后三大营养底物代谢的变化 320

一、营养支持的意义 323

第二节 烧伤营养 323

二、烧伤病人的营养需要量 324

三、补充营养途径 330

四、烧伤营养评价 342

第三节 体内微量元素及其烧伤后的变化 346

一、几种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及主要功能 347

二、烧伤后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 351

第十五章 烧伤植皮与皮肤储存 360

第一节 烧伤取皮与植皮 360

一、植皮术对救治烧伤病人的作用 360

二、皮片移植的种类及其特点 361

三、各种常见的取皮与植皮方法 362

四、植皮手术前的准备 364

五、皮片移植的术中及术后处理 365

六、皮片移植后的变化 366

七、植皮失败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367

第二节 皮肤储存 368

一、皮肤储存的意义 368

二、皮肤结构的特点与皮肤储存的关系 369

三、皮肤的采集 369

四、4℃(普通冰箱)储存 370

五、皮肤在0℃以下环境时的变化 371

六、—18 ~ —20℃储存 373

七、—60 ~ —80℃储存 374

八、—196℃储存 374

九、皮肤的活力鉴定 376

十、皮肤低温储存后抗原性的变化 377

第三节 创面覆盖物 378

一、创面暂时覆盖 378

二、具有活力的生物覆盖物 378

三、无活力的生物创面覆盖物 379

四、人造皮 380

一、功能康复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82

第一节 烧伤功能康复的意义 382

第十六章 烧伤康复治疗 382

二、烧伤康复的内容 383

三、康复治疗的落实需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 384

第二节 烧伤后瘢痕的临床征象、分类和分期 386

一、临床征象 386

二、分类和分期 386

第三节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 387

一、胶原代谢失平衡 387

二、肌成纤维细胞与瘢痕挛缩 389

三、细胞外基质与瘢痕增生 389

四、毛细血管形成与瘢痕增生 390

第四节 烧伤功能康复的综合疗法 391

一、预防为主 391

二、加压疗法 392

三、瘢痕内激素注射疗法 394

四、可塑性夹板的应用 395

五、功能锻炼 397

六、按摩疗法 399

七、浸浴疗法 400

八、职业疗法和日常生活训练 400

十、放射疗法 401

九、器械疗法 401

十一、外用药物 402

第五节 烧伤康复治疗的疗效评定 403

一、自我感觉 404

二、客观检查指标 404

三、人体各关节的测量方法与活动度 404

第十七章 烧伤后皮肤的美容护理 411

一、皮肤护理 411

二、按摩护理 413

三、烧伤后皮肤护理 414

第十八章 烧伤后期整形 415

第一节 烧伤后期整形特点与原则 415

一、烧伤后期整形的特点 415

二、整形治疗原则 416

一、瘢痕的形成与转归 417

第二节 烧伤瘢痕 417

二、烧伤瘢痕的分类 418

第三节 头皮颅骨缺损及瘢痕秃发的修复 419

一、头皮的解剖 419

二、瘢痕秃发的修复 420

三、颅骨缺损的修复 422

一、局部解剖 423

第四节 眼周瘢痕畸形的修复 423

二、眉缺损的修复 424

三、眼睑外翻的修复 425

第五节 口周瘢痕畸形的修复 426

一、唇部应用解剖 426

二、烧伤后唇部畸形的修复 426

第六节 外耳瘢痕畸形与缺损的修复 430

一、外耳增生性瘢痕 430

二、耳郭粘连 430

三、外耳道口狭窄和闭锁 431

四、菜花状耳畸形 431

五、耳轮缺损 431

六、耳郭上半部缺损 434

七、耳垂缺损 435

八、全耳缺损 435

第七节 鼻部瘢痕畸形与缺损的修复 439

一、鼻部增生性瘢痕 440

二、鼻翼缺损 440

三、鼻小柱与鼻尖缺损 443

四、鼻孔狭窄与闭锁 444

五、鼻缺损或鼻损毁畸形 445

一、麻醉选择 450

二、修复方法 450

第八节 颈部瘢痕畸形的修复 450

第九节 上肢瘢痕畸形与组织缺损的修复 453

一、腋部瘢痕挛缩 453

二、肘部瘢痕 455

三、手部瘢痕与缺损畸形 456

第十节 下肢瘢痕畸形的修复 466

一、腹股沟区及臀部瘢痕挛缩的修复 466

二、?窝、膝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67

三、足踝部瘢痕畸形的修复 468

第十一节 躯干与会阴部瘢痕畸形的修复 471

一、躯干瘢痕畸形的修复 471

二、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73

第十二节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后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479

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适应证 479

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方法 480

三、烧伤后瘢痕畸形常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介绍 483

四、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485

第十三节 广泛瘢痕畸形修复的有关问题 487

一、面临的问题 487

二、与治疗有关的几个问题 488

四、治疗措施 4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