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待遇论
待遇论

待遇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国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67985
  • 页数:667 页
图书介绍:全书由17章组成,共计70万字。该书稿全面科学地论述了待遇范畴,系统深入地剖析了待遇与效应、效益、机制、竞争、心态、伦理、公平、需要、供给、分化、冲突、协调、制度等社会运行诸要素、诸系统的关系,并创造性地提出“同城同待遇指数”理念,内容博大精深,论述科学系统,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创新性和针对性,是迄今为止关于“待遇”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创性专著。该书一部以系统科学方法、科学系统地研究待遇问题的教科书式学术专著。该书将待遇问题作为解读“中国模式”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命题,力图对“待遇”这个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加以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是脱离客观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来抽象地议论待遇问题,而是立足当代现实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贯彻包容性增长和共建共享的理念,系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待遇理论,构建了意理精实的待遇观,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待遇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待遇论》目录
标签:待遇

第一章 绪论 2

1.1 待遇的定义 2

1.1.1 待遇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

1.1.2 待遇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0

1.2 经典著作作家论待遇 12

1.2.1 马克思恩格斯论待遇 12

1.2.2 列宁论待遇 13

1.2.3 毛泽东论待遇 15

1.2.4 邓小平论待遇 17

1.2.5 江泽民论待遇 19

1.2.6 胡锦涛论待遇 21

1.2.7 习近平论待遇 22

1.3 待遇的主体和客体 25

1.3.1 待遇主体 25

1.3.2 待遇客体 30

1.3.3 待遇的主客体关系 32

1.4 待遇的功能 33

1.4.1 驱动功能 33

1.4.2 集合功能 35

1.4.3 尺度功能 35

1.5 待遇的构项 36

1.5.1 需要:待遇的自然基础 36

1.5.2 生产关系:待遇的社会基础 41

1.5.3 对象:待遇的客体内容 46

1.5.4 活动:待遇的主体内容 49

1.6 待遇的相关范畴 54

1.6.1 利弊 54

1.6.2 得失 56

1.6.3 盈亏 57

1.6.4 名利 58

1.6.5 义利 60

1.6.6 安危 61

1.6.7 取予 63

1.6.8 公私 65

1.6.9 偿付 66

1.6.10 实惠 67

1.6.11 风险 69

第二章 待遇与人 71

2.1 人生:待遇的展开过程 71

2.1.1 人生之谜的求解 71

2.1.2 人生动力的能源 73

2.1.3 人生价值的尺度 75

2.1.4 人生航船的舵盘 77

2.2 生活:待遇的表象世界 79

2.2.1 生活世界的厚重底蕴 79

2.2.2 多彩生活的调色板 80

2.2.3 生活方式的选择依据 82

2.2.4 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 84

2.3 幸福:待遇实现的情感体验 85

第三章 待遇指数 92

3.1 社会结构与社会群体划分 92

3.1.1 社会结构的内涵 93

3.1.2 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 95

3.1.3 社会结构转型的目标模式 99

3.1.4 社会结构划分的“元”标准 106

3.1.5 中国进入市民、农民、移民的三元社会结构 112

3.2 市民、农民、移民三大社会群体的待遇 117

3.2.1 当代中国国(公)民待遇的发展演变 118

3.2.2 市民、农民、移民三大群体的待遇现状 121

3.3 市民、农民、移民三大社会群体待遇的比较 124

3.3.1 待遇比较的意义 124

3.3.2 “同城同待遇”的比较参照系 127

3.3.3 社会群体待遇比较的方法 129

3.4 待遇的指数化 129

3.4.1 国(公)民待遇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29

3.4.2 国(公)民待遇指标体系的初构、测验与优化方法 130

3.4.3 国(公)民待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解释 138

3.4.4 国(公)民待遇菜单的设计 150

3.4.5 国(公)民待遇指数的测评 151

3.5 待遇指数的实证分析 153

3.5.1 待遇问卷调查概况 153

3.5.2 “同城同待遇指数”测算及其解释 155

3.5.3 市民、农民、移民“同城同待遇指数”比较 171

3.6 以待遇指数理念解决流动人口待遇问题 172

3.6.1 坚持“分城、分层、分情、分步”的思路 172

3.6.2 构建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待遇制度 173

3.6.3 采取“完善市民待遇、提升农民待遇、落实移民待遇”的路径 174

3.6.4 落实移民待遇的对策建议 176

3.7 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战略思路 178

3.7.1 总体思路 178

3.7.2 基本原则 179

3.7.3 推进“离乡不离土”农民工“安居乐业” 180

3.7.4 推进“离乡又离土”农民工实现“同城同待遇” 182

附件一:从“同城同待遇”到“同城同待遇指数”——关于破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185

附件二:杭州“城市待遇问题”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22

附件三:杭州市“移民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45

第四章 待遇系统 268

4.1 共同待遇与特殊待遇 268

4.2 全局待遇与局部待遇 当前待遇与长远待遇 271

4.2.1 全局待遇与局部待遇 271

4.2.2 当前待遇与长远待遇 273

4.3 物质待遇与精神待遇 275

4.3.1 物质待遇分析 275

4.3.2 精神待遇分析 276

第五章 待遇与效应 278

5.1 互惠效应 278

5.2 补偿效应 280

5.3 附加效应 282

5.4 共生效应 283

5.5 连锁效应 285

5.6 机会效应 286

5.7 梯度效应 288

5.8 选值效应 289

5.9 多元效应 290

5.10 守成效应 292

第六章 待遇与效益 294

6.1 效益的层次划分 294

6.1.1 经济效益 294

6.1.2 社会效益 295

6.1.3 生态效益 296

6.2 影响效益生成的客观因素 296

6.2.1 环境 297

6.2.2 机遇 299

6.2.3 社会影响 301

6.3 影响效益生成的精神因素 302

6.3.1 认识水平与效益生成 302

6.3.2 思想观念与效益生成 303

6.3.3 精神风貌与效益生成 303

6.3.4 心理状态与效益生成 304

第七章 待遇与机制 305

7.1 显现机制 305

7.2 切身机制 307

7.3 关联机制 308

7.4 风险机制 309

7.5 激励机制 310

7.6 拉动机制 312

7.7 优惠机制 314

7.8 奖罚机制 315

7.9 攀比机制 317

7.10 差别机制 318

7.11 趋“热”机制 319

第八章 待遇与竞争 322

8.1 待遇竞争的缘起 322

8.2 待遇竞争的意识 324

8.3 待遇竞争的条件 326

8.4 待遇竞争的类型 328

8.5 待遇竞争的手段 330

8.6 待遇竞争的规律 332

8.6.1 优胜劣汰律 333

8.6.2 博弈对策律 333

8.6.3 关联互动律 333

8.6.4 柔性管理律 334

8.7 待遇竞争的效应 334

8.7.1 激励效应 334

8.7.2 增值效应 335

8.7.3 优化效应 335

8.7.4 扼制效应 336

第九章 待遇与心态 337

9.1 谋求待遇的心理活动过程 337

9.1.1 心理萌发 338

9.1.2 心理权衡 338

9.1.3 心理期成 340

9.1.4 心理协调 340

9.1.5 心理满足 341

9.2 待遇心态形成与变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342

9.2.1 态度的特性及态度改变的理论 342

9.2.2 偏见的产生与消除 344

9.2.3 暗示、模仿、感染、时尚等社会影响的作用 345

9.2.4 牢骚的社会心理机制 346

9.3 待遇调整与社会心理震荡 348

9.3.1 攀比心理 348

9.3.2 嫉妒心理 349

9.3.3 隐富心理 349

9.3.4 “红脸病”心理 350

9.3.5 “歹活着”心理 350

9.3.6 “小富即安”心理 350

9.3.7 “肥水不流外人田”心理 351

9.3.8 “夸富夸穷”心理 351

9.3.9 “不捞白不捞”心理 352

9.3.10 “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心理 352

第十章 待遇与伦理 354

10.1 析“责任感与责任线” 354

10.2 析“功利价值与道德价值” 356

10.3 析“道德义务” 357

10.4 析“良心荣誉” 359

10.5 析“从众行为” 360

10.6 析“援助行为” 361

10.7 析“职业道德” 364

10.8 析“环境道德” 365

第十一章 待遇与公平 367

11.1 待遇公平的制约因素 367

11.2 待遇公平的奋斗目标 369

11.3 待遇公平的基本规则 376

11.3.1 基本待遇公平的保证,亦即底线的规则 376

11.3.2 机会均等,亦即事前的规则 376

11.3.3 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规则 377

11.3.4 社会调剂,亦即社会调剂的规则 378

11.4 待遇公平的价值取向 379

11.5 待遇公平的立足点 381

11.6 待遇公平的基本关系 384

11.6.1 待遇公平与提高效率 384

11.6.2 待遇公平与实现平等要求 385

11.6.3 待遇公平与拉开收入差距 386

11.6.4 待遇公平与机会均等 387

11.6.5 待遇公平与坚持公开原则 388

第十二章 待遇与需要 390

12.1 需要的实质 390

12.1.1 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的主要区别 390

12.1.2 人的需要的实质 393

12.2 需要的层次 395

12.2.1 个体需要、群体需要、社会需要 397

12.2.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99

12.2.3 经济需要和非经济需要 401

12.3 需要的发展机制 402

12.3.1 满足需要的能力和方式是需要发展的动力 402

12.3.2 直接需要派生出间接需要,使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403

12.3.3 奢侈需要向必要需要的转化,使人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 404

12.4 需要的评价标准 405

12.4.1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评价人的需要的首要根据 405

12.4.2 以人为本是衡量需要合理性的基本原则 406

12.4.3 社会文明状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对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影响,是评价需要合理性的尺度 407

12.4.4 创造性活动的需要是人的最有价值的需要 407

12.5 需要的基本内容 408

12.5.1 工作待遇需要 408

12.5.2 保健待遇需要 411

12.5.3 养老待遇需要 413

12.5.4 安全待遇需要 414

12.5.5 教育待遇需要 416

12.5.6 居住待遇需要 419

12.6 弱势群体待遇需要的基本内容 421

12.6.1 弱势群体及其待遇需要 421

12.6.2 传统弱势群体的待遇需要 423

12.6.3 移民的待遇需要 429

第十三章 待遇与供给 432

13.1 待遇供给主体 432

13.1.1 供给主体的形态 432

13.1.2 供给主体的角色 434

13.2 待遇供给客体 435

13.2.1 一般客体 435

13.2.2 特殊客体 436

13.3 待遇供给内容 437

13.3.1 货币待遇 437

13.3.2 实物待遇 437

13.3.3 服务待遇 437

13.4 待遇供给方式 438

13.4.1 免费供给与付费供给 438

13.4.2 临时供给与固定供给 439

13.5 家庭待遇供给 439

13.5.1 家庭是待遇供给的基石 439

13.5.2 家庭待遇保障的形式 441

13.5.3 家庭待遇保障的特点 442

13.5.4 家庭待遇保障面临的挑战 444

13.6 政府待遇供给 445

13.6.1 政府在待遇供给中的地位 445

13.6.2 政府在待遇供给中的责任 446

13.6.3 政府在待遇供给中的错位现象 449

13.7 单位待遇供给 450

13.7.1 单位待遇的含义与功能 450

13.7.2 中国的企业待遇制度 453

13.8 慈善组织待遇供给 455

13.8.1 慈善组织概述 455

13.8.2 慈善组织在待遇供给中的作用 457

13.8.3 加快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459

第十四章 待遇与分化 462

14.1 待遇重构 462

14.1.1 从人的需要看个体待遇的生成以及满足个体待遇的功能 463

14.1.2 从个人待遇与群体待遇的关系看个人待遇的意义 465

14.2 待遇分化特点 468

14.3 待遇分化形态 472

14.3.1 由所有制结构调整引起的待遇分化 473

14.3.2 由制度安排引起的待遇分化 475

14.3.3 不同社会结构层次的待遇分化 477

14.4 待遇分化走向 480

14.4.1 待遇团体的多元化趋势 482

14.4.2 社会精英集团特别是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开始形成 482

14.4.3 知识精英及其待遇集团化 483

14.4.4 农民阶层的待遇将更加面临挑战 483

14.4.5 社会边缘群体的扩大 483

14.4.6 待遇分化的程度将日趋复杂 484

14.5 待遇分化特征 484

14.5.1 待遇主导 485

14.5.2 待遇驱动 489

14.5.3 待遇矛盾 491

第十五章 待遇与冲突 496

15.1 待遇冲突的形成 496

15.2 待遇冲突的内容 498

15.3 待遇冲突的根源 502

15.3.1 社会分工的固定化 502

15.3.2 直接参与权的丧失 504

15.3.3 待遇分配不合理 505

15.4 待遇冲突的展开 506

15.4.1 待遇冲突的强度展开 507

15.4.2 待遇冲突的层次展开 511

15.5 待遇冲突的形式 517

15.5.1 待遇冲突的构成形式 517

15.5.2 待遇冲突的表现形式 525

15.5.3 待遇冲突的两种类型 532

第十六章 待遇与协调 537

16.1 待遇协调的目标 537

16.1.1 待遇协调的直接目标 537

16.1.2 待遇协调的核心目标 539

16.1.3 待遇协调的最高目标 542

16.2 待遇协调的根据 546

16.2.1 待遇协调与人的协调功能 546

16.2.2 待遇协调的人性根据 549

16.2.3 待遇协调的实践根据 552

16.3 待遇协调的途径 555

16.3.1 待遇协调的经济途径 556

16.3.2 待遇协调的观念途径 560

16.3.3 待遇协调的制度途径 563

16.4 待遇协调与发展 567

16.4.1 待遇协调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 569

16.4.2 待遇协调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曲折历程 572

16.4.3 待遇协调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74

16.5 待遇协调的背景与出路 576

16.5.1 当代中国待遇协调的背景 577

16.5.2 当代中国待遇协调的出路 582

16.6 待遇协调的原则 589

16.6.1 公正原则 589

16.6.2 平等原则 592

16.6.3 有序原则 595

16.7 待遇协调的方法 597

16.7.1 待遇协调与改革 597

16.7.2 待遇协调与政策 599

16.7.3 待遇协调与协商对话 601

16.7.4 待遇协调与优化人际关系 603

16.7.5 待遇协调与待遇增进机会 604

16.7.6 待遇协调与待遇制衡机制 605

16.8 待遇协调的机制 607

16.8.1 构建待遇分配机制 607

16.8.2 畅通待遇表达机制 610

16.8.3 强化待遇约束机制 611

16.8.4 建立待遇矛盾预警机制 612

16.8.5 完善待遇冲突调节机制 613

第十七章 待遇与制度 615

17.1 制度演化的前提 615

17.2 制度演化的主体 617

17.2.1 民众 617

17.2.2 利益集团 618

17.2.3 政府 621

17.2.4 精英 623

17.3 制度演化的模式 626

17.3.1 制度改良 626

17.3.2 制度革命 628

17.3.3 制度创新 630

17.4 制度演化的规律 631

17.4.1 路径依赖 631

17.4.2 量变中的质变和渐变中的突变并存 633

17.4.3 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 635

17.5 制度的类型 637

17.5.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637

17.5.2 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639

17.5.3 意识形态:制度的一种特殊形态 641

参考文献 645

后记 6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