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种子生物学
种子生物学

种子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纪瑛,胡虹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22060969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内容包括: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成熟、种子的休眠及其调控、种子萌发、种子活力等。
《种子生物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种子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1

一、真种子 2

二、类似种子的干果 2

三、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2

四、植物人工种子 2

第二节 种子生物学的内容和任务 3

第三节 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4

第四节 种子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7

[本章小结] 7

[复习思考题] 8

第二章 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9

第一节 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9

一、种子的外表性状 9

二、种子的基本构造 11

第二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 15

一、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 15

二、主要蔬菜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 21

第三节 种子的植物学分类 23

一、根据胚乳有无分类 23

二、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 24

[本章小结] 25

[复习思考题] 25

实训 主要植物种子的形态和构造 26

第三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 28

第一节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分布 28

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 28

二、种子化学成分的分布 29

三、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 31

第二节 种子水分 33

一、种子中水分的状态 33

二、种子水分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34

第三节 种子的营养成分 34

一、糖类 34

二、脂类 36

三、蛋白质 38

第四节 种子生理活性物质 40

一、酶 40

二、维生素 41

三、植物激素 42

第五节 种子的其他化学成分 45

一、色素 45

二、矿物质 45

三、种子毒物和特殊化学成分 46

[本章小结] 49

[复习思考题] 49

实训一 种子中可溶性糖的测定 49

实训二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1

第四章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53

第一节 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 53

一、受精作用 54

二、种子的发育 56

第二节 几种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57

一、小麦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57

二、水稻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58

三、棉花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59

四、蚕豆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59

五、油菜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60

第三节 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 61

一、多胚现象 61

二、无胚现象 62

三、无性种子和无融合生殖 62

[本章小结] 63

[复习思考题] 63

实训 种子或胚(轴)的萌发能力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63

第五章 种子的成熟 65

第一节 种子成熟的阶段和特征 65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 65

二、种子成熟的阶段和外表特征 66

第二节 种子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67

一、成熟期间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 68

二、成熟期间种子物理性质的变化 71

三、成熟期间种子发芽力的变化 72

第三节 种子成熟过程中的脱水作用及其生理效应 73

一、种子脱水干燥与发芽力的关系 73

二、种子脱水干燥的生理效应 73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的影响 74

一、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期的影响 74

二、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76

[复习思考题] 77

实训 种子(胚)脱水耐性的发育变化 77

第六章 种子的休眠及调控 79

第一节 种子休眠的意义和原因 79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及意义 79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及机理 80

第二节 硬实 83

一、硬实的生物学意义及分布 83

二、硬实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84

第三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休眠 87

一、禾谷类种子的休眠 87

二、油菜和向日葵种子的休眠 88

三、马铃薯块茎和甜菜种子的休眠 88

四、棉花种子的休眠 89

五、蔬菜类种子的休眠 89

六、观赏植物类种子的休眠 89

七、药用植物类种子的休眠 90

第四节 种子休眠的调控 91

一、延长种子休眠 91

二、缩短和解除种子休眠 91

[本章小结] 94

[复习思考题] 94

实训一 种子休眠期的测定 95

实训二 豆类植物种子硬实率的测定 95

第七章 种子的萌发 97

第一节 种子萌发的过程 97

一、吸胀 97

二、萌动 98

三、发芽 99

四、成苗 99

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过程 100

一、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代谢特点 100

二、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贮藏物质的转化利用 102

三、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 104

第三节 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104

一、水分 105

二、温度 106

三、氧气 108

四、光 109

五、其他因素 109

第四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萌发特性 111

一、水稻种子的萌发特性 111

二、大麦、小麦种子的萌发特性 112

三、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 113

四、棉花种子的萌发特性 113

五、大豆种子的萌发特性 114

[本章小结] 114

[复习思考题] 115

实训一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测定 115

实训二 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 118

实训三 种子萌发指数的测定 119

第八章 种子活力 121

第一节 种子活力的概念和意义 121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 121

二、高活力水平种子应具备的条件 122

三、种子活力的重要意义 123

第二节 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基础 123

一、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123

二、种子活力与劣变的关系 127

第三节 种子活力的测定 128

一、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 128

二、种子活力测定技术的发展趋向 135

第四节 种子活力的人工控制 135

一、获得高活力种子的途径与措施 135

二、种子活力的保持 139

三、种子活力的恢复与提高 140

第五节 种子活力的应用 142

一、应用活力测定,保证种子检验的质量 142

二、种子库长期保存种质的监测 142

三、植物育种工作的应用 142

四、有效选用种源,加速植物成功引种的进程 143

五、强化种子质量,增加生产效益 143

[本章小结] 143

[复习思考题] 143

实训一 导电法测定种子活力 144

实训二 人工促进老化法测定种子活力 144

第九章种子寿命 146

第一节 种子寿命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 146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 146

二、农作物、林木、蔬菜、牧草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146

三、种子的寿命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年限 147

第二节 种子衰老及原因 149

一、种子衰老的概念 149

二、种子衰老的形态特征 149

三、种子衰老的细胞、遗传和生理生化变化 149

四、种子衰老的原因 150

第三节 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52

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152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 153

第四节 陈种子的利用 156

一、陈种子利用的现实意义 156

二、陈种子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56

[本章小结] 157

[复习思考题] 157

实训 细胞活性染色 157

第十章 种子加工处理的生物学基础 159

第一节 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 159

一、种子的吸附性 159

二、种子的吸湿性 160

第二节 种子清选 161

一、种子清选的含义、目的和意义 161

二、种子清选的原理 161

第三节 种子干燥 165

一、种子干燥的特性 166

二、种子干燥的原理和过程 166

三、种子干燥的方法 168

第四节 种子处理 171

一、吸湿-回干 171

二、有机溶剂渗透 172

三、生长调节剂处理 172

四、物理因素处理 173

五、药剂处理 174

六、种子包衣 176

[本章小结] 177

[复习思考题] 178

实训一 种子净度的测定 178

实训二 种子质量的测定 180

实训三 参观种子包衣机械 182

实训 四 参观种子干燥机械 182

第十一章 种子贮藏的生物学基础 184

第一节 种子的呼吸作用 184

一、种子呼吸的概念和部位 184

二、种子呼吸的性质 184

三、种子的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 185

四、影响种子呼吸强度的因素 186

第二节 种子的后熟作用 190

一、种子后熟的含义及意义 190

二、种子后熟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191

三、影响后熟的因素 191

四、后熟与种子贮藏的关系 192

第三节 种子贮藏期间的变化 193

一、种子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193

二、种子的结露 195

三、种子的发热 198

第四节 种子贮藏期间的通风 201

一、通风的目的 201

二、通风的方式和原则 201

第五节 种子耐藏性的预测 202

一、加速老化种子处理 202

二、预测效果 203

[本章小结] 203

[复习思考题] 203

实训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204

第十二章 顽拗型种子 205

第一节 顽拗型种子的研究意义和鉴定 205

一、顽拗型种子的含义 205

二、顽拗型种子研究的意义 205

三、顽拗型种子的鉴定 205

第二节 顽拗型种子的生物学特性与种类 206

一、顽拗型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206

二、顽拗型种子的种类 207

第三节 顽拗型种子的贮藏 208

一、顽拗型种子的贮藏特性 208

二、顽拗型种子贮藏的关键措施 208

三、顽拗型种子的贮藏方法 209

四、重要作物顽拗型种子的贮藏 211

[本章小结] 215

[复习思考题] 216

第十三章 种子新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217

第一节 种子引发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217

一、种子引发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217

二、种子引发的机理和效应 219

三、种子引发的方法及技术 221

第二节 种子超干贮藏的原理及技术 223

一、种子超干贮藏的概念和意义 223

二、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概况 223

三、种子超干贮藏理论基础和原理的研究 225

四、种子超干贮藏技术的关键 226

第三节 种子超低温贮藏的原理及技术 227

一、种子超低温贮藏的概念和意义 227

二、不同种类种子对液态氮低温反应的差异 227

三、种子超低温贮藏技术的关键 228

第四节 植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 229

一、植物人工种子的概念和优点 229

二、植物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与技术要求 230

三、植物人工种子技术存在的问题 234

四、植物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 235

第五节 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非破坏性测定研究 235

一、非破坏性测定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意义 235

二、非破坏性测定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方法 235

第六节 顽拗型种子的研究进展 236

一、种子顽拗性的评价 236

二、种子脱水敏感性/耐性的机制 237

三、顽拗型种子的贮藏 239

[本章小结] 240

[复习思考题] 241

参考文献 2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