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建筑力学辅导
建筑力学辅导

建筑力学辅导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长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2199014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不仅是指导教材教学、学习与考试的配套丛书,亦可作为其他同类力学教材教学、学习与考试的指导书。
《建筑力学辅导》目录

第1章 力与力的基本性质 1

1.1 重要内容概述 1

1.1.1 力与力系的概念 1

1.1.2 建筑力学基本定理、定律 1

1.1.3 力的合成与分解 2

1.1.4 力矩与合力矩定理 3

1.1.5 力偶及其性质 3

1.2 重点知识框图 4

1.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5

1.4 练习题选解 6

第2章 结构的计算简图与受力图 8

2.1 重要内容概述 8

2.1.1 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 8

2.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9

2.1.3 结构的受力图 11

2.1.4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12

2.2 重点知识框图 13

2.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4

2.4 练习题选解 15

第3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16

3.1 重要内容概述 16

3.1.1 几何组成分析的名词 16

3.1.2 平面体系自由度W的计算公式 17

3.1.3 几何组成分析规则 17

3.1.4 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18

3.1.5 几何组成分析的技巧 18

3.1.6 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19

3.2 重点知识框图 19

3.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20

3.3.1 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 20

3.3.2 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0

3.4 练习题选解 24

第4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27

4.1 重要内容概述 27

4.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7

4.1.2 合力投影定理 27

4.1.3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8

4.1.4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28

4.1.5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28

4.1.6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28

4.1.7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简化结果分析 28

4.1.8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29

4.1.9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 30

4.1.10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30

4.2 重点知识框图 31

4.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32

4.4 练习题选解 36

第5章 变形固体的基本概念 43

5.1 重要内容概述 43

5.1.1 建筑力学概述 43

5.1.2 变形固体 43

5.1.3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43

5.1.4 小变形条件在解决材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44

5.1.5 杆件的基本变形 44

5.1.6 材料力学与静力学容易混淆的概念 45

5.2 重点知识框图 45

5.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46

第6章 轴向拉压、受扭杆的内力与内力图 47

6.1 重要内容概述 47

6.1.1 两种基本变形的特点 47

6.1.2 内力的概念 47

6.1.3 截面法 47

6.1.4 轴力与轴力图 48

6.1.5 外扭矩 48

6.1.6 扭矩与扭矩图 48

6.2 重点知识框图 49

6.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50

6.3.1 客观性题 50

6.3.2 求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50

6.3.3 求指定截面的扭矩,并作扭矩图 50

6.4 练习题选解 54

第7章 静定梁的内力与内力图 58

7.1 重要内容概述 58

7.1.1 平面弯曲 58

7.1.2 支座的基本形式 58

7.1.3 静定梁的三种基本形式 58

7.1.4 梁的内力及其正负号规定 59

7.1.5 静定梁内力计算的一般方法 59

7.1.6 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59

7.1.7 剪力图、弯矩图的规律及其应用 60

7.1.8 简单梁的内力图 61

7.1.9 用简捷法作内力图 62

7.1.10 用叠加法作内力图 62

7.1.11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63

7.2 重点知识框图 64

7.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65

7.3.1 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 65

7.3.2 作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65

7.3.3 作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67

7.3.4 考查掌握外载、剪力、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突变情况 69

7.4 练习题选解 71

第8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内力图 81

8.1 重要内容概述 81

8.1.1 静定结构的共性 81

8.1.2 静定平面刚架的特点及其分类 81

8.1.3 刚架的内力计算步骤 81

8.1.4 拱的特点及其分类 82

8.1.5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步骤 82

8.1.6 合理拱轴线 82

8.1.7 桁架的特点及其分类 82

8.1.8 桁架的内力计算步骤 83

8.1.9 静定组合结构的特点 83

8.1.10 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步骤 83

8.2 重点知识框图 84

8.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85

8.3.1 刚架的内力计算并作内力图 85

8.3.2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85

8.3.3 确定三铰拱的合理拱轴 85

8.3.4 桁架的内力计算 85

8.3.5 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86

8.4 练习题选解 95

第9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104

9.1 重要内容概述 104

9.1.1 影响线的概念 104

9.1.2 静定结构影响线的作法 104

9.1.3 结点荷载作用下静定梁影响线的作法 105

9.1.4 用静力法作静定桁架的影响线 105

9.1.5 利用影响线求量值S 105

9.1.6 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106

9.1.7 梁的内力包络图与绝对最大弯矩 107

9.1.8 解题要点 107

9.2 重点知识框图 108

9.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09

9.3.1 影响线的概念 109

9.3.2 影响线的作法 109

9.3.3 影响量值的计算方法 109

9.3.4 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110

9.3.5 求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110

9.4 练习题选解 117

第10章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与强度条件 123

10.1 重要内容概述 123

10.1.1 应力的概念 123

10.1.2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123

10.1.3 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124

10.1.4 轴向拉压时变形的计算 124

10.1.5 材料的力学性质 125

10.1.6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126

10.1.7 拉压杆强度的计算步骤 126

10.1.8 应力集中 127

10.2 重点知识框图 128

10.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29

10.3.1 概念考查 129

10.3.2 截面应力的计算 129

10.3.3 变形计算 129

10.3.4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130

10.4 练习题选解 134

第11章 剪切和扭转杆的应力与强度条件 140

11.1 重要内容概述 140

11.1.1 剪切与挤压的概念 140

11.1.2 剪切实用计算 140

11.1.3 挤压的实用计算 141

11.1.4 剪切胡克定律 141

11.1.5 切应力互等定理 142

11.1.6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42

11.1.7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143

11.2 重点知识框图 143

11.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44

11.3.1 概念考查 144

11.3.2 扭转强度计算 144

11.4 练习题选解 145

第12章 梁的应力与强度条件 148

12.1 重要内容概述 148

12.1.1 纯弯曲与横力弯曲 148

12.1.2 中性层和中性轴 148

12.1.3 静面矩 149

12.1.4 惯性矩 149

12.1.5 抗弯截面系数 149

12.1.6 弯曲正应力分析的基本假设 149

12.1.7 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49

12.1.8 弯曲切应力公式 150

12.1.9 强度条件 150

12.1.10 应力状态的概念 151

12.1.11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52

12.1.12 强度理论 154

12.2 重点知识框图 155

12.2.1 弯曲应力重点知识框图 155

12.2.2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重点知识框图 156

12.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56

12.4 练习题选解 167

第13章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78

13.1 重要内容概述 178

13.1.1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方法 178

13.1.2 斜弯曲变形杆的强度计算 178

13.1.3 弯曲与拉(压)组合杆的强度计算 179

13.1.4 偏心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180

13.1.5 截面核心 180

13.2 重点知识框图 181

13.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81

13.4 练习题选解 182

第14章 轴向压杆的稳定计算 185

14.1 重要内容概述 185

14.1.1 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 185

14.1.2 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185

14.1.3 压杆的稳定条件及其应用 187

14.1.4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88

14.2 重点知识框图 188

14.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89

14.3.1 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 189

14.3.2 压杆的稳定计算 189

14.4 练习题选解 192

第15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梁的刚度校核 194

15.1 重要内容概述 194

15.1.1 结构位移的概念 194

15.1.2 虚功与虚功原理 194

15.1.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194

15.1.4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95

15.1.5 支座移动、制造误差因素作用下结构位移的计算 195

15.1.6 图乘法 195

15.1.7 梁的刚度校核 196

15.1.8 互等定理 196

15.2 重点知识框图 197

15.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198

15.3.1 结构位移计算的基本概念 198

15.3.2 用积分法计算结构位移 198

15.3.3 用图乘法求梁、刚架的位移 198

15.3.4 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199

15.3.5 梁的刚度校核 199

15.4 练习题选解 205

第16章 力法 210

16.1 重要内容概述 210

16.1.1 超静定结构的特征 210

16.1.2 超静定结构与计算有关的性质 210

16.1.3 确定超静定结构次数的方法 210

16.1.4 力法解题的思路 211

16.1.5 选取基本结构的原则 211

16.1.6 用力法计算一次超静定结构 212

16.1.7 用力法计算二次超静定结构 213

16.1.8 对称性的利用 213

16.1.9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要点 215

16.2 重点知识框图 216

16.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216

16.3.1 力法的基本概念 216

16.3.2 求一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作内力图 217

16.3.3 求二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作内力图 217

16.3.4 对称性的利用 217

16.3.5 由支座移动产生的内力 217

16.4 练习题选解 227

第17章 位移法 235

17.1 重要内容概述 235

17.1.1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 235

17.1.2 基本结构与基本未知量 235

17.1.3 单跨梁的转角位移方程 236

17.1.4 用位移法计算一个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 237

17.1.5 用位移法计算两个及以上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 238

17.1.6 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方程 239

17.1.7 刚架无弯矩情况的判别准则 239

17.1.8 对称结构的简化计算 239

17.2 重点知识框图 241

17.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242

17.3.1 给出若干结构,请画出基本结构或确定基本未知数 242

17.3.2 计算一个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 242

17.3.3 计算两个结点位移的刚架 242

17.3.4 对称结构的利用 242

17.3.5 直接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242

17.4 练习题选解 248

第18章 力矩分配法 254

18.1 重要内容概述 254

18.1.1 力矩分配的基本概念 254

18.1.2 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 254

18.1.3 单结点力矩分配法的步骤 256

18.1.4 多个结点的力矩分配过程 258

18.2 重点知识框图 259

18.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259

18.4 练习题选解 277

第19章 梁和刚架的塑性分析 283

19.1 重要内容概述 283

19.1.1 塑性分析名词 283

19.1.2 基本假定 283

19.1.3 基本定理 284

19.1.4 基本计算方法 284

19.1.5 静定梁的极限状态和极限荷载 284

19.1.6 超静定梁和刚架极限荷载的特点 285

19.1.7 连续梁的极限状态 285

19.1.8 刚架的破坏机构 285

19.2 重点知识框图 286

19.3 考点及常考题型精解 287

19.3.1 客观性题 287

19.3.2 求单跨静定梁或单跨静定刚架的极限荷载 287

19.3.3 求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287

19.3.4 求多跨等截面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288

19.3.5 求单跨超静定刚架的极限荷载 288

19.4 练习题选解 299

附录A 型钢规格表 304

附录B 《建筑力学》期末考试卷选登 317

参考文献 3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