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构建劳资合作关系新常态的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行为选择的视角
构建劳资合作关系新常态的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行为选择的视角

构建劳资合作关系新常态的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行为选择的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清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93224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劳资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从政府角度分析劳资合作路径问题。首先构建劳资关系演化博弈模型,用以证明平衡的劳资关系是劳资合作的关键;其次,用演化的方法寻找劳资关系演化规律与演化路径,确定劳资关系转变的关键点,为实现劳资合作提供基础;再次,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合作路径,发现政府的行为选择是导致了美德日等国在劳资合作路径中的分叉,并演化成不同劳资体系的关键;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劳资合作路径的经验与缺陷,为实现中国特色的劳资合作路径提供了实践选择;最后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劳资合作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构建劳资合作关系新常态的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行为选择的视角》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3

第二节 研究意义 5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7

第一节 研究思路 7

第二节 主要内容 8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16

一 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研究解决劳资冲突 16

二 从博弈论角度研究劳资冲突到合作的转化 16

三 通过集体谈判机制达成劳资冲突向合作的转化 17

四 评论 19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20

一 对国有企业的劳资关系的研究 20

二 对私营企业的劳资冲突的研究 21

三 对劳资关系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22

四 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劳资关系 23

五 对劳资合作的研究 23

六 对劳资关系从冲突到合作转化机制的研究 24

七 评论 25

第四章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 27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27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8

第二篇 劳资关系相关理论综述 33

第一章 西方主流劳资关系理论及评析 33

第一节 理论回溯 33

一 古典企业理论 33

二 新古典经济学 34

三 新制度经济学 36

四 管理主义学派 40

五 正统多元论学派 40

第二节 理论评析 41

一 “股东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悖论 41

二 对劳资之间利益冲突的研究模糊 42

三 对合作的研究不足 45

四 对要素主体之间联盟与分化的研究不足 4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 47

第一节 主要内容 47

第二节 理论评析 49

第三章 其他相关研究视角 50

第一节 对“冲突”的研究 50

一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冲突 50

二 从博弈论角度研究 51

第二节 对“合作”的研究 52

一 从合作经济学的角度研究 52

二 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 52

三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 53

第三篇 劳资冲突到合作的转化途径 57

第一章 劳资冲突 57

第一节 劳资冲突的原因:利益目标的分歧 57

一 马克思的观点 58

二 主流企业理论的观点 59

第二节 劳资双方利益目标的解析 60

第三节 劳资双方与企业内其他要素主体的联盟与分化 61

一 管理者 61

二 债权人 63

三 小股东 63

第二章 劳资合作 65

第一节 劳资利益的帕累托改进:整体利益与剩余 66

一 剩余的来源 67

二 劳资合作与经济增长 69

第二节 劳资利益的帕累托改进:个体利益与分配 70

一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70

二 马克思分配理论 71

三 对分配理论的评析 72

第三章 劳资关系从冲突到合作转化的博弈分析 74

第一节 劳资冲突:囚徒困境的一般性与局限性 74

一 一般性 74

二 局限性 76

第二节 解决劳资冲突的途径 77

一 重复博弈模型中的劳资合作解 77

二 通过谈判达成有利双方的合约 80

第三节 集体谈判的转化作用 81

第四章 组织均衡与效率 83

第一节 传统的市场均衡与效率 83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中契约、权威与效率 85

第三节 组织均衡与合作效率 86

一 合作效率 86

二 组织均衡与企业合作效率 87

第四篇 劳资谈判与政府的行为 94

第一章 集体谈判的理论回顾 94

第一节 集体谈判的模型 94

一 管理权模型 94

二 有效谈判模型 96

第二节 集体谈判模型的述评 98

第二章 博弈论中的谈判 99

第一节 2人谈判 99

一 纳什谈判 99

二 轮流叫价谈判模型 101

三 对2人谈判模型的述评 103

第二节 N人谈判中的联盟问题 105

一 3人零和博弈 106

二 Shapley值 107

三 加权Shapley值 108

四 Owen值 108

五 谈判集 109

六 合作博弈思想在企业中的运用 111

第三节 谈判力及其影响因素 113

一 模糊的“谈判力”研究 113

二 谈判力影响因素分析 116

第四节 谈判结构 123

一 关于谈判结构的理论研究 123

二 公司内部的结盟:被忽略的谈判结构 127

第三章 劳资谈判博弈的演化博弈路径 133

第一节 谈判力平衡的劳资谈判博弈的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 133

第二节 谈判力失衡的劳资谈判博弈的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 136

第四章 政府与劳资谈判力平衡 141

第一节 政府不介入谈判力平衡的形成 141

第二节 政府介入谈判力平衡的形成 144

第五章 政府构造谈判力平衡的劳资谈判 146

第一节 谈判主体地位明确 147

一 劳方组织——工会 147

二 资方组织——雇主协会 148

第二节 谈判结构合理 149

一 谈判级别适合 149

二 联盟内部的合作、竞争与劳资关系适应 150

三 公司治理结构与劳资关系匹配 151

第五篇 政府行为选择的国际经验与制度比较 155

第一章 美德日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平衡劳资谈判力 155

第一节 理论综述: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155

一 调节模式 155

二 角色定位 156

第二节 政府平衡劳资力量的历史脉络 157

一 美国 157

二 德国 161

三 日本政府 164

第二章 谈判结构Ⅰ:谈判级别的选择 168

第一节 美国分散化谈判模式 168

第二节 德国行业级谈判模式 169

第三节 日本的企业谈判模式 170

第三章 谈判结构Ⅱ:联盟的结构状态 172

第一节 工会密度 172

第二节 联盟内部的结构 174

第三节 谈判覆盖率 176

第四节 谈判协作 177

第四章 谈判结构Ⅲ: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179

第一节 美、德、日公司治理结构与平衡要素主体谈判力 179

一 美国: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模式 180

二 德国:公司治理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模式 184

三 日本:公司治理以“管理主义”为导向的模式 186

四 公司治理结构的共性:平衡要素主体的谈判力 189

第二节 东亚公司治理结构的偏差与谈判力失衡 190

一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190

二 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导致大股东侵占 191

三 与德国的比较 192

第五章 平衡劳资力量的其他方式:社会保障 196

第一节 美国:市场模式 196

第二节 德国:全能模式 198

第三节 日本:共生模式 199

第六篇 我国失衡的劳资谈判与政府行为偏差 205

第一章 我国失衡的劳资谈判 205

第一节 谈判主体地位不明确 205

一 我国工会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205

二 我国资方组织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207

第二节 谈判力的基调失衡:强资本、弱劳动 208

一 初始合同的谈判力:市场的力量 208

二 合同的再谈判:企业内的多种因素影响谈判力 209

第三节 谈判结构不合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214

一 要素主体结盟前后强势与弱势主体的变化 214

二 谈判级别层次低 222

第二章 我国政府行为偏差 224

第一节 政府职能偏差 224

一 政府干预劳资关系的职能偏差 225

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偏差 226

第二节 政府与失衡的劳资谈判力 228

一 劳动法与单个劳动者谈判力 228

二 社会保障与单个劳动者的谈判力 231

三 金融法规与抑制控股股东 232

第三节 政府与不合理的劳资谈判结构 234

一 《工会法》与劳资谈判结构 234

二 《公司法》与劳资谈判结构 236

三 金融法规与劳资谈判结构 242

第三章 案例分析 244

第一节 谈判力失衡劳资谈判:个体冲突到群体冲突的转化 244

第二节 谈判力平衡的劳资谈判:政府介入的偶然成功个案 248

一 政府介入的偶然成功个案 248

二 经验 251

第七篇 政府的行为选择与构建谈判力平衡的劳资谈判 257

第一章 转变政府职能 257

第一节 政府角色转变 257

第二节 转变地方政府目标 258

第二章 增强劳方主体谈判力的制度安排 259

第一节 完善劳动法律体系 259

一 完善劳动法规实施细则 259

二 完善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 260

三 《劳动法》与《工会法》的交相呼应 260

第二节 定位社会保障的广度与深度 261

第三章 构造合理谈判结构的制度安排 263

第一节 《工会法》与谈判级别 263

一 谈判主体地位明确 263

二 定位谈判级别 265

三 谈判手段:可置信的“威胁” 266

第二节 《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重构——共同治理 267

一 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区别 267

二 德国共同治理模式的经验与缺陷 268

三 构建我国共同治理模式的思路 269

参考文献 274

后记 2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