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建革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8032256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站在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观察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华北社会,并就乡村生态与社会关系形成一系列颇具意义的论述。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灾害频发、社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这个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结构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特点,对了解当今华北平原的农业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在满铁资料为主的乡村调查材料基础上,又收集了大量方志文献,并有重点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书中分层次复原了华北乡村与生态关系的诸多细节,为切实了解相关问题忠实地提供了大量证据。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目录

第1章 水环境与华北社会 1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大清河治理的“清浊分流” 2

一 唐河对西淀的淤积 4

二 永定河对大清河 9

三 子牙河水系与千里长堤 22

四 衰退 28

第二节 滏阳河流域的水利社会 29

一 水利与官府 30

二 水利制度与乡村社会 35

第三节 稻作限制与灌溉类型 43

一 稻作限制 44

二 涝洼地带的水利环境与制度 49

三 灌溉社会类型及其南北差异 56

第2章 人与土壤 59

第一节 水环境与土壤肥力 59

一 河流、水灾与土壤肥力 60

二 黄泛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3

三 海河水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8

第二节 盐碱地生态 78

一 黄河下游 79

二 海河水系 82

三 滨海盐碱地 89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土壤肥力与环境 92

一 植树、林粮间作与治沙 93

二 土壤肥力 99

三 河流治理、聚落与农业 104

第3章 农作生态 111

第一节 耕作制度及其社会适应 111

一 种植制度与生态适应 112

二 土壤耕作制度 119

三 耕作制度与乡村社会 123

第二节 技术程序与生活程序 128

一 主要作物技术程序的古今对比 129

二 积肥的周期与农民生活 135

三 农作程序与乡村生活周期 141

四 社会经济活动与时间感 148

第4章 动物与人地关系 151

第一节 马政与明代的人地关系 151

一 明初华北养马的顺利进行 152

二 人口压力与养马的衰落 154

三 人口负载量与载畜量 158

四 马政的变迁 161

第二节 近代农村畜牧业:牛与羊 165

一 牛的生态适应与饲养 166

二 乡间牧羊 174

第三节 役畜动力与近代乡村 181

一 畜运状态与市场涨落 182

二 马、骡与驴的饲养生态 185

三 生态压力下的替代 188

四 役畜与农村的阶层 195

五 役畜与小农 197

第5章 生态要素与乡村社会 201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民食与营养 201

一 种植业变迁与粗粮化结构的形成 202

二 清末民初的状态 208

三 抗日战争前后的状态 211

四 野菜与野生食物 217

五 营养与社会 232

第二节 “三料”危机 238

一 饲料资源与畜牧业 239

二 肥料 243

三 燃料危机 252

第6章 生态系统的循环与运行 259

第一节 整体的投入产出状态 260

一 肥料与物流 260

二 人力、畜力投入特点与能流分析 265

三 经济史问题的生态分析 270

第二节 惠民县孙家庙的实态 275

一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社会特点 276

二 物流、能流及其效率 281

三 传统农业的转变与生态变迁 284

第7章 生态与租佃 289

第一节 人地关系与租佃 289

一 无佃户村的强生态压力 291

二 少佃户村 294

三 佃户增加与多佃户村 297

四 阶层与生态策略 300

第二节 生态与租制 303

一 总体趋势 304

二 土壤肥力与租佃制 309

三 华北的小种地 314

第8章 灾害与华北社会 320

第一节 灾害与社会控制:周期性调节 320

一 灾害与恢复的周期 321

二 资源动员的周期 325

三 制度的周期 332

第二节 清代的蝗灾与社会控制 340

一 政府控制体系的运作 341

二 蝗灾过程中的地方社会 351

三 清末民国时期的治蝗 358

第9章 乡村生态与社会内聚 361

第一节 内聚型村落形成的地理与社会因素 361

一 河流与村落 362

二 土壤、农作与村落 368

三 “围墙”与内聚 373

第二节 社会内聚与发展 379

一 开放资源的萎缩与内聚力下降 380

二 青苗会的形态 385

三 生产联合型内聚的特点 391

四 人与环境关系中的文化与信仰 394

主要参考文献 400

后记 4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