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5/s6ade43b.jpg)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5/s6ade43b.jpg)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贡保草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5101023
- 页数:191 页
绪论 1
一、选题意义 2
二、研究现状 10
三、研究展望 13
四、突破创新 14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16
六、文章体例及主要研究内容 18
第一章 “塔哇”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 1
第一节 “塔哇”的含义 1
第二节 “塔哇”产生的历史前提条件 6
第三节 “塔哇”的雏形 9
第二章 拉卜楞“塔哇”的自然地理概况及其形成与发展 11
第一节 拉卜楞“塔哇”的自然地理状况 11
一、地理位置 11
二、气候 12
三、河流 13
四、自然灾害 14
第二节 拉卜楞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 15
一、拉卜楞名称的含义 15
二、拉卜楞的历史沿革 16
第三节 拉卜楞“塔哇”的形成与发展 19
一、拉卜楞“塔哇”的形成 19
二、拉卜楞“塔哇”的发展 20
第三章 拉卜楞“塔哇”各民族的渊源及人口现状 23
第一节 藏族的来源及其人口现况 23
一、关于“安多” 23
二、安多藏族之来源 24
三、拉卜楞“塔哇”藏族的源流及人口现状 26
第二节 汉族的来源及其人口现况 31
第三节 回族的来源及其人口现状 32
第四节 撒拉族的来源及其人口现状 33
第四章 拉卜楞寺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及其对安多藏区的影响 35
第一节 拉卜楞寺概况 35
第二节 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的体系 37
一、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强化 37
二、拉卜楞寺的政教组织 40
三、拉卜楞寺的属寺及寺院属民 45
第三节 拉卜楞寺的经济及其运行体系 46
一、藏族寺院经济的形成及发展 46
二、拉卜楞寺院经济及其运行体系 50
第四节 拉卜楞寺佛教文化体系 54
一、拉卜楞寺六大学院 54
二、拉卜楞寺的建筑及其建筑艺术 55
三、拉卜楞寺佛教彩绘、雕塑艺术 59
四、拉卜楞寺佛殿音乐及宗教法舞 60
五、拉卜楞寺的“南木特”藏戏及图书文献 62
六、拉卜楞寺僧人的生活方式 63
第五节 拉卜楞寺对安多藏区的影响 65
一、拉卜楞寺在政治、宗教上对安多藏区的影响 65
二、拉卜楞寺在经济上对安多藏区的影响 67
三、拉卜楞寺在文化上对安多藏区的影响 69
第五章 拉卜楞寺的制度变迁对拉卜楞“塔哇”社会多方面的影响 71
第一节 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的变迁 71
一、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的彻底废除 71
二、民主改革至1978年夏河县的宗教工作 72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宗教政策及拉卜楞寺的寺院管理方式 73
第二节 现阶段拉卜楞寺的经济构成要素及经济制度 75
一、拉卜楞寺院经济的构成要素 75
二、现阶段拉卜楞寺的经济制度 76
第三节 解放前后拉卜楞“塔哇”的政治制度状况及其变迁 78
一、解放前拉卜楞“塔哇”居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78
二、解放前拉卜楞“塔哇”的政治机构及法律 80
三、解放后拉卜楞“塔哇”的政治制度及其居民人身依附关系 84
四、拉卜楞“塔哇”村民目前所承担的拉卜楞寺院的任务 87
第四节 解放前后拉卜楞“塔哇”的经济结构及其变迁 88
一、农业经济 88
二、畜牧业经济 93
三、商业经济 96
四、手工业经济 105
五、其他经济行业 108
第六章 拉卜楞“塔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 110
第一节 拉卜楞“塔哇”藏族的民俗文化 110
一、语言 110
二、宗教信仰 111
三、婚姻家庭 111
四、物质民俗 112
五、人生仪礼 120
六、节日民俗 131
七、精神民俗 133
八、禁忌 136
第二节 拉卜楞“塔哇”汉族的民俗文化 138
一、语言 138
二、宗教信仰 139
三、人生仪礼 139
四、禁忌 141
第三节 拉卜楞“塔哇”回族的民俗文化 141
一、语言 141
二、宗教信仰 143
三、饮食 144
四、服饰 145
五、人生仪礼 145
六、节日民俗 146
七、禁忌 147
第四节 拉卜楞“塔哇”撒拉族的民俗文化 147
第五节 拉卜楞“塔哇”东乡族的民俗文化 150
第七章 拉卜楞“塔哇”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152
第一节 以藏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的结晶 152
一、“塔哇”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结晶 152
二、“塔哇”文化的特点:三大文化类型突出 153
三、在多民族文化中,以藏文化为主,藏文化特色突出 156
第二节 拉卜楞寺是“塔哇”文化形成的质点 159
一、拉卜楞寺院的建立是拉卜楞“塔哇”文化形成的前提 159
二、拉卜楞佛教文化是“塔哇”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162
第三节 宗教气息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 163
一、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 163
二、深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各民族的民间文化 164
第四节 拉卜楞“塔哇”文化变迁的特点 165
一、拉卜楞“塔哇”物质文化的变迁 166
二、拉卜楞“塔哇”制度文化的变迁 168
三、拉卜楞“塔哇”精神文化的变迁 169
四、拉卜楞“塔哇”文化变迁的特点 169
第五节 拉卜楞“塔哇”文化促进了民族及地方的经济发展 170
第六节 拉卜楞“塔哇”文化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联系 172
一、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 172
二、在婚姻方面 173
三、居住格局 174
四、从各民族日常生活的相互影响来看 175
第七节 拉卜楞“塔哇”文化促进了藏传佛教和寺院的发展 177
一、“塔哇”的物质文化促进着拉卜楞寺和藏传佛教的发展 179
二、“塔哇”的制度文化促进着拉卜楞寺和藏传佛教的发展 181
三、“塔哇”的精神文化促进着拉卜楞寺和藏传佛教的发展 18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藏族当代女性文学丛书 山沟的忧伤 藏文版》交巴草著 2018
- 《那时年少4 青是受伤,春是成长》一草著 2013
- 《七色鸟》蓬草著 2014
- 《当代藏族作家双语创作研究》德吉草著 2013
- 《还原》边草著 2011
- 《所有的乡愁》何大草著;周永兴绘 2013
- 《我妈心里有老虎》原上草著 2009
- 《很爱很爱你》一草著 2008
- 《就爱你爱定你》千草著 2007
-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贡保草著 200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甘肃民族民间歌曲全集 第2卷 酒泉市卷》周永利主编;郑午副主编 2016
- 《民族舞初级教程》沈莹主编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当代民族声乐与民族之声》曲鹭鹭著 2019
- 《丹砂古寨 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李劲松著 2019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葛树蓉,吴世平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