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才学概论
人才学概论

人才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恒平,雷卫平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2928874
  • 页数:3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了人才的社会作用和心理特征、人才学基本原理与成才规律、影响成才的因素(理想志向、道德修养、教育)、人才开发、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素质测评、人才选拔与使用等。
《人才学概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才概述 1

一、人才的概念 1

二、古代学者对人才本质的论述 3

三、当代人才学家论人才的本质 5

四、人才的特征 7

五、人才的分类 8

六、人才的重要性 10

第二节 人才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方法 11

一、人才学的概念 11

二、人才学研究的任务 11

三、人才学的特点 11

四、人才学的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人才的社会作用 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 14

一、实践造就人才的理论 14

二、人才来源于群众的理论 16

三、人才全面发展的理论 20

第二节 科学的人才观 21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1

二、以人为本 22

三、人人都可以成才 22

第三节 人才的社会作用 22

一、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23

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23

三、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 24

四、推动社会的变革 25

第三章 人才的心理特征 27

第一节 创造能力 27

一、创造能力的内涵 27

二、创造能力的外延 29

三、创造能力的源泉 32

第二节 创造思维 35

一、创造思维的概念 35

二、创造思维的特点 36

三、创造思维的形式 38

第三节 创造个性 39

一、创造个性的含义 39

二、创造个性的特点 40

三、创造个性对创造性劳动的意义 40

第四节 创造性劳动 46

一、以创造形象为主的劳动 46

二、以创造科学体系为主的劳动 46

三、以管理创新为主的劳动 46

四、以传播信息和传授知识为主的劳动 47

五、以知识运用和转化为主的劳动 47

第四章 人才学基本原理与成才规律 48

第一节 人才学基本原理 48

一、择优性原理 48

二、系统性原理 48

三、反求性原理 49

四、能动性原理 49

第二节 成才规律 52

一、成才规律的含义 52

二、成才的一般规律 52

三、成才的特殊规律 54

第三节 当代学者论人才成长的规律 56

一、王氏成才规律 56

二、钟氏成才规律 58

三、叶氏成才规律 58

第五章 理想志向与成才 60

第一节 理想与成才 60

一、理想的内容 60

二、理想的类型 60

三、理想的层次 61

四、理想的特征 61

五、理想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62

第二节 立志与成才 63

一、立志概述 63

二、立志与成才的关系 64

三、立志在成才中的作用 64

第三节 培养理想志向的方法 65

一、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65

二、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手段 65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66

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66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与成才 67

第一节 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67

一、道德的含义 67

二、道德修养的概念 67

三、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68

第二节 人才应具备的优良品德 69

一、人才的品德结构 69

二、人才应具备的品德 70

第三节 完善道德修养的方法 73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73

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74

三、努力做到慎独完善 74

第七章 教育与成才 76

第一节 学习与人才的成长 76

一、诸子百家论学习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76

二、先秦诸子论好学多思 78

第二节 尊师重教与人才的成长 80

一、教师的地位与职责 80

二、当代学者论师承效应及求师艺术 83

三、尊师重教对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 85

第三节 治学方法与人才的成长 86

一、先秦诸子论治学有方与成才 86

二、现代人才学者谈治学方法与成才 88

三、治学方法举要 92

第四节 教育与人才的成长 93

一、教育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93

二、大学生成才的内在条件 95

三、大学人才教育的基本原则 97

四、大学教学方法举要 99

第八章 人才开发 106

第一节 人才开发概述 106

一、人才开发的含义 106

二、人才开发的意义 107

三、人才开发的目标 108

四、人才开发的原则 108

第二节 人才开发的系统观点 109

一、人才开发的效应 109

二、人才开发的重点 112

三、人才开发的层次 114

四、人才开发的策略 116

第三节 人才的自我开发 116

一、自我开发的含义 116

二、自我开发的方法与途径 117

第四节 情商开发 118

一、情商概述 119

二、情商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119

三、情商开发的途径及其方法 120

第五节 人才开发的基本规律 122

一、人才供求规律 122

二、劳动力价值规律 122

三、劳动力竞争规律 123

四、人才终生开发规律 123

五、职业实践与开发互动规律 123

第六节 人才开发与学习型组织建设 123

一、学习型组织概述 123

二、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人才开发的作用 127

三、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措施 127

第九章 科技人才的培养 130

第一节 科技人才概述 130

一、科技人才的含义 130

二、科技劳动的性质 130

三、科技劳动的特点 131

四、科技人才的社会作用 131

第二节 科技人才成功的共同特点 132

一、研究领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132

二、抓住科学知识体系演变所提供的科学发展机会 132

三、处于创造最佳年龄区进行科学研究 133

四、具备科技人才创造所需的智能结构 133

五、具备科技人才成功的基本心理品格 134

第三节 科技人才成功对教育的反求 135

一、科技人才要注重早期教育培养 136

二、基础教育能夯实科技人才的创新基础 136

三、大学教育能培养科技人才的创造能力 137

四、继续教育能促进科技人才的不断成功 138

第十章 管理人才的培养 140

第一节 管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40

一、管理的含义 140

二、管理二重性的原理 141

三、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 141

四、管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43

第二节 管理人才的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 143

一、管理人才的个体结构 143

二、管理人才的群体结构 144

三、个体结构与群体结构的关系 147

第三节 管理人才的成才规律 148

一、胆识成才律 148

二、改革成才律 148

三、竞争成才律 148

四、实践成才律 148

第四节 管理人才的培养 149

一、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 149

二、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法 149

第十一章 人才预测与规划 151

第一节 人才预测概述 151

一、人才预测的产生及发展 151

二、人才预测的种类和目的 151

三、人才预测的意义 152

第二节 人才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153

一、人才预测的基本原理 154

二、人才预测的方法 155

三、人才预测方法举例 158

第三节 人才预测程序和预测技术 160

一、人才预测程序 160

二、人才预测技术 160

第四节 人才的规划 162

一、人才规划的种类 162

二、人才规划的内容 162

三、人才规划的步骤 162

四、人才规划的实施 163

第十二章 人才素质测评 164

第一节 人才素质 164

一、人才素质的含义 164

二、人才素质的特性 165

三、人才素质的构成 166

四、人才的心理素质 166

第二节 人才素质测评 187

一、人才素质测评的含义 187

二、人才素质测评的类型 187

三、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188

四、人才素质模型 189

第三节 人才素质评价体系 192

一、人才素质评价体系概述 192

二、人才素质测评体系的设计原则 194

三、人才素质评价体系的构成 195

第四节 人才素质测评的标准 198

一、信度 198

二、效度 200

三、难度与区分度 201

四、标准化与常模 202

第五节 人才素质测评的方法 203

一、面试法 203

二、心理测验法 203

三、评价中心技术法 204

四、其他测评法 206

第六节 人才素质测评的实施 207

一、准备测评材料 207

二、布置测评场地 207

三、测评考官培训 207

四、测评过程控制 208

五、人才素质测评结果的反馈 208

第十三章 人才选拔 210

第一节 古代学者论人才的选拔 210

一、不以言貌取人 210

二、不求全责备 211

三、不论资排辈 212

四、不道听途说 212

五、不分亲疏尊卑 213

六、不记私仇 214

第二节 当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与原则 215

一、人才选拔的标准 215

二、人才选拔的原则 216

第三节 人才选拔的办法 219

一、考任制 219

二、招聘制 219

三、自荐制 219

四、推荐制 220

五、选举制 220

六、任命制 221

七、聘任制 221

八、综合制 222

第十四章 人才配置 223

第一节 人才配置概述 223

一、人才配置的含义 223

二、人才配置的意义 223

第二节 人才配置的原则 224

一、整体效能原则 224

二、能级对应原则 224

三、优势定位原则 224

四、动态调节原则 225

五、内部为主原则 225

第三节 人才配置的方式 225

一、中介沟通型配置方式 225

二、经营租赁型配置方式 225

三、资本运营型配置方式 226

四、智力服务型配置方式 226

五、布朗运动型配置方式 226

第四节 人才群体与配置优化 226

一、人才群体 227

二、人才群体的优化配置 229

第十五章 人才使用 232

第一节 古代学者论人才的使用 232

一、察能授官 232

二、任其所长 233

三、士不得兼官 234

四、君子不器 235

五、用人不疑 235

六、善用忠臣 237

第二节 当代人才使用的原则 237

一、信任原则 237

二、适用原则 238

三、能级相称原则 238

四、用当其愿原则 239

五、人尽其才原则 240

六、使用和培养并重原则 240

第三节 用才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41

一、关于德和才的问题 241

二、关于资历和能力的问题 241

三、关于长处和短处的问题 242

四、关于通才和专才的问题 242

五、关于文凭和水平的问题 242

六、关于显才与潜才的问题 242

七、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 243

第十六章 人才考核 245

第一节 人才考核概述 245

一、人才考核的概念 245

二、人才考核的发展 245

三、人才考核的意义 246

四、人才考核的目的 247

五、人才考核的条件 248

六、人才考核的功能 249

第二节 人才考核的基本原则 249

一、连续性原则 250

二、从长处着眼的原则 250

三、重实绩与贡献的原则 250

四、多途径分能级的原则 250

五、奖励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251

六、品质与能力全面考核的原则 251

第三节 人才考核的内容 251

一、思想品德 251

二、业务能力 251

三、学术或技术水平 251

四、工作态度 252

五、工作成就 252

第四节 人才考核的方法 252

一、要素分解法 252

二、实绩记录法 253

三、累计积分法 253

四、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法 254

五、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法 254

六、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法 254

第五节 人才考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55

一、工作成就和工作能力的关系 255

二、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关系 255

三、工作态度和工作成就的关系 255

四、工作成就和学历、资历的关系 255

第十七章 人才管理 257

第一节 人才管理概述 257

一、人才管理的概念 257

二、人才管理的原则 257

三、人才管理的意义 259

第二节 人才的激励 259

一、人才激励的作用 259

二、人才激励的原则 260

三、人才激励的方法 261

第三节 人才的保护 262

一、人才保护的意义 262

二、人才保护的思路 263

三、人才保护的方法 265

第四节 人才管理者的人才观与素质 267

一、人才管理者的人才观 267

二、人才管理者的素质 270

第十八章 人才流动 273

第一节 人才流动概述 273

一、人才流动的必然性 273

二、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275

三、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 279

第二节 人才流动的基本原则 282

一、合理性原则 282

二、兼顾性原则 282

三、以动求稳原则 282

四、双向性原则 283

五、人尽其才与才尽其用原则 283

六、鼓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283

七、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原则 284

第三节 人才流动的方法 284

一、招聘 284

二、调动 285

三、兼职 285

四、辞职 286

五、借调 286

六、停薪留职 287

七、考试录用 287

八、智力交流 287

第四节 人才市场建设 287

一、人才市场概述 287

二、人才市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89

三、努力建设我国的人才市场 290

第十九章 新世纪人才发展趋势 292

第一节 人才发展趋势 292

一、人才流动的全球化趋势 292

二、人才素质的高层次性趋势 293

三、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 293

第二节 人才能力建设 294

一、人才能力建设的内涵 294

二、人才能力建设的内容 294

三、人才能力建设的措施 296

第三节 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298

一、实施人才国际竞争战略的重要性 298

二、实施人才国际竞争战略的措施 299

第四节 新世纪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 300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300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301

三、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 301

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02

五、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和保障 302

六、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303

七、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303

八、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304

参考文献 3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