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供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用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元清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6742481
- 页数:232 页
绪论 1
一、病理学及其任务 1
二、病理学的内容 1
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
四、病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2
五、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3
总论 7
第一章 疾病概论 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7
一、健康的概念 7
二、疾病的概念 7
三、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7
第二节 病因概论 8
一、外界致病因素 8
二、机体内部因素 9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 10
第三节 疾病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10
一、因果转化 10
二、损伤与抗损伤 11
三、局部与整体 11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1
一、完全康复 12
二、不完全康复 12
三、死亡 12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 13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3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3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4
第二节 损伤的修复 18
一、再生 18
二、纤维性修复 20
三、创伤愈合 20
四、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21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3
第一节 充血与淤血 23
一、充血 23
二、淤血 23
第二节 血栓形成 25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与机制 25
二、血栓形成过程与血栓的形态 26
三、血栓的结局 27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27
第三节 栓塞 28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28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8
第四节 梗死 30
一、梗死的原因及其形成条件 30
二、梗死的病理变化与类型 31
三、梗死的影响与结局 33
第四章 炎症 34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34
一、生物性因子 34
二、物理性因子 34
三、化学性因子 34
四、免疫反应 34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35
一、变质 35
二、渗出 35
三、增生 39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40
一、局部表现 40
二、全身反应 40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41
一、按病程分类 41
二、按炎症局部基本病变分类 41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44
一、痊愈 44
二、转为慢性 44
三、蔓延扩散 44
第五章 肿瘤 46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46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47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47
二、肿瘤的异型性 48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9
四、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51
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51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51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52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52
第五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53
一、肿瘤的命名 53
二、肿瘤的分类 54
三、癌与肉瘤的区别 55
第六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 56
一、癌前病变 56
二、非典型增生 56
三、原位癌 56
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 57
一、上皮组织肿瘤 57
二、间叶组织肿瘤 59
三、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60
四、其他肿瘤 61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62
一、肿瘤的病因 62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 64
第九节 肿瘤的防治和护理原则 65
一、肿瘤的防治原则 65
二、肿瘤的护理原则 65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67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67
一、脱水 67
二、水肿 70
三、水中毒 75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75
一、低钾血症 76
二、高钾血症 77
第七章 发热 79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79
一、发热的原因 79
二、发热的机制 80
第二节 发热的分期和热型 81
一、分期 81
二、热型 81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82
一、代谢变化 82
二、功能变化 82
第四节 发热的防治和护理原则 83
第八章 缺氧 84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84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85
一、乏氧性缺氧 85
二、血液性缺氧 86
三、循环性缺氧 87
四、组织性缺氧 87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88
一、呼吸系统变化 88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88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89
四、血液系统的变化 89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89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90
第五节 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91
一、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 91
二、氧疗 91
三、氧中毒 92
第九章 休克 93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与分类 93
一、按休克的原因分类 93
二、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94
三、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94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及发病机制 94
一、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Ⅰ期) 94
二、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休克Ⅱ期) 96
三、微循环衰竭期(休克Ⅲ期) 97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99
一、细胞代谢障碍 99
二、细胞损伤 99
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00
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01
第四节 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102
一、病因学防治 102
二、补充血容量 102
三、纠正酸中毒 102
四、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102
五、改善细胞代谢,防治细胞损伤 102
六、防治器官功能衰竭 103
第十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04
第一节 DI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04
一、DIC的病因 104
二、DIC的发生机制 104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05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105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106
三、血液的高凝状态 106
四、微循环障碍 106
五、其他 106
第三节 DIC分期与分型 106
一、DIC分期 106
二、DIC分型 107
第四节 DIC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07
一、出血 108
二、脏器功能障碍 108
三、休克 108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09
第五节 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109
一、防治原发性疾病 109
二、改善微循环 109
三、重新建立凝血和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109
四、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及时对症处理 110
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 111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111
一、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111
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12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113
一、H+浓度和pH 113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14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114
四、缓冲碱 114
五、碱剩余 114
六、阴离子间隙 114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15
一、代谢性酸中毒 115
二、呼吸性酸中毒 117
三、代谢性碱中毒 119
四、呼吸性碱中毒 120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122
一、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122
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123
各论 127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127
第一节 胃炎 127
一、急性胃炎 127
二、慢性胃炎 128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12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29
二、病理变化 131
三、病理临床联系 132
四、结局和并发症 132
五、消化性溃疡病的预防原则 132
第三节 肝硬化 132
一、门脉性肝硬化 133
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135
三、胆汁性肝硬化 136
四、肝硬化的预防原则 136
第四节 肝性脑病 136
一、肝性脑病的病因与分类 137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37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140
四、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141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142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14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42
二、病理变化 143
三、临床病理联系 144
四、并发症 144
第二节 肺炎 145
一、大叶性肺炎 145
二、小叶性肺炎 149
三、支原体肺炎 150
四、病毒性肺炎 151
第三节 呼吸衰竭 152
一、呼吸衰竭的分类 152
二、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52
三、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155
四、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157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58
第一节 风湿病 15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58
二、基本病理变化 159
三、风湿性心脏病 159
四、其他器官风湿病变 161
五、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161
第二节 慢性心瓣膜病 162
一、二尖瓣狭窄 162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63
三、主动脉瓣狭窄 163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63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 16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64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165
三、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167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 16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68
二、基本病理变化 169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170
四、其他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 173
五、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174
第五节 心力衰竭 174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174
二、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176
三、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78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 179
五、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182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183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1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84
二、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综合征 185
三、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186
第二节 肾盂肾炎 18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89
二、急性肾盂肾炎 189
三、慢性肾盂肾炎 190
第三节 肾功能衰竭 191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191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194
三、尿毒症 197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99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199
一、慢性子宫颈炎 199
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 200
第二节 乳腺疾病 203
一、乳腺纤维囊性变 203
二、乳腺增生性病变 203
三、乳腺癌 204
四、男性乳腺发育 207
第十七章 传染病 208
第一节 结核病 208
一、病因及传播途径 208
二、发病机制 209
三、基本病变 209
四、结核病的转归 210
五、肺结核 211
六、肺外结核 213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215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215
二、发病机制 215
三、基本病变 216
四、临床病理类型 217
五、防治和护理原则 218
第三节 伤寒 219
一、病因及传播途径 219
二、发病机制 220
三、临床病理联系 220
四、防治与护理原则 221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221
一、病因及传播途径 222
二、发病机制 222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22
四、防治与护理原则 223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3
一、病因和传染途径 223
二、发病机制 223
三、病理变化 224
四、临床病理联系 224
五、防治与护理原则 225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25
一、病因及传播途径 225
二、发病机制 225
三、病理变化 225
四、临床病理联系 226
五、防治与护理原则 227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 227
一、淋病 227
二、尖锐湿疣 228
三、梅毒 228
四、艾滋病 230
五、防治与护理原则 231
参考文献 232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杨晓岚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物理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医用物理学 第3版》陈月明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