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孔凡礼文存
孔凡礼文存

孔凡礼文存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凡礼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1067002
  • 页数:5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入孔凡礼先生关于宋代文学、文献的重要学术论文四十三篇,这些文章都是孔凡礼先生的代表作。主要分三部分:其一是论苏轼,略及苏辄与苏洵。其二是论宋代作家,如陆游、郭祥正、范成大、汪元量等。三是文史杂论,包括稀见的古代巨帙要籍、希世宋帖考察、《永乐大典》所见宋代佚集及宋诗辑录、宋词辑佚的论述,如《艾子是苏轼的作品》、《苏轼交游考》、《陆游著述辨伪》、《陆游交游录》、《关于汪元量的家世、生年和著述》、《范成大早期事迹考》、《宋词琐考》、《南宋著述入金考》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质量。
《孔凡礼文存》目录
标签:

《艾子》是苏轼的作品 1

《苏轼诗集》编次订误 7

一 《许州西湖》 7

二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8

三 《和参寥见寄》 8

四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9

五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11

六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檐匐亭醉题》 12

七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 12

八 《和王晋卿》 14

九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 15

一○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 15

一一 《寄傲轩》 16

一二 《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18

一三 《和陶酬刘柴桑》 19

一四 《和陶戴主簿》 19

苏轼交游考 22

张杲之 22

姚屯田 22

丁公默 23

沈逵 24

李修孺 24

王文玉 25

沈氏 26

鲍朝懋 26

陈汉卿 27

陈章 27

王? 28

石坦夫 29

吕昌朝 29

黄秀才 30

李公恕 30

王敏甫 31

俞康直 31

湜老 32

苏轼生平几个问题的考察 33

一 为滕宗谅“功名不终”抱不平 33

二 苏轼兄弟为什么不提雷简夫 34

三 苏轼和米黻的第一次会见 37

四 关于庐山诗的编次 37

五 苏轼黄庭坚最后一次会见 40

六 苏轼与刘沔 40

苏东坡与舒州 43

东坡向往舒州 43

未到龙舒是东坡的遗恨 45

说东坡到过舒州是错误的 47

关于苏轼生平的一些问题 51

一 王素到知益州任确为嘉祐四年春 51

二 关于《范文正公文集叙》 52

三 关于永兴军路 53

四 关于宝月帖 54

五 关于苏轼致曾巩书 56

六 关于《墨君堂记》 57

七 关于《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58

八 关于文同《子瞻寄惠希夷陈先生服唐福山药方因戏作杂言谢之》诗作时 58

九 苏轼到知密州任确为熙宁七年十二月初三日 59

一○ 李清臣行部至密州为熙宁九年春初 60

一一 关于王巩始从苏轼学的时间 63

一二 结束语 65

论《上韩枢密书》确为上薛向书 66

《郁孤台法帖》所收苏轼作品考 68

小引 68

一 孟冬薄寒帖 68

二 去岁临去黄州帖 69

三 去国十五年帖 69

四 忽复岁晚帖 71

五 叠辱书教帖 71

六 数日远?徒驭帖 73

七 府事想益清简帖 74

八 知灼艾想已有验帖 75

九 昨日归卧帖 75

一○ 适遣人奉状帖 76

一一 昨日诗发一笑帖 76

一二 徐十三秀才相见辄求字帖 78

一三 普照王像赞 78

一四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 80

一五 子敦龙图帖 81

南宋时不存在三卷本东坡《志林》一书 82

《代滕甫辩谤乞郡状》确为苏轼所作 88

《苏东坡盘陀画像碑》的一些考察 93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琐考 97

一 孙光宪生平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97

二 孙光宪的著述 98

三 《北梦琐言》的刊刻年代 100

四 《北梦琐言》与苏轼 103

郭祥正与王安石 105

一 景祐到治平期间 105

二 熙宁期间 107

三 元丰期间 111

四 元祐期间 113

黄庭坚到舒州略考 116

一 黄庭坚于何时到舒州 116

二 黄庭坚缘何自号山谷道人 118

三 黄庭坚舒州交游略考 121

晁补之的家世和早期事迹 125

朱淑真生活的年代及其他 141

一 朱淑真生活的年代 141

二 《断肠诗集》辑集者魏仲恭事略 142

三 《断肠诗集》的版本 143

陆放翁的卒年 145

毛晋毛扆辑《放翁佚稿》考辨 147

陆游的老师丹阳先生 149

陆游著述辨伪 151

陆游交游录 155

一 韩复禹 155

二 曾幾 155

三 陈之茂 156

四 阎彦昭 157

五 朱敦儒 157

六 廉布 158

七 郑禹功 159

八 宗杲 159

九 王铚 160

一○ 徐林 161

一一 朱子云 161

一二 何大圭 161

一三 闻人滋 162

一四 王淮 162

一五 何预 162

一六 何溥 162

一七 虞仲琳 163

一八 司马槐 163

一九 司马伋 163

二○ 王嵎 164

二一 胡杞 165

二二 毛? 165

二三 曾逢 165

二四 曾逮 166

二五 李石 167

二六 王? 167

二七 樊广、樊抑、闻人纲、俞樗、张坚、闻人阜民、闻人尧民、沈瀛、蔡洸、熊克、周操、蔡戡、赵彦端、詹亢宗、杨恂 169

二八 高祚 170

二九 张縯 171

三○ 阎苍舒 172

三一 章森 173

三二 范仲芑 173

三三 范仲艺 174

三四 周颉 174

三五 宇文叔介 175

三六 刘戒之 175

三七 仲并 175

三八 王廉清 175

三九 王明清 176

四○ 徐蒇 177

四一 陶去泰 178

四二 吴褒 178

四三 李端民 179

四四 薛公肃 179

四五 赵彦肤 180

四六 叶谦亨 180

四七 梁仲敏 180

四八 高元之 181

四九 赵彦博 181

五○ 喻良能 181

五一 丘崈 182

五二 程垓 182

五三 谢伋 183

五四 柴瑾 183

五五 贾逸祖 183

五六 王觉民 184

五七 江涛 184

五八 李乔年 184

五九 葛邲 185

六○ 宇文绍奕 185

六一 范中立 185

六二 权安节 185

六三 杨冠卿 186

六四 高南寿 186

六五 朱孝闻 186

六六 石起宗 186

六七 赵不拙 187

六八 宣书记 187

六九 翁蒙 188

七○ 姜夔 188

七一 杨齐伯 188

七二 郭倪 189

七三 郑挺 189

七四 雍大椿 189

七五 张子颜 189

七六 赵子觉 190

七七 徐元德 190

七八 徐浩 191

七九 王琳 191

八○ 王才臣 192

八一 别峰、橘洲 192

八二 霍篪 192

八三 傅稚 193

八四 李份 193

八五 韩茂卿 193

八六 李大方 194

八七 陈杞 194

八八 成镛 194

八九 王度 195

九○ 严和之、严器之 195

九一 冯钢 195

九二 方信孺 195

九三 吴梦予 196

九四 赵汝回 196

九五 赵彦稴 196

九六 孙应时 196

九七 詹仲信 197

九八 胡长卿 197

九九 冯景中 197

一○○ 邵持正 197

一○一 王田 198

陆游家世叙录 199

一 陆轸 199

二 陆琪 203

三 陆珪 203

四 陆俨 203

五 陆伸 204

六 陆佖 204

七 陆佃 204

八 陆傅 206

九 陆倚 207

一○ 陆长民 208

一一 陆宦 208

一二 陆字 209

一三 陆寘 209

一四 陆宰 209

一五 陆宲 219

一六 陆宥 219

一七 陆彦远 219

一八 陆宇、陆宏、陆完、陆察、陆实、陆表民、陆一夔、陆师稷、陆师契、陆师益、陆守、陆邃、陆?、九伯父 220

一九 陆沅 221

二○ 陆洸 221

二一 陆静之 221

二二 陆升之 222

二三 陆光之 223

二四 陆淞 223

二五 陆濬 224

二六 陆涭 224

二七 陆洙、陆沇 225

二八 陆演、陆淙、陆洝、陆渲、三兄、陆子楫 225

陆游生平考察新得 228

一 陆游从曾幾游始于何时补述 228

二 陆游与汪澈 229

三 陆游提出缓解和买积困的办法 230

四 陆游为方信孺书诗境二字意义何在 232

五 陆游与陈槐卿 233

六 陆游与赵汝淳 233

陆游南郑从军诗失传探秘 235

范成大早期事迹考 245

一 赴南宫 245

二 入诗社 247

三 读书荐严寺 250

四 交旧 252

五 行踪 255

久佚复出的诗中珍本——南宋《王遂诗》 259

关于汪元量的家世、生年和著述 263

关于汪元量研究的一些新资料 272

汪元量诗七首略考 278

一 湘夫人祠 278

二 锦江蜀先主庙 279

三 幽州城南江乡园 279

四 牡丹平 280

五 小桃源入三岩观鱼 280

六 花蕊夫人故宅二首 282

明抄本《诗渊》是新近出现的孤本文学巨籍 284

《诗渊》是辑录宋佚词的渊薮 289

关于有宋一代诗作者的考察 294

见于《永乐大典》的若干宋集考 299

一 张泸滨集 299

二 蒲衣集 300

三 璧林集 301

四 瞿梧集 302

五 张敬斋诗集 304

六 槐庭济美集 304

七 赵君鼎集 306

八 章忠恪公集 306

九 松溪小稿 307

一○ 曾纮诗 307

一一 宋人咏史诗 308

一二 小山杂著 308

一三 月台集 309

一四 李松龄集 310

一五 华赵二先生南征录 310

见于《永乐大典》的若干宋集续考 314

一 周绪集 314

二 易士达集 314

三 龟湖集 316

四 范师道集 318

五 元丰还遇集 318

六 石田别稿 319

七 赵提举?集 320

八 孙逢吉集 321

九 金溪集 322

一○ 滕元秀诗集 323

一一 蓝缕稿 324

一二 余崇龟集 326

一三 余日华集 326

一四 赵时韶集 327

一五 江端本诗 328

一六 刘孝孙集 328

一七 径畈集 329

一八 周梦李集 330

一九 懒轩集 330

二○ 立庵外制集 331

二一 文安家集 332

二二 阎苍舒集 332

二三 白蘋集 333

二四 西窗集 334

二五 斯庵集 337

二六 僧子腾集 337

二七 归来集 337

见于《永乐大典》的若干宋集三考 339

一 梅山集 339

二 饭牛稿 342

三 陈靖集 345

四 李沆集 345

五 张子野集 346

六 王尧臣文集 347

七 陈文惠公集 347

八 孙仅诗 348

九 杜衍集 348

一○ 赵?集 349

一一 范景仁集 349

一二 李师中集 350

一三 孙觉诗 350

一四 鲜于子骏集 351

一五 叶祖洽集 352

一六 朱之纯集 352

一七 得得戆草 352

一八 张魏公奏议 353

一九 王元粹集 354

二○ 李公明诗集 355

二一 梅花集句 355

二二 王师愈文集 356

二三 赵彦端诗 357

二四 刘夙文集 357

二五 龚茂良集 358

二六 经济编 359

二七 定斋集 359

二八 小隐集 360

二九 橘园集 360

三○ 范石湖大全集 361

三一 说斋集 362

三二 承明集 363

三三 赵崇嶓集 364

三四 西岩吟稿 365

三五 听松吟稿 366

三六 愚谷小稿 366

三七 中兴江湖集 367

见于《永乐大典》的若干宋集四考 370

一 玉堂集 370

二 林文节诗 371

三 王直讲集 372

四 陈贻范集 372

五 林子仁诗 373

六 无思居士集 374

七 马子才集 374

八 崔德符诗 375

九 北门集 375

一○ 曹橘林集 376

一一 钱子言集 377

一二 大愚叟集 379

一三 栀林集 380

一四 野雪行卷 385

一五 杨湖居士集 386

一六 清漳集 386

一七 王遂集 387

一八 雁湖集 388

一九 絅锦集 乌山集 389

二○ 竹溪集 390

二一 西墅集 391

二二 兰墅集 兰墅续集 391

二三 桂山小稿 392

二四 扣缶初稿 扣缶次稿 392

评说古人要兼顾 395

勇革积弊的县令——陆子? 397

填补一个空白 401

宋词琐考 403

一 东坡佚句 403

二 《好事近》(相见两无言)非李之仪作 403

三 词人赵令畤生年及仕历 405

四 词人董耘仕历 408

五 词人江袤里贯及其生活年代 409

读书琐记 410

小引 410

一 《曲洧旧闻》混入了徐度的《南窗纪谈》 410

二 《曲洧旧闻》中有徐度之作 411

三 关于札子 412

四 顾禄是明代人 413

五 登真观 413

六 苏洵之女无诗 414

七 孙颀乃宋神宗时人 415

八 《全唐诗》一误 415

九 苏迟生于宋英宗治平间 415

一○ 陆游与同胞兄弟间关系疏远 416

一一 苏轼苏辙与冯山 417

一二 清方志引录宋诗有误 417

一三 唐末有都校 418

一四 苏轼劝丧偶侄媳改嫁 418

《凤墅帖》略考 420

一 弁语 420

二 略考一 421

三 略考二 422

南宋著述入金考 432

一 入金的诗文评类著述 432

二 入金别集类著述 435

三 入金总集类著述 440

四 入金笔记类著述 441

五 入金诗注类著述 443

六 入金史部类著述 445

七 入金《论》《孟》类著述 445

八 入金其他著述 447

九 结束语 448

附录一 孔凡礼著述年表 452

附录二 无冕学者孔凡礼& 石钟扬 454

引言 454

一 “文曲星”照耀下的青少年时代 455

二 “孔乙己”让三中有幸 457

三 以陆游研究作为治学的突破口 459

四 得钱锺书鼓励和与中华书局结缘 464

五 超前停薪留职带来的乐和苦 468

六 新的学术生涯:整理苏轼诗文集 473

七 为取得学术研究的自由,甘于无冕与清苦 479

八 更上一层楼:编撰三苏年谱 483

九 向着宋代文史研究的全方位迈进 488

一○ 孔凡礼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493

一一 “四平居士”的精神境界 497

附录三 对孔师,我们一往情深& 李郁章 5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