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现代领导学
现代领导学

现代领导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世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15041298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
《现代领导学》目录
标签:主编 领导

概论篇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现代领导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一、领导与现代领导学 1

二、现代领导学的研究对象及本书的内容体系 6

三、现代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9

第二节 现代领导学的产生 11

一、人类领导活动的历史回顾 11

二、现代领导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5

三、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领导学 18

第三节 现代领导学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 21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领导学 21

二、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需要现代领导学 22

三、新时期领导工作科学化需要现代领导学 23

第二章 现代领导的本质 25

第一节 领导的属性 25

一、领导的自然属性及其标志 26

二、领导的社会属性 28

三、领导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31

一、无产阶级领导的实质和领导者的本质 31

二、社会主义领导者的责任、权力和义务 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38

一、领导者集中和体现群众的意志 39

二、领导者代表群众行使一定的权力 40

三、领导者对群众的实践活动负责 41

第三章 现代领导的原则 43

第一节 统一领导的原则 43

一、统一领导原则的涵义 43

二、贯彻统一领导原则的要求 46

第二节 系统整体的原则 49

一、系统整体原则的涵义 49

二、系统整体原则的特点 51

第三节 分层领导的原则 55

一、分层领导原则的涵义 55

二、分层领导原则的实施 56

第四节 职、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 58

一、职、权、责、利相统一原则的涵义 58

二、职、权、责、利相统一原则的实施 60

第四章 现代领导体制 65

第一节 现代领导体制的涵义与基本类型 65

一、现代领导体制的涵义 65

二、现代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 67

第二节 现代领导体制的沿革和历史经验 70

一、国外领导体制的变迁和发展趋势 70

二、我国领导体制的发展过程 72

第三节 我国现代领导体制的改革 74

一、我国领导体制的弊端 74

二、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措施 77

领导职能篇 81

第五章 现代领导的战略规划 81

第一节 战略规划是现代领导的首要职责 81

一、什么是战略 81

二、现代领导者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战略 83

三、怎样制定战略 86

四、战略的付诸实施 90

第二节 制定战略规划的方法论 92

一、战略规划的核心是整体结构 92

二、预测研究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 93

三、模型及评价技术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基本方法 97

第六章 现代领导的科学决策 102

第一节 科学决策在现代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102

一、什么是领导的科学决策 102

二、从经验决策到现代领导决策 105

第二节 现代领导决策的程序和原则 108

一、现代领导决策的一般程序 108

二、现代领导决策的实施 112

三、现代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 117

第三节 现代领导决策方法 120

一、经验决策法 120

二、追踪决策法 121

三、程序决策法 123

四、风险决策法 124

第七章 现代领导的选才用人 127

第一节 选才用人是现代领导的重要职能 127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127

二、选才用人是现代领导的重要职责 130

第二节 现代领导的选才方法 132

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132

二、要坚持正确的选人原则 133

三、要坚持科学的选人方法 134

第三节 现代领导的用人原则 137

一、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137

二、以法定规,以责授权 138

三、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139

四、因事用人,职位相称 141

五、用人不疑,放手使用 141

六、合理流动,才尽其用 143

七、正面引导,重在激励 144

八、关心爱护,培育人才 145

第八章 现代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147

第一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47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48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 151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153

第二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 155

一、疏导的方针 155

二、说服教育的方针 159

三、“灌输”的原则 161

四、求实的原则 162

五、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164

第三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艺术 166

一、真诚待人 166

二、个别谈心 166

三、言传身教 167

四、关心体贴 168

领导方法篇 171

第九章 现代领导的基本工作方法 171

第一节 调查研究方法 171

一、调查研究是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 171

二、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74

三、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176

第二节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 179

一、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的科学含义 179

二、一般号召的形成 180

三、个别指导的原则与方法 181

第三节 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 183

一、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83

二、要总揽全局 184

三、坚持全局和局部相结合 185

第十章 现代领导的科学思维方法 188

第一节 系统论方法 188

一、系统论方法的涵义 188

二、系统论方法的作用 192

第二节 信息论方法 194

一、信息论方法的涵义及其特征 194

二、信息论方法的作用 197

第三节 控制论方法 201

一、控制论方法的涵义及其特征 201

二、控制论方法的基本要求 206

第四节 模糊论方法 207

一、模糊论方法的涵义及其特征 207

二、模糊论方法的作用 212

第十一章 现代领导的工作艺术 214

第一节 领导艺术的涵义及其特征 214

一、领导艺术的涵义 214

二、领导艺术的特征 215

第二节 现代领导的一般工作艺术 216

一、运筹帷幄,审时度势 216

二、机动灵活,随机决断 217

三、掌握限度,胸有全局 218

四、刚柔相济,机智灵活 219

第三节 现代领导处理事务的艺术 221

一、抓住中心,会“弹钢琴” 221

二、改进会风 223

三、改进文风 226

四、科学运筹时间 228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的效率与效能 233

第一节 效率与效能 233

一、什么是效率与效能 233

二、领导者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效能 235

第二节 影响领导者工作效率与效能的主要因素 236

一、领导者不能自主支配时间 236

二、领导者往往被事务性工作缠身 237

三、领导者用人不当 238

四、组织机构不合理,部属职责不清、内耗多 239

五、外部环境不容易驾驭 240

第三节 领导者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的措施 241

一、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 241

二、要有战略眼光 242

三、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 244

四、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知识 245

领导素质篇 246

第十三章 现代领导的政治素质 246

第一节 现代领导的政治思想素质 246

一、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47

二、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48

三、必须具有高度的革命觉悟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250

四、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51

五、必须确立民主法制的观念 253

第二节 现代领导的道德品质素质 256

一、要有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操 256

二、要有崇高的道德观念 257

三、要有尊重人、关心人、宽以待人的品格 259

四、要能严以律己,有充分的自知之明 261

第十四章 现代领导的心理素质 266

第一节 现代领导的认识素质 266

一、敏锐的观察力 266

二、良好的思维力 268

三、丰富的想象力 271

第二节 领导者的情感、意志 274

一、领导的情感素质 274

二、领导的意志素质 277

第三节 现代领导的个性心理特征 281

一、领导者的气质 281

二、领导者的性格 283

第十五章 现代领导的作风 287

第一节 领导作风的实质和作用 287

一、领导作风的实质 288

二、领导作风的作用 290

第二节 党的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 292

一、实事求是的作风 293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95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298

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300

五、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作风 301

第三节 反对官僚主义,端正领导作风 303

一、官僚主义的危害及表现形式 303

二、进一步端正领导作风的途径与方法 305

第十六章 现代领导的科学素养 309

第一节 现代领导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 309

一、必须通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熟悉党的基本知识 309

二、必须掌握领导科学知识和通晓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313

三、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比较广阔的知识面 315

第二节 现代领导的能力素质 316

一、要有通晓全局的战略思考和决断能力 316

二、要有组织指挥的协调能力 319

三、要有审时度势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320

四、要有人际交往的能力 322

第三节 现代领导素质的修养 325

一、勤奋学习 325

二、坚持实践锻炼 326

三、自觉接受监督 3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