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经典心脏病学
经典心脏病学

经典心脏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时森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128398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心脏病学书籍。作者运用“历史视角长镜头”,纵观心脏病学千年发展历程,找出经典发现和成就,试图探索出心脏病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寻找失败根源,提出研究方向和前沿。
《经典心脏病学》目录

1医药的起源与标志 1

1.1医学的定义 1

1.2疾病的定义 2

1.3医学的起源 4

1.4西方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的历史功绩 5

1.5希波格拉底誓词及其启示 6

1.6医药的标志——蛇缠杖与古希腊医学 7

1.7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7

2古代人对心脏病的认识 10

2.1萌芽时期和文明古国之贡献 10

2.2亚里士多德(Aristote)的历史功绩 12

2.3中华民族医药对心脏病学历史发展的贡献 12

3心脏病学发展千年艰难历程 14

3.1盖仑的功与过 14

3.2达·芬奇与解剖学之更新 15

3.3改革之序幕——心脏病学在文艺复兴时期 16

3.4杰出的成就——17世纪的心脏病学 17

3.5理论化和系统化——18世纪的心脏病学 19

3.6诊断学之成就——19世纪前半叶之心脏病学 20

3.7黄金时代之开端——19世纪后半叶之心脏病学 21

3.8科学和进步一体化——20世纪前半叶之心脏病学 23

3.9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心脏病学面貌 25

3.10心脏病学辅助诊断百年回顾 27

4心肺复苏术的千年历史进程及对死亡判定认识和思考 31

4.1中华医药对心肺复苏术的重要贡献 31

4.2心肺复苏历史回顾 32

4.3心脏功能与对死亡认识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32

5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历史地位及对现代心脏病学发展的启示 35

6心血管病成为流行病的严峻形势及挑战 37

6.1心血管病流行现状 37

6.2心血管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38

7循证医学的出现及对心脏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的影响 40

7.1循证医学概念 40

7.2循证医学的历史回顾 40

7.3循证医学实用意义与差距 42

7.4循证医学对指南制定的价值及挑战 43

8心脏解剖及其正确血液循环路径发现的艰难历程 45

8.1人体组成学研究历史 45

8.1.1人体组成学的早期研究 45

8.1.2对人体组成规律的探索 46

8.1.3对影响人体组成的体内外因素的探讨 47

8.1.4人体组成的活体测定方法 48

8.2古代自然哲学时期对血液循环现象的认识 49

8.3显著反差——医学权威盖仑对血液循环研究的贡献和阻碍作用 51

8.4向医学权威挑战——为血液循环研究不惜流血牺牲的Servetus 52

8.5血液循环正确路径的发现——哈维划时代的贡献 53

8.5.1哈维是如何发现血液循环的 53

8.5.2哈维的伟大历史功绩 54

8.5.3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启示和思考 55

8.6微循环的发现——血液循环理论的最后完善 56

9现代心血管生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58

9.1血液循环从形态研究向功能研究发展——现代心血管生理学研究时代的到来 58

9.2新技术的应用——心脏电生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59

9.2.1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60

9.2.2心脏自动节律的起搏机制 61

9.3受体的发现——心脏血管受体的研究和应用 63

9.3.1受体的发现 63

9.3.2心脏和血管的受体类型及其生理效应 65

9.4从机械功能到内分泌功能——对心血管功能的新认识 65

9.4.1心钠素发现的启示 65

9.4.2发现新的生物活性分子促进了生理科学的发展 66

9.4.3心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功能多样性 67

10心脏病理学 69

10.1心脏病理学早期发展的三个阶段 69

10.2百年来心脏病理学的发展 69

10.3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71

11动脉粥样硬化 76

11.1动脉粥样硬化概念的历史形成和发展 76

11.2脂质浸润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 77

11.2.1胆固醇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77

11.2.2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作用 78

11.2.3脂蛋白受体的发现与诺贝尔奖 80

11.2.4脂质代谢障碍学说的形成及现状 81

11.3损伤-应答反应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 82

11.3.1概述 82

11.3.2损伤-应答学说的机制 83

11.4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动脉粥样硬化 84

11.4.1单克隆学说 84

11.4.2细胞株—衰老学说 85

11.4.3镶饰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 85

11.4.4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85

11.4.5前列腺素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86

11.4.6基因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 87

11.5炎症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 88

11.6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90

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心绞痛 93

12.1关于冠状血管的认识过程 93

12.2关于冠状循环及其调节的认识过程 94

12.3冠心病和心绞痛的经典认识过程 95

12.4冠心病和心绞痛的诊断和分型 97

12.4.1心绞痛症状的五要素 97

12.4.2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演变 97

12.4.3特殊类型的心绞痛 98

12.4.4中国对冠心病命名变更 100

12.4.5国际标准 101

12.5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101

12.6冠心病流行病学的严峻形势及挑战 103

12.7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演变 105

12.7.1全国冠心病普查会议制定的标准(1959年) 105

12.7.2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高血压及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64年) 105

12.7.3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974年) 107

12.7.4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108

12.7.5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980年) 112

12.7.6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ISFC)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缺血型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1979年) 112

12.7.7第一届全国内科学会议心血管病专业组建议标准(1980年) 113

12.7.8上海市医学会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114

12.8冠心病治疗的发展过程 115

12.8.1心绞痛治疗方法的演变 115

12.8.2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 116

12.8.3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 117

12.8.4钙拮抗药的应用 119

12.8.5抗心绞痛药物应用评价 119

12.9冠心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 121

12.9.1Forssman——心导管介入治疗的奠基人 121

12.9.2Dotter——血管成形术之父 122

12.9.3PTCA应用指南 123

12.9.4Gerrity——开创了激光治疗血管栓塞 124

12.9.5血管再通新技术的兴起 126

12.9.6冠心病介入治疗从金属裸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 127

12.10冠心病外科手术治疗的经典发展过程 130

12.11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指南的制定、差异及其启示 133

12.11.1目的和依据 133

12.11.2指南制定的历史演变和差异 134

12.11.31996年AMI指南的主要变更处 135

12.11.41999年指南主要变更处 137

12.11.52004年指南主要变更处 138

12.11.62007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变更 139

1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43

13.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认识的经典过程 143

13.2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演变及意义 144

13.3心脏标志物与ACS应用指南 145

13.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147

13.5指南的制定及启示 148

14冠脉痉挛 152

14.1对冠脉痉挛的经典认识过程 152

14.2冠脉痉挛的发生机制 153

14.3冠脉痉挛的诊断 154

14.4冠脉旁路术围手术期的冠脉痉挛 155

15心肌梗死 157

15.1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经典认识过程 157

15.1.1心肌梗死的发现过程及Herrick的功绩 157

15.1.2对心肌梗死认识的漫长过程 158

15.1.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160

15.2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经典发展过程 162

15.3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学的若干概念形成与发展 164

15.3.1心肌梗死后的血流动力学 164

15.3.2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 165

15.3.3心肌梗死后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67

15.3.4心肌梗死的预后估价 167

15.3.5不稳定斑块与心肌梗死及启示 169

15.4心肌梗死的诊断 169

15.4.1心电图Q波的临床意义 170

15.4.2透壁性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学区别 170

15.4.3Q波梗死与非Q波梗死的比较 171

15.4.4非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73

15.4.5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981年) 173

15.4.6急性心肌梗死国际诊断标准(1984年) 173

15.4.7心肌梗死的重新定义和新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及启示 175

15.5心肌梗死后的病理演变 180

15.5.1心肌梗死后的病理演变分类 180

15.5.2心肌梗死时冠脉造影表现与病理联系 182

15.6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182

15.6.1概述 182

15.6.2溶栓治疗的发展过程 182

15.6.3溶栓治疗适应证 185

15.6.4溶栓治疗禁忌证 185

15.6.5我国制定的溶栓治疗方案(1991年) 186

15.6.6溶栓再通指标 188

15.6.7溶栓治疗的评价 188

15.7心肌梗死的处理程序和战略 189

15.7.1心肌梗死处理程序 189

15.7.21989年Becher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处理程序 189

15.7.31988年美国ACC/AHA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 190

15.7.4ACC/AHA对心肌梗死泵衰竭的治疗指南(1989年) 191

15.7.5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指南(美国ACC/AHA) 191

15.7.62004年ACC/AHA新指南制定及意义 192

16高脂蛋白血症的严峻形势及对策 196

16.1概述 196

16.2中国血脂研究发展历程 196

16.2.1关于TC、LDL-C、HDL-C、TG的研究 197

16.2.2关于TC的研究 197

16.2.3关于LDL-C的研究 198

16.2.4关于TG的研究 198

16.2.5关于HDL-C的研究 198

16.2.6关于中国人群血脂代谢异常的患病率的研究 199

16.2.7关于中国人群血脂临床控制状况的研究 200

16.3美国高脂血症指南的制定与演变 200

16.3.1ATP Ⅲ的新特点(2001年) 201

16.3.2ATP Ⅲ指南2004年修订报告 201

16.4调脂治疗的重大成果 202

16.5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 203

16.5.1背景 203

16.5.2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204

16.5.3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 204

17高血压 208

17.1最早测量动物血压的人 208

17.2对血压的经典认识过程 208

17.3高血压研究的现代进程与面临的挑战 211

17.4国际对高血压认识研究大事年表 213

17.5新中国高血压防治大事记 215

17.6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经典认识过程 218

17.6.1精神原学说 218

17.6.2神经原学说 219

17.6.3肾原学说 219

17.6.4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erin-Kinins)与高血压 223

17.6.5基因遗传学说与高血压 224

17.6.6盐与高血压 225

17.6.7细胞膜学说与高血压 226

17.6.8镶嵌学说与高血压 228

17.6.9高血压动物模型 228

17.6.10转基因动物在高血压研究中的应用 230

17.7人类动脉血压调节及其影响因素的新观点 230

17.7.1动脉血压及影响因素 230

17.7.2血压调控异常综合征 231

17.8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及其临床重要性 232

17.9高血压前期概念的提出和意义 233

17.10高血压病成为流行病的严峻形势及挑战 233

17.10.1高血压病流行状况 233

17.10.2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 234

17.11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历史演变 235

17.11.1血压测量的袖带标准和注意事项 235

17.11.2早期标准 236

17.11.3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标准演变 236

17.11.4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更 236

17.11.5儿童血压正常值 238

17.11.6高血压分期观念的演变 239

17.12美国心脏协会更新血压测量和标准化的建议(2005年) 242

17.12.1测量血压的方法 243

17.12.2测量血压需注意的问题 243

17.12.3其他场所测量的血压 245

17.12.4动态血压监测(ABP) 245

17.12.5特殊情况下的血压测量 246

17.13高血压治疗历史发展、现状和展望 246

17.13.1高血压治疗的发展过程 246

17.13.2常用抗高血压药应用大事年表 247

17.13.3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248

17.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发现和临床应用 249

17.14.1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认识过程 249

17.14.2ACE特异性抑制药的发现与设计 249

17.14.3ACE抑制药研究的发展 250

17.14.4ACE抑制药作用机制 250

17.14.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发现及其意义 250

17.14.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在心血管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07年) 251

17.14.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临床应用和发展 253

17.1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255

17.15.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发现 255

17.15.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256

17.15.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应用和争鸣 257

17.16抗高血压治疗方针的战略演变 258

17.16.1高血压治疗8个阶段 258

17.16.2WHO高血压治疗阶梯方案(1978年) 259

17.16.3Zanchetti高血压阶梯治疗方案(1986年) 260

17.16.4美国JNC高血压个体化阶梯式治疗方案(1988年) 260

17.16.5中国陈灏珠建议的降压药物选用原则(1981年) 261

17.16.6中国叶绪瑛建议的高血压阶梯治疗方案(1991年) 261

17.16.7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评价及展望 264

17.16.8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265

17.16.9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选择 267

17.16.10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269

17.16.11高血压管理中体重控制(世界高血压联合会,1989年) 270

17.16.12轻型高血压治疗 272

17.16.13自我测量血压(世界高血压联盟推荐) 275

17.17高血压治疗概念的更新与挑战 279

17.17.1从阶梯治疗到个体化治疗的演变 279

17.17.2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不断变化及启示 280

17.17.3从降压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看降压治疗观念的变化 282

17.17.4新目标——寻找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及联合治疗方案 283

17.18《高血压处理指南》历史发展、现状和展望 284

17.18.1高血压的定义变更 284

17.18.2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更 284

17.18.3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更 286

17.18.4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更 287

17.18.5欧洲高血压指南特点 290

17.18.6日本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变更 292

17.18.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293

17.19各国高血压处理指南观念的变更及启示 295

17.19.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变更 295

17.19.2英国高血压指南的变更 297

17.19.3对《2006年英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的思考 298

17.20中美欧最新高血压指南差异及启示 299

17.21高血压研究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 302

18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304

18.1西医风湿病的历史沿革 304

18.2风湿热和风湿热性心脏病的经典认识过程 306

18.3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演变 308

18.3.1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1944年) 308

18.3.2美国心脏病学会修订的Jones诊断标准(1965年) 308

18.3.3美国心脏病学会重新修订的Jones诊断标准(1984年) 309

18.3.4中国华北、东北心血管专业组制定的诊断参考标准(1981年) 312

18.3.5美国心脏病协会风湿性心脏炎的分类和诊断标准(1965年) 313

18.3.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风湿热活动的诊断条件 314

18.3.7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同时并发风湿活动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分型及诊断条件 314

18.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 315

18.4.1动物实验的启示——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的兴起和发展 315

18.4.2人工心肺机的问世——二尖瓣直视分离术的实现 315

18.4.3从姑息到根治——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316

18.4.4人工瓣膜研制历程 320

18.4.5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导管介入性治疗 321

18.4.6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研究概况 323

18.5瓣膜病治疗新领域 324

18.62007年欧洲瓣膜性心脏病处理指南的指导意义 325

18.7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329

19感染性心内膜炎 332

19.1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经典认识过程 332

19.1.1早期的观点 332

19.1.2区别风湿性心内膜炎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时期 332

19.1.3关于栓塞观点的发展 332

19.1.4心瓣膜上的细菌检测时期 332

19.1.5深刻阐述细菌性心内膜炎时期(1850~1885年) 333

19.1.6Osler的经典论文的问世 333

19.1.7细菌学的发展,促进了心内膜炎研究的发展 334

19.1.8抗生素的应用,迎来了细菌性心内膜炎治疗的新时代 334

19.1.9近40年来细菌性心内膜炎诊断和治疗概况 334

19.2心内膜炎的术语和病理分类 335

19.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 336

19.4实验性心内膜炎 337

19.5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 338

19.5.1Duke标准(1998年) 338

19.5.2中华儿科学会测定的标准(2005年)(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试行 339

19.6重新审视感染性心内膜炎 340

19.7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的变更 340

20心肌疾病 343

20.1对心肌疾病的经典认识过程 343

20.1.1概述 343

20.1.2听诊器和显微镜的应用,促进了对心肌病的研究 343

20.1.320世纪前半叶对心肌病的研究 344

20.1.4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心肌病的深入研究 345

20.2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 346

20.2.1WHO/ISFC专题小组关于心肌病的定义及分类的报告(1980年) 346

20.2.2WHO/ISFC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报告(1995年) 348

20.2.3美国AHA对心肌病定义和分类(2006年) 349

20.2.4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353

20.3肥厚性心肌病(HCM) 357

20.3.1对肥厚性心肌病的经典认识过程 357

20.3.2肥厚性心肌病的病理及生理特征 359

20.3.3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359

20.3.4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疗 361

20.3.5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2005年指南) 362

20.4缺血性心肌病 364

20.5心肌活检在心肌疾病中的应用 366

21心力衰竭 368

21.1心力衰竭定义的历史演变 368

21.1.1概述 368

21.1.2心力衰竭定义历史回顾 368

21.1.3心力衰竭定义的演变过程 369

21.1.4心力衰竭现代定义(AHA/ACC)(2004年) 369

21.2对心力衰竭认识经典过程 370

21.2.1从Hippocrates时代至中世纪 370

21.2.2Harvey描述循环现象之前的临床观察 370

21.2.3Harvey发现循环现象对心力衰竭的认识的推动 370

21.3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的历史变迁 370

21.4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的五个阶段 373

21.4.1临床观察阶段 373

21.4.2认识病理解剖与循环障碍之间关系阶段 373

21.4.3研究血液循环异常阶段 374

21.4.4衰竭心脏结构改变阶段 374

21.4.5从血流动力学阶段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375

21.5与心力衰竭有关的几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376

21.6心肌收缩的物质基础与心力衰竭 377

21.6.1心肌收缩蛋白质 377

21.6.2心肌收缩时的能量供应 378

21.6.3两种心肌收缩机制学说 379

21.7心脏肥厚、扩张与心力衰竭 380

21.7.1概述 380

21.7.2心脏肥厚与心力衰竭 380

21.7.3心脏扩张与心力衰竭 381

21.8心肌收缩功能与心力衰竭 382

21.8.1心肌收缩功能的有关概念 382

21.8.2对心肌收缩功能的认识过程 382

21.8.3心肌收缩功能与临床联系 383

21.9心肌舒张功能与心力衰竭 383

21.9.1心肌舒张功能的概念 383

21.9.2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384

21.9.3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 384

21.9.4舒张功能障碍与临床的联系 384

21.10右心室功能与心力衰竭 385

21.11心血管受体异常与心力衰竭 386

21.11.1心肌受体的变化 386

21.11.2与外周循环控制有关的受体变化 386

21.12心力衰竭时神经体液轴的变化 387

21.13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 390

21.14心力衰竭流行病学严峻形势与挑战 391

21.14.1概述 391

21.14.2心力衰竭的患病率 391

21.14.3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391

21.14.4中国的现状与挑战 392

21.15心力衰竭的病因 393

21.16心力衰竭的定性诊断 394

21.17心力衰竭的定量诊断 397

21.18心力衰竭功能分类 398

21.19心力衰竭治疗策略的历史演变 399

21.20心力衰竭治疗策略战略转移与启示 402

21.21洋地黄与心力衰竭 403

21.22利尿药和心力衰竭 406

21.23血管扩张药与心力衰竭 406

21.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与心力衰竭 410

21.25钙拮抗药与心力衰竭 411

21.26正性肌力药和心力衰竭——地位受到挑战 413

21.27β受体阻滞药与心力衰竭 415

21.28心力衰竭治疗经典观念当前地位 416

21.28.1利尿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416

21.28.2洋地黄的历史地位和现代认识 417

21.29如何走出“经典常规治疗”的误区 418

21.30心力衰竭治疗的困惑与反思 419

21.31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的背景意义及启示 420

21.31.1指南制订和修订的背景 420

21.31.2心力衰竭新分期与药物合理选择 420

21.31.3新指南的特点及启示 422

21.31.4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任重道远 422

21.32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药物治疗最新指南要点(2007) 423

21.33心力衰竭起搏器再同步化治疗——证据与思考 426

21.34人工器械辅助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路漫漫 427

21.35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心脏移植 429

21.35.1移植及其动物模型历史发展 429

21.35.2从动物实验到人类心脏移植梦想成为现实 429

21.36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最后的堡垒 430

21.36.1对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的挑战 430

21.36.2干细胞研究的经典历史过程 431

21.36.3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可行性与挑战 431

22心脏电生理经典成就及其应用的历史功绩 434

22.1心脏起搏细胞及其传导系统的发现过程 434

22.2心脏电活动认识和体表准确记录的艰难历程 435

22.2.1体表心电图发现的历史背景 435

22.2.2爱因妥芬和他的弦线电流计 435

22.2.3心电图机的发展和心电图理论的建立与诺贝尔奖 436

22.3心肌细胞内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历史功绩 437

22.3.1动作电位记录技术的历史回顾 437

22.3.2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与诺贝尔奖 437

22.4临床电生理学兴起与发展 438

23.心律失常 442

23.1对心律失常的认识过程 442

23.2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443

23.3心律失常的分类 445

23.3.1心律失常的经典分类 445

23.3.2WHO心律失常分类 446

23.4窦房结功能不全 449

23.4.1窦房结功能的经典认识过程 449

23.4.2窦房结功能不全的经典认识过程 451

23.4.3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分类 452

23.4.4窦房结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453

23.5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阻滞 455

23.5.1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经典认识过程 455

23.5.2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及不足 456

23.5.3房室传导阻滞的新分类及诊断标准 457

23.5.4束支阻滞的分类和标准 457

23.6室性心律失常 459

23.6.1Lown经典室性期前收缩分类 459

23.6.2室性期前收缩的动态心电图分类 459

23.6.3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率和形态平行等级分类 459

23.6.4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程度分类 460

23.6.5室性期前收缩的预后分类 460

23.7室性心动过速 461

23.7.1室性心动过速的经典认识过程 461

23.7.2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 463

23.7.3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和诊断 464

23.8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治疗 466

23.8.1心律失常外科手术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466

23.8.2外科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术方法 467

23.8.3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手术治疗 468

23.8.4预激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469

23.9心律失常的导管介入性治疗 469

23.9.1导管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发展过程 469

23.9.2导管电切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 470

23.9.3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471

23.9.4激光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471

23.10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分类 472

23.11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其局限性 473

23.12室性心律失常的合理治疗 475

23.1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476

23.14各种方法治疗心律失常的评价和展望 478

23.15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要点 479

23.16抗心律失常药物发展历程及挑战 481

23.17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482

23.17.1我国制定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工作规程 482

23.17.2美国临床心内电生理研究指南(美国ACC/AHA工作小组1989年) 486

23.17.3临床心电生理检查工作规程要点(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电生理学组制定 489

24心脏起搏器 495

24.1心脏电刺激的经典认识过程 495

24.2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发展历程 495

24.3现代心脏起搏奠基人——Seymour Furman教授 498

24.4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历史功绩与启示 498

24.5心脏永久起搏最新指南(2007年) 500

24.5.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500

24.5.2慢性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AVB) 502

24.5.3慢性室内双支阻滞及室内三支阻滞 502

24.5.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伴发房室传导阻滞 503

24.5.5神经反射性晕厥 504

24.5.6儿科病人及先天性心脏病 505

24.5.7肥厚型心肌病 506

24.6心脏起搏电极的发展 506

24.7心脏起搏器编码和类型 508

24.8特殊类型起搏器 510

24.9生理性心脏起搏方式的选择 515

24.10安装埋藏式起搏器工作规程 517

24.11心脏起搏与再同步化治疗2007年指南要点与启示 520

25心房颤动 524

25.1对心房颤动的经典认识过程 524

25.2心房颤动的机制 525

25.2.1心房颤动机制研究的初始阶段(20世纪初期至中期) 525

25.2.2“多发子波折返”假说为主导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525

25.2.3“局灶驱动伴颤动样传导”假说重受重视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525

25.2.4心房颤动的维持机制:“肺静脉波”假说 525

25.3心房颤动分类的历史演变 526

25.4心房颤动复律治疗的发展过程 526

25.4.1电复律 526

25.4.2心房颤动的药物复律 526

25.4.3心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527

25.5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528

25.5.1栓塞风险的认识过程 528

25.5.2抗凝治疗的效果 528

25.5.3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 529

25.5.4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策略 529

25.6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530

25.7心房颤动的经皮导管介入治疗 531

25.82006年ACC/AHA/ESC关于心房颤动处理策略 532

25.9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威尼斯国际共识要点 533

26主动脉夹层 537

26.1对主动脉夹层的经典认识过程 537

26.2主动脉夹层分型、分期和诊断 538

26.3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541

26.4主动脉夹层大事年表 542

27肺栓塞 544

27.1肺栓塞的经典认识过程 544

27.2肺栓塞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 544

27.3肺栓塞的诊断 545

27.4肺栓塞的诊断方案 547

27.5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治疗 549

27.5.1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溶栓治疗 549

27.5.2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 549

27.5.3肺血栓栓塞外科与介入治疗 551

28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历程和启示 553

28.1钙拮抗药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背景 553

28.2钙拮抗药的基本概念 553

28.3钙拮抗药作用机制 554

28.4钙拮抗药的分类 555

28.4.1钙拮抗药的化学结构分类 555

28.4.2钙拮抗药组织选择性分类 555

28.4.3钙拮抗药的作用部位分类 555

28.4.4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分类 555

28.4.5WHO专家委员会对钙拮抗药的分类 556

28.4.6国际心脏病协会和联合会钙拮抗药的分类 557

28.4.7钙拮抗药的分类(Strayker法) 557

28.4.8Toyooka新分类(1996) 557

28.5经典钙拮抗药的心脏电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选择 558

28.6从国际高血压指南看钙拮抗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559

28.7钙拮抗药的评价和展望 561

29心导管术的历史发展及对心脏病学的贡献 563

29.1心导管术经典发展历程 563

29.1.1心导管术的发展阶段(1929—1939年) 563

29.1.2心导管术的早期应用阶段(1940—1949年) 563

29.1.3心导管术的蓬勃发展时期(1950—1969年) 563

29.1.4心导管术从诊断工具发展到治疗工具阶段(1970—1991年) 564

29.2心导管术的发明与福斯曼获得诺贝尔奖的启示 564

29.3心血管影像学发展对介入心脏病学的历史贡献 565

29.4数学减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介入心脏病学带来革命性变化 566

29.5心导管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的地位及作用 567

29.5.1球囊房隔造口术 567

29.5.2经皮球囊瓣膜及血管狭窄扩张成形术 567

29.5.3血管及心内缺损堵塞术 568

29.6介入心脏病学历史发展对临床医学的启示与思考 570

30烟草与心血管疾病——人类健康大敌 573

30.1烟草的发展史 573

30.2我国吸烟和烟草使用的疾病负担的严峻形势 574

30.3世界控烟的艰难历程 575

30.3.1旧中国戒烟制度的得失 575

30.3.2戒烟运动的曲折发展 576

30.3.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控烟所做的贡献 578

30.4尼古丁替代治疗 579

30.5《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及意义 580

30.6如何贯彻执行烟草使用和烟草依赖治疗指南 582

30.6.1中国医师控烟宣言 582

30.6.2美国2008年版烟草使用和烟草依赖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582

30.6.32007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 583

3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百年历程及对医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与启示 587

31.1概述 587

31.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588

31.3诺贝尔奖的特点及启示 591

31.4亚洲及中国与诺贝尔奖 594

31.51901—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简介 595

31.61901—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部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获奖项目 600

32大事年表 604

总论大事年表 604

心血管生理学大事年表 606

心脏病理学大事年表 607

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大事年表 607

冠心病与心绞痛大事年表 608

心肌梗死大事年表 609

冠脉痉挛大事年表 611

高血压大事年表 612

风湿热及风心病大事年表 614

感染性心内膜炎大事年表 614

心肌疾病大事年表 615

心力衰竭大事年表 616

心律失常大事年表 617

钙离子拮抗药大事年表 618

心导管术大事年表 6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