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基础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仝克勤,张长水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22059901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溶液核胶体、热力学基础和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四大平衡及滴定分析等内容。
《大学基础化学》目录

第1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1

1.1溶液 1

1.1.1分散系 1

1.1.2溶液的组成标度 2

1.2稀溶液的依数性 4

1.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4

1.2.2溶液的沸点升高 6

1.2.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7

1.2.4溶液的渗透压 9

1.3电解质溶液 15

1.3.1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15

1.3.2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16

1.3.3离子强度 16

1.4胶体溶液 17

1.4.1表面吸附 17

1.4.2溶胶 19

1.4.3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24

1.5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 26

1.5.1表面活性物质 26

1.5.2乳浊液 26

习题 27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9

2.1热力学基本概念 29

2.1.1系统与环境 29

2.1.2状态与状态函数 29

2.1.3过程与途径 30

2.1.4热和功 31

2.1.5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2.1.6反应进度 32

2.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3

2.2.1化学反应热 33

2.2.2热化学方程式 34

2.2.3反应热的计算 35

2.3化学反应的方向 40

2.3.1自发过程 40

2.3.2熵和熵变 41

2.3.3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42

习题 46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49

3.1化学反应速率 49

3.1.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49

3.1.2化学反应历程 50

3.1.3速率方程 51

3.1.4反应级数 51

3.1.5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52

3.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4

3.2.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4

3.2.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4

3.2.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5

3.3化学平衡 57

3.3.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57

3.3.2标准平衡常数 58

3.3.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59

3.3.4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60

3.4化学平衡的移动 61

3.4.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61

3.4.2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62

3.4.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64

3.4.4吕·查得理原理 65

习题 65

第4章 物质结构基础 67

4.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67

4.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67

4.1.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7

4.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68

4.2.1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68

4.2.2电子云 69

4.2.3四个量子数 70

4.3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72

4.3.1原子轨道的能级 72

4.3.2核外电子分布原理 73

4.3.3核外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分布式 73

4.4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76

4.4.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数 76

4.4.2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族数 77

4.4.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分区 77

4.5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77

4.5.1原子半径 77

4.5.2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 79

4.5.3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的电负性 80

4.6化学键 81

4.6.1离子键 81

4.6.2共价键 83

4.6.3杂化轨道和分子结构 85

4.7分子间力与氢键 88

4.7.1分子的极性和分子的极化 88

4.7.2分子间力 89

4.7.3氢键 90

4.7.4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91

4.8晶体结构简介 92

4.8.1晶体的特征 92

4.8.2晶体的基本类型 93

习题 95

第5章 分析化学概论 98

5.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98

5.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98

5.1.2分析方法的分类 98

5.1.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00

5.2定量分析方法的一般程序 101

5.2.1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01

5.2.2试样的预处理 102

5.2.3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样品的测定 102

5.2.4分析结果的计算和处理 102

5.3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02

5.3.1误差分类 102

5.3.2误差的表示方法 103

5.3.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06

5.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07

5.4.1有效数字 107

5.4.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108

5.4.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08

5.5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109

5.5.1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 109

5.5.2异常值的取舍 110

5.5.3显著性差异检验 112

5.6滴定分析法概述 114

5.6.1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114

5.6.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15

5.6.3滴定方式 115

5.6.4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116

5.6.5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118

习题 120

第6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 123

6.1酸碱质子理论 123

6.1.1质子酸碱的概念和酸碱反应 123

6.1.2酸碱的解离及相对强弱 124

6.2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27

6.2.1质子条件式 127

6.2.2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128

6.2.3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31

6.3酸碱平衡的移动 136

6.3.1稀释定律 136

6.3.2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136

6.4缓冲溶液 138

6.4.1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138

6.4.2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138

6.4.3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139

6.4.4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应用 140

6.5酸碱指示剂 142

6.5.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142

6.5.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42

6.5.3混合指示剂 144

6.6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145

6.6.1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145

6.6.2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147

6.6.3多元弱酸碱的滴定 150

6.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52

6.7.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152

6.7.2 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154

6.7.3酸碱滴定应用实例 154

习题 156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滴定 159

7.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59

7.1.1溶度积常数 159

7.1.2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60

7.1.3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61

7.2溶度积原理及应用 161

7.2.1溶度积原理 161

7.2.2沉淀的生成 162

7.2.3分步沉淀 163

7.2.4沉淀的溶解 164

7.2.5沉淀的转化 167

7.3沉淀滴定法 168

7.3.1莫尔法 168

7.3.2佛尔哈德法 169

7.3.3法扬司法 170

7.4银量法的应用 171

7.4.1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71

7.4.2应用实例 172

7.5重量分析法 173

7.5.1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173

7.5.2重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173

7.5.3重量分析的条件 173

7.5.4沉淀纯度及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174

7.5.5沉淀条件的选择 175

7.5.6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175

7.5.7重量分析的计算 176

习题 177

第8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179

8.1配位化合物 179

8.1.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80

8.1.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81

8.1.3螯合物 182

8.1.4配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182

8.2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83

8.2.1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83

8.2.2配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183

8.3配位平衡 187

8.3.1配位平衡常数 187

8.3.2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188

8.4配位滴定法 192

8.4.1 EDTA的性质及EDTA配合物的特点 192

8.4.2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194

8.4.3配位滴定曲线 197

8.4.4金属指示剂 201

8.4.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203

8.5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205

8.5.1配位滴定的方式 205

8.5.2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206

习题 207

第9章 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 210

9.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 210

9.1.1氧化数 210

9.1.2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电对 210

9.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12

9.2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214

9.2.1原电池 214

9.2.2电极电势 216

9.2.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19

9.3电极电势的应用 222

9.3.1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222

9.3.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223

9.3.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224

9.3.4选择适当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225

9.3.5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226

9.4氧化还原滴定法 228

9.4.1条件电极电势 228

9.4.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229

9.4.3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232

9.4.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33

习题 240

第10章 元素性质选述 242

10.1 s区元素 242

10.1.1 s区元素概述 242

10.1.2单质的性质 242

10.1.3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43

10.1.4盐类 243

10.2 p区元素 244

10.2.1卤族元素 245

10.2.2氧族元素 246

10.2.3氮族元素 249

10.2.4碳族元素 252

10.2.5硼族元素 254

10.3 ds区元素 255

10.3.1 ds区元素单质的性质 256

10.3.2 ds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57

10.4 d区元素 259

10.4.1 d区元素概述 259

10.4.2钛、钒、铬、锰 261

10.4.3铁、钴、镍 264

10.5生命元素简介 267

10.5.1必需元素 267

10.5.2有毒元素 270

习题 271

第11章 吸光光度法 272

11.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72

11.1.1光的基本性质 272

11.1.2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272

11.1.3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273

11.2光吸收基本定律 273

11.2.1朗伯-比尔定律 273

11.2.2吸收曲线 275

11.2.3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276

11.3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277

11.3.1目视比色法 277

11.3.2分光光度法 277

11.4显色反应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280

11.4.1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280

11.4.2显色剂 281

11.4.3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282

11.4.4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284

11.5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86

11.5.1单组分含量的测定 286

11.5.2多组分含量的测定 286

11.5.3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287

11.5.4光度滴定法 288

11.5.5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289

11.5.6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290

11.5.7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291

习题 292

第12章 电势分析法 295

12.1电势分析法概述 295

12.1.1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95

12.1.2电势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295

12.1.3电势分析中常用电极 296

12.1.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301

12.2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301

12.2.1直接电势法 301

12.2.2电势滴定法 304

习题 307

附录 309

附录一 常见物理常数 309

附录二 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15K) 309

附录三 一些物质的△fHm?,△fGm?,Sm?(298.15K) 310

附录四 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15K) 314

附录五 溶度积常数(298.15K) 316

附录六 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317

附录七 条件电极电势 319

附录八 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 320

附录九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21

附录十 国际单位制 323

附录十一 希腊字母表 324

参考文献 3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