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厦门30年记忆
厦门30年记忆

厦门30年记忆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卜仁,李泉佃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市: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531983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反映改革开放特别是厦门特区建设30年以来厦门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发展和深刻变化。内容包括亲历改革开放、30人谈30年、难忘的30年记忆、30年的变化感受等篇章。
《厦门30年记忆》目录
标签:主编 记忆

亲历改革开放 2

我们是改革开放“项目经理” 2

厦禾路旧城改造工作的回顾 10

“参与经济特区建设是我引以自豪的经历” 15

厦门国际银行的创办 27

潮起海西 33

厦门日报:30人30谈 55

经济特区改变中国 55

建会展中心 谱英雄交响 57

小平题词为经济特区指明方向 60

用活外汇 厦门挣了第一桶金 65

一通电话 女指挥家特区“垦荒” 69

搞计件 被一状告到省委书记 74

两次“喊话”宣布放开粮价物价 78

台湾记者要录音 市领导鼓励放开讲 83

“扁食嫂”之争是一个时代缩影 87

勇闯禁区替“坏人”说话 92

厦禾路改造 群众高呼共产党万岁 97

把厦华当自家孩子 两度进京求援 104

在厦向民进党人介绍“一国两制” 110

全岛搞特区,小平说没啥子危险 115

50多位国企厂长上书要求“松绑” 119

40天内不开建“火炬”,就撤资 124

厦门在全国最早取消统购粮 128

厦门在全国最早引进程控电话 133

一篇报道平息年轻人进舞厅风波 138

建厦门机场,与省领导立君子协定 143

六个副校长挤一间办公室 148

皇甫平:新一轮解放思想要树立以人为本标准的权威 153

张胜友:文学为改革冲锋陷阵 170

一篇雄文引爆真理标准大讨论 177

“中外合资宾馆,姓资还是姓社?” 184

“敢”字当头,路其实很宽 190

厦门商报:让记忆引领我们 197

一个厦大教授的牢狱春秋 197

仅因一笑,女工丢掉了工作 201

“资本主义尾巴”总也割不掉 202

“父女劳模”名震全国 204

我做了30年的“真理标准”报告 206

一份党报的沧海桑田 208

“二十八户大楼”的30年变迁 211

50年一遇的冰雹,厦门人亲口尝尝 214

一个回头的浪子 215

养育了厦门人30年的北溪 216

“垃圾千金”引发厦门“人生观大讨论” 219

1.92米!郑达真创亚洲跳高纪录 221

黄则和回到“黄则和” 222

邓丽君歌曲=“黄色歌曲” 223

开元区为个体经济开放绿灯300家个体工商户获准开业 224

“一家独大”产生了危机 225

奇迹,从2.5平方公里发端 226

姑表兄妹解除婚约 229

姑娘勇嫁“二婚头” 230

公车私用送嫁妆被群众揭露 230

开架卖书 231

陈景润回厦 232

厦门市恢复私房买卖业务 233

郭跃华再夺冠,载誉归来 234

执掌中科院 235

霞溪路农贸市场建成开市,第一天近万人进场 236

1980年,中山路初显繁华 236

“文革”结束,厦门三年大巨变 239

终于能吃上可口饭菜了 240

“特区”二字,当年谁也不真懂 241

人口普查:厦门人96.6万 244

弃婴陈小妹在关爱下重生 245

农村冒出了一个个“万元户” 246

日本补一颗牙:7700元中国补五颗牙:100元 249

高档商品房1平方米400元 249

中国女排给我们回信啦! 252

1983年,厦门“一飞冲天” 253

洪卜仁“重出江湖” 258

电话和电视机都是“奢侈品” 262

待业青年成为时装设计师 264

为了回国,步行三天去搭飞机 265

冲破旧世俗观念城市姑娘嫁给庄稼汉 265

“奶奶,快来看老邓!” 266

特区扩大到全岛 268

厦门岛东部开发启动莲坂莲花不再是郊区 269

7家国营理发店由职工个人租赁经营 270

工艺美术厂民主选厂长 271

七国记者厦门采访 271

思明西路颜家出了16个大学生 272

首家超市 273

厦门小影星初上荧屏 274

骑着自行车办厦航 274

雕塑家时宜的呕心之作 277

厦门港成为全国第九个“无鼠害港” 278

万门程控电话,厦门领先 279

“果王”巧治15年“不孕”的龙眼树 282

尼克松“闯”进理发店 283

号称要在厦投资1亿美元实际上诈骗了上千万元 283

银行存款530元 签订合同4亿多 284

厦门长龙影视50天拍完《父与子》陈强陈佩斯父子担纲主演 285

孪生姐妹争相应征入伍 285

90对大龄青年住进“鸳鸯楼” 286

打工者大量涌入厦门 289

我市清理整顿一批公司 289

我市选定市花市树市鸟 290

市区35万人口仅一家澡堂 292

夏旱连着秋旱 293

《幸福不是毛毛雨》在厦拍摄 294

235个家庭找到了保姆 295

厦门大桥建设债券发行3天时间即被市民认购一空 295

厦门叉车总厂发行职工股票100万元 296

13名日本客人组团来厦求医 296

6岁堂兄弟能读写上千个英语单词 297

BB机是当年的一种酷 298

“公关小姐”应运而生 299

100公里走了近40年 300

开放赴大陆探亲,台湾当局一再设限 302

台湾记者来厦参观采访 305

钢琴消费热在本市形成 306

厦门基本消灭血丝虫病 306

没有输血的“输血”故事 308

夜追万斤粮 309

6000元话费坑坏小旅社 309

厦门人第一次“选美” 310

厦门开办第一家卡拉OK厅 312

我省首起新闻官司《厦门日报》成被告 313

粮价第一次放开,肉票取消 314

“沙茶陈”子承父业青出于蓝 315

大陆同胞可赴台探病了 316

国民党老兵到厦寻根访祖 317

对驾机驾艇起义的国民党官兵我军不再给予奖励 317

老年新婚情依依,幸福度晚年 318

何丙仲的“人生三哭” 319

翻山越岭助台胞寻根 323

台南麻豆太子宫谒祖团回乡 324

厦门出了个“吃喝经理” 324

中小学生大量流失 325

蓝天上的搏斗 326

厦门籍男排队员苏学辉“一锤定音” 328

见证“厦门”路标矗立在南极 330

迟到35年的“大学梦” 331

我市全面使用居民身份证 331

改革开放 改变人生 333

天上有了颗“陈嘉庚星” 335

个体户陈建兴三擒扒手 336

1990年我市百岁老人有13人 337

结婚讲排场,苦了爹和娘 337

结婚3个月即离婚 离婚率开始上升 339

“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原是骗婚者 339

涉外婚姻:从3对到30多对 340

盲教授用一生追随“光明” 341

市民为传呼机手机投保 343

她给儿子取名“追追”,追回失去的一切 343

我国海峡第一桥——厦门大桥通车 346

巴拿马船员走私被遣送 347

轿车巨奖掀起波澜厦门商战风生水起 348

日本NHK卫星直播《你早,厦门》 349

7名大学生自创企业以捕鼠灭蟑为业 351

厦门审结首例涉台离婚案 352

超大婴儿,6公斤! 353

厦门三只股票上市鹭岛股潮涌动 354

捡股票? 356

上杭来信引发知青“怀旧潮” 357

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 358

想起用蜂窝炉的年月 361

厦门晚报:一日记忆 364

我成了厦门的“代言人” 364

今昔海山路 365

我都不愿农转非了 366

货物中夹了个小包装袋集装箱惨遭退货 367

社会科学让我领略生活的美好 368

特区首架飞机在我身后起飞 369

洞房无花烛 370

21.5元助学金,支撑我一个月生活 371

17年前的大年初一 我饿了一天 372

这天,鹭大与特区一起诞生 373

大轮山庙会几个人凑钱买海蛎饼 374

小职介所变身劳动力大厦 375

堵得她挨骂流泪 376

带着儿女回乡开音乐会 378

全国会计培训考试第一 厦门引起中央关注 379

收到一面答谢锦旗 380

重新喜欢上跆拳道 381

大学教授的电脑培训课 383

歌声飘过城市的上空 384

30地标勾勒厦门今昔 385

后记 3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