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小儿心脏病学理论与实践
小儿心脏病学理论与实践

小儿心脏病学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杰,王一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127476
  • 页数:4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系统阐述小儿心脏病的专著,共分40章,基础部分介绍了心脏的发育、解剖,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常用检查方法,疾病部分论述了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以及小儿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分别讲解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对临床应用较多和容易引起困惑的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释,并结合了目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书末并附有彩图,可供小儿科医师、心内科医师、心外科医师参考。
《小儿心脏病学理论与实践》目录

第1章 心脏的胚胎发育 1

一、概述 1

二、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1

三、心脏的发生 2

四、弓动脉的演变 4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4

第2章 心脏的解剖 6

一、概述 6

二、右心房 6

三、右心室 7

四、左心房 9

五、左心室 9

六、心脏的支架结构 10

七、传导系统 11

八、冠状循环 13

第3章 常见症状和体征 16

一、心悸 16

二、胸闷 17

三、胸痛 17

四、咳嗽和咯血 18

五、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18

六、端坐呼吸 18

七、心脏杂音 19

八、青紫 22

九、蹲踞 23

十、缺氧发作 23

十一、心源性晕厥 24

十二、杵状指(趾) 25

十三、水肿 25

十四、生长发育迟缓 25

第4章 心血管系统的常用检查方法 27

第一节 X线检查 27

一、概述 27

二、心脏血管正常X线 27

三、先心病胸片的阅读步骤 30

四、心脏血管异常X线 30

第二节 心电图 35

一、概述 35

二、心电图的原理 36

三、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36

四、心电图各波形的意义及正常值 37

五、心腔增大的心电图改变 40

第三节 动态心电图 40

一、概述 40

二、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 41

三、检查方法 42

四、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44

五、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 46

第四节 超声心动图 48

一、概述 48

二、超声心动图原理 48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49

四、超声心动图分类 49

五、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51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 55

一、概述 55

二、首次通过法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55

三、平衡法门电路心血池显像 55

四、心肌灌注显像 56

第六节 心脏CT和磁共振成像 57

一、心脏CT 57

二、心脏磁共振成像 58

第七节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60

一、概述 60

二、心导管检查和造影的术前准备 61

三、心导管检查 61

四、心血管造影 65

五、心导管检查和造影的术后处理 68

六、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68

第5章 胎儿血液循环特点和出生后的变化 71

一、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71

二、出生后循环途径的变化 72

第6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73

一、概述 73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73

三、分类 73

四、临床表现 74

五、诊断 74

六、自然转归 75

七、治疗 75

第7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分类 77

一、病因 77

二、分类 79

第8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段诊断 81

一、概述 81

二、心房位置的诊断 81

三、心室位置的诊断 83

四、房室连接的诊断 84

五、大动脉位置的诊断 85

六、心室大动脉连接的诊断 86

七、心脏位置的诊断 87

八、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诊断 87

九、先心病分段诊断方法及命名的比较 87

第9章 室间隔缺损 89

一、概述 89

二、病理解剖与分型 89

三、病理生理 92

四、临床表现 94

五、并发症 95

六、诊断 95

七、鉴别诊断 97

八、自然转归 98

九、治疗 99

第10章 房间隔缺损 109

一、概述 109

二、发病机制 109

三、病理生理 111

四、临床表现 112

五、诊断 112

六、鉴别诊断 116

七、自然转归 116

八、治疗 117

第11章 心内膜垫缺损 126

一、概述 126

二、病理解剖 126

三、病理生理 127

四、临床表现 127

五、辅助检查 12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28

七、治疗 129

八、预后 129

第12章 动脉导管未闭 130

一、概述 130

二、胚胎学和发病机制 130

三、病理解剖与分型 131

四、病理生理 131

五、临床表现 132

六、并发症 133

七、诊断 134

八、鉴别诊断 136

九、自然转归 137

十、治疗 137

第13章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144

一、概述 144

二、病理解剖 144

三、病理生理 145

四、临床表现 145

五、辅助检查 145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47

七、治疗和预后 147

第14章 法洛四联症 148

一、概述 148

二、病理解剖 148

三、病理生理 149

四、临床表现 149

五、诊断 150

六、鉴别诊断 152

七、自然转归 153

八、治疗 153

第15章 心室双出口 155

第一节 右心室双出口 155

一、概述 155

二、病理解剖 155

三、分型 156

四、血流动力学 156

五、临床表现 156

六、辅助检查 157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159

八、自然转归 159

九、治疗 159

十、预后 159

第二节 左心室双出口 160

一、概述 160

二、病理解剖 160

三、血流动力学 160

四、临床表现 161

五、辅助检查 16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61

七、外科治疗 161

八、预后 162

第16章 大动脉转位 163

第一节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163

一、概述 163

二、病理解剖 163

三、分型 163

四、病理生理 164

五、临床表现 164

六、辅助检查 165

七、治疗 167

第二节 纠正型大动脉转位 169

一、概述 169

二、病理解剖 169

三、病理生理 170

四、临床表现 170

五、诊断 171

六、治疗 173

七、病程及预后 173

第17章 肺静脉异位引流 174

第一节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174

一、概述 174

二、病理解剖 174

三、病理生理 175

四、临床表现 175

五、诊断 175

六、鉴别诊断 176

七、治疗 177

第二节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177

一、概述 177

二、病理解剖 177

三、病理生理 178

四、临床表现 178

五、诊断 178

六、鉴别诊断 180

七、治疗 181

第18章 肺动脉瓣狭窄 182

一、概述 182

二、病理解剖 182

三、病理生理 183

四、临床表现 183

五、诊断 184

六、鉴别诊断 186

七、自然转归 186

八、治疗 186

第19章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 190

一、概述 190

二、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190

三、临床表现 191

四、诊断 191

五、鉴别诊断 192

六、治疗 192

七、预后 193

第20章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 194

一、概述 194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194

三、临床表现 194

四、诊断 194

五、鉴别诊断 195

六、治疗 195

第21章 三尖瓣闭锁 197

一、概述 197

二、病理解剖与分型 197

三、病理生理 199

四、临床表现 199

五、辅助检查 200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201

七、治疗 202

八、病程和预后 203

第22章 三尖瓣下移畸形 204

一、概述 204

二、病理解剖 204

三、病理生理 205

四、临床表现 205

五、辅助检查 20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08

七、治疗 208

八、预后 209

第23章 永存动脉干 210

一、概述 210

二、病理解剖 210

三、分型 210

四、血流动力学 211

五、临床表现 212

六、辅助检查 212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213

八、治疗 214

九、预后 214

第24章 单心室 215

一、概述 215

二、分型 215

三、血流动力学 216

四、临床表现 216

五、辅助检查 216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217

七、治疗 217

八、预后 218

第25章 三房心 219

一、概述 219

二、病理解剖 219

三、血流动力学 219

四、分型和临床表现 220

五、辅助检查 220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221

七、治疗 222

八、预后 222

第26章 主动脉缩窄 223

一、概述 223

二、发病机制 223

三、分型 224

四、病理生理 224

五、临床表现 225

六、辅助检查 226

七、治疗 228

第27章 主动脉弓离断 232

一、概述 232

二、解剖分型 232

三、发病机制 232

四、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分型 232

五、病理生理 233

六、临床表现 233

七、辅助检查 234

八、诊断 236

九、治疗 236

第28章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237

一、概述 237

二、病因 237

三、发病机制 237

四、临床表现 238

五、辅助检查 239

六、诊断 240

七、并发症 240

八、治疗 241

九、预后 241

第29章 肺动脉高压 242

一、肺循环的解剖生理特点 242

二、肺循环的生理功能 243

三、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244

四、出生前后肺血管的结构改型 244

五、肺血管的反应性 245

六、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245

七、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与程度 246

八、左向右分流对肺循环的影响 247

九、艾森曼格综合征 249

十、通气不足所致肺动脉高压 251

十一、肺动脉高压性质的评价 252

十二、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254

十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58

第30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263

一、概述 263

二、病因 263

三、病理改变 264

四、临床表现 265

五、并发症 267

六、辅助检查 268

七、诊断 270

八、鉴别诊断 272

九、治疗 272

十、预防 274

第31章 病毒性心肌炎 276

一、概述 276

二、病原学 276

三、发病机制 277

四、病理解剖 278

五、临床表现 278

六、辅助检查 279

七、诊断标准 282

八、分型 282

九、鉴别诊断 283

十、治疗 284

十一、预后 287

第32章 心肌病 288

一、概述 288

二、病因 288

三、病理分型 289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289

一、概述 289

二、病因 290

三、病理解剖 292

四、病理生理 292

五、临床表现 292

六、辅助检查 293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293

八、治疗 294

九、预后 295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296

一、概述 296

二、病因 296

三、病理解剖 298

四、病理生理 298

五、临床表现 299

六、辅助检查 299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300

八、治疗 300

九、病程及预后 301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302

一、概述 302

二、病因 302

三、病理解剖 302

四、病理生理 302

五、临床表现 303

六、辅助检查 303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303

八、治疗 304

九、预后 304

第四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304

一、概述 304

二、病因 305

三、病理解剖 305

四、临床表现 306

五、辅助检查 30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07

七、治疗 308

八、预后 308

第五节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308

一、概述 308

二、病因 308

三、病理解剖 309

四、临床表现 309

五、实验室检查 310

六、诊断 311

七、鉴别诊断 311

八、治疗 312

九、预后 312

第33章 心力衰竭 313

一、概述 313

二、心脏自身的平衡调节 314

三、病因和诱因 315

四、病理生理 316

五、临床表现 320

六、诊断标准 322

七、心衰的分度 322

八、辅助检查及心功能监测 322

九、治疗 324

第34章 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333

一、概述 333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333

三、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334

第一节 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335

一、概述 335

二、正常窦性心律 335

三、窦性心动过速 335

四、窦性心动过缓 336

五、窦性心律失常 336

六、游走心律 337

七、窦房传导阻滞 337

八、窦性静止 338

九、窦房结功能障碍 338

十、窦房结功能的检查 339

第二节 期前收缩 340

一、概述 340

二、室性期前收缩 340

三、房性期前收缩 344

四、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345

第三节 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346

一、室上性心动过速 346

二、室性心动过速 348

第四节 扑动与颤动 350

一、概述 350

二、心房扑动 350

三、心房颤动 351

四、心室扑动和颤动 352

第五节 房室传导阻滞 352

一、概述 352

二、病因 352

三、临床表现 353

四、分型和心电图特点 353

五、治疗 355

六、附录:假性房室传导阻滞 355

第六节 束支传导阻滞 355

一、概述 355

二、右束支传导阻滞 356

三、左束支传导阻滞 356

第七节 预激综合征 357

一、概述 357

二、发生机制 357

三、心电图特点 358

四、临床意义 358

五、治疗 359

第八节 长QT间期综合征 359

一、概述 359

二、病因学 360

三、基因分型、发病机制及对应心电图的相关关系 361

四、临床表现 362

五、临床诊断标准 363

六、TdP的快速识别 364

七、治疗 364

第九节 短QT间期综合征 367

一、概述 367

二、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 367

三、发病机制 368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368

五、治疗 369

第十节 Brugada综合征 369

一、概述 369

二、流行病学 369

三、心律失常机制 370

四、分子生物学机制 370

五、临床表现 371

六、心电图特征与诊断 371

七、危险度分层与治疗 373

第35章 小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374

一、概述 374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374

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375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383

第36章 川崎病 387

一、概述 387

二、流行病学 387

三、病因 388

四、发病机制 388

五、病理 389

六、临床表现 390

七、辅助检查 390

八、诊断标准 392

九、鉴别诊断 393

十、并发症 393

十一、治疗 394

十二、长期管理 396

第37章 风湿热 397

一、概述 397

二、流行病学 397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397

四、病理 399

五、临床表现 400

六、诊断 403

七、鉴别诊断 405

八、治疗 406

九、预后 408

十、预防 409

第38章 儿童高血压 411

一、概述 411

二、儿童血压的测量 411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412

四、临床表现 414

五、诊断 416

六、治疗 417

七、预防 422

第39章 心源性休克 423

一、概述 423

二、病因 423

三、病理生理 424

四、临床表现 425

五、辅助检查 425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426

七、治疗 426

第40章 心肺脑复苏 430

一、概述 430

二、病因 431

三、病理生理 431

四、临床表现 432

五、诊断 432

六、基本生命支持 433

七、进一步生命支持 436

八、延续生命支持 441

九、终止复苏 444

彩图 4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