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太玲,张江山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0954516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技术方法。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在有关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章节中均有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分类 1

1.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

1.1.2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3

1.1.3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4

1.1.4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技术原则 4

1.2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4

1.2.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 4

1.2.2环境标准体系 6

1.3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8

1.3.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8

1.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1

1.4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 12

1.4.1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 12

1.4.2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 13

习题 15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 17

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7

2.1.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17

2.1.2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7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19

2.2.1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 19

2.2.2环境敏感区的界定 20

2.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20

2.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21

2.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 21

2.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及评价要求 23

2.3.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 23

2.4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23

2.4.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 23

2.4.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25

2.4.3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 29

习题 31

参考文献 31

第3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32

3.1污染源调查 32

3.1.1污染源及其分类 32

3.1.2污染物及其分类 32

3.1.3污染源调查 33

3.1.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34

3.2污染源评价 39

3.2.1污染源评价的概念与目的 39

3.2.2污染源评价的方法 39

3.3工程分析 40

3.3.1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40

3.3.2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47

3.4清洁生产评述 48

3.4.1清洁生产概述 48

3.4.2清洁生产的发展 49

3.4.3清洁生产水平等级 49

3.4.4清洁生产分析指标 50

3.4.5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52

3.4.6清洁生产分析实例 53

习题 57

参考文献 57

第4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8

4.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58

4.1.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58

4.1.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60

4.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

4.2.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61

4.2.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62

4.2.3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63

4.2.4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65

4.2.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66

4.3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8

4.3.1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与评价标准 68

4.3.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70

4.3.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74

4.3.4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现状评价 75

4.4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77

4.4.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77

4.4.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 78

4.4.3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78

4.4.4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78

4.4.5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 81

4.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1

4.5.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81

4.5.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内容 84

4.5.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85

4.6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6

4.6.1土壤环境现状调查 86

4.6.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86

4.6.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6

习题 88

参考文献 89

第5章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90

5.1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 90

5.1.1列表清单法 90

5.1.2矩阵法 90

5.1.3网络法 92

5.1.4图形叠置法 92

5.1.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 93

5.1.6专家评价法 94

5.2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法 95

5.2.1模糊数学法原理 96

5.2.2隶属函数的确定 96

5.2.3应用举例 97

5.3灰色系统理论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98

5.3.1灰关联分析法 98

5.3.2灰色聚类法 100

5.3.3应用举例 102

5.4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法 105

5.4.1层次分析法原理及分析步骤 105

5.4.2应用实例 107

5.5环境影响评价的GIS技术 109

5.5.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109

5.5.2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110

习题 112

参考文献 113

第6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4

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 114

6.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114

6.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120

6.2大气污染物扩散点源扩散模式 121

6.2.1无界高斯烟流扩散模式 121

6.2.2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 123

6.2.3静小风扩散模式 125

6.2.4封闭性扩散模式 126

6.2.5熏烟扩散模式 127

6.2.6颗粒物扩散模式 128

6.2.7长期平均浓度公式 128

6.2.8日平均浓度计算 129

6.3非点源扩散模式 130

6.3.1线源扩散模式 130

6.3.2面源扩散模式 132

6.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135

6.4.1平均风速 135

6.4.2大气稳定度分级 136

6.4.3大气扩散参数 138

6.4.4有效源高 141

6.4.5混合层厚度 143

6.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43

6.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143

6.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及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确定 145

6.5.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确定 146

6.6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51

6.6.1建设阶段对策 152

6.6.2运行阶段对策 152

6.6.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建议 153

6.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及案例 153

6.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 153

6.7.2案例分析 159

习题 165

参考文献 165

第7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6

7.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环节 166

7.1.1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166

7.1.2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概述 170

7.1.3预测条件的确定 171

7.1.4水体和污染源的简化 173

7.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常用的水质模型 174

7.2.1水质模型概述 174

7.2.2河流常用水质模型 176

7.2.3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183

7.2.4水质模型的参数估值 185

7.2.5水质模型的检验 189

7.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90

7.3.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评价等级 190

7.3.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92

7.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3

7.4.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污染 193

7.4.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评价等级 194

7.4.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97

7.5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98

7.5.1工业常用的水污染消减措施 198

7.5.2环境管理措施 198

7.6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199

7.6.1项目概况 199

7.6.2评价等级的确定 200

7.6.3水环境影响预测 201

习题 203

参考文献 204

第8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 205

8.1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05

8.1.1噪声源及其分类 205

8.1.2噪声的产生及传播途径 205

8.1.3声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 206

8.2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206

8.2.1噪声衰减计算式 206

8.2.2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207

8.2.3空气吸收衰减 208

8.2.4声屏障引起的衰减 208

8.2.5附加衰减 210

8.2.6反射效应 210

8.3声环境影响预测 210

8.3.1预测范围及预测点 210

8.3.2预测点声级计算和等声级图 211

8.3.3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212

8.4声环境影响评价 215

8.4.1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215

8.4.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和要求 216

8.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217

8.6声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218

8.6.1项目建设概况 218

8.6.2评价等级、范围、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218

8.6.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 218

8.6.4主要设备噪声水平 218

8.6.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9

8.6.6噪声防治对策 219

8.6.7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19

习题 219

参考文献 220

第9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221

9.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21

9.1.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221

9.1.2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 222

9.1.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23

9.1.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 224

9.2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228

9.2.1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228

9.2.2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229

9.2.3主要工作内容 230

9.2.4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 231

9.2.5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预测 232

9.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234

9.3.1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 234

9.3.2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 234

9.3.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235

9.3.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236

9.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237

9.4.1固体废物的类别和产生量 237

9.4.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38

习题 238

参考文献 239

第10章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40

10.1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240

10.1.1影响因素的识别 240

10.1.2影响对象的识别 241

10.1.3影响性质与程度的识别 242

10.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42

10.2.1类比法 242

10.2.2水土流失预测评价方法 243

10.2.3生态制图法 245

10.2.4景观生态学方法 245

10.2.5生产力评价法 246

10.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 247

10.3.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因子 247

10.3.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48

10.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替代方案 250

10.4.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50

10.4.2替代方案 251

10.5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252

10.5.1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252

10.5.2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54

10.5.3防止土壤污染、退化、破坏的对策 256

10.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256

10.6.1项目区概况 256

10.6.2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257

10.6.3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及参数 257

10.6.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技术方法及应用 257

10.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61

习题 261

参考文献 262

第11章 环境风险评价 264

11.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264

11.1.1环境风险 264

11.1.2环境风险评价 264

11.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265

11.2环境风险识别与度量 265

11.2.1环境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265

11.2.2环境风险识别的方法 265

11.2.3环境风险的度量 266

11.3环境风险评价 268

11.3.1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268

11.3.2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 269

11.3.3源项分析 271

11.3.4后果计算 272

11.3.5风险计算和评价 274

11.4环境风险管理 274

11.4.1风险防范措施 274

11.4.2应急预案 275

11.5环境风险评价实例 275

习题 278

参考文献 278

第12章 公众参与 279

12.1公众参与概述 279

12.1.1公众参与的目的 279

12.1.2公众参与的意义 279

12.1.3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280

12.2公众参与的内容与方式 280

12.2.1公众参与的内容 280

12.2.2公众参与的方式 282

12.3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发展 285

12.3.1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 285

12.3.2我国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285

习题 287

参考文献 287

第13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288

13.1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概述 288

13.1.1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内涵 288

13.1.2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和经济分析 288

13.1.3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 289

13.2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290

13.2.1环境价值 290

13.2.2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291

13.3费用效益分析 295

13.3.1费用效益分析的含义 295

13.3.2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296

13.3.3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 296

13.3.4敏感性分析法 298

13.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 299

13.4.1环境影响的筛选 299

13.4.2环境影响的量化 300

13.4.3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 300

13.4.4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300

13.5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案例分析 300

13.5.1研究区概况 300

13.5.2评价因子筛选及其量化方法 301

13.5.3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02

13.5.4生态环境成本总评价结果 305

习题 305

参考文献 306

第14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307

14.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307

14.1.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307

14.1.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原则 307

14.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308

14.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08

14.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309

14.3区域开发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310

14.3.1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310

14.3.2土地使用适宜性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311

14.4区域规划方案分析 313

14.4.1区域规划方案分析的基本概念 313

14.4.2开发区规划方案分析 313

14.5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 314

14.5.1区域环境总量控制分类 314

14.5.2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314

习题 315

参考文献 315

第15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17

15.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317

15.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317

15.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317

15.1.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17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318

15.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319

15.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319

15.2.2规划分析 319

15.2.3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320

15.2.4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响识别 320

15.2.5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321

15.2.6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22

15.2.7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 322

15.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323

15.3.1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323

15.3.2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325

15.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325

15.4.1总则 325

15.4.2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分析 327

15.4.3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328

15.4.4规划对区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28

15.4.5推荐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措施 329

15.4.6总结与建议 329

习题 330

参考文献 330

第16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 332

16.1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类型 332

16.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类型 332

16.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类型 332

16.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 332

16.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332

16.2.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337

16.2.3规划环境影响篇章的编写 338

16.2.4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 339

16.2.5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编写 339

16.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 340

16.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 340

16.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 341

16.4环境影响报告书实例 341

16.4.1总则 341

16.4.2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43

16.4.3工业园污染源分析 344

16.4.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45

16.4.5工业园环境保护措施 346

16.4.6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349

习题 350

参考文献 3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