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代接入技术概论
现代接入技术概论

现代接入技术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兴亮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21091261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论述接入网的概念、分类、结构、业务等,共有12章内容,主要包括xDSL接入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蓝牙技术、超宽带(UWB)技术、ZigBee技术、Ad hoc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高保真技术(Wi-Fi)、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和无线Mesh网络技术,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宽带接入技术。本书突出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和相关专业的特点,系统性强、内容编排连贯。参考学时40~60学时。
《现代接入技术概论》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接入网的概念 1

1.2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 2

1.3 接入网的分类 3

1.3.1 铜线接入网 3

1.3.2 光纤接入网 4

1.3.3 混合接入网 5

1.3.4 无线接入网 7

1.4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11

1.4.1 星状结构 11

1.4.2 双星状结构 11

1.4.3 总线状结构 12

1.4.4 环状结构 12

1.4.5 树状结构 12

1.4.6 无线接入网的一般结构 13

1.4.7 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结构的比较 14

1.5 接入网的综合接入业务 16

1.5.1 普通电话业务(POTS)的接入 16

1.5.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的接入 16

1.5.3 数字数据网络(DDN)专线业务的接入 16

1.5.4 有线电视(CATV)业务的接入 16

1.5.5 Internet业务的接入 17

1.5.6 其他业务的接入 18

本章小结 18

思考与练习1 19

第2章 xDSL接入技术 20

2.1 HDSL接入技术 20

2.1.1 HDSL系统的基本构成 20

2.1.2 HDSL关键技术 21

2.1.3 HDSL的应用特点 23

2.1.4 HDSL的局限性 24

2.2 ADSL接入技术 24

2.2.1 ADSL的概况 24

2.2.2 ADSL的系统构成原理 25

2.2.3 ADSL的传输带宽 26

2.2.4 DSL调制解调流程 27

2.2.5 正交幅度调制(QAM)技术 27

2.2.6 CAP调制技术 29

2.2.7 DMT调制技术 29

2.2.8 ADSL信号的传输 30

2.2.9 ADSL的分布模式 32

2.2.10 ADSL的基本应用 34

2.3 VDSL接入技术 35

2.3.1 VDSL系统构成 36

2.3.2 VDSL的体系结构 36

2.3.3 VDSL的传输模式 37

2.3.4 VDSL的传输速率与距离 37

2.3.5 其他技术 37

2.3.6 VDSL的分布位置 38

2.3.7 VDSL的应用 39

本章小结 39

思考与练习2 39

第3章 宽带光接入技术 41

3.1 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 41

3.1.1 PON的双向传输技术 41

3.1.2 PON的双向复用技术 42

3.2 有源光网络(AON)接入技术 45

3.2.1 AON的基本技术 45

3.2.2 SDH中的关键设备 46

3.2.3 OAN所采用的SDH自愈环技术 49

3.2.4 光纤接入技术的优点与劣势 52

3.3 以太无源光接入网络技术 53

3.3.1 以太网技术 53

3.3.2 EPON工作原理 58

3.3.3 EPON的性能 61

3.3.4 EPON的关键技术 62

3.4 无线光通信(FSO)接入技术 84

3.4.1 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84

3.4.2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85

3.4.3 无线光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86

3.4.4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优点 86

3.4.5 无线光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 87

3.4.6 无线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88

3.4.7 无线光通信的应用 89

3.4.8 影响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90

3.4.9 无线光通信的典型应用 91

3.4.10 无线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93

本章小结 94

思考与练习3 94

第4章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96

4.1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96

4.1.1 LMDS系统的组成 97

4.1.2 LMDS系统的服务范围 97

4.1.3 LMDS系统的优势 98

4.1.4 LMDS系统提供的业务 98

4.1.5 LMDS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 99

4.2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 100

4.2.1 MMDS的概念 100

4.2.2 MMDS提供的业务 100

4.2.3 MMDS的发射与接收 100

4.2.4 MMDS的特点 101

4.3 LMDS/MMDS混合无线接入 101

4.4 无线ATM接入 102

4.4.1 无线ATM的信元结构 102

4.4.2 无线ATM信元的两种模式 103

4.4.3 无线ATM的频段选择 103

4.4.4 无线ATM的传输方案 104

4.4.5 无线ATM的分层模型 104

4.4.6 无线ATM的参考模型 105

4.5 红外无线技术 106

4.6 DBS卫星接入技术 107

本章小结 107

思考与练习4 107

第5章 蓝牙技术 109

5.1 概述 109

5.2 蓝牙技术简介 110

5.2.1 蓝牙标准文档 110

5.2.2 协议体系结构 110

5.2.3 应用模型 114

5.2.4 微微网和散布式网络 115

5.2.5 无线电规范 116

5.2.6 蓝牙系统的功能单元 116

5.2.7 蓝牙中的关键技术 118

5.2.8 蓝牙技术的特点 119

5.3 基带规范 120

5.3.1 跳频 120

5.3.2 物理链路 121

5.3.3 分组 121

5.3.4 纠错 124

5.3.5 逻辑信道 125

5.3.6 信道控制 126

5.3.7 蓝牙音频 128

5.4 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 129

5.4.1 L2CAP信道 129

5.4.2 L2CAP分组 130

5.4.3 信令命令 131

5.4.4 服务质量 132

5.5 蓝牙技术的应用 133

5.5.1 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接入网 133

5.5.2 对点连接的市场应用产品 136

5.5.3 点对多点连接的市场产品 136

5.5.4 个人局城网 137

5.5.5 手机应用新领域 137

5.5.6 几种典型应用 137

5.5.7 蓝牙技术的市场前景 138

本章小结 138

思考与练习5 138

第6章 超宽带技术 140

6.1 UWB概念 140

6.1.1 超宽带概念 140

6.1.2 超宽带通信发展简史 140

6.1.3 超宽带通信的特点 141

6.2 UWB原理及关键技术 142

6.2.1 UWB信号 143

6.2.2 UWB信号的调制 145

6.2.3 UWB信号的传播 146

6.2.4 UWB信号的接收 147

6.3 UWB应用与发展 148

6.3.1 通信系统和传感器网络 148

6.3.2 定位和跟踪 149

6.3.3 雷达 149

本章小结 150

思考与练习6 150

第7章 ZigBee技术 151

7.1 ZigBee技术简介 151

7.1.1 ZigBee的发展 151

7.1.2 ZigBee的协议标准 151

7.1.3 PHY层工作机制 153

7.1.4 MAC层工作机制 154

7.1.5 网络层参考模型 156

7.1.6 网络层帧结构 156

7.1.7 网络层基本功能 158

7.1.8 ZigBee应用层功能 162

7.1.9 ZigBee协议套件 163

7.1.10 ZigBee的技术特点 164

7.2 ZigBee的无线网络技术 165

7.2.1 高可靠性的无线网络 165

7.2.2 ZigBee网络拓扑和路由 167

7.2.3 ZigBee的安全和加密 168

7.2.4 ZigBee与无线传输网络的比较 170

7.3 ZigBee的应用 171

本章小结 175

思考与练习7 175

第8章 Ad hoc技术 177

8.1 概述 177

8.1.1 分组无线网络发展历史简述 177

8.1.2 Ad hoc网络 179

8.1.3 Ad hoc网络的特点 182

8.2 Ad hoc网络技术 185

8.2.1 Ad hoc网络的架构 185

8.2.2 Ad hoc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技术 188

8.2.3 Ad hoc网络的路由层技术 189

8.3 Ad hoc网络的媒介访问控制 195

8.3.1 MAC协议的功能和作用 195

8.3.2 影响MAC协议的因素 196

8.3.3 基本的MAC协议 198

8.3.4 Ad hoc MAC协议 201

8.4 Ad hoc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202

8.4.1 Ad hoc网络的应用 202

8.4.2 JTRS宽带自组织网络及其应用 205

8.4.3 Ad hoc网络的发展前景 215

本章小结 216

思考与练习8 216

第9章 射频识别技术 217

9.1 RFID简介 217

9.1.1 RFID的特点 217

9.1.2 发展现状 218

9.1.3 标准现状 218

9.2 RFID原理 219

9.2.1 工作原理 219

9.2.2 RFID标签 221

9.2.3 RFID标签读写器 222

9.2.4 RFID工作流程 222

9.3 RFID的标准体系 225

9.4 RFID的应用与发展 228

本章小结 228

思考与练习9 228

第10章 无线高保真技术 229

10.1 Wi-Fi技术 229

10.1.1 Wi-Fi简介 229

10.1.2 Wi-Fi技术的特点 230

10.2 Wi-Fi技术标准 233

10.2.1 IEEE 802.11体系结构 234

10.2.2 IEEE 802.11服务 235

10.2.3 Wi-Fi组建方法 237

10.3 IEEE 802.11媒体接入控制 237

10.3.1 可靠的数据传送 237

10.3.2 接入控制 238

10.3.3 MAC帧 240

10.4 IEEE 802.11物理层 243

10.4.1 初始的IEEE 802.11物理层 244

10.4.2 IEEE 802.11a 245

10.4.3 IEEE 802.11b 247

10.4.4 IEEE 802.11g 248

10.5 Wi-Fi保护接入 249

10.5.1 接入控制 250

10.5.2 具有报文完整性的保密性 251

10.6 Wi-Fi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252

10.6.1 Wi-Fi技术的应用 252

10.6.2 Wi-Fi技术的展望 255

本章小结 257

思考与练习10 258

第11章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 259

11.1 WiMAX的概念 259

11.1.1 WiMAX的产生背景 260

11.1.2 WiMAX的技术特点 260

11.1.3 WiMAX宽带无线接入特点 261

11.2 WiMAX组网技术 262

11.2.1 WiMAX网络架构的参考模型 262

11.2.2 WiMAX宽带无线接入应用模式 264

11.3 WiMAX网络设计 267

11.3.1 WiMAX无线接入网设计 267

11.3.2 WiMAX网络核心网设计 267

11.3.3 基站无线互连方案 268

11.4 WiMAX的关键技术 269

11.4.1 OFDM/OFDMA技术 269

11.4.2 MIMO技术 280

11.5 WiMAX无线城域网的解决方案及应用 286

11.5.1 无线城域网概述 286

11.5.2 WiMAX无线城域网的实现所面临的问题 287

11.5.3 WiMAX无线城域网的组网要求 287

11.5.4 某市无线城域网的解决方案 288

11.6 WiMAX无线城域网的应用 289

11.6.1 WiMAX无线城域网的应用领域 289

11.6.2 WiMAX无线城域网的具体应用 290

本章小结 293

思考与练习11 293

第12章 无线Mesh网络技术 294

12.1 概述 294

12.1.1 无线Mesh网络的由来 294

12.1.2 无线Mesh网络概念 294

12.1.3 无线Mesh网络的技术特点 295

12.2 无线Mesh网络体系结构 300

12.2.1 无线Mesh网络技术演进 300

12.2.2 无线Mesh网络基本技术 302

12.2.3 无线Mesh网络的体系结构 306

12.2.4 无线Mesh网络组网扩展技术 309

12.3 无线Mesh网络的关键技术 313

12.3.1 基于多信道的无线Mesh组网技术 313

12.3.2 影响网络性能的临界因素 318

12.3.3 基于Mesh技术的网络融合 319

12.3.4 基于Mesh技术的网络协同 322

12.4 无线Mesh网络与IEEE 802系列标准 323

12.4.1 IEEE 802.11s Mesh标准 323

12.4.2 IEEE 802.15 Mesh网络标准 324

12.4.3 IEEE 802.16 Mesh网络标准 325

12.4.4 IEEE 802.20 Mesh网络标准 325

12.5 无线Mesh网络与其他接入网技术的比较 326

12.5.1 无线Mesh网络与3G比较 326

12.5.2 无线Mesh网络与WLAN(Wi-Fi)比较 326

12.5.3 无线Mesh网络与WiMAX比较 327

12.6 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与前景 327

12.6.1 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 328

12.6.2 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前景 330

本章小结 331

思考与练习12 331

参考文献 332

返回顶部